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干预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自琼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3期511-512,共2页
选取本院ICU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集束干预策略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位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发生时间及住... 选取本院ICU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集束干预策略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位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发生时间及住院状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锁骨下静脉置管率明显较高,股静脉置管率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发生时间与住院天数更短,住院花费更少(P<0.05)。集束干预策略能够有效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预防 集束干预策略 血流感染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5
2
作者 代江波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511-151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100例,分为VAP组及非VAP组。检测两组于机械通气前、非VAP组于机械通气7d后、VAP组于机械通...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100例,分为VAP组及非VAP组。检测两组于机械通气前、非VAP组于机械通气7d后、VAP组于机械通气过程中出现炎症表现24h内测定血清PCT、白细胞总数及晨时体温,并行X线胸片检查及支气管深部痰细菌培养鉴定。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PCT,PCT≥0.5μg/L为阳性。结果机械通气前两组PCT、白细胞计数及晨时体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后VAP组PCT、血常规及早晨8:00时体温较机械通气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在VAP诊断中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早期监测血清PCT对VAP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以护理组长为首的单位式管理在病区护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秦亚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A01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以护理组长为主导,分置护理组长单位式管理病区的新型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进行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兼顾专业建设,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为护士的专业成长奠定基础。方法由护士长为主导,将护理工作按照日常工作流程... 目的探讨以护理组长为主导,分置护理组长单位式管理病区的新型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进行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兼顾专业建设,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为护士的专业成长奠定基础。方法由护士长为主导,将护理工作按照日常工作流程分为临床护理,病历管理,健康教育以及专业建设四大单位模块,分别设置4个骨干护士对以上4个模块进行单位式管理。有能力的护士竞聘上岗,对所属的模块实施专项管理。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病历管理质量,健康教育成效以及护理专业建设情况。结果本科护理工作推行新模式后,可见在临床护理工作,病历质量管理,健康教育以及专业建设四大板块的成效上,分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综合了以上四大板块的成效后,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改变尤为明显,实施前百分率为(96.32±1.24)%,实施后为(99.08±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模式从人性化发展的角度关怀护士的成长和发展,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为前提,得到患者、护士的肯定和好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长 病区护理 护理组长 单位式管理
下载PDF
ICU患者睡眠剥夺归因分析结合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秦亚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6期972-974,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且根据相关的因素进行护理,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ICU睡眠剥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综合ICU病房监护的12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且根据相关的因素进行护理,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ICU睡眠剥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综合ICU病房监护的12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因素的相关资料均在患者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以问答的方式取得。根据获得的影响因素分析,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将12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根据相关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按照传统的ICU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进入ICU清醒状态时的PSQI评分以及1周后PSQI评分。结果原发疾病、药物使用、环境影响以及心理状态是导致我院ICU患者睡眠剥夺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组在PSQI评分上低于对照组。结论分析影响因素能够有预见性地制定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护理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睡眠剥夺 归因分析 预见性护理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人性化护理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秦亚敏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20期3174-3175,共2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需求,观察人性化护理I艋床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和干预组(72例),比较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士的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需求,观察人性化护理I艋床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和干预组(72例),比较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士的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5.8%,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7.2%;对照组分别为85.7%和88.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SL(χ2=4.370、4.570,均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提高了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质量,增强了患者与疾病抗争的信心,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人性化护理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