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住院患者跌倒的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9
1
作者 夏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36-137,142,共3页
跌倒是住院患者的意外伤害事件,是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跌倒导致了患者的身体伤害,5%-15%的患者跌倒后会造成软组织损伤、脑部损伤、骨折和脱臼等[1]。跌倒的发生容易引发医患纠纷,医疗和康复支付以及并发症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跌倒是住院患者的意外伤害事件,是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跌倒导致了患者的身体伤害,5%-15%的患者跌倒后会造成软组织损伤、脑部损伤、骨折和脱臼等[1]。跌倒的发生容易引发医患纠纷,医疗和康复支付以及并发症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影响了住院安全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住院患者 跌倒 风险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3D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毅 李素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7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髋臼骨折患者实施3D数字骨科技术的有效性。方法选择42例于本院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6月—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21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行3D数字骨科... 目的研究髋臼骨折患者实施3D数字骨科技术的有效性。方法选择42例于本院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6月—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21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行3D数字骨科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骨折复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髋关节功能及复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长较短、出血量较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臼骨折治疗中合理应用3D数字骨科技术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数字骨科技术 髋臼骨折 手术 3D模型 髋关节功能 骨折
下载PDF
CYP2C9和COX-2基因多态性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3
作者 杨鑫 皮文杰 +3 位作者 王利元 毕德利 李涛 李素铠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16-621,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2C9(CYP2C9)和环氧化酶-2(COX-2)基因多态性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117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性别相同、年龄±1岁”的原则...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2C9(CYP2C9)和环氧化酶-2(COX-2)基因多态性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117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性别相同、年龄±1岁”的原则,选择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受试者作为11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试者CYP2C9*3和COX-2基因启动子区域中的1190A/G和-1195G/A基因多态性,观察AS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变化,观察CYP2C9*3、COX-2-1190A/G、COX-2-1195G/A等不同基因型AS患者基于ASAS20改善标准和ASAS40改善标准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CYP2C9*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COX-2-1290A/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COX-2-1195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S患者晨僵持续时间、周围关节受累、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测试、ESR、CRP、BASDAI(VAS)、BASDAI≥4、BASFI(VAS)、总体评价(VAS)等指标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7例患者中,有68例(58.12%)符合ASAS20改善标准,30例(25.64%)符合ASAS40改善标准。不同CYP2C9*3基因型(AA、AC+CC)之间的ASAS20、ASAS40改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OX-2-1290A/G基因型之间的ASAS20、ASAS40改善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A基因型患者的ASAS20和ASAS40改善率均显著高于AG+GG基因型患者(P<0.05);不同COX-2-1195G/A基因型之间的ASAS20、ASAS40改善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G+AA基因型的ASAS20和ASAS40改善率显著高于GG患者(P<0.05)。结论COX-2-1290A/G和COX-2-1195G/A多态性可增加AS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可能是预测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AS疗效的生物学指标,而CYP2C9*3多态性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AS疗效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非甾体类抗炎药 环氧化酶 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2C9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干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毕守盈 卢卫忠 胡志芬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18-1520,共3页
目的评价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干骨折60例,获得随访56例,男52例,女4例。按Gustilo分类,Ⅰ型30例,Ⅱ型18例,Ⅲa型4例,Ⅲb型4例。麻醉下彻底清创,C臂X... 目的评价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干骨折60例,获得随访56例,男52例,女4例。按Gustilo分类,Ⅰ型30例,Ⅱ型18例,Ⅲa型4例,Ⅲb型4例。麻醉下彻底清创,C臂X光机透视下插入非扩髓交锁髓内钉,近远侧各锁1枚静态锁钉。随访12~48个月,平均20个月,根据修订的Kekenjian标准评价疗效。结果优良率为85.8%,8例Ⅲ型骨折仅2例获得较好效果。2例Ⅲa型和4例Ⅲb型骨折并发慢性骨髓炎,发生早期浅表感染6例,骨折延迟愈合6例,感染性骨不连6例,髓内钉断裂2例,锁钉断裂8例,筋膜间隙综合征2例,膝关节缰直8例,膝前疼痛10例。结论非扩髓交锁胫骨髓内钉可安全用于Gustilo Ⅰ型和Ⅱ型损伤,不适于Ⅲ型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骨折固定 髓内 骨折 开放 胫骨骨折
下载PDF
解剖型生物固定股骨柄假体周围骨密度的中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田冕 贺尧 +3 位作者 陈虹 徐伟 毕守盈 黄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94-1398,共5页
目的:研究应用解剖型生物固定股骨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患者术后中短期随访时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为假体设计、改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门诊随访采用Ribbed股骨柄行初次单侧THA 1年以上的患者。采用双能... 目的:研究应用解剖型生物固定股骨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患者术后中短期随访时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为假体设计、改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门诊随访采用Ribbed股骨柄行初次单侧THA 1年以上的患者。采用双能X线对假体周围及非手术侧相应7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对比分析。结果:随访2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5.5月。与非手术侧相比,假体周围ROI 1、2、3、5、6、7区BMD未见明显差异,仅ROI 4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侧BMD(1.58±0.28)g/cm2,非手术侧BMD(1.66±0.20)g/cm2;t=-2.216,P=0.035]。结论:采用解剖型生物固定Ribbed股骨柄假体行THA的患者,假体周围骨长入达到生物固定效果,术后股骨侧应力比较符合正常生理传导,其特点在未来假体设计时可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RIBBED 股骨柄假体 骨密度
下载PDF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对Cobb角及对椎管侵占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易文强 肖洪 谢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91-92,103,共3页
脊柱骨折是骨外科常见且严重的骨折类型之一,主要见于高空坠落以及车祸等。临床上对此类骨折治疗一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单纯进行内固定治疗能够对骨折部位进行矫正,但不能完全将椎体内被破坏的骨小梁结构进行恢复,导致椎体内形成空腔... 脊柱骨折是骨外科常见且严重的骨折类型之一,主要见于高空坠落以及车祸等。临床上对此类骨折治疗一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单纯进行内固定治疗能够对骨折部位进行矫正,但不能完全将椎体内被破坏的骨小梁结构进行恢复,导致椎体内形成空腔,最终表现为"蛋壳样改变",严重影响了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COBB角 椎体形成术
下载PDF
单侧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开放性胫腓骨骨折36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易文强 谢肇 +2 位作者 吴雪晖 毕守盈 黄斌鑫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800-801,共2页
目的观察单侧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从2000年1月~2006年10月使用单侧外固定架结合螺钉、克氏针、骨片钉等有限内固定治疗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9.4个月,其... 目的观察单侧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从2000年1月~2006年10月使用单侧外固定架结合螺钉、克氏针、骨片钉等有限内固定治疗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9.4个月,其中3例延迟愈合(8.3%),予自体髂骨植骨更换钢板螺钉内固定获得愈合;6例伤口感染(16.7%),2例予换药后闭合创面,4例行Ⅱ期清创局部转移皮瓣闭合创面;2例外固定针松动(5.6%),经调整外固定架后获得稳定,无外固定针脱落及折断;6例针道感染(16.7%),经及时切开引流,换药,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后感染控制。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对骨折端干扰少,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复杂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外固定 有限内固定 胫腓骨 骨折
下载PDF
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20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毕守盈 卢卫忠 胡志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3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临床效果。方法1993年6月至2006年6月本院共收治了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20例,对20例患者行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19.3个月。结果本组患者全...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临床效果。方法1993年6月至2006年6月本院共收治了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20例,对20例患者行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19.3个月。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率为83.3%,按Frankel分级有1~3级改善,平均改善1.8级。结论对于脊髓前方有明显压迫物存在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患者行前路减压融合术其截瘫恢复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脱位 陈旧性 脊髓损伤 前路减压术 融合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32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毕守盈 宋国昱 +1 位作者 卢卫忠 胡志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2期939-940,共2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采用手法复位联合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32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7.3个月。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所有患者的骨折椎体均获得愈合,...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采用手法复位联合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32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7.3个月。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所有患者的骨折椎体均获得愈合,无1例发生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手法复位联合AF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胸腰椎 骨折 AF系统
下载PDF
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莉丹 唐永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2期1520-1522,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和护理模式,提供患者满意的服务。方法对42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后责任制整体护理,如心理干预、呼吸道管理、伤口及引流管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结果本组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和护理模式,提供患者满意的服务。方法对42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后责任制整体护理,如心理干预、呼吸道管理、伤口及引流管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结果本组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是有效预防护理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是患者围手术期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下载PDF
28例闭合性跟腱断裂诊治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毕守盈 卢卫忠 +1 位作者 黄斌鑫 易文强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8期1897-1898,共2页
关键词 闭合性跟腱断裂 临床分析 诊治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基层医院 延误治疗
下载PDF
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半髋关节置换处理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益华 丁文峰 +2 位作者 向旻阳 余相华 毕守盈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7期2084-2086,2088,共4页
目的比较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THA)与双极半髋关节置换(BHA)处理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高龄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114例,包括金属大头THA 53例,BHA 61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比较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THA)与双极半髋关节置换(BHA)处理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高龄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114例,包括金属大头THA 53例,BHA 61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Harris评分及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评价两种术式后的髋关节功能,影像学观察两种术式后骨溶解及假体松动情况。结果两种术式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HA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金属大头THA(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结果类似。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结果表明,术后金属大头THA行走评价方面与BHA类似,但在术后疼痛、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方面则优于BHA;影像学结果表明两组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骨溶解及假体松动。结论金属大头THA较BHA更适合于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随访研究 治疗结果 老年人
下载PDF
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向昱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5期656-657,共2页
目的探究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垫江县人民医院骨科就诊,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垫江县人民医院骨科就诊,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3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24h和48h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及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水平,对照组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微创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被引量:14
14
作者 汪琼 廖灵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作用。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8例,对其在围术期进行护理及康复指导,观察康复指导在患者围术期的作用。结果经过细心认真的护理,本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出院1年随访得知...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作用。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8例,对其在围术期进行护理及康复指导,观察康复指导在患者围术期的作用。结果经过细心认真的护理,本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出院1年随访得知,生活完全自理者18例,部分依赖者10例,1例轻度畸形,疼痛消失23例,疼痛减轻5例,均无关节脱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给予正确的护理、耐心的功能锻炼指导,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增强疗效,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廖灵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5期616-617,共2页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随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住院时间5~10d,止痛效果好,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随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住院时间5~10d,止痛效果好,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良好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老年
下载PDF
微创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建伟 胡代灵 +1 位作者 易文强 毕守盈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微创椎旁...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微创椎旁肌间隙入路37例(观察组)和传统后正中入路4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椎体高度矫正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高度矫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ODI评分为(8.46+1.81)分,高于对照组[(20.35+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均为I期愈合,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患者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折断等。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微创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固定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微创 伤椎固定
下载PDF
小切口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69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常中 余相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4-425,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髓核摘除治疗 ,并结合早期功能锻炼 ,对体力劳动恢复的意义。方法 通过 6 9例采用小切口 ,开窗摘除髓核组织病例的随访、分析 ,该方法的特点是对腰椎板及软组织结构破坏小 ,术后能早期进行康复锻炼 ,使之早日恢复体力... 目的 探讨小切口髓核摘除治疗 ,并结合早期功能锻炼 ,对体力劳动恢复的意义。方法 通过 6 9例采用小切口 ,开窗摘除髓核组织病例的随访、分析 ,该方法的特点是对腰椎板及软组织结构破坏小 ,术后能早期进行康复锻炼 ,使之早日恢复体力劳动。结果 本组 6 9例中 ,随访 6 0例 ,其中优 5 6例 ;良 2例 ;可 1例 ;差 1例 ,优良率 96 % ,基本上都恢复了劳动力。结论 小切口能有效显露 ,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 ,有利于早期康复。适合于重体力劳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髓核摘除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体力康复 病例分析
下载PDF
髌下入路“4”字体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闭合性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涛 张军 +1 位作者 丁文峰 毕守盈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83-289,共7页
目的探讨髌下入路“4”字体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行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的35例胫骨干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体位分为“4”字体位组(n=18)和传... 目的探讨髌下入路“4”字体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行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的35例胫骨干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体位分为“4”字体位组(n=18)和传统体位组(n=17)。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放射线透视次数、闭合复位成功率、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随访时Johner-Wruhs功能评分。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组间比较,“4”字体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闭合复位成功率均优于传统体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月,平均(14.34±1.77)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4”字体位组明显短于传统体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字体位组术后并发症5例,其中术后髌骨下方手术切口浅表感染1例,膝关节疼痛4例;传统体位组并发症5例,其中髌骨下方手术切口浅表感染2例,膝关节疼痛4例。两组均未见手术切口坏死、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血管损伤、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失效等其他并发症。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78%VS 29.41%,P>0.05)。末次随访Johner-Wruhs评分:“4”字体位组优9例,良6例,中2例,差1例;传统体位组优8例,良5例,中2例,差2例;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3%VS 76.47,P>0.05)。结论采用“4”字体位与传统体位行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闭合性骨折,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但“4”字体位下操作更便捷,术中透视方便,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提高了骨折闭合复位率,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钉 手术体位 髌下入路
下载PDF
伴Modic信号改变的腰椎滑脱手术疗效分析
19
作者 易文强 肖洪 任小宝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伴Modic改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腰椎滑脱伴Modic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腰椎滑脱患者术前经X片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定椎体滑...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伴Modic改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腰椎滑脱伴Modic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腰椎滑脱患者术前经X片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定椎体滑脱程度和Modic分型。将患者按照滑脱程度及是否合并Modic改变分为6组:A组,Ⅱ°滑脱;B组,Ⅲ°滑脱;C组,Ⅱ°滑脱伴Modic I型;D组,Ⅱ°滑脱伴ModicⅡ型;E组,Ⅲ°滑脱伴ModicⅠ型;F组,Ⅲ°滑脱伴ModicⅡ型。患者术前和随访按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ew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进行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疼痛及功能障碍评分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内术后的腰腿痛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001);各组间腰腿痛及ODI评分的改善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伴Modic征改变的腰椎滑脱患者经PLIF术治疗可获得的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MODIC改变 PLIF术 疗效分析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50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皮太碧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0期979-979,共1页
目的总结50例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下肢骨折,10例下肢关节镜术后,5例髋关节术后损伤,4例下肢软组织损伤以及1例上肢损伤运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50例患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治愈率达100%... 目的总结50例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下肢骨折,10例下肢关节镜术后,5例髋关节术后损伤,4例下肢软组织损伤以及1例上肢损伤运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50例患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治愈率达100%。结论下肢骨折术后以及下肢外伤患者运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预防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