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彭水棣棠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夏子杨 李英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目的】研究重庆彭水棣棠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在2018年1月对棣棠河3个采样点的浮游生物及水质的理化因子状况进行了调查和采样。【结果】浮游植物共计4门17属41种,其中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种类最多... 【目的】研究重庆彭水棣棠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在2018年1月对棣棠河3个采样点的浮游生物及水质的理化因子状况进行了调查和采样。【结果】浮游植物共计4门17属41种,其中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种类最多,优势种为模糊直链藻(Melosira ambigua)和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平均密度为3×10~5个·L^(-1),平均生物量为209.16mg·L^(-1);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J)与Margalef指数(D)分别为3.078,0.975和4.677。浮游动物共计3门11属13种,优势种为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平均密度为10.67个·L^(-1),平均生物量为0.193mg·L^(-1);H′,J和D分别为2.038,0.965和2.141。相关性分析表明,棣棠河浮游生物的多样性指数与溶解氧含量、温度、总磷含量和总氮含量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pH、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含量、电导率和溶解固体总量呈统计学意义上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研究河段水质为清洁型,营养程度为贫营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棣棠河 水质 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重庆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施工江段鱼类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2
作者 石妮 李英文 +1 位作者 刘智皓 陈启亮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29,F0002,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施工江段鱼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对该特征可能有影响的环境因子。【方法】于2015年12月22日和2016年3月29日、8月3日、11月2日在大桥上下游江段使用Simrad EY60回声探测仪对渔业资源进行水声学调查。... 【目的】了解重庆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施工江段鱼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对该特征可能有影响的环境因子。【方法】于2015年12月22日和2016年3月29日、8月3日、11月2日在大桥上下游江段使用Simrad EY60回声探测仪对渔业资源进行水声学调查。【结果】4次调查结果显示:大桥上游江段的鱼类平均密度分别为5.8×10^(-3),9.1×10^(-3),24.6×10^(-3)和8.4×10^(-3)个·m^(-3),大桥下游江段的鱼类平均密度分别为7.4×10^(-3),15.3×10^(-3),39.4×10^(-3)和20.6×10^(-3)个·m^(-3);2016年8月3日在大桥下游江段探测到的鱼类密度大于其他3次调查在同一江段探测到的鱼类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上下游江段鱼类密度分布不均,下游的鱼类密度比上游的大,夏季的鱼类密度比冬、春季的大;鱼类密度的空间差异性和季节差异性可能与鱼类生命活动的季节变化、当地的河流环境差异相关,也可能与桥梁的施工影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声探测仪 渔业资源 鱼类密度 鱼类体长 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
原文传递
噪声对鱼类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石妮 李英文 +1 位作者 刘智皓 陈启亮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32,共5页
【目的】了解噪声对鱼类的不同影响,为噪声对鱼类的影响提供较为系统的信息资料。【方法】在文献调查基础上,综述了不同类型噪声对鱼类听觉、行为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水体中常见的噪声来源有打桩、船舶、声呐/水下地震勘探等。... 【目的】了解噪声对鱼类的不同影响,为噪声对鱼类的影响提供较为系统的信息资料。【方法】在文献调查基础上,综述了不同类型噪声对鱼类听觉、行为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水体中常见的噪声来源有打桩、船舶、声呐/水下地震勘探等。噪声不但会对鱼类造成暂时性阈移或永久性阈移,而且还会使鱼类的集群行为、逃避行为以及捕食行为发生变化。可通过统计分析鱼类的死亡率和捕捞率来研究噪声对鱼类种群参数的影响。【结论】目前关于噪声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还十分缺乏且有较大局限性,应加强研究野生环境下噪声对鱼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鱼类听觉 鱼类行为 鱼类数量
原文传递
多种诱食剂对不同食性鱼类的诱食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启亮 吴林林 +2 位作者 杜小燕 郑崇容 李英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28,共7页
【目的】评估多种诱食剂对不同食性鱼类的诱食效果,并筛选效果较好的诱食剂。【方法】选取食性分别为草食性、杂食性和肉食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鲫(Carassius auratus)和乌鳢(Channa argus)共3种鱼类,采用迷宫法,将植物... 【目的】评估多种诱食剂对不同食性鱼类的诱食效果,并筛选效果较好的诱食剂。【方法】选取食性分别为草食性、杂食性和肉食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鲫(Carassius auratus)和乌鳢(Channa argus)共3种鱼类,采用迷宫法,将植物性诱食剂陈皮、香草、大蒜素、丁香和甘草,动物性诱食剂蚯蚓粉、鱼溶浆和乌贼粉,以及化学性诱食剂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核苷酸和氨基酸单独或复合地置于迷宫中,记录实验鱼在30min内进入实验区和对照区的次数,评估各种诱食剂的诱食效果。【结果】1)对草鱼的诱食效果最好的诱食剂是核苷酸-甘草,之后依次为丁香-大蒜素-甘草、核苷酸、核苷酸-蚯蚓粉、乌贼粉、蚯蚓粉、氨基酸和DMPT。2)对鲫的诱食效果最好的诱食剂是香草,之后依次为香草-陈皮-大蒜素、氨基酸-核苷酸-DMPT、香草-氨基酸-蚯蚓粉、氨基酸、香草-氨基酸和香草-蚯蚓粉。3)对乌鳢的诱食效果最好的诱食剂是蚯蚓粉-鱼溶浆-乌贼粉,之后依次为鱼溶浆-蚯蚓粉、蚯蚓粉、鱼溶浆、鱼溶浆-DMPT、DMPT、乌贼粉和大蒜素-DMPT-鱼溶浆。【结论】对草鱼、鲫和乌鳢而言,诱食效果最好的单一诱食剂分别是核苷酸、香草和鱼溶浆而复合诱食剂分别是核苷酸-甘草、香草-陈皮-大蒜素和蚯蚓粉-鱼溶浆-乌贼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食剂 草鱼 乌鳢 诱食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水声学探测的云南省渔洞水库鱼类空间分布和资源量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石妮 李英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1,F0002,共6页
【目的】评估云南省渔洞水库鱼类的空间分布状况和现存资源量。【方法】于2017年7月在研究区域内使用SIMRAD EY60回声探测仪进行了水声学调查。【结果】渔洞水库中鱼类的密度垂直分布不均匀,大多数鱼类集中在水体上层,水库上游的上层鱼... 【目的】评估云南省渔洞水库鱼类的空间分布状况和现存资源量。【方法】于2017年7月在研究区域内使用SIMRAD EY60回声探测仪进行了水声学调查。【结果】渔洞水库中鱼类的密度垂直分布不均匀,大多数鱼类集中在水体上层,水库上游的上层鱼类密度高达447.1×10^(-3)尾·m^(-3)。探测到的水库全航段目标强度范围为-37^-70dB,换算得到相应的鱼类体长范围为1.25~55.59cm。根据公式换算得到水库上游、中游和下游的鱼类生物量分别为0.17×10^(-3),0.06×10^(-3)和0.03×10^(-3) kg·m^(-3),水库全航段生物量为0.07×10^(-3) kg·m^(-3)。初步估算出全航段的渔业资源量为12 697kg,可捕规格鱼类的数量为2 847 823尾。【结论】渔洞水库的渔业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水体上层,这与捕食压力、鱼类自身习性、水温和溶氧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渔洞水库 回声探测仪 空间分布 渔业资源
原文传递
乙炔基雌二醇短期暴露损伤斑马鱼雌性成鱼渗透压调节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智皓 兰雪溶 李英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48,共5页
【目的】考察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inylestradiol,EE2)短期暴露对斑马鱼(Danio rerio)雌性成鱼渗透压调节的影响。【方法】用10和100ng·L^-1 EE2暴露性斑马鱼雌性成鱼7d,同时设立不含EE2的对照组,然后测量斑马鱼体质量、体长并计... 【目的】考察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inylestradiol,EE2)短期暴露对斑马鱼(Danio rerio)雌性成鱼渗透压调节的影响。【方法】用10和100ng·L^-1 EE2暴露性斑马鱼雌性成鱼7d,同时设立不含EE2的对照组,然后测量斑马鱼体质量、体长并计算肥满度,测定全血量、血浆量和红细胞数量,观察鳃与肾的组织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受100ng·L^-1 EE2短期暴露处理后的斑马鱼雌性成鱼出现眼球突出、体表充血、鳞片竖起等症状,肥满度明显增加全血量和血浆量明显升高,红细胞数量则明显下降。此外,经EE2短期暴露处理的斑马鱼雌性成鱼的鳃出现上皮细胞水肿、血管扩张等症状,而肾脏则出现小管上皮水肿、多发性出血等症状。【结论】EE2短期暴露导致斑马鱼雌性成鱼渗透压调节出现明显失衡,对该鱼具有强烈的渗透压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基雌二醇 斑马鱼雌性 短期暴露 渗透压调节
原文传递
不同光周期急性暴露对雄性斑马鱼攻击、焦虑和恐惧行为的干扰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智皓 李庆玲 +1 位作者 李柯叡 李英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8,共6页
【目的】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急性暴露对雄性斑马鱼(Danio rerio)攻击、焦虑和恐惧行为的影响。【方法】设置对照组(正常光周期)、短光周期组和长光周期组,连续暴露雄性斑马鱼成鱼3d,在暴露结束后统计斑马鱼的各种行为参数。【结果】1)与... 【目的】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急性暴露对雄性斑马鱼(Danio rerio)攻击、焦虑和恐惧行为的影响。【方法】设置对照组(正常光周期)、短光周期组和长光周期组,连续暴露雄性斑马鱼成鱼3d,在暴露结束后统计斑马鱼的各种行为参数。【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短光周期组斑马鱼的近镜频次和撞镜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光周期组中斑马鱼焦虑行为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3)短光周期组在斑马鱼皮肤匀浆液暴露后浮到上层的次数明显比对照组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光周期暴露抑制了斑马鱼的攻击和恐惧反应,将对斑马鱼的种内/种间竞争、繁殖、社交行为、存活等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周期 急性暴露 斑马鱼 行为
原文传递
乙炔基雌二醇短期暴露诱导斑马鱼卵巢损伤的恢复机制
8
作者 刘智皓 兰雪溶 李英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40,F0002,共9页
【目的】探讨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inylestradiol,EE2)短期暴露诱导斑马鱼(Danio rerio)卵巢损伤的恢复机制。【方法】用100ng·L-1的EE2暴露性成熟斑马鱼雌鱼6d,随后放入清水中自然恢复21d;还设立1个不进行EE2暴露的对照组进行同... 【目的】探讨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inylestradiol,EE2)短期暴露诱导斑马鱼(Danio rerio)卵巢损伤的恢复机制。【方法】用100ng·L-1的EE2暴露性成熟斑马鱼雌鱼6d,随后放入清水中自然恢复21d;还设立1个不进行EE2暴露的对照组进行同步处理。测定此期间实验鱼的体质量、性腺质量、GSI、子代存活率、激素水平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的情况相比,EE2短期暴露后的斑马鱼雌性成鱼卵巢质量、性腺成熟度(GSI)和后代存活率明显下降,斑马鱼卵子发生受到严重损伤,血浆雌二醇(E2)的质量浓度下降,肝脏vtg1基因的表达有所上调,性腺轴中参与卵子发生的cyp19a1b,gnrh-III,fshβ,lhβ,fshr,lhr,cyp19a1a,cyp17a1,20β-hsd和era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在自然恢复期间,经过EE2短期暴露处理的实验鱼的卵巢质量、GSI和后代存活率均逐渐恢复,卵巢的组织学损伤也随之恢复;在恢复21d后,上述实验鱼血浆E2质量浓度、肝脏vtg1基因表达和性腺轴中参与卵子发生的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EE2短期暴露导致斑马鱼的卵巢损伤是可逆的,但恢复所需时间远长于暴露时间,体现出损伤恢复的时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基雌二醇 斑马鱼 短期暴露 卵巢损伤 恢复机制
原文传递
急性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繁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鑫 盛尚 +1 位作者 江涛 刘智皓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考察急性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Danio rerio)成鱼繁殖行为的影响。【方法】设置1个正常光周期组(对照组,12h光照∶12h黑暗),1个短光周期组(6h光照∶18h黑暗)和1个长光周期组(18h光照∶6h黑暗),分别连续暴露雌、雄斑马鱼成鱼3d,暴... 【目的】考察急性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Danio rerio)成鱼繁殖行为的影响。【方法】设置1个正常光周期组(对照组,12h光照∶12h黑暗),1个短光周期组(6h光照∶18h黑暗)和1个长光周期组(18h光照∶6h黑暗),分别连续暴露雌、雄斑马鱼成鱼3d,暴露结束后统计斑马鱼的繁殖行为参数,并分析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繁殖行为的影响及该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的情况相比:1)光周期紊乱严重干扰了斑马鱼雌雄成鱼共同进入产卵区的时间和频次,其中短光周期的影响更为严重;2)光周期紊乱明显干扰了雌雄斑马鱼分别进入产卵区域的时间,而对它们分别进入产卵区域的频次没有明显影响;3)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繁殖行为的影响没有性别差异。【结论】光周期紊乱明显抑制斑马鱼的繁殖行为,短光周期的抑制作用更为严重,但这种影响没有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周期紊乱 斑马鱼 繁殖行为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不同水平内源警戒素对斑马鱼恐惧行为影响的性别差异
10
作者 谭美灵 李英文 +2 位作者 陈启亮 沈彦君 刘智皓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58,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水平内源警戒素(Alarm substance,AS)对斑马鱼(Danio rerio)恐惧行为影响的性别差异及诱导雌、雄斑马鱼产生恐惧反应的最低AS水平。【方法】采用以斑马鱼表皮质量浓度计分别为0(对照),0.2,0.4,0.8,2.0,3.0和4.0 mg·... 【目的】探究不同水平内源警戒素(Alarm substance,AS)对斑马鱼(Danio rerio)恐惧行为影响的性别差异及诱导雌、雄斑马鱼产生恐惧反应的最低AS水平。【方法】采用以斑马鱼表皮质量浓度计分别为0(对照),0.2,0.4,0.8,2.0,3.0和4.0 mg·L^(-1)的不同水平AS对雌、雄斑马鱼进行恐惧行为测试并分析有关行为学指标。【结果】1)当AS水平在0~0.8 mg·L^(-1)范围内逐渐上升时,雌、雄斑马鱼的首次上浮时间和底层停留总时间有逐渐延长的趋势。2)与对照组相比,当AS水平为0.2 mg·L^(-1)时雌性斑马鱼首次上浮时间、底层停留总时间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延长(p<0.05),而当AS水平为0.8 mg·L^(-1)时雄性斑马鱼首次上浮时间、底层停留总时间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延长(p<0.05);3)当AS水平为0.8,2.0,3.0和4.0 mg·L^(-1)时雌性斑马鱼首次上浮时间有长于雄性斑马鱼首次上浮时间的趋势,当AS水平为0.2,0.4,3.0和4.0 mg·L^(-1)时雌性斑马鱼底层停留总时间有长于雄性斑马鱼底层停留总时间的趋势,但有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一定AS水平范围内,斑马鱼的恐惧反应程度与AS水平有呈正相关关系的趋势。雌性斑马鱼与雄性斑马鱼相比有更易产生恐惧行为的趋势;在受同一水平AS刺激后,雌性斑马鱼的恐惧行为较雄性斑马鱼而言有加剧的趋势。上述恐惧行为的性别差异可能与雌、雄斑马鱼体内激素水平和神经系统的警觉水平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恐惧行为 警戒素 性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