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宋文信 谭力 +3 位作者 李洪林 黄国鹏 何泉 安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1-913,共3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设计,调查510例医院住院或门诊心血管疾病就诊者。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筛查,阳性者用Hamilton抑郁焦虑...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设计,调查510例医院住院或门诊心血管疾病就诊者。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筛查,阳性者用Hamilton抑郁焦虑症量表诊断评估。结果:Hamilton诊断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抑郁和焦虑共病的校正患病率分别为19.10%、13.59%和10.92%;对抑郁焦虑的就诊识别率为4%。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抑郁和焦虑障碍是基层医院就诊者中的常见问题,但正确识别和治疗情况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焦虑 基层医院 心血管
下载PDF
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许加素 李洪林 +1 位作者 谭力 彭晓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1期1724-1726,共3页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设计,调查大足区境内7家医院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问卷共528份。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调查。结果焦虑情绪可疑患者发生率为54.67%,有...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设计,调查大足区境内7家医院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问卷共528份。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调查。结果焦虑情绪可疑患者发生率为54.67%,有明显焦虑情绪者占45.32%;抑郁可疑患者占55.32%,有明显抑郁情绪者占44.67%,均高于普通人群。结论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他们的负性情绪,使之达到接受治疗的最佳心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住院患者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下载PDF
肼苯哒嗪、洋地黄、氧疗联合治疗对妊高症并发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浆脑钠肽、醛固酮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红 刘东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究肼苯哒嗪、洋地黄、氧疗联合治疗对妊高症并发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浆脑钠肽、醛固酮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148例妊高症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氧疗法和洋地... 目的:探究肼苯哒嗪、洋地黄、氧疗联合治疗对妊高症并发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浆脑钠肽、醛固酮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148例妊高症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氧疗法和洋地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于肼苯哒嗪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比较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为59.4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E/VA、LVEF和Tei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DVI、LVESVI、LVEDD、IVST和LVPWT指标比较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ALD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肼苯哒嗪、洋地黄、氧疗联合治疗在妊高症并发心衰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和左心室形态同时,降低血浆脑钠肽和醛固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肼苯哒嗪 洋地黄 醛固酮 妊高症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文信 黄国鹏 +3 位作者 刘代菊 彭晓林 周帮建 罗利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250-2251,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HD的患者15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HD的患者15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各50例,同时选取对照组50例。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同时采集股/桡动脉外周血测定血清25-(OH)D3水平。分析CHD组和对照组,以及CHD各亚型组患者的25-(OH)D3水平和Gensini评分。结果 CHD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8.65,P<0.05),而其Gensini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t=42.47,P<0.05)。各亚型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和Gensini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SAP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最高,UAP组次之,AMI组最低(F=13.70,P<0.05);而AMI组患者Gensini评分最大,UAP组次之,SAP组最小(F=55.64,P<0.05)。CH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55,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D水平过低很有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维生素D GENSINI评分
下载PDF
培元通脑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安素 安冬会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22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培元通脑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培元通脑胶囊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69%,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体表心电图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培元通脑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培元通脑胶囊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69%,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体表心电图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3.79%,治疗组为83.33%。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培元通脑胶囊具有益肾填精、补髓养脑、熄风化痰、溶栓通络的功能,能很好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缺血变化,并对血液血脂水平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元通脑胶囊 冠心病心绞痛 硝酸异山梨酯
下载PDF
10例经导管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国鹏 许中恒 +2 位作者 彭亚 陶黎 宋文信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068-3069,共2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RDN治疗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RDN治疗后患者血压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2周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 目的探讨经导管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RDN治疗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RDN治疗后患者血压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2周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进一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应用降压药种数为(5.3±0.9)种,术后6个月随诊平均用药种类(3.2±0.6)种,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RDN可迅速、持续地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交感神经系统 肾动脉 血压 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Hcy、HIF-1α、CCL2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小姣 许中恒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271-274,共4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02例,根据认知功能水平将所入选...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02例,根据认知功能水平将所入选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认知功能正常(A组,100例)与认知功能障碍非痴呆(B组,102例)。选择同期于医院体检的正常血压人群为对照组(100例)。收集各组基线临床资料,检测各组的血清Hcy、HIF-1α、CCL2,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查各组的认知功能,比较各组间上述观察指标的差异,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清Hcy、HIF-1α、CCL2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的高血压患者血清Hcy、HIF-1α、CCL2水平升高,且B组较A组升高显著(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的高血压患者MMSE评分降低,且B组较A组降低显著(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y、HIF-1α、CCL2水平和MMSE评分呈负相关(r=-0.46,P<0.01;r=-0.34,P<0.01;r=-0.44,P<0.01)。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Hcy、HIF-1α、CCL2水平相关(均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血清Hcy、HIF-1α、CCL2水平的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缺氧诱导因子1Α CC趋化因子配体2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布比卡因对胆囊癌GBC-SD细胞增殖、侵袭和微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寿娟 黄国鹏 +1 位作者 任青竹 蒋云川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10期54-58,73,共6页
目的研究布比卡因对胆囊癌GBC-SD细胞增殖、侵袭和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布比卡因对胆囊癌GBC-SD细胞活性的影响;根据结果将GBC-SD细胞分为对照组、1.25、2.5和5 mmol/L组,对照组不用布比卡因处理,1.25、2.5和5 m... 目的研究布比卡因对胆囊癌GBC-SD细胞增殖、侵袭和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布比卡因对胆囊癌GBC-SD细胞活性的影响;根据结果将GBC-SD细胞分为对照组、1.25、2.5和5 mmol/L组,对照组不用布比卡因处理,1.25、2.5和5 mmol/L组分别应用1.25、2.5和5 mmol/L布比卡因处理。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和微管形成实验分别检测胆囊癌GBC-SD细胞增殖、侵袭及微管形成结节数;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21、Survivin、Bax、Bcl-2、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和1.25 mmol/L组比较,2.5 mmol/L组和5 mmol/L组细胞克隆形成比率、细胞侵袭力、微管形成结节数及Survivin、N-cadherin、Vimentin、VEGF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21、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和Bax/Bcl-2比率显著上调(P<0.05,P<0.01)。与2.5mmol/L组比较,5 mmol/L组细胞克隆形成比率、细胞侵袭力、微管形成结节数及Survivin、N-cadherin、Vimentin、VEGF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21、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和Bax/Bcl-2比率显著上调(P<0.05)。结论布比卡因能够抑制胆囊癌GBC-SD细胞的增殖、侵袭和微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布比卡因 细胞增殖 侵袭 肿瘤 微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孕期PM 2.5和PM 10暴露与妊娠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关系的Meta分析
9
作者 刘东 吴红 胡成刚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1588-1593,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间PM 2.5和PM 10暴露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之间的关系,为减少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发生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收集建库至2019年5月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妊娠期间PM 2.5和PM 10暴露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关系的病例对... 目的探讨妊娠期间PM 2.5和PM 10暴露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之间的关系,为减少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发生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收集建库至2019年5月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妊娠期间PM 2.5和PM 10暴露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进行初筛,阅读全文进行复筛,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妊娠早期、中期PM 2.5暴露与妊娠高血压的OR合并分别为1.09(95%CI:1.06~1.12),1.17(95%CI:1.13~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中期PM 2.5暴露与子痫前期的OR合并为1.06(95%CI:1.0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PM 10暴露与妊娠高血压的OR合并分别为1.10(95%CI:1.06~1.14),1.11(95%CI:1.05~1.16),1.08(95%CI:1.02~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发表偏倚的定量分析显示,除用Begg法检验PM 2.5暴露与妊娠高血压和子痫前期(P<0.05)的关系时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其余各相关研究均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结论孕期PM 2.5和PM 10暴露可能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PM2.5/10 妊娠高血压 子痫前期 META分析
下载PDF
三维超声联合NLR、D-二聚体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研究
10
作者 张瑜 周小洲 蒋芸璐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5-172,共8页
目的:探析三维超声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观察组)和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 目的:探析三维超声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观察组)和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实时三维超声检查仪进行心动图检查,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NLR表达水平的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D-二聚体的检测。比较两组的三维超声心动图、NLR、D-二聚体检测结果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析三维超声心动图、NLR、D-二聚体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预后不良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维超声心动图、NLR、D-二聚体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预后不良者的LVEDV、LVESV、RVEDV、RVESV、NLR、D-二聚体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预后良好者,观察组、预后不良者的LVEF、RVEF检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预后良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维超声(LVEDV、LVESV、RVEDV、RVESV高表达)、NLR(高表达)、D-二聚体(高表达)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三维超声、NLR、D-二聚体三项指标联合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预后情况的AUC(0.855,95%CI:0.768~0.942)最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65%、91.18%(P<0.05)。结论:三维超声(LVEDV、LVESV、RVEDV、RVESV高表达)、NLR(高表达)、D-二聚体(高表达)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这三项指标可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预后预测提供量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三维超声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D-二聚体 预测
原文传递
肾动脉近段与全段交感神经去除术对顽固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伟杰 张波 +15 位作者 凌智瑜 李芝峰 苏立 宋文信 刘增长 杜华安 袁跃龙 邵江 张建红 钟斌 李承治 鄢学 徐燕萍 肖培林 范晋奇 殷跃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探究肾动脉近段交感神经去除术(肾动脉消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全段消融组(全段组,21例)和近段消融组(近段组,19例)。采用单极盐水灌注导管进行消融。随访至术后6... 目的:探究肾动脉近段交感神经去除术(肾动脉消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全段消融组(全段组,21例)和近段消融组(近段组,19例)。采用单极盐水灌注导管进行消融。随访至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定期测量诊室血压,部分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监测24h动态血压。结果:与全段组相比,近段组左侧[(6±1)︰(3±0),P<0.01]及右侧[(7±1)︰(3.2±0.2),P<0.01]肾动脉消融位点数目均有减少。近段组总消融时间短于全段组[(331±32)s︰(906±130)s,P<0.01]。全段组与近段组基线诊室血压分别为(178.0±13.5/101.7±9.1)mmHg与(179.8±10.8/103.9±9.0)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均P>0.05),术后6个月全段组与近段组诊室血压分别下降(-37.7±10.4/-20.4±7.3)mmHg和(-39.5±9.2/-21.9±8.2)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均P>0.05)。两组各有14例患者在术前、术后6个月监测24h动态血压,结果显示白天平均血压下降值低于诊室平均血压下降值[(-23.3±11.6/-14.2±6.2)mmHg︰(-37.7±19.4/-20.4±7.3+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均P<0.001]。未发现消融相关血管并发症。结论:对顽固性高血压肾动脉近段消融与全段消融有相似的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消融 顽固性高血压 全段消融 近段消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