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难忘家中青石磨
- 1
-
-
作者
王大全
-
机构
重庆市璧山区人大常委会城建工委
-
出处
《公民导刊》
2015年第4期59-59,共1页
-
文摘
儿时,在祖上灶房侧面有一间不大不小的屋子,靠右边的空位上有一盘青石磨,因此这间房被称作石磨房青石磨是用坚硬石材精心打制,由上下两块紧扣在一起的圆形石蹬,上下两个石盘上部刻打着牙龄般的石路,上盘称为磨蹬,中间挖有漏粮食的石眼,另在旁边挖一方孔安上横木作为磨把,将呈三角形被吊在屋梁上的绳子左右拴着的磨担放在磨把眼上便可以推磨,从而将粮食碾碎,堆积在磨盘中,若是磨汤圆、豆花等水料时磨料便顺槽流到口袋中,真有意思。由于磨料时间长了,家里人会不时请来石匠修石磨。年纪稍大点的人都熟悉。
-
关键词
横木
牙龄
方孔
顺槽
有漏
图里
以食为天
口过
岁月沧桑
-
分类号
C913.1
[经济管理]
-
-
题名电影印象
- 2
-
-
作者
王大全
-
机构
重庆市璧山区人大常委会城建工委
-
出处
《公民导刊》
2015年第2期59-59,共1页
-
文摘
儿时,贫穷的农村没有电视,最普遍且具有一定传播风格的就要数电影啦,这在我童年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对电影有着深刻的印象。起初是由县电影公司到各公社放映,后来发展到由公社到大队放映。每当公社广播站里传出电影通知时,伙伴们便奔走相告:"哦——哦——要演电影啦!"我家住在农村,那时放映队到村上放电影时将银幕用两根竹杆支起。站在山坡上,很远就能望见村里保管屋坝子上拉着的银幕。喇叭里传出的歌声,让我们这些很少看电影的农村娃心里直痒痒,恨不得马上飞到电影场。
-
关键词
伙伴们
竹杆
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
执勤人员
巴巴掌
十年
-
分类号
J943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记忆中的机动船
- 3
-
-
作者
王大全
-
机构
重庆市璧山区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
-
出处
《公民导刊》
2015年第10期58-59,共2页
-
文摘
陪几个外地朋友,沿着璧南河岸从来凤步行去曾经工作过的小镇——石龙。细雨湿润了我的心情,勾起了深处的记忆。那个年代经济不发达,38个乡镇至县城都是泥结石路,那热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我们上下班一般都是步行,为了减少路程,多数时间都是抄近路;若遇下雨天或赶时间的时候,就会到来风凉桥下游的码头乘机动铁船到石龙。这土里土气,噪声灌耳的机动铁船,在那公路少,不通客车的时候。
-
关键词
机动船
来凤
不发达
河弯
柴油发动机
来风
河中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难以忘却的记忆
- 4
-
-
作者
王大全
-
机构
重庆市璧山区人大常委会
璧山区直属机关工委
-
出处
《公民导刊》
2018年第11期60-61,共2页
-
文摘
64年前,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经过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确认了千百年来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这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我今年54岁,这原本是两件不搭界的事,但在学习宣传贯彻宪法的过程中,我却有过两次难以忘却的记忆,每一次都让我感动,感动法的阳光照耀心灵。
-
关键词
记忆
人民群众
1954年
法的形式
党的领导
革命斗争
新中国
宪法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