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期梅毒误诊为脓疱疮1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科 王军 +1 位作者 何晓琴 李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0-190,共1页
报告1例二期梅毒误诊为脓疱疮。患者,男,42岁,头部脓疱疮1月余,阴囊部环形损害10多天,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头部散在大小不等的脓疱,结黄色脓痂,阴囊部红色环状损害,边缘隆起,双侧腹股沟扪及肿大的淋巴结。梅毒血清试验TPPA阳性。TRUS... 报告1例二期梅毒误诊为脓疱疮。患者,男,42岁,头部脓疱疮1月余,阴囊部环形损害10多天,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头部散在大小不等的脓疱,结黄色脓痂,阴囊部红色环状损害,边缘隆起,双侧腹股沟扪及肿大的淋巴结。梅毒血清试验TPPA阳性。TRUST1:16阳性,确诊为二期梅毒,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期梅毒 脓疱疮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炼 何金 江阳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4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对梅毒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医院诊治的梅毒患者82例进行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予以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 目的:观察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对梅毒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医院诊治的梅毒患者82例进行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予以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予以头孢三嗪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h细胞亚群,以及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比较末次随访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是70.73%,总有效率是97.56%,分别较对照组的46.34%及82.93%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的RPR阴性比例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两组治疗后的Th1及Th1/Th2均分别高于各自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h1及Th1/Th2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皮疹和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患者,可产生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效果明显,值得给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 头孢三嗪 梅毒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钠对早期梅毒患者皮损症状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何金 张炼 江阳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1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钠对早期梅毒患者皮损症状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早期梅毒患者6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钠,... 目的:研究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钠对早期梅毒患者皮损症状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早期梅毒患者6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钠,对照组则采用苄星青霉素。观察两组患者的皮损症状和血液免疫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为治愈占比78.13%(25/32),总有效为100%(32/3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3%(17/32)、87.50%(28/32);观察组各项红细胞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T细胞亚群CD3^+以及CD4^+和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8^+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红细胞的CD3^+以及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钠对早期梅毒患者皮损症状有缓解作用,对早期梅毒患者血液免疫指标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 头孢曲松钠 早期梅毒患者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联合法罗培南钠片对男性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炼 何金 江阳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法罗培南钠片对男性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从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男性淋病患者98例纳入本次研究,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98例患者划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含49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法罗培南钠片对男性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从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男性淋病患者98例纳入本次研究,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98例患者划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含49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法罗培南钠片治疗,10d后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5.71%,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起效时间和分泌物改善时间,以及生化指标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更少,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5d和10d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5d和10d后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10.20%,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12.24%,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利用头孢曲松钠联合法罗培南钠片对男性淋病患者实施治疗,存在较好的疗效,且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给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钠 法罗培南钠片 男性淋病 疗效
下载PDF
头孢地嗪联合氧氟沙星对淋病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作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何金 张炼 江阳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5期78-80,共3页
目的:头孢地嗪联合氧氟沙星对淋病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作用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淋病患者118例实施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11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9例,为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地嗪治疗,为... 目的:头孢地嗪联合氧氟沙星对淋病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作用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淋病患者118例实施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11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9例,为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地嗪治疗,为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地嗪以及氧氟沙星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复发情况、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TNF-α、IL-10及Hs-CRP),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6.61%,与对照组的84.75%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是0,与对照组的14.81%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TNF-α、IL-10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各自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L-10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6.78%,与对照组的11.86%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头孢地嗪与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淋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给予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地嗪 氧氟沙星 淋病 症状改善 影响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