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贫困区县不同监护类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亚 王宏 +2 位作者 李建桥 刘琴 曹型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3855-3860,共6页
目的比较重庆市贫困区县不同监护类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1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首先从重庆市11个贫困区县中随机抽取1个区县,然后在该区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中学,... 目的比较重庆市贫困区县不同监护类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1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首先从重庆市11个贫困区县中随机抽取1个区县,然后在该区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中学,最后在每个中学随机抽取初一、高一各4~6个班的中学生。采用集体调查的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现场统一发放问卷,内容分为自编一般人口学信息调查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SSMHS)两部分,共发放问卷2401份,回收有效问卷2171份,有效回收率为90.4%。结果2171例中学生中,女1072例(49.4%),男1099例(50.6%);初一学生1114例(51.3%),高一学生1057例(48.7%);单亲监护468例(21.6%),隔代监护756例(34.8%),上代监护101例(4.7%),同辈监护215例(9.9%),父母亲监护631例(29.O%)。不同监护类型中学生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维度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偏执维度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中学生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维度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适应不良维度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中学生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维度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监护类型女中学生强迫症状、学习压力维度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抑郁、焦虑、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维度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监护类型男中学生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维度得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监护类型初一学生强迫症状、偏执、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维度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抑郁、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维度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监护类型高一学生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学习压力、心理不平衡维度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焦虑、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维度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贫困区县中女、高年级、上代监护、同辈监护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需要政府、学校、监护人的共同努力,以减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监护 心理健康 重庆
下载PDF
重庆库区县不同监护类型中学生亚健康状态调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亚 王宏 +2 位作者 李建桥 刘琴 曹型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库区县不同监护类型中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为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1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首先从重庆市11个库区县中随机抽取1个区县,然后在该区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中学,最后在每个中学... 目的了解重庆库区县不同监护类型中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为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1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首先从重庆市11个库区县中随机抽取1个区县,然后在该区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中学,最后在每个中学随机抽取初一、高一各4~6个班的中学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对中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 401份,回收问卷2 358份,回收率为98.2%,剔除存在逻辑错误及信息不全的问卷67份,最终纳入分析的有效问卷2 291份,有效率为97.2%。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年级及是否独生子女的中学生监护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就读学校、是否住校的中学生监护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监护类型及是否独生子女的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就读学校、年级及是否住校的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及是否独生子女的中学生躯体亚健康状态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就读学校、年级、监护类型及是否住校的中学生躯体亚健康状态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是否住校、是否独生子女的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就读学校、年级、监护类型的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代监护和同辈监护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较高,减少上代监护和同辈监护将有可能减少中学生亚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护 学生 亚健康 重庆
下载PDF
某院2093例性病特征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长华 曹继琼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997-1999,共3页
目的分析某院报道的2 093例性病特征,为该院所在地区制订性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χ2、秩和检验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某院2005~2011年报道的2 093例性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性病在传染病报道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分析某院报道的2 093例性病特征,为该院所在地区制订性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χ2、秩和检验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某院2005~2011年报道的2 093例性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性病在传染病报道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00,P<0.01),2009年前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性病报道中,淋病和梅毒的构成比逐年上升(χ2=470.34,P<0.01);淋病、其他性病各年男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36,P<0.01),男性构成比大,且有增加的趋势,女性梅毒的构成比大;各年龄组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29岁年龄组构成比大,30~39岁年龄组构成比次之,20~29岁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各年的职业构成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98,P<0.01),工人构成比大,家务及待业构成比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2009年后性病的发展虽有所控制,但控制性病的工作还不能放松,性病防制的重点应放在淋病和梅毒,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20~39岁的男性作为重点人群,同时加强产前梅毒的检查、母婴阻断工作,防止胎传梅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疾病特征 分析
下载PDF
重庆某库区县中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亚 王宏 +2 位作者 李建桥 刘琴 曹型厚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55-1658,共4页
目的探索重庆某库区县中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为提高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MSLSS-Chinese Version)和《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 目的探索重庆某库区县中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为提高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MSLSS-Chinese Version)和《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MLERQ)对重庆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共2 24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生活满意度的家庭维度得分(4.77±0.91)高于男生(4.66±0.99)(t=-2.765,P<0.05);高一学生的居住环境维度得分(4.05±0.58)高于初一学生(3.95±0.76)(t=-3.534,P<0.05);独生子女的朋友维度、居住环境维度得分(4.25±0.82,3.90±0.86)低于非独生子女(4.36±0.59,4.02±0.65)(t值分别为-2.071,-2.183,P值均<0.05);住校生的自我维度得分(4.39±0.78)低于非住校生(4.50±0.93),而居住环境维度得分(4.04±0.64)高于非住校生(3.91±0.75)(t值分别为-2.693,3.948,P值均<0.05)。男生生活应激事件的恋爱与性维度得分(0.67±0.67)高于女生(0.50±0.60)(t=6.133,P<0.05),其余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女生(P值均<0.05);初一年级学生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高一年级,除家庭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独生子女的同伴维度得分(0.99±0.82)低于非独生子女(1.15±0.81)(t=-2.914,P<0.05);住校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住校生(P值均<0.05)。父母文化程度在生活满意度、生活应激事件部分维度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活满意度的家庭、朋友、自我维度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99^-0.301,P值均<0.01)。家庭应激对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负向影响作用(B=-0.145,t=-5.739,P<0.01)。结论减少家庭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提升学生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心理学 回归分析 精神卫生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