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科医师分娩镇痛实践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彬 刘春元 +3 位作者 赵梓作 赵邦术 舒秋霞 闵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在麻醉科医师中调查分娩镇痛的实践情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麻醉科医师在分娩镇痛方法、药物选择、给药模式以及分娩镇痛相关问题的看法。借助"中国基层麻醉网"于2019年1月20-27日实施问卷发放与回收。结果 923位麻... 目的在麻醉科医师中调查分娩镇痛的实践情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麻醉科医师在分娩镇痛方法、药物选择、给药模式以及分娩镇痛相关问题的看法。借助"中国基层麻醉网"于2019年1月20-27日实施问卷发放与回收。结果 923位麻醉科医师参与此项调查。其中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有674位(73.1%),高级职称316位(34.2%),二级医院占比62.2%,三级占比31.1%,公立医院占比84.2%,综合医院占比80.2%。最常用的镇痛方式包括椎管内分娩镇痛(77.4%)和导乐镇痛(41.2%)。椎管内分娩镇痛最常用的局麻药是罗哌卡因(91.9%),局麻辅助药为舒芬太尼(62.3%),最常用的给药模式是产妇自控镇痛(82.5%),其中,有84.4%采用有背景剂量给药模式。分娩镇痛期间常规监测BP、HR和SpO2以及胎心率,但下肢肌力监测率只有33.9%。78.0%的麻醉科医师选择产程启动后产妇第一次要求镇痛时及时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而不必等待宫口开大4 cm;22.0%的麻醉科医师认为即使产妇要求也必须等待宫口开大4 cm才能实施分娩镇痛。15.6%的麻醉科医师认为椎管内分娩镇痛会增加器械助产率,5.2%认为其会增加剖宫产率。结论椎管内分娩镇痛是最常用的镇痛方法,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是最常用的椎管内分娩镇痛配方。分娩镇痛正确的启动时机还需继续宣传,分娩镇痛期间产力监测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膜外镇痛 麻醉科医师 调查
下载PDF
术前放疗的癌症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临床安全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丽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4期29-30,33,共3页
目的对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方法应用于术前放疗癌症患者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癌症患者60例,行术前放疗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且按照麻醉方法分为A1、A2各15例,分别给予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另... 目的对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方法应用于术前放疗癌症患者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癌症患者60例,行术前放疗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且按照麻醉方法分为A1、A2各15例,分别给予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另外30例术前未放疗纳入对照组,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各15例,分别纳入B1与B2组,对两组患者以及A1组、A2组术前与术中相关指标观察比较。结果 PLT、WBC指标组间比较,A1组PLT(151.31±42.36)×10~9低于B1组(214.63±52.34)×10~9,A1组WBC(4.63±1.72)×10~9低于B1组(6.97±0.93)×10~9,A2组PLT(161.22±35.64)×10~9低于B2组(211.52±20.54)×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指标,A1组高于B1组、A2组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术前未放疗患者比较,放疗患者麻醉风险更高,对于术前放疗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两种方式在安全性比较上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放疗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