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瑜 谭林 +2 位作者 严明书 蒙丽 刘安云 《国土资源情报》 2020年第7期50-56,共7页
为充分发挥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的基础作用,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本文分析了全国尤其是重庆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情况,总结了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调研了具有较好做法经验的省份,提出了重庆市土地质量地质调查... 为充分发挥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的基础作用,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本文分析了全国尤其是重庆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情况,总结了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调研了具有较好做法经验的省份,提出了重庆市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重庆市部分土地质量调查成果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整体上成果转化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有:成果显示度不够,成果未达预期,供给与需求信息不畅,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对此提出了七点对策:一是做好样板示范,实现以示范促推广;二是通过部门协调,打通成果转化应用渠道;三是上下联动,形成多元化成果转化投入机制;四是领导重视,为土地质量调查成果应用提供强劲动力;五是机制创新,为成果应用提供制度保障;六是加大宣传,提升土地质量调查成果的影响力;七是优化人才队伍,提升土地质量调查的科研水平。同时,建议以编制实施"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加大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和应用力度,更好地服务于重庆市"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地质调查 成果转化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下载PDF
重庆市沿江流域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温汉辉 李杰 +3 位作者 祁士华 罗杰 高芳蕾 张茂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22,共10页
通过检测重庆市长江沿岸表层土壤(0-5cm)和深层土壤(0-20cm)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含量发现,表层土壤中总六六六(包括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和总滴滴涕(包括p,p-DDE、p,p-DDD、o,p-DDT、p,p-DDT)含量范围为0.185-1.3... 通过检测重庆市长江沿岸表层土壤(0-5cm)和深层土壤(0-20cm)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含量发现,表层土壤中总六六六(包括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和总滴滴涕(包括p,p-DDE、p,p-DDD、o,p-DDT、p,p-DDT)含量范围为0.185-1.374ng/g和0.807-38.281ng/g,分别对应深层的总六六六含量0.0795-1.692ng/g和总滴滴涕含量0.308-88.306ng/g.研究区内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反应了滴滴涕残留是"老"的来源,并证实了林丹的使用对该区域的有机氯农药污染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分布 有机氯农药 重庆 土壤
下载PDF
重庆某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富集特征与污染风险 被引量:8
3
作者 蒲刚 蒙丽 +7 位作者 谭林 宁墨奂 段佳辉 邓帅 陈际行 齐小兵 谢桃园 刘意章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7,共9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的重要环境问题,西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富集引起的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前期研究发现渝东北部分地区存在重金属异常富集现象,但对重金属的区域分布特征与污染风险的认识不足。因此,本研究选择...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的重要环境问题,西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富集引起的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前期研究发现渝东北部分地区存在重金属异常富集现象,但对重金属的区域分布特征与污染风险的认识不足。因此,本研究选择城巴断裂带以南的区域为研究区,研究了土壤地球化学组成、重金属分布特征、典型农产品镉污染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为典型的地质高背景区,土壤中镉(Cd)、砷(As)等多种重金属富集,其中Cd的富集程度最高,是研究区土壤潜在污染风险最高的重金属,54.4%的样本Cd含量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土壤Cd的富集主要与母岩地球化学继承性有关,呈明显的局域异常富集特征,高pH和有机质有利于Cd的富集;而受母岩地球化学异质性的影响,研究区土壤Cd的富集机制与纯碳酸盐岩区存在差异。研究区主要农产品中Cd的富集程度较低,整体超标率为5.97%,核桃和红薯未超标,土豆超标率低,玉米超标率相对较高,土壤Cd整体呈现“高含量、低风险”的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高背景 土壤 农作物 黑色岩系
下载PDF
重庆市城口锰矿矿体空间赋存规律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龙 李建 +3 位作者 宁墨奂 顾文帅 宋廖源 吴立志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9期54-58,64,共6页
城口锰矿床为沉积型矿床,自2015年开展整装勘查工作以来,由于对锰矿体的空间赋存规律研究不足,严重制约了钻孔见矿效果,无法实现重大找矿突破。为此,通过综合分析城口锰矿以往研究成果及矿产勘查资料,对矿体空间赋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 城口锰矿床为沉积型矿床,自2015年开展整装勘查工作以来,由于对锰矿体的空间赋存规律研究不足,严重制约了钻孔见矿效果,无法实现重大找矿突破。为此,通过综合分析城口锰矿以往研究成果及矿产勘查资料,对矿体空间赋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锰矿体空间赋存受地层、沉积环境和成矿后期破矿构造3个因素影响;(2)锰矿体的赋存地层为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二段顶部,形成于从酸性向碱性转化的还原沉积环境中;(3)台缘斜坡—局限台地(泻湖)相为锰矿发育的主要相带,局限台地(潮下)次之;(4)矿区发育的断层和褶皱均为成矿后期破矿构造,构造形态与矿体在深部的展布形态一致。根据上述分析,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其中,(1)号靶区最具有找矿潜力,(2)、(3)号靶区找矿潜力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赋存规律 控矿因素 找矿预测 找矿靶区 找矿突破
下载PDF
重庆市城口县锰矿整装勘查区构造组合特征及控矿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宁墨奂 陈龙 +2 位作者 李建 韦轶 田孟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9期48-53,共6页
城口锰矿整装勘查区受逆冲推覆和走滑运动影响,发育的大量断层和褶皱构造,均属成矿后期破矿构造。根据研究区内断层、褶皱的组合形式,划分为3个构造组合区,即:右行走滑逆冲叠瓦断层区、左行+右行走滑逆冲断层区和褶皱—断层区。结合研... 城口锰矿整装勘查区受逆冲推覆和走滑运动影响,发育的大量断层和褶皱构造,均属成矿后期破矿构造。根据研究区内断层、褶皱的组合形式,划分为3个构造组合区,即:右行走滑逆冲叠瓦断层区、左行+右行走滑逆冲断层区和褶皱—断层区。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分析认为区内矿体演化共经历了沉积期、褶皱弯曲期、断层破坏期和隆升改造期4个阶段。通过分析研究区内的构造组合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对于指导锰矿勘查工作中钻孔定位工作,提高钻孔见矿率,实现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构造组合 控矿模式 构造演化 构造控矿规律
下载PDF
重庆秀山地区大塘坡式锰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宁墨奂 李华容 谭林 《中国锰业》 2017年第5期36-39,共4页
渝东南秀山地区属武陵山成矿带,该区已发现小茶园、笔架山两处大型锰矿,近年找矿效果显著,但隐伏找矿工作尚未取得突破。基于前人资料从地层特征、构造环境、成矿控制因素探讨了矿床特征和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并初步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 渝东南秀山地区属武陵山成矿带,该区已发现小茶园、笔架山两处大型锰矿,近年找矿效果显著,但隐伏找矿工作尚未取得突破。基于前人资料从地层特征、构造环境、成矿控制因素探讨了矿床特征和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并初步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了3个隐伏找矿靶区,认为该区具有进一步寻找隐伏锰矿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塘坡式锰矿 地质特征 找矿预测
下载PDF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土壤锗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谭林 贾中民 《中国金属通报》 2018年第3期81-81,83,共2页
根据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地区开展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研究了区内土壤锗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区内土壤锗含量平均值为1.470mg/kg,高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值。同类型土壤锗含量与背景值含量顺序基本一致,表层锗含量平均... 根据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地区开展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研究了区内土壤锗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区内土壤锗含量平均值为1.470mg/kg,高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值。同类型土壤锗含量与背景值含量顺序基本一致,表层锗含量平均值大小排序为:石灰质土>黄壤>紫色土>黄棕壤≈水稻土。不同用地类型锗含量平均值在1.43~1.471mg/kg之间,总体表现为林地>旱地>水田,不同用地类型下土壤锗含量背景值的趋势与含量均值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 土壤 锗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重庆秀山地区大塘坡式锰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昌松 《低碳世界》 2014年第01X期201-203,共3页
重庆锰矿主要有南部(秀山)大塘坡式和北部(城口)高燕式两种类型锰矿床,其中秀山地区锰矿床为渝、湘、黔锰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找矿潜力大,是重庆锰矿整装勘查的重点区域。区内已发现笔架山、小茶园两处大中型矿产地,矿体明显受... 重庆锰矿主要有南部(秀山)大塘坡式和北部(城口)高燕式两种类型锰矿床,其中秀山地区锰矿床为渝、湘、黔锰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找矿潜力大,是重庆锰矿整装勘查的重点区域。区内已发现笔架山、小茶园两处大中型矿产地,矿体明显受北东向断裂及沉积盆地控制。锰矿床地质特征稳定、矿体空间分布分带明显。本文就该区域重点总结了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其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床 矿床地质 矿床特征 成矿条件
下载PDF
重庆市奉节县中部土壤硒富集特征及来源分析
9
作者 宁墨奂 付成 +5 位作者 王佳彬 邓海 苏黎明 董金秀 王宇 张金晶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27,共9页
近年来,人们对富硒(Se)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土壤作为农作物生长的基础物质,富Se土地开发利用将是提高Se资源合理利用的首要切入点。选取奉节县中部青龙镇和五马镇一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247个土壤样品,对研究区Se元素含量、来源、分布... 近年来,人们对富硒(Se)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土壤作为农作物生长的基础物质,富Se土地开发利用将是提高Se资源合理利用的首要切入点。选取奉节县中部青龙镇和五马镇一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247个土壤样品,对研究区Se元素含量、来源、分布和影响因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Se平均含量为0.462mg/kg,变异程度属于高度变异。根据《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DZ/T 0380—2021)中规定的富Se土地划分标准,研究区内一般富Se点位占比为17.89%,空间位置上具有连续分布的特点。对Se等元素源解析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e元素与Cd等重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伴生关系并且来源相对一致。同时,土壤有机质、硫化物、铁氧化物及磷灰石对Se含量影响显著,并指示受到外源迁入的影响。据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定量源解析分析,研究区土壤中Se来源影响顺序为外源迁入>地质背景>人为活动,贡献率分别为70.1%、15.2%和14.7%,主要受河流上游地质背景影响,同时伴随着Cd的迁入。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环境有利于Se元素富集并降低重金属安全风险,具有划定天然富Se土地的条件,建议在后续工作中开展专项农作物调查,进一步评估农产品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Se资源 土壤 来源特征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庆武隆早更新世地层中发现巨猿化石
10
作者 胡海虔 黄万波 +4 位作者 魏光飚 代辉 熊璨 何树兴 姜涛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1-711,共11页
梅子湾大洞是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的一处水平溶洞,新近发现了9枚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牙齿和大量其他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研究,梅子湾大洞巨猿的牙齿化石尺寸偏小、龋齿率高、中老年个体比例大,属于早期的步氏巨猿类型。伴... 梅子湾大洞是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的一处水平溶洞,新近发现了9枚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牙齿和大量其他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研究,梅子湾大洞巨猿的牙齿化石尺寸偏小、龋齿率高、中老年个体比例大,属于早期的步氏巨猿类型。伴生动物群的多个物种也曾在重庆巫山龙骨坡、广西柳城巨猿洞、贵州毕节扒耳岩和广西崇左百孔洞及布兵盆地吹风洞等产地出现,表明梅子湾大洞巨猿动物群的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该地点为重庆地区继巫山龙骨坡遗址以来的第2个巨猿化石点,其发现扩大了长江中上游流域巨猿化石的分布范围,增添了早更新世巨猿地理分布点,在南北纵向分布上填补了重庆巫山龙骨坡与贵州毕节扒耳岩之间的地理分布空白。长江中上游巨猿化石的再次发现,对巨猿及其动物群的演化、绝灭、地理分布和环境背景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氏巨猿 哺乳动物群 早更新世早期 梅子湾大洞 重庆
下载PDF
重庆秀山南华纪大塘坡期沉积相分析与锰矿成矿 被引量:10
11
作者 凌云 马志鑫 +4 位作者 杨弘忠 刘振 刘伟 张礼敏 李波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0-156,共7页
作为一种沉积型矿床,锰矿的形成受沉积相的控制。重庆秀山南华系大塘坡组下部炭质页岩中赋存菱锰矿矿床,为研究沉积相对菱锰矿矿床的控矿作用提供了新的材料。详细的宏观露头和岩心观察及镜下显微特征的分析表现,研究区内大塘坡组主要... 作为一种沉积型矿床,锰矿的形成受沉积相的控制。重庆秀山南华系大塘坡组下部炭质页岩中赋存菱锰矿矿床,为研究沉积相对菱锰矿矿床的控矿作用提供了新的材料。详细的宏观露头和岩心观察及镜下显微特征的分析表现,研究区内大塘坡组主要形成于裂谷盆地环境,裂谷盆地又分次级地堑盆地区、次级地垒区。在地堑盆地区识别出盆地中心、盆地边缘、斜坡3种沉积亚相。通过对剖面或钻孔沉积相、含矿性统计表明,菱锰矿主要赋存在盆地中心亚相,其次为盆地边缘亚相。菱锰矿的形成与盆地相的缺氧-贫氧条件密切相关,这种氧化-还原状态的波动为菱锰矿的沉积和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化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南华纪 大塘坡组 秀山
下载PDF
峨眉龙属(恐龙:蜥脚类)在重庆云阳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的发现(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谭超 代辉 +10 位作者 贺建军 张锋 胡旭峰 余海东 李宁 魏光飚 彭光照 叶勇 张茜楠 任鑫鑫 尤海鲁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形态学和比较研究表明重庆云阳普安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下段发现的一个脊椎可被归入蜥脚类恐龙峨眉龙属一未定种。该中部颈椎的椎体凹/腔构造非常发育以致其显得更加中空而不是坚实,同时该椎体的长度(不包括其前关节髁)和其后关节面长度和... 形态学和比较研究表明重庆云阳普安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下段发现的一个脊椎可被归入蜥脚类恐龙峨眉龙属一未定种。该中部颈椎的椎体凹/腔构造非常发育以致其显得更加中空而不是坚实,同时该椎体的长度(不包括其前关节髁)和其后关节面长度和高度平均值的比值很高(5.05)。其他特征还包括:椎体长度约为脊椎全高的两倍,椎体腹面中嵴发育,椎体前关节突嵴板和前关节突间板以及椎体后关节突嵴板和后关节突间板间分别围成深而长的空隙,后关节突椎体横突凹的上半部内有一窝腔,上关节突长而低,向后延伸超出后关节突关节面,神经棘前1/3侧面凹陷,前后向长度约为椎体长度的一半。这一发现揭示了峨眉龙新的形态信息,普安恐龙化石点也代表了该属分布的最东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普安 沙溪庙组 蜥脚类 峨眉龙属
下载PDF
重庆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分析——以松藻矿区QM1井组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锋 解慧 《中国煤层气》 2023年第1期24-27,共4页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是区内重要含煤地层,也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层位。以松藻矿区实施的QM1井组为例,对其储层条件、压裂改造工艺、施工过程、改造效果以及产气情况进行了介绍,结合实际研究指出了目前限制重庆地区煤层气开发取得突...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是区内重要含煤地层,也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层位。以松藻矿区实施的QM1井组为例,对其储层条件、压裂改造工艺、施工过程、改造效果以及产气情况进行了介绍,结合实际研究指出了目前限制重庆地区煤层气开发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松藻矿区 储层改造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古人类学视角下的重庆根文化溯源
14
作者 魏光飚(文/图) 雷庭军 黄合 《城市地理》 2020年第2期76-85,共10页
前言人类从远古走到现在,一路跌跌撞撞,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麵你我们已走得太久规前細路上,我们迷失了方向。一路上,有重重迷雾,阻挡着我们回溯的视线,来时的路总隐若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展柜里有一些散发着沧桑气营、的特殊石头。... 前言人类从远古走到现在,一路跌跌撞撞,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麵你我们已走得太久规前細路上,我们迷失了方向。一路上,有重重迷雾,阻挡着我们回溯的视线,来时的路总隐若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展柜里有一些散发着沧桑气营、的特殊石头。如果说大地是一本翻开的书页,那么这些被学者称为化石和石器的石头就是书页中的文字。它们记录了地球的演变史,生物的进化史,人类的起源史,文化的发展史。它们组合在一起,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完整、生动的史雛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溯源 人类的起源 演变史 人类学视角 重重迷雾 生物的进化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发展史
下载PDF
重庆渝西锶成矿带岩性及构造控矿因素研究
15
作者 张斌臣 顾文帅 +2 位作者 李建 彭清泉 童文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5期271-272,共2页
锶具有很强的吸收X射线辐射功能,是重要的电子和化工原料,大足兴隆锶矿区位于渝西锶成矿带,锶矿资源丰富。本文在锶矿赋存层位特点研究基础上,对锶矿产出的主要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渝西锶成矿带的岩性控制因素和构造控制因素特... 锶具有很强的吸收X射线辐射功能,是重要的电子和化工原料,大足兴隆锶矿区位于渝西锶成矿带,锶矿资源丰富。本文在锶矿赋存层位特点研究基础上,对锶矿产出的主要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渝西锶成矿带的岩性控制因素和构造控制因素特点。在含矿段的碳酸盐—硫酸盐咸化韵律层中,含矿白云岩重复叠置产出;通过热卤水向上运移,在区域一级背斜高点附近的轴部、近轴翼部的天青石膏质藻层纹白云岩(含矿层)层间剥离带中以交代充填形式富集成矿。控矿因素研究对区域锶矿找矿工作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西 锶成矿带 西山背斜 控矿因素
下载PDF
多种物探方法在重庆濯河坝岩溶区钻井取水工作中的应用
16
作者 谭林 吕玉香 +1 位作者 郭传道 曾明勇 《建筑技术开发》 2018年第1期85-86,共2页
重庆市黔江区濯河坝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单纯依据水文地质方法选择钻井井位存在风险。根据区内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选择了3种物探方法,确定具体的钻井井位,通过钻探验证钻获了地下水。验证了多种物探的结合在岩溶... 重庆市黔江区濯河坝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单纯依据水文地质方法选择钻井井位存在风险。根据区内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选择了3种物探方法,确定具体的钻井井位,通过钻探验证钻获了地下水。验证了多种物探的结合在岩溶区钻井取水取得的成果,为今后在类似地区开展钻井取水工作提供了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物探方法 岩溶区 钻井取水
下载PDF
浅谈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
17
作者 刘兴兵 梅梅 韩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6期93-95,共3页
矿产资源是各行各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地质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和找矿技术的有效研究,按照地质情况选择正确的技术方案,全面的提高地质勘查和找矿工... 矿产资源是各行各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地质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和找矿技术的有效研究,按照地质情况选择正确的技术方案,全面的提高地质勘查和找矿工作的水平,并且要做好统筹兼顾,遵循适度性的原则,充分地发挥技术方案本身的优势,为各行各业的生产提供重要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矿产勘查 找矿技术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渝东南正阳盆地晚白垩世构造—沉积演化
18
作者 林雨 王俊 +6 位作者 罗亮东 李德亮 熊璨 肖明 张赛柯 方瑞泽 杨代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7-1688,共12页
重庆黔江正阳盆地位于川东南—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中,发育上白垩统正阳组,其1段为冲、洪积相砾岩,2段为河、湖相砂岩、粉砂岩,含丰富的恐龙化石。该盆地是燕山运动在川东南—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中形成的典型山间盆地,研究该盆地的构造... 重庆黔江正阳盆地位于川东南—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中,发育上白垩统正阳组,其1段为冲、洪积相砾岩,2段为河、湖相砂岩、粉砂岩,含丰富的恐龙化石。该盆地是燕山运动在川东南—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中形成的典型山间盆地,研究该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对探讨晚白垩世渝东南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针对该盆地的研究较少。笔者等通过测量和分析正阳组中的沉积、构造特征,探讨了盆地的控盆断裂、古水流方向、沉积物来源以及构造演化史。对正阳组古流向恢复的研究表明,其物源主要来自西侧。燕山期,北西—南东向的区域挤压作用在川东南地区形成了广泛分布的节理系及逆冲断层,这些断层随着挤压应力的持续将各滑脱层连通,岩层在断坡附近堆叠,背斜扩展,逐渐形成隔槽式褶皱。燕山末期,渝东南地区在局部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发育了正断层——“阿蓬江断裂”,其控制了正阳盆地的形成,并形成“东断西超、东低西高”的古地理格局,西侧地质体为盆地提供物源,沉积了正阳组。此后,局部挤压使得该地区抬升,遭受剥蚀,南侧抬升剥蚀较北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上白垩统正阳组 古水流 构造演化 山间盆地 沉积物源
下载PDF
A new genus of galeaspids(jawless stem-Gnathostomata)from the early Silurian Chongqing Lagerstätte,China
19
作者 CHEN Yang LI Qiang +5 位作者 ZHOU Zheng-Da SHAN Xian-Ren ZHU You-An WANG Qian WEI Guang-Biao ZHU Min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5-261,共17页
The early Silurian Chongqing Lagerstätte(middle Telychian)yields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articulated jawless and jawed fishes.Here,we describe a new eugaleaspiform(Galeaspida,jawless stem-Gnathostomata),Miaojiaas... The early Silurian Chongqing Lagerstätte(middle Telychian)yields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articulated jawless and jawed fishes.Here,we describe a new eugaleaspiform(Galeaspida,jawless stem-Gnathostomata),Miaojiaaspis dichotomus gen.et sp.nov.,from the Chongqing Lagerstätte in Xiushan,Chongqing,China.The new form resembles Tujiaaspis vividus in the short medial dorsal canal,and the presence of the branching ends of the lateral transverse canal.They differ in that T.vividus has highly developed subordinate branches of the sensory canals that form a reticulate sensory canal system,and the median dorsal opening is more elongated.Our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covers M.dichotomus and T.vividus as a monophyletic clade(Tujiaaspidae fam.nov.),which is supported by two synapomorphies:the short medial dorsal canal,and the branching ends of the lateral transverse canal.Tujiaaspidae forms a trichotomy with Shuyuidae and a clade comprising Anjiaspis,Sinogaleaspidae,Yongdongaspidae,and the‘eugaleaspid cluster’.The sensory canal patterns in galeaspids are compared to show the transformation sequence of the sensory canal system in Eugaleaspifor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ngqing Lagerstätte TELYCHIAN Galeaspida MORPHOLOGY PHYLOGENY
下载PDF
城口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来源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正杰 张斌臣 +3 位作者 唐清敏 毛玲玲 双燕 张雄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506,共12页
北大巴山城口地区广泛发育富集V、Ag、Se等多种元素的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但是否存在铂族元素矿化以及来源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ICP-MS方法测定了城口地区孙家坝剖面下寒武统鲁家坪组(对应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多金属富集层的铂族元素(PGE)... 北大巴山城口地区广泛发育富集V、Ag、Se等多种元素的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但是否存在铂族元素矿化以及来源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ICP-MS方法测定了城口地区孙家坝剖面下寒武统鲁家坪组(对应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多金属富集层的铂族元素(PGE)、Au和Ag含量,在判断铂族元素异常的基础上,利用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来源。结果表明,该剖面黑色岩系样品具有较高的PGE含量(32.2~142.5 ng/g),平均88.9 ng/g,与上地壳平均值对比具有明显的PGE富集特征;同时金、银也具有较高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0.2 ng/g和31.7μg/g。铂族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相对富集Pd、Pt、Os、Ru,亏损Ir、Rh,依据Ir含量以及与球粒陨石的对比分析,认为鲁家坪组黑色岩系PGE不具备地外物质来源。铂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PGE含量顺序及铂族元素相关图解显示其来源可能与海底热水作用关系密切。有机碳和PGE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表明有机质可能是通过改变氧化还原条件导致PGE进一步富集。城口地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阶段海底热水作用和PGE异常的识别不仅对于理解黑色岩系型矿床的成因,而且对全球重大事件如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认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黑色岩系 热水作用 城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