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平均血小板容积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活动性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蒋强 曹璋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4期2085-2089,共5页
目的评估血小板和平均血小板容积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和肠结核患者相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纳入的68例活动期克罗恩病(CD)患者,35例肠结核(ITB)患者和22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 目的评估血小板和平均血小板容积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和肠结核患者相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纳入的68例活动期克罗恩病(CD)患者,35例肠结核(ITB)患者和22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容积(RDW)、红细胞分布宽度(MPV)等。结果相比IBS患者,活动期CD患者和ITB患者其白蛋白(ALB)和平均血小板容积水平较低(P<0.05),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分别宽度升高(P<0.05),在活动期CD和ITB患者中,PLT正相关于ESR和负相关于MPV(P<0.05)。血小板在活动期CD患者相关于白蛋白,而其在ITB患者中相关于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P<0.05)。MPV相关于PLT在CD和ITB患者中,而在ITB患者中MPV则相关于WBC。RDW(OR=2.390和OR=2.338)在预测活动性CD和ITB中相比CRP(OR=1.025和OR=1.013)和ESR(OR=1.157和OR=1.192)有着较高的价值。PLT(AUC=0.848)相比CRP(AUC=0.691)和ESR(AUC=0.844)诊断价值相当。PLT联合RDW的约登指数高于CRP。这些指标在鉴别活动期CD和ITB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MPV和RDW在活动期CD和ITB患者中与IB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在诊断活动期CD和ITB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结核 血小板 平均血小板容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下载PDF
探讨不同肛周脓肿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研究及主要病原菌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韦用兰 汪桐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肛周脓肿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并分析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84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切口引流术组(81例)和一次性根治术组(103例),考察两... 目的探讨不同肛周脓肿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并分析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84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切口引流术组(81例)和一次性根治术组(103例),考察两组的疗效、创面分泌物量、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检测患者肛周脓液中的致病菌,并分析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一次性根治术组的有效率(89.32%)显著高于单切口引流术组(79.01%)(χ^(2)=3.734 2,P=0.0431),一次性根治术组术后1周内的创面分泌物和疼痛平均分显著低于单切口引流术组(t=18.473 8,P=0.0012;t=15.648 4,P=0.010 7)。一次性根治组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单切口引流术组(t=21.755 8,P=0.001 3)。184例患者中共检出291株病原菌,196(67.4%)株为革兰氏阴性菌,71(24.4%)株为革兰氏阳性菌,24(8.2%)株为真菌。大肠埃希菌(45.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性最低,而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较高;肺炎克雷伯菌(9.3%)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药性最低,而对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15.1%)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性最低,而对红霉素和环丙沙星较高。结论一次性根治术对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优于单切口引流术,有利于创面恢复及降低术后疼痛。肛周脓肿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病原菌 耐药性 一次性根治术 药敏实验
下载PDF
提肛运动对痔上黏膜环切术后肛门坠胀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龚代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7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提肛运动对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患者肛门坠胀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并筛选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确诊为混合痔的患者14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 目的:探讨提肛运动对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患者肛门坠胀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并筛选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确诊为混合痔的患者14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起给予PPH术治疗,所有操作均规范,并严格参考手术适应证,排除不适宜手术的干扰因素。其中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3天给予提肛运动记录患者术后肛门坠胀消失时间,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肛门坠胀持续时间、程度、控便能力、便感急等量化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坠胀持续时间、坠胀发生程度的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17±0.23)比(0.05±0.00)分,(2.16±0.11)比(0.05±0.01)分;对照组:(2.19±0.07)比(1.07±0.12)分,(2.21±0.14)比(0.65±0.01)分,均 P<0.05],术后观察组的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坠胀消失时间、控便能力评分及便感急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50±1.14)比(5.55±1.01)分,(0.10±0.00)比(0.46±0.11)分,(0.14±0.01)比(0.37±0.02)分,均P<0.05]。结论适宜的提肛运动可明显改善PPH术后肛门坠胀,减轻患者肛门坠胀程度,减少肛门坠胀时间,显著减轻PPH术后带给患者的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肛运动 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肛门坠胀 改善效果
下载PDF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腹泻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焦艳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腹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胃癌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FOLFOX4方案进行术后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腹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胃癌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FOLFOX4方案进行术后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腹泻的发生情况,并对患者二胺氧化酶(DAO)、D-乳糖、CD4+、CD8+和CD4+/CD8+等指标进行检测或计算。结果观察组腹泻发生率(44.12%)和对照组(70.59%)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化疗后1周DAO和D-乳糖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化疗后1周CD4+和CD4+/CD8+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可降低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腹泻的发生率,可能与其具有肠黏膜屏障保护和免疫调节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酰谷氨酰胺 胃癌 化疗 腹泻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痔疮术后尿管留置率的应用
5
作者 郑佳燕 陈科伍 周翠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A01期78-81,共4页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在降低痔疮术后尿管留置率的应用。方法 成立科室品管圈活动小组,以“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痔疮术后尿管留置率的作用”为活动主题,根据入院顺序将168例在全麻下行PPH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试验组87例...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在降低痔疮术后尿管留置率的应用。方法 成立科室品管圈活动小组,以“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痔疮术后尿管留置率的作用”为活动主题,根据入院顺序将168例在全麻下行PPH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试验组87例,试验组使用品管圈管理方法,通过相关数据收集进行深入、透彻的调查分析验证得出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真因,根据不同原因制定相适宜的护理或治疗措施,并组织实施、落实到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痔疮术后尿管留置率、患方满意度、医护人员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痔疮术后尿管留置率发生率为14.94%,患方满意度98.85%,医护人员对开展品管圈活动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分别为32.10%、92.59%、66.67%,组间各项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降低痔疮术后尿管留置率,增加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增强医护人员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优质护理和团队协作精神,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品质及经济、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痔疮术 尿潴留 尿管留置率
下载PDF
肛周脓肿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何燕玲 龚代平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3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19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建模组(29...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19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建模组(293例)与验证组(126例),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复发形成肛瘘分为肛瘘组与非肛瘘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利用R 3.6.3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以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证实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术后3个月内有140例(33.41%)患者复发形成肛瘘,其中建模组96例(32.76%),验证组44例(34.92%)。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糖尿病史(OR=3.101,95%CI:1.620~5.935)、肥胖(OR=3.157,95%CI:1.707~5.587)、有脓肿病史(OR=4.120,95%CI:2.201~7.713)、深部肛周脓肿(OR=3.686,95%CI:1.988~6.833)、肠道来源致病菌(OR=3.140,95%CI:1.679~5.872)和单纯切开引流术(OR=2.284,95%CI:1.548~5.152)是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危险因素(均P<0.01)。利用以上6个风险预测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其内部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0.781~0.877)、H-L检验χ^(2)=7.203,P=0.515,外部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0.787~0.927),H-L检验χ^(2)=5.079,P=0.477,校准曲线斜率均接近1,两组验证方式均提示模型预测效果与实际发生风险有良好一致性。结论肥胖、糖尿病史、深部肛周脓肿、肠道来源致病菌、脓肿病史、单纯切开引流术是影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6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可为肛周脓肿患者术前治疗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肛瘘 风险因素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内口切闭+瘘道潜行刨削术治疗肛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鄢麟 何燕玲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内口切闭+瘘道潜行刨削术治疗肛瘘的效果以及对术后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行内口切闭+瘘道潜行刨削术)和对照组(行常规切开挂线术),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手术疗效,观察两组术前1 d(... 目的探讨内口切闭+瘘道潜行刨削术治疗肛瘘的效果以及对术后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行内口切闭+瘘道潜行刨削术)和对照组(行常规切开挂线术),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手术疗效,观察两组术前1 d(T_1)、术后1 d(T_2)、术后1 w(T_3)、术后1个月(T_4)及术后3个月(T_5)创面疼痛和肛门功能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超过9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总体疗效、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_3、T_4及T_5时VAS评分均低于T_2(均P<0.05),两组T_2时VAS和Wexner评分均高于T_1时(均P<0.05)。观察组T_2、T_3、T_4及T_5时VAS和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口切闭+瘘道潜行刨削术治疗肛瘘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术后疼痛程度较轻,肛门功能恢复较好,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有助于术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内口切合 瘘道潜行 创面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