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祚山 尹华站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82-85,共4页
时间心理学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从纯粹时间知觉模型建构到对整个时间认知范畴研究;从单一的时间认知研究到认知人格研究的一体化;从纯粹的现象分析到系统学科的建立。本文旨在介绍时间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状况和趋势。
关键词 时间心理学 时间知觉 时间认知 人格 时间记忆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祚山 唐加祥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29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控制感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25.8%;父母养育... 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29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控制感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25.8%;父母养育方式和心理控制感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心理控制感是某些父母养育方式和部分心理健康因子的中介因素;心理控制感的内控、机遇,父母养育方式中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强的预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控制感 家庭养育方式 人际关系
下载PDF
方法类课程在心理学专业学习中的价值与目标探析
3
作者 刘亚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9-33,共5页
方法类课程在心理学专业学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是专业学生理解和把握心理学科学性质的关键,也是培养专业学生运用研究方法解决心理学学术问题和应用问题这一专业核心素养的关键。相应地,研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心理学专业教学与考... 方法类课程在心理学专业学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是专业学生理解和把握心理学科学性质的关键,也是培养专业学生运用研究方法解决心理学学术问题和应用问题这一专业核心素养的关键。相应地,研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心理学专业教学与考试评价的一个关键目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突出方法类课程的价值和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研究,增强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方法类课程 价值 目标
下载PDF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
4
作者 陈慧慧 胡朝兵 《体育科学进展》 2024年第5期800-805,共6页
近年来有很多研究证明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探讨总结,发现并得出运动具有调节人们的情绪状态、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等作用。而且不同的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作用不一样,对此本研... 近年来有很多研究证明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探讨总结,发现并得出运动具有调节人们的情绪状态、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等作用。而且不同的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作用不一样,对此本研究认为有必要从心理咨询、资源分配与支持、课程设置及规划、评价及追踪体系四方面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心理健康 学生 体育锻炼意识 The RELATIONSHIP
原文传递
1s范围视听时距认知的分段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尹华站 李丹 +1 位作者 陈盈羽 黄希庭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1-328,共8页
时距认知分段性指不同长度时距加工机制和表征方式不同。以往研究对1s范围时距认知分段性仍存在分歧,为此在规避以往研究局限基础上设计实验1和实验2。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双任务范式探讨心算任务对100ms和1000ms听、视时距比较的选择... 时距认知分段性指不同长度时距加工机制和表征方式不同。以往研究对1s范围时距认知分段性仍存在分歧,为此在规避以往研究局限基础上设计实验1和实验2。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双任务范式探讨心算任务对100ms和1000ms听、视时距比较的选择性干扰,结果表明,心算任务影响了1000ms听、视时距比较的75%差别阈限,心算加工负荷越大,75%差别阈限越大,但对100ms听、视时距比较的75%差别阈限没有影响。两项实验支持了1s范围视、听时距认知均具有分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距认知 分段性 双任务范式 听时距 视时距 75%差别阈限
下载PDF
不同情绪状态与情绪特质对认知灵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霞 刘亚 王福顺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11期648-656,共9页
为了探讨不同情绪状态和情绪特质对认知灵活性的影响,首先采用情绪特质量表筛选出积极情绪特质和消极情绪特质被试,然后让所有被试分别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完成数字分类任务。结果发现,相较于消极情绪状态,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灵活性更强... 为了探讨不同情绪状态和情绪特质对认知灵活性的影响,首先采用情绪特质量表筛选出积极情绪特质和消极情绪特质被试,然后让所有被试分别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完成数字分类任务。结果发现,相较于消极情绪状态,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灵活性更强;不同情绪特质个体之间的认知灵活性没有显著差异。但积极情绪特质个体在转换任务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消极特质个体;不同情绪状态下任务完成的准确率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认知灵活性只受情绪状态的显著影响,不受情绪特质影响;但情绪特质能影响个体完成任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状态 情绪特质 认知灵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