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基础教育评价的系统重构 新世纪20年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
1
作者 胡方 汪华凌 《今日教育》 2020年第7期72-77,共6页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进入21世纪,我国"两基"目标基本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但基础教育仍面临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发展不够均衡等现实问题。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进入21世纪,我国"两基"目标基本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但基础教育仍面临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发展不够均衡等现实问题。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发展,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踏上新的征程。教育评价,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板块,也应势而动。围绕着质量评价的价值定位、理念、主体、标准、方法以及结果应用等诸多命题,从政府到研究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可以说,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在进入21世纪之后,呈现出一个蓬勃发展的革新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评价 基础教育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 质量提升 系统重构 基础教育评价 理论研究与实践 价值定位
下载PDF
教育评估中概念模糊问题研究
2
作者 熊知深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4年第11期4-7,共4页
教育评估中概念的模糊现象主要体现为"同一术语,不同概念""同一概念,不同表达""外延泛化""以偏概全"等,它们会对评估的指标选择、权重的安排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育评估中,应按评估的... 教育评估中概念的模糊现象主要体现为"同一术语,不同概念""同一概念,不同表达""外延泛化""以偏概全"等,它们会对评估的指标选择、权重的安排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育评估中,应按评估的目的对概念界定进行选择和创新,要依据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常规认识对概念进行界定,同时要求对术语的选择服从于对概念的表达,从而厘清教育评估中的概念模糊问题,促进教育评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估 概念模糊 概念边界
下载PDF
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傅瑜 胡方 周莹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4年第6期24-28,共5页
从文献检索情况可知,针对学前教育监测与评价的研究多集中在学前教育监测体系的理论建构上,如学前教育质量定义与内涵、质量监测体系与标准、评价监测工具和方法等国内外研究经验的介绍,较少涉及具体的监测过程与结果。学前教育监测与... 从文献检索情况可知,针对学前教育监测与评价的研究多集中在学前教育监测体系的理论建构上,如学前教育质量定义与内涵、质量监测体系与标准、评价监测工具和方法等国内外研究经验的介绍,较少涉及具体的监测过程与结果。学前教育监测与评价现有的研究理论与经验能为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改革提供参考,我们应尝试探寻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关键性指标、研发有效的质量监测手段、引入国外优秀的评价项目等,从教育督导层级建立分级监测系统、引入第三方专业监测机构、构建结果报告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质量监测 评价 研究述评
下载PDF
特色学校评估:现实问题与对策分析
4
作者 胡方 薄晓丽 张晓亮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2015年第11期24-27,共4页
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问的差异将各个学校引向了特色办学的发展思路。特色办学彰显了学校间的差异性,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灵活多样;同时特色办学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学... 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问的差异将各个学校引向了特色办学的发展思路。特色办学彰显了学校间的差异性,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灵活多样;同时特色办学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这种背景下,特色学校评估为促进特色学校健全发展应运而生。然而,目前特色学校评估工作中存在着多方面异化,致使其价值定位没能体现学校自身的特色,反而囿于一种偏向性的评估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学校 评估 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发展 办学 特色化 个性化 多样化
下载PDF
论教研员在教育研究中的“第三极”角色
5
作者 范涌峰 杨聪林 《新教育(海南)》 2013年第2期56-58,共3页
教育学自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诞生伊始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从此,职业分工和学科建制使教育研究领域形成了两个相对分离的、复合的特殊研究主体:一个是专业研究人员,他们的学术背景有的以教育... 教育学自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诞生伊始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从此,职业分工和学科建制使教育研究领域形成了两个相对分离的、复合的特殊研究主体:一个是专业研究人员,他们的学术背景有的以教育学科为主,也有的以其他学科为主,辅以教育学科;另外一个是来自一线的研究人员。这两类研究人员即教育理论主体和教育实践主体,可以说是教育研究的"两极",而在我国特殊的教育研究体制下,还存在这教研员这一"第三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教育理论研究 教育研究对象 教育实践 教研员 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科 当前教育 实践主体 研究主体
原文传递
论教师文化自觉及其模型建构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方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第11期11-14,共4页
教师文化自觉既属教师文化的研究范畴,也是文化自觉在教师研究中的深化与发展。教师文化从自在走向自觉,意味着教师将通过自己的价值追求创造尊严与幸福,也意味着教师基于批判反思、对话理解,以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文化的变革,重... 教师文化自觉既属教师文化的研究范畴,也是文化自觉在教师研究中的深化与发展。教师文化从自在走向自觉,意味着教师将通过自己的价值追求创造尊严与幸福,也意味着教师基于批判反思、对话理解,以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文化的变革,重建教育的文化生态。教师文化自觉即包括教师内在的要素性结构,也是在实践中的动态生成,更是离不开系统中的建构与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文化自觉 模型
下载PDF
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评价研究述评 被引量:7
7
作者 胡方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4年第12期30-34,共5页
在全面了解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标准、测评工具,并对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进行监测和评估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明晰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研究者可以从国际上三... 在全面了解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标准、测评工具,并对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进行监测和评估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明晰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研究者可以从国际上三大学生评价项目科学素养测评框架获取经验,基于国内已展开的科学素养评价研究情况,提出具有未来建设性意义的思考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科学素养 评价
下载PDF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让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落地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方 《教育家》 2022年第11期35-37,共3页
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下简称“综合素质评价”)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下简称“综合素质评价”)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原则、内容、程序、组织管理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招生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 新高考背景 《意见》 落地 教育部 加强和改进
下载PDF
成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尊发展调查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傅瑜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尊发展特点,为其自尊发展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自编个人情况调查表,对以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两所学校和以招收本地生源为主的两所学校共计400名初二学生进... 目的:了解成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尊发展特点,为其自尊发展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自编个人情况调查表,对以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两所学校和以招收本地生源为主的两所学校共计400名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尊发展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②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其子女的自尊发展无显著相关,但随着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升高,孩子的自尊水平也升高;③父母职业与其子女的自尊发展无显著相关,但父母职业的社会地位越高,孩子的自尊水平也越高;④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多,孩子的自尊发展水平也越高;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尊发展状况与本地同龄孩子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自尊
下载PDF
教师绩效考核政策的原点探微
10
作者 胡方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4年第3期59-60,共2页
2001年6月,国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课程价值观由片面发展向全人发展的取向转变,课程文化观向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取向转变,课程生态观向回归生活世界的取向转变,课程内容观向多元的选择取向转变.课程... 2001年6月,国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课程价值观由片面发展向全人发展的取向转变,课程文化观向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取向转变,课程生态观向回归生活世界的取向转变,课程内容观向多元的选择取向转变.课程实施观由忠实取向向缔造取向的转变.课程政策观由专治向民主管理的取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教师绩效 核政策 原点 回归生活世界 2001年 课程价值观 科学与人文
下载PDF
家校合作视角下对当前家校关系的调研分析
11
作者 王黎 胡方 +3 位作者 彭一皓 莫唯然 邹宇铭 淳洁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第9期38-42,共5页
家校合作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班级建设与良好发展、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路径。为充分了解当前家校关系的现状和问题,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加科学地结合,好老师智库分别对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当前教... 家校合作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班级建设与良好发展、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路径。为充分了解当前家校关系的现状和问题,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加科学地结合,好老师智库分别对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当前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关系的满意程度较高,认可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业的影响,但也存在家长对促进家校关系的参与性较低,家校联系方式单一,教师对家长参与家校关系建设的认可程度低,学校相关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增进家校交流和联系,提升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或是促进家校合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合作 家校关系 教师 家长 现状 问题
下载PDF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校本化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12
作者 梅永鲜 《未来教育家》 2021年第8期39-42,共4页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系列综合素质评价相关文件,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举措,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一道绕不开的坎儿"。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就是要回归改革...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系列综合素质评价相关文件,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举措,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一道绕不开的坎儿"。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就是要回归改革初衷,回归学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过程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校本化实施 学生的发展 教学改革与发展 思考与建议 关键举措 实施素质教育
原文传递
四个导向:变革中小学校督导评价
13
作者 杜大志 梅永鲜 胡方 《未来教育家》 2020年第6期63-65,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20年2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体制改革 立德树人 中小学校 督导评价 评价导向 人才培养体系 指挥棒 更高水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