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现状 被引量:9
1
作者 龙崇荣 李进 +2 位作者 喻恒 谢聪 朱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9期1310-1311,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危重病,发病1h病死率高达50%。冠状动脉血栓性栓塞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被激活、释放相关聚集物质、继而导致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危重病,发病1h病死率高达50%。冠状动脉血栓性栓塞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被激活、释放相关聚集物质、继而导致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管腔急性狭窄或闭塞。尽早溶栓尤其在院前溶栓,使血管中新鲜血栓溶解、血管再通,是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的方法。而且能明显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院前溶栓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金洪 阴金波 +1 位作者 刘俊 杨辉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8期2083-2084,共2页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救治经验。方法将16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3组,开颅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清除术,小骨窗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将3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小骨窗组...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救治经验。方法将16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3组,开颅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清除术,小骨窗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将3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小骨窗组总有效率(61.40%)明显高于传统开颅组(43.64%)和微创组(48.15%),P<0.05,手术组与微创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小骨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手术组、微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术式明显优于传统开颅和微创引流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脑出血 开颅手术 小骨窗 微创穿刺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漏诊、误诊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永红 林海龙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5期602-603,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断思路,减少漏诊、误诊发生,提高临床诊治质量。方法从1061位自发性气胸患者选出合并COPD患者816,其中漏诊、误诊患者31例,本研究全面分析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漏诊、误诊发生率及其原因...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断思路,减少漏诊、误诊发生,提高临床诊治质量。方法从1061位自发性气胸患者选出合并COPD患者816,其中漏诊、误诊患者31例,本研究全面分析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漏诊、误诊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漏诊和误诊率为2.9%。产生的原因有:体征不典型;医务人员对气胸警惕性差,未拍X线胸片或某些X线检查难以发现,合并存在其他心脏病时易造成思路偏倚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等。结论AECOPD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急症时,医务工作者一定有合并气胸的警惕性,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应常规作X线胸片检查,必要时作胸部CT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AECOPD合并气胸的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自发性气胸(SP) 漏诊 误诊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23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永红 林海龙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6期758-759,共2页
目的总结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37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7例中男性136例(57.4%),女性101例(42.6%);年龄65~95岁,有基础疾病者174例(73... 目的总结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37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7例中男性136例(57.4%),女性101例(42.6%);年龄65~95岁,有基础疾病者174例(73.4%),出现并发症者96例(40.5%);173例(73%)有呼吸道症状;影像学检查多呈片斑片状模糊阴影;白细胞总数升高(≥10×109/L)仅66例(27.8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容易漏诊及误诊,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 基础疾病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婴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5期2787-2788,共2页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婴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将180例住院及门诊留观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接受抗生素及利巴韦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婴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将180例住院及门诊留观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接受抗生素及利巴韦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7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儿的发热、鼻阻症状消失时间及抗生素平均应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治疗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终点仅2例患儿出现轻微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未经治疗自行好转。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明显改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热、鼻阻等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可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婴儿 上呼吸道感染 耐受性
下载PDF
应用腹腔镜诊治腹部创伤患者25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桂楷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83-1084,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应用腹腔镜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腹部创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多脏器伤7例,单脏器伤18例。2例肝破裂因损伤严重中转开腹手术,3例较严重的小肠广泛损伤加腹壁小切口将损伤肠管提出切...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应用腹腔镜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腹部创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多脏器伤7例,单脏器伤18例。2例肝破裂因损伤严重中转开腹手术,3例较严重的小肠广泛损伤加腹壁小切口将损伤肠管提出切口外行部分肠切除吻合术,6例腹膜后血肿未作处理。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术后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用于诊治腹部创伤安全、准确、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对早期难以确诊的腹部创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腹腔镜 手术 诊断
下载PDF
局限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海龙 陈永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局限性气胸的发作特点、诊治的有利措施。方法对我院1997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21例局限性气胸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病人临床症状,病灶分布,诊疗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发生局限性自发性气胸的病人均有基础疾病,其中以重度慢性阻... 目的研究局限性气胸的发作特点、诊治的有利措施。方法对我院1997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21例局限性气胸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病人临床症状,病灶分布,诊疗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发生局限性自发性气胸的病人均有基础疾病,其中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为主,占所有病人的85.7%。以普通X线拍胸片为主要初诊方法,胸部CT为最全面的诊断手段。治疗上吸氧保守法,胸穿抽气法,胸腔闭式引流法,以及胸腔闭式引流并胸膜固定术。结论局限性自发性气胸以重度COPD病人最常见。其诊断手段主要是临床医生一定要有该病情的意识,仔细查体,做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胸部CT检查。做到及早确诊,及早治疗,避免误诊和或漏诊,其治疗方法主要为胸腔闭式引流,胸穿抽气,胸膜固定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气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胸部X线检查 胸部CT 胸腔闭式引流 胸膜固定术
下载PDF
60岁以上老人骨科手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吉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3期39-40,共2页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65岁以上老人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70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60岁以上老人随机分为EA组和CSEA组,两组在性别、平均年龄、体质量、合并疾病上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术前半小...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65岁以上老人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70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60岁以上老人随机分为EA组和CSEA组,两组在性别、平均年龄、体质量、合并疾病上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术前半小时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导尿。入室后建立上肢静脉通道。CSEA组取侧卧位,患肢在下,选择L2-3或L3-4椎间隙,采用腰硬联合穿刺包穿刺(其中包括16G硬膜外针和25G笔尖式腰麻针)。腰麻药采用重比重0.5%布比卡因1.3~1.8mL(6.5~9mg),阻滞平面控制在T10以下。手术时间长者从硬膜外导管追加1.5%利多卡因。EA组根据手术范围选择L1-2、L2-3或L3-4穿刺至硬膜外腔保留硬膜外导管,局麻药用1.5%利多卡因或0.375%布比卡因,所有患者常规心电、NIBP、SPO2监护,记录术前、注药后MBP、HR变化。术中持续面罩给氧。所有患者在注药前均进行扩容,SBP低于术前值的30%应用升压药。结果CSEA组注药后镇痛立即起效,术中镇痛完善,没有1例需要辅助用药。EA组注药后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明显长于CSEA组,其中有5例因阻滞不完善需静脉使用镇痛药物。两组患者的MBP、HR与术前比较都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之间发生变化的时间有明显差异。两组没有1例发生呼吸抑制、心率缓慢、恶心呕吐。CSEA组没有1例发生术后头痛。结论CSEA应用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较硬膜外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肌松充分,对全身干扰尤其对循环、呼吸影响小,不受时间限制,且患者清醒合作,可以满意完成手术。另外由于使用笔尖式腰麻针,钝性分离脊膜,脑脊液外漏少,麻醉药用量小,术中未出现血压过低、恶心呕吐等,术后未发生头痛。两种麻醉方式对循环的影响都不明显主要在于注药前积极的扩容治疗以及对合并症的重视。总之,CSEA应用于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是除硬膜外麻醉外另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科 麻醉
下载PDF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谢玉惠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21期3295-3297,共3页
近年来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屡见不鲜,引起了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忧,严重影响着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正确地看待中药不良反应,为中药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策略,已成为摆在中医药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课题。为此,本文就目前中... 近年来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屡见不鲜,引起了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忧,严重影响着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正确地看待中药不良反应,为中药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策略,已成为摆在中医药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课题。为此,本文就目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对策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 中药安全性 可持续发展 医药工作者 中医药
下载PDF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痉挛临床经验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俊 石友兰 王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6期2464-2465,共2页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25例小儿肠痉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儿在心理治疗、饮食指导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2周;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6片、肠道益生菌制剂等治疗,治疗时...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25例小儿肠痉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儿在心理治疗、饮食指导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2周;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6片、肠道益生菌制剂等治疗,治疗时间相同。评价两组患儿肠痉挛缓解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痉挛疗效满意,患儿依从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中药疗法 痉挛/中药疗法 健脾 醒脾养儿颗粒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爽 陈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输卵管间质妊娠的手术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完成的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7例,并对术中、术后效果及优越性进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过程顺...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输卵管间质妊娠的手术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完成的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7例,并对术中、术后效果及优越性进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过程顺利,无1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45~80分钟,平均60±20分钟。术中出血量20~50ml,平均35±10ml,术后8小时可下床活动,术后10~20小时肛门排气,住院时间2~4天,切口为甲级愈合。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可行性
下载PDF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吉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6期874-874,共1页
目的:比较无痛胃镜检查和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病人满意率。方法:将300例胃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M、N两组。M组病人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推注芬太尼1μg/kg后,用丙泊酚1.5~2mg/kg静脉推注,待病人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开始胃镜检查。N组... 目的:比较无痛胃镜检查和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病人满意率。方法:将300例胃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M、N两组。M组病人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推注芬太尼1μg/kg后,用丙泊酚1.5~2mg/kg静脉推注,待病人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开始胃镜检查。N组病人按普通胃镜清醒进行检查。术中监测病人检查前、中、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胃镜检查时间。检查结束后30分钟进行Prince-Henry疼痛评分,检查成功率及病人满意率等。结果:M组检查后MAP、HR比检查前明显降低,均在正常下降范围内。M组检查时间明显较N组短,检查疼痛评分明显较N组低,检查成功率及满意率明显高于N组。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使病人舒适、安全有效,检查成功率高及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丙泊酚 麻醉 胃镜检查
下载PDF
胆囊结石并发胆囊十二指肠瘘致不全性机械性肠梗阻1例
13
作者 卓燕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27-327,共1页
关键词 胆囊十二指肠瘘 胆囊结石 机械性肠梗阻 不全性 胆总管内径 并发 B超诊断 保守治疗 入院时
下载PDF
双侧输尿管囊肿合并双肾结石左肾积水1例
14
作者 罗纪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76-376,共1页
患者男,35岁,因"反复右腰胀痛半月,加重1 d"入院. B超发现:双侧肾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左肾窦回声分离1.3 cm,其窦区内可见多枚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最大一枚为0.9 cm×0.6 cm,后伴有声影,左输尿管上段内径0.7 cm.右... 患者男,35岁,因"反复右腰胀痛半月,加重1 d"入院. B超发现:双侧肾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左肾窦回声分离1.3 cm,其窦区内可见多枚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最大一枚为0.9 cm×0.6 cm,后伴有声影,左输尿管上段内径0.7 cm.右肾窦回声分离0.9 cm,其窦区下份可见一约0.4 cm的强回声团,后伴声影.右输尿管上段内径0.4 cm.膀胱充盈后,见左输尿管下段与膀胱壁下方有一约3.3 cm×1.9 cm的囊性包块,右输尿管下段与膀胱壁下方有一约3.9cm × 3.2 cm的囊性包块,双侧包块随输尿管蠕动及尿液的排出而缩小(图1),如此反复规律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 左肾积水 肾结石 输尿管囊肿 肾窦 强回声 入院 内径
下载PDF
右侧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1例
15
作者 何琼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精原细胞瘤 右侧隐睾 下腹隐痛 右睾丸 右下腹
下载PDF
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注射在足月妊娠分娩中的运用
16
作者 黄绍君 《医学信息》 2009年第12期2920-2920,共1页
足月妊娠引产术中,过去常单纯用静滴催产素,使其出现规律宫缩,进而使宫颈口扩张至开全,直至胎儿娩出,此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且可因待产时间长导致新生儿窒息。若在此基础上使用利多卡因+阿托品行宫颈注射,将大大缩短此过程。我院... 足月妊娠引产术中,过去常单纯用静滴催产素,使其出现规律宫缩,进而使宫颈口扩张至开全,直至胎儿娩出,此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且可因待产时间长导致新生儿窒息。若在此基础上使用利多卡因+阿托品行宫颈注射,将大大缩短此过程。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运用此方法宫颈注射800例,均大大缩短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低,效果明显,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妊娠分娩 宫颈注射 利多卡因 阿托品 胎儿娩出时间 新生儿窒息率 静滴催产素 宫颈口扩张
下载PDF
正清风痛宁肠溶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17
作者 谢玉惠 周远大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4057-4059,共3页
目的:研究正清风痛宁肠溶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选用10只Beagle犬,单剂量随机交叉灌胃正清风痛宁肠溶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0mg·kg-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 目的:研究正清风痛宁肠溶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选用10只Beagle犬,单剂量随机交叉灌胃正清风痛宁肠溶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0mg·kg-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时曲线呈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86.25±10.61)min和(75.00±16.04)min,Cmax分别为(0.18±0.038)μg·mL-1和(0.18±0.042)μg·mL-1,t1/2Ke分别为(78.34±15.21)min和(88.77±30.90)min,AUC0~T分别为(30.31±7.82)μg·min·mL-1和(32.09±8.61)μg·min·mL-1;受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45±5.49)%。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清风痛宁肠溶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原文传递
微创钻孔穿刺清除巨大颅内血肿一例
18
作者 黄亚军 杜云峰 +3 位作者 何彬 陈远泽 张颖 吕祖铭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26-1126,共1页
患者男,81岁,因“突发昏迷不醒2h+”入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中心医院。5年前因脑干出血于某医院保守治疗后遗留左侧肢体肌力减退,余无特殊。人院前2h+患者无诱因突发昏迷不醒,家属急呼120人院。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微创钻孔 穿刺 昏迷不醒 沙坪坝区 肌力减退 保守治疗 脑干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