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开州区地中海贫血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舒华娥 刘小琴 《社区医学杂志》 2019年第8期444-446,共3页
目的地中海贫血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组疾病,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治疗的有效方法,所以阻断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尤为重要。本研究分析重庆市开州区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为该地区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咨询和产前检查提供指导。方法 2015-10-0... 目的地中海贫血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组疾病,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治疗的有效方法,所以阻断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尤为重要。本研究分析重庆市开州区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为该地区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咨询和产前检查提供指导。方法 2015-10-01-2017-10-01选取重庆市开州区2家医院送检标本1 368例进行基因检测。以红细胞平均体积<80fL和(或)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27pg为入选标准,对阳性标本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重庆市开州区地中海贫血阳性检出率为8.18%(112/1 368)。α-地中海贫血表型者62例;β-地中海贫血表型者47例,其中38例检出基因突变;α合并β-地中海贫血3例。62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出9种基因亚型,最常见的依次为--SEA/αα型(46.77%),-α4.2/αα型(17.74%),-α3.7/αα型(11.29%);38例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出8种基因突变类型,最常见的依次为CD17(A→T)(31.58%),CD41-42(-CTTT)(28.94%),IVS-Int-654(C→T)(18.42%)。结论重庆市开州区地中海贫血阳性检出率较高,与我国地中海贫血常见基因类型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开州区 Α-地中海贫血 Β-地中海贫血 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反向斑点膜条杂交技术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治疗低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患者生存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舒华娥 方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低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分析患者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47例在我院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低中危MDS患者治疗资料,地西他滨皮下注射20 mg/(m^2·d)×5 d,28 d为1个疗程。患者接受地西...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低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分析患者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47例在我院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低中危MDS患者治疗资料,地西他滨皮下注射20 mg/(m^2·d)×5 d,28 d为1个疗程。患者接受地西他滨治疗3-4个疗程后评价其治疗反应,分析生存预后因素。结果:根据修订的国际工作组标准(IWG),18例(38.3%)患者达到CR,13例(27.7%)患者达到PR,血液学改善7例(14.9%),7例(14.9%)死于肺部感染或骨髓抑制,2例转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地西他滨方案治疗的整体有效率为80.9%(38/47)。患者的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为:IPSS分级高、MDS病程长、早期曾有MDS治疗、老年。结论:地西他滨治疗低中危MDS的长期疗效确切,治疗前的临床因素或许可以预测地西他滨治疗MDS的疗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预后 国际预后积分系统
下载PDF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遥 沈燕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0年第10期66-68,共3页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成人少见的组织细胞疾病,本病起病凶险、进展迅速、致死率高,且疾病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机会。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诊断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患者的临床资料、治...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成人少见的组织细胞疾病,本病起病凶险、进展迅速、致死率高,且疾病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机会。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诊断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结合目前EBV-HLH的研究治疗进展进行文献复习,以便临床工作者早期识别并有效治疗EVB-HLH,为患者争取生存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噬血细胞综合征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艾曲泊帕乙醇胺治疗持续性/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舒华娥 方腾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08-210,共3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以血小板减少及全身皮肤、黏膜、内脏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1/3〔1-2〕;成人发病率(5~10)/10万,育龄期女性、老年人高发。根据成人...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以血小板减少及全身皮肤、黏膜、内脏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1/3〔1-2〕;成人发病率(5~10)/10万,育龄期女性、老年人高发。根据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版)解读〔3〕的指导意见,对诊断后3~12个月仍未缓解或停药后不能维持缓解状态的ITP定义为持续性ITP;患者对脾切除无效,或者脾切除后再次复发,出血风险高,仍需积极治疗的ITP称为难治性ITP。传统的ITP治疗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脾切除等〔4〕。首个口服TPO受体激动剂艾曲泊帕乙醇胺片2018年7月在我国上市,本研究观察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对持续性/难治性IT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艾曲泊帕 持续性 难治性 促血小板生成素
原文传递
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rhG-CSF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观察
5
作者 舒华娥 方腾 《社区医学杂志》 2019年第14期838-840,共3页
目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类以骨髓增生活跃伴有病态造血和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地西他滨为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本研究观察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 目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类以骨髓增生活跃伴有病态造血和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地西他滨为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本研究观察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治疗MD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开州区人民医院2015-10-07-2017-08-23收治的18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地西他滨皮下注射5~7mg/(m^2·d)×5d,28d为1个周期;第1~10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300μg/d,皮下注射,1次/d,地西他滨前24h开始至白细胞计数>20×10^9 L^-1暂停使用。接受地西他滨治疗3个周期后评价治疗反应,中位起效周期数为5,中位治疗≥6周期(范围为3~21周期)。结果在18例患者中,9例(50%)完全缓解;2例(11%)部分缓解并脱离成分血输注;3例(17%)血液学改善;2例转化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例(11%)患者属于极高危,原始细胞均在>10%合并复杂染色体异常,并发严重感染在3个月内死亡。总有效率为78%。血液学不良反应: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Ⅰ~Ⅱ级占61.1%,Ⅲ级占16.7%,Ⅳ级占11.1%,Ⅲ~Ⅳ级感染率为22.2%;无Ⅲ~Ⅳ级出血、恶心呕吐和肝功能损伤。结论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激方案治疗MDS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低剂量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