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释技术在食品活性包装中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应丽莎 赵东方 +3 位作者 付海姣 胡蓉 邹凯 张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35-340,共6页
食品包装控释系统是指包装材料作为传送系统进行活性物质的控制释放,目的在于维持或改善包装内食品的品质。本文阐述控释技术在食品活性包装中的应用、活性物质释放机理、释放速率影响因素等最新研究进展,展望控释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控释 食品 活性包装 扩散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杜小粉 董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30-333,共4页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就对食品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提出高要求。本文主要介绍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建立酶联免疫技术的关键技术,并对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农药残留 检测
下载PDF
环糊精包结增溶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雨雪 郭晓晖 +1 位作者 梁强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27-330,共4页
脂溶性生物活性物质、色素和风味剂的溶解特性严重限制了其在亲水性食品体系中的应用。具有特殊分子结构(内疏水,外亲水)的环糊精能与这些物质形成包结物,提高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增溶作用),从而大大拓展使用范围。本文在介绍环糊精包... 脂溶性生物活性物质、色素和风味剂的溶解特性严重限制了其在亲水性食品体系中的应用。具有特殊分子结构(内疏水,外亲水)的环糊精能与这些物质形成包结物,提高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增溶作用),从而大大拓展使用范围。本文在介绍环糊精包结增溶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该技术在水不溶性生物活性物质、色素、风味剂、食品添加剂等增溶以及食品中嫌嫉成分去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包结物 增溶 食品工业
下载PDF
热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孙玉侠 荣臻 +1 位作者 王健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8-321,共4页
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无损的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热成像技术基本原理、成像系统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热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检验、加工参数监控、食品污染物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 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无损的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热成像技术基本原理、成像系统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热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检验、加工参数监控、食品污染物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扩展热成像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像 食品质量 安全 检测
下载PDF
辐照食品标志物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娟 汪美凤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130,共4页
辐照是重要的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但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辐照食品化学性标志物(脂肪降解物、蛋白质降解物、自由基、DNA降解物)和物理性标志物(能量)及其检测技术。同时对辐照食品鉴别技术今后的研究进... 辐照是重要的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但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辐照食品化学性标志物(脂肪降解物、蛋白质降解物、自由基、DNA降解物)和物理性标志物(能量)及其检测技术。同时对辐照食品鉴别技术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食品 标志物筛选 检测技术
下载PDF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创”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木英 李玉珠 +3 位作者 刘飞梅 雍小菊 周芳 黄晔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29期124-125,共2页
基于培养具有独特视角和创新思维的理工农科类"双创"人才,构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模式。通过在西南大学百超班的探索实施,表明有利于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双创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新型冷冻和解冻技术在肉类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袁琳娜 李洪军 +1 位作者 王兆明 贺稚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0-227,共8页
冻藏是肉类食品的主要贮藏方式之一,而冷冻和解冻过程是影响冻藏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冷冻和解冻方法耗时长,极易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及品质的降低,已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发展能够较好地保持肉类食品品质的新型... 冻藏是肉类食品的主要贮藏方式之一,而冷冻和解冻过程是影响冻藏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冷冻和解冻方法耗时长,极易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及品质的降低,已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发展能够较好地保持肉类食品品质的新型快速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对目前先进的冷冻和解冻技术在肉类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行重点综述,分析了各技术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趋势,为肉类食品冷冻工业的实际生产提供相关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食品 冷冻技术 解冻技术 品质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瞿丞 贺稚非 李洪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0-268,共9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的快速分析技术,文章主要介绍了LIBS技术的原理、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光谱信号的技术方法。综述了LIBS技术在食品掺假分析、食品营养物...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的快速分析技术,文章主要介绍了LIBS技术的原理、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光谱信号的技术方法。综述了LIBS技术在食品掺假分析、食品营养物质分析、食品有害物质检测、食品分类鉴定和食品元素分布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LIBS技术在食品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食品分析 应用进展
下载PDF
不同食用油制备酥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兆华 李洪军 +3 位作者 王琴 韩薇 柴利 贺稚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9-268,共10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以及电子鼻技术,分析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和大豆油5种食用油炸制酥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并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结合主成分分析确定其特征成分。结果表明,不同食用油炸制...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以及电子鼻技术,分析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和大豆油5种食用油炸制酥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并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结合主成分分析确定其特征成分。结果表明,不同食用油炸制的酥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别较大,5种食用油中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79种,其中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组中分别检测到49、42、54、43、45种。通过计算相对气味活度值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5种样品中风味贡献最大的化合物是醛类,且使用不同食用油制备的酥肉中风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菜籽油组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芳樟醇、壬醛、异戊醛和3-乙基-2,5-甲基吡嗪,葵花籽油组和大豆油组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癸醛和(E,E)-2,4-癸二烯醛,花生油组则为(E)-2-壬醛和(E)-2-辛烯醛,而玉米油组的风味物质为2-乙基-3-甲基吡嗪、苯乙醛和(+)-柠檬烯。此外,电子鼻也可有效区分不同食用油制备的酥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该研究探究了炸制用油与酥肉风味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和开发酥肉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酥肉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味活度值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加热后兔肉中心温度的变化对其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兆明 贺稚非 +4 位作者 余力 黄瀚 王珊 徐明悦 李洪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7-71,共5页
为探讨不同中心温度对伊拉兔肉品质特性的影响,以伊拉兔配套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中心温度下兔肉基本食用品质、全质构特性和蛋白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兔肉升温特性曲线进行数学拟合。结果表明:随着中心温度的升高,兔肉汁液流失率... 为探讨不同中心温度对伊拉兔肉品质特性的影响,以伊拉兔配套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中心温度下兔肉基本食用品质、全质构特性和蛋白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兔肉升温特性曲线进行数学拟合。结果表明:随着中心温度的升高,兔肉汁液流失率不断增加;剪切力在25~50℃和60~80℃极显著增大,50~60℃极显著下降,80~90℃变化不显著;pH值先增加后几乎保持不变;L*值在25~40℃极显著上升,40~90℃基本维持不变,a*值在25~40℃极显著下降,40~90℃基本维持不变,b*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硬度呈现极显著增大趋势;内聚性在25~40℃极显著增大,40~90℃变化不明显;弹性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胶着性在25~40℃和80~90℃极显著增大,40~80℃变化不显著;咀嚼性在25~40℃和70~90℃极显著增大,40~70℃变化不显著;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在25~40℃和70~80℃极显著下降。在加热过程中蛋白质溶解度的变化与兔肉品质特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温度 兔肉 食用品质 质构特性 蛋白质溶解度
下载PDF
重庆产木菠菜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海伊 游巧宁 +1 位作者 于文书 周才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7-269,共3页
通过对木菠菜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氨基酸组成及脂肪酸组成等指标的分析,比较新的生态环境下木菠菜的营养成分变化,并评价木菠菜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木菠菜富含蛋白质、α-亚麻酸、VB1、VB2、VB6、尼克酸、VC、钾、钙、镁、铁、... 通过对木菠菜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氨基酸组成及脂肪酸组成等指标的分析,比较新的生态环境下木菠菜的营养成分变化,并评价木菠菜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木菠菜富含蛋白质、α-亚麻酸、VB1、VB2、VB6、尼克酸、VC、钾、钙、镁、铁、锌和锰,而钠含量较低。木菠菜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新资源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菠菜 宏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 营养价值
下载PDF
冰温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倍毓 邓利玲 +1 位作者 胡小芳 钟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近年来冰温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上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结果层出不穷。文中概述了冰温技术及其原理,着重对冰温贮藏在果蔬保鲜方面的最新应用——冰膜贮藏、超冰温贮藏、保鲜剂-冰温贮藏及冰温气调贮藏加以阐述,并... 近年来冰温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上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结果层出不穷。文中概述了冰温技术及其原理,着重对冰温贮藏在果蔬保鲜方面的最新应用——冰膜贮藏、超冰温贮藏、保鲜剂-冰温贮藏及冰温气调贮藏加以阐述,并对我国冰温贮藏果蔬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温技术 冰膜贮藏 超冰温贮藏 应用进展
下载PDF
柑橘皮功能物质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蓉 赵东方 +2 位作者 付海姣 邹凯 张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90-394,共5页
柑橘皮中含有多种功能性物质,如色素、膳食纤维、精油、果胶和黄酮类物质等,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柑橘皮中功能物质提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柑橘皮 功能物质 提取方法
下载PDF
葡萄酒发酵微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晓晖 王雨雪 +3 位作者 王颖 龙道崎 明建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1-295,共5页
微氧化技术是将微小的连续可控的氧气气泡通入发酵罐中促进葡萄酒熟化和改善葡萄酒品质的技术。本文总结近5年国际上有关微氧化的文献,对其操作及原理、微氧化过程物质转化、影响因素(葡萄特性、氧气控制、游离SO2含量等)进行概括性综... 微氧化技术是将微小的连续可控的氧气气泡通入发酵罐中促进葡萄酒熟化和改善葡萄酒品质的技术。本文总结近5年国际上有关微氧化的文献,对其操作及原理、微氧化过程物质转化、影响因素(葡萄特性、氧气控制、游离SO2含量等)进行概括性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微氧化研究和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前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氧化 葡萄酒 酚类 游离SO2
下载PDF
高压技术在膳食纤维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令博 吴洪斌 +3 位作者 郑刚 吴宏 赵国华 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12-316,共5页
大量研究证实,改性后的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更好的生理功能。高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加工技术在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高压技术的特点、分类及其在膳食纤维改性中的应用进展,为进一步了解和提高膳食纤维的生理... 大量研究证实,改性后的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更好的生理功能。高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加工技术在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高压技术的特点、分类及其在膳食纤维改性中的应用进展,为进一步了解和提高膳食纤维的生理活性、膳食纤维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技术 膳食纤维 改性 特性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监测腌制麻竹笋中乳酸乳球菌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夏雪娟 郑炯 +2 位作者 叶秀娟 吴金松 阚建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92,共5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技术定量监测6 g/100 m L盐质量浓度腌制麻竹笋中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的动态变化。经乳酸乳球菌标准菌株基因组DNA提取、...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技术定量监测6 g/100 m L盐质量浓度腌制麻竹笋中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的动态变化。经乳酸乳球菌标准菌株基因组DNA提取、标准阳性质粒制备、标准曲线绘制、各时期竹笋腌制发酵液中细菌基因组DNA提取和乳酸乳球菌qRTPCR特异性扩增,对腌制液中乳酸乳球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腌制过程中(0-63 d),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乳球菌含量逐渐升高,在腌制14 d时达到最大值(4.63×10^8 copies/μL),与0 d(2.41×10^2 copies/μL)相比增加了6个数量级,而后浓度缓慢降低,在腌制63 d时浓度为5.02×10^6 copies/μL。qRT-PCR技术为定量监测腌制麻竹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条可靠、快速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麻竹笋 腌制 实时荧光定量PCR 乳酸乳球菌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热风干燥工艺条件下香菇复水过程中的水分传递特性 被引量:24
17
作者 石芳 肖星凝 +3 位作者 杨雅轩 郭晓晖 吴素蕊 明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4-149,共6页
以6种不同热风干燥工艺制备的干香菇为研究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与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研究干香菇复水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T2弛豫... 以6种不同热风干燥工艺制备的干香菇为研究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与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研究干香菇复水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T2弛豫时间显示,伴随复水时间的延长,香菇体内水分的主要状态是不易流动水而并非自由水。非均匀间歇干燥(non-uniform intermittent drying,NUID)组水分信号明显强于其他各组,复水能力较强,均匀间歇干燥(uniform intermittent drying,UID)组复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提升复水效率的关键在于保证干燥过程中香菇水分的均匀转移,以便复水时具有良好的保持不易流动水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复水 低场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 水分
下载PDF
智能包装在动物源性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洪军 王俊鹏 +1 位作者 贺稚非 李少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72-279,共8页
为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推动智能包装在食品加工产业中的商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该文系统总结了各类智能包装的功能特性、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动物源性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控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动物源性食品作为多元营养因... 为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推动智能包装在食品加工产业中的商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该文系统总结了各类智能包装的功能特性、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动物源性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控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动物源性食品作为多元营养因子的载体,在贮藏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利用智能包装可以实时监测食品在供应链中不同阶段的质量,显示食品真实的货架期,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随着智能包装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智能包装在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量化产品质量,减少食物浪费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包装 动物源性食品 质量与安全 监控 应用
下载PDF
肠球菌素及其产生菌株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被引量:9
19
作者 伍先绍 贺稚非 陈卫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1-116,共6页
国外学者对肠球菌素及其产生菌株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肠球菌素具有广谱抑菌作用,有望作为1种新型生物防腐剂用于食品防腐保鲜,而肠球菌素产生菌株则可以作为益生菌和发酵剂应用于生产保健食品和发酵食品。但是,由于有些肠球菌是条件致病... 国外学者对肠球菌素及其产生菌株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肠球菌素具有广谱抑菌作用,有望作为1种新型生物防腐剂用于食品防腐保鲜,而肠球菌素产生菌株则可以作为益生菌和发酵剂应用于生产保健食品和发酵食品。但是,由于有些肠球菌是条件致病菌,已发现多个毒力因子且具有抗生素抗性,引起了人们对其在食品应用中的安全性考虑。文中对肠球菌素及其产生菌株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素 肠球菌 生物防腐剂 发酵剂
下载PDF
现代加工技术在明胶制备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丽清 马良 张宇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418-421,共4页
在总结传统明胶制备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其现存问题,结合明胶制备机理对通过现代加工技术改进明胶传统制备工艺的可行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对现代加工技术可能对明胶的性质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最后对明胶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现代加工技术 明胶 制备 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