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改变情况,明确其改变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共纳入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入院次日晨空腹测量其体质量、身高,计算BMI,其后每日测量体质量,直至病情好转出院。计算...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改变情况,明确其改变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共纳入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入院次日晨空腹测量其体质量、身高,计算BMI,其后每日测量体质量,直至病情好转出院。计算患者入院后BMI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观察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如心功能分级、水肿程度。结果患者在出院时BMI值显著下降(t=9.083,P<0.001)。心功能Ⅳ级患者,BMI差值显著高于Ⅱ、Ⅲ级患者(Z=3.655,P<0.001;Z=4.562,P<0.001);重度水肿患者BMI差值高于轻、中度水肿患者,同时三者均高于无水肿患者。结论 BMI的变化可作为衡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有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改变情况,明确其改变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共纳入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入院次日晨空腹测量其体质量、身高,计算BMI,其后每日测量体质量,直至病情好转出院。计算患者入院后BMI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观察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如心功能分级、水肿程度。结果患者在出院时BMI值显著下降(t=9.083,P<0.001)。心功能Ⅳ级患者,BMI差值显著高于Ⅱ、Ⅲ级患者(Z=3.655,P<0.001;Z=4.562,P<0.001);重度水肿患者BMI差值高于轻、中度水肿患者,同时三者均高于无水肿患者。结论 BMI的变化可作为衡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