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茫与反思:当前鲁迅小说几个误读的检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巍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35,共11页
在现代文学研究中,鲁迅研究一度作为显学而存在,可以说,在所有现代作家中,鲁迅是被阐释得最细致也最为完备的作家了。但是,认真细读鲁迅研究的文章,我们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鲁迅研究到最后都具有"百川归大海"的趋势:不管以什么方式介... 在现代文学研究中,鲁迅研究一度作为显学而存在,可以说,在所有现代作家中,鲁迅是被阐释得最细致也最为完备的作家了。但是,认真细读鲁迅研究的文章,我们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鲁迅研究到最后都具有"百川归大海"的趋势:不管以什么方式介入鲁迅研究,到最后,学界着力于挖掘的还是鲁迅启蒙思想,反封建等等"革命"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鲁迅小说 鲁迅思想 现代文学研究 现代作家 《狂人日记》 启蒙主义 国民性批判 启蒙者 夏瑜
下载PDF
鲁迅的当代价值及其意义——对世纪之交两次“鲁迅风波”的思考
2
作者 魏巍 李向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8,共8页
一、问题的提出在现代文学三十年里,甚至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鲁迅都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文学家,这并不仅仅因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 一、问题的提出在现代文学三十年里,甚至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鲁迅都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文学家,这并不仅仅因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战线 殖民地半殖民地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现代文学 民族英雄 问题的提出 当代价值 世纪之交
下载PDF
游走于“科普”与“科幻”之间——鲁迅对儒勒·凡尔纳小说的翻译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琳 向天渊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3-52,69,共11页
鲁迅的文学生涯由翻译始,至翻译终,①并且一直“别求新声于异邦”,他曾写道:“创作翻译和批评,我没有研究过等次,但我都给以相当的尊重。对于经常被奚落的翻译和介绍,也不轻视,反以:为力量是非同小可的。”
关键词 翻译 鲁迅 凡尔纳 小说 科幻 科普 文学生涯
下载PDF
催生情怀 砥砺风格——论杜甫的疾病对“沉郁顿挫”诗风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少雄 《华夏文化》 2011年第4期45-48,共4页
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文学与病”是一个较为边缘化却不容忽视的重要话题之一。自古以来,虽然以“病”作为诗的主题在诗歌发展史中并没有浓墨重彩呈现,但是在漫长诗歌长河中也从未间断过。《诗经》最早出现了关于“疾病”的相关诗句,... 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文学与病”是一个较为边缘化却不容忽视的重要话题之一。自古以来,虽然以“病”作为诗的主题在诗歌发展史中并没有浓墨重彩呈现,但是在漫长诗歌长河中也从未间断过。《诗经》最早出现了关于“疾病”的相关诗句,如《周南·卷耳》中“陟彼崔嵬,我马虺馗”;“陟彼高冈,我马玄黄”;“陟彼诅矣,我马瘩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沉郁顿挫 诗风 诗歌发展史 杜甫 风格 情怀 中国古典诗学
下载PDF
孟子倡导的“助而不税”较贡法的合理性
5
作者 王瑞媛 胡书志 《华夏文化》 2011年第4期55-57,共3页
井田制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至西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级奴隶主贵族世代相承,役使“庶人力于农穑”(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并要求他们缴纳沉重的贡,置百姓生活于不顾。孟子怜悯“无立... 井田制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至西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级奴隶主贵族世代相承,役使“庶人力于农穑”(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并要求他们缴纳沉重的贡,置百姓生活于不顾。孟子怜悯“无立锥之地”的百姓,他希望“民有恒产”,试图使百姓过这样一种生活:每家农户宅边种着桑树,家里养着鸡、狗、猪等家禽,五亩之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合理性 《中国古代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百姓生活 奴隶制国家 经济基础 井田制
下载PDF
儒家文化道德性与人类生存自然性的纠结冲突——以白嘉轩为切入点浅析
6
作者 王瑞媛 胡书志 《华夏文化》 2011年第1期37-39,共3页
《白鹿原》在对民族历史勾画中深藏着儒家文化内蕴,其中不乏对儒家文化道德性的认同,而这种认同又不可避免地与人类生存自然性产生冲突。这种既对儒家文化道德性认同,又追求人类生存自然性的纠结在主人公白嘉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白鹿原》在对民族历史勾画中深藏着儒家文化内蕴,其中不乏对儒家文化道德性的认同,而这种认同又不可避免地与人类生存自然性产生冲突。这种既对儒家文化道德性认同,又追求人类生存自然性的纠结在主人公白嘉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以《白鹿原》的主要人物白嘉轩为切人点,浅析儒家文化道德性与人类生存自然性的纠结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人类生存 道德性 白嘉轩 自然 冲突 《白鹿原》 文化内蕴
下载PDF
小说文本的历史性与抵达现实的可能性——评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 被引量:1
7
作者 熊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5-194,共10页
人们通常认为小说文本中的社会生活是虚构而非真实的,而历史文本中的社会生活是真实而非虚构的。李洱先生的长篇小说《花腔》则颠覆了我们惯常的历史认知方式和书写过程,显示出历史书写和文学创作具有诸多的相似性:二者都依靠想象力来... 人们通常认为小说文本中的社会生活是虚构而非真实的,而历史文本中的社会生活是真实而非虚构的。李洱先生的长篇小说《花腔》则颠覆了我们惯常的历史认知方式和书写过程,显示出历史书写和文学创作具有诸多的相似性:二者都依靠想象力来建构社会现实,叙述者无法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组织历史材料,他在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各因素制约的同时,也会受到叙述者自身情感或政治立场的影响。因此,历史作品与文学作品一样具有主观性和虚构性,而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一样也能反映真实的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腔》 小说文本 历史书写 社会现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