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时文龙 刘茂玲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1-66,共6页
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化时代高校大学生所应必备的基本素养和关键能力,借助“动态素养”理论模型从物质资本、教育空间、文本素养及设计素养四个维度系统审视高校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现状。结合存在问题,分别从强化基础保障、加强... 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化时代高校大学生所应必备的基本素养和关键能力,借助“动态素养”理论模型从物质资本、教育空间、文本素养及设计素养四个维度系统审视高校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现状。结合存在问题,分别从强化基础保障、加强协同联动、完善动力机制、深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技能提升 “动态素养”理论模型 数字化
下载PDF
第一个全国性会计学术团体推动会计专业发展忆述
2
作者 戴锋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1934年,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会计专业学术团体中国会计学社在南京成立。学社以“研究会计学术、改进会计事务、砥砺会计人格”为宗旨,作为一个小型化、专业化的学术团体,其成员到1942年也只发展到160余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其拥有当时以... 1934年,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会计专业学术团体中国会计学社在南京成立。学社以“研究会计学术、改进会计事务、砥砺会计人格”为宗旨,作为一个小型化、专业化的学术团体,其成员到1942年也只发展到160余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其拥有当时以留美人员为主体的学术界、政界和商界的杰出人才。学社成立之前,一些会计著作和刊物就已经在中国出版。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簿记改良运动的逐步发展,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和大辩论,客观上为会计出版物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学社成立后,其成员把出版会计出版物和开办会计职业教育作为其核心任务,借以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传播会计理念,交流会计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职业教育 会计专业 学术团体 会计理念 会计事务 中国会计学社 会计学术 改良运动
下载PDF
均等化视域下数字普惠金融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歧视”研究
3
作者 时文龙 罗正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4期14-16,共3页
蕴含均等化、普惠性与广泛包容性的数字普惠金融,逐渐成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歧视”,保障中小微企业享受更加平等、充分、便捷金融服务的有生力量和重要支撑。在理论审思层面,数字普惠金融能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拓展融资路径、... 蕴含均等化、普惠性与广泛包容性的数字普惠金融,逐渐成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歧视”,保障中小微企业享受更加平等、充分、便捷金融服务的有生力量和重要支撑。在理论审思层面,数字普惠金融能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拓展融资路径、评估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缓解金融排斥效应以及简化中小微企业融资流程。在现实应用上,以“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电商金融、数字网络众筹为代表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了普惠效应。在实践路径上,利用数字普惠金融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歧视”,政府部门要“强保障”,商业银行要“转理念”,中小微企业要“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中小微企业 融资“歧视” 理论深思
下载PDF
智能算法技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逻辑、隐忧及消解策略
4
作者 时文龙 谢青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71,共7页
在算法时代,智能算法技术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了“硬核”支撑,基于“内容—过程—情境”的整合框架,分别对智能算法技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展开理论演绎。优质资源的精准供给增强了职业教育内容适应性;全周期过程性的追踪增强了职... 在算法时代,智能算法技术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了“硬核”支撑,基于“内容—过程—情境”的整合框架,分别对智能算法技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展开理论演绎。优质资源的精准供给增强了职业教育内容适应性;全周期过程性的追踪增强了职业教育过程适应性;具身认知的沉浸体验增强了职业教育情境适应性。而算法“茧房”、算法“黑箱”及算法“霸权”等技术异化困境的存在,构成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现实隐忧。因此,完成算法“茧房”突围,需要扩展职业教育对异质化内容的接触面;破除算法“黑箱”诅咒,需要强化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数字化治理;推进算法“霸权”规制,需要提升职业教育情境中的主体自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算法技术 职业教育适应性 底层逻辑 现实隐忧 消解策略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式现代化论析
5
作者 时文龙 刘茂玲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高校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思政课逻辑关联的基础上,明晰和找准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求、基本遵循和实践向度。在逻辑关联上,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基本特征、主要内涵分别与... 高校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思政课逻辑关联的基础上,明晰和找准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求、基本遵循和实践向度。在逻辑关联上,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基本特征、主要内涵分别与思政课育人目标、内容架构、内在价值同归同源。在内涵要求上,理论概念讲清楚是“讲深”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前提,灵活运用问题驱动是“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注重教育话语表达是“讲活”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基本遵循上,要坚持“政治引领”与“价值塑造”有机结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传统教学方法”与“数字技术手段”联结缀合;在实践向度上,要以“时代性”激发学生“知”的理论脉搏、以“人民性”厚植学生“情”的价值体验、以“斗争性”锻造学生“意”的品质凝练、以“实践性”增强学生“行”的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思政课教学 逻辑关联 内涵要求 基本遵循 实践向度
下载PDF
知识图谱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可视化探微
6
作者 时文龙 刘茂玲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2-71,共10页
为把握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整体态势和基本规律,以选自中国知网核心论文数据库中的500篇高质量文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理论界关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整体呈上... 为把握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整体态势和基本规律,以选自中国知网核心论文数据库中的500篇高质量文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理论界关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整体呈上升态势,可将该领域研究划分为探索起步期、稳步发展期、蓬勃扩张期三个阶段。高频关键共现图谱和聚类图谱表明,现有研究以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产教融合、数字技术、人才培养等为重要联结点,并凝结了以职业教育为中心的紧密连接网络,形成了四个聚类。从脉络演进看,该领域研究主题经历了信息化、数字化和数智化三个阶段,政策支持与社会环境变迁是影响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主题变换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工具
下载PDF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影响因素识别及干预策略——基于DEMATEL法的实证检验
7
作者 刘茂玲 时文龙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49-56,共8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效受诸多因素影响,准确识别各因素影响关系,对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大有裨益。在文献调研基础上,运用DEMATEL法实证检验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环境不同维度各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关系。结果...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效受诸多因素影响,准确识别各因素影响关系,对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大有裨益。在文献调研基础上,运用DEMATEL法实证检验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环境不同维度各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教师素养、教育理念是影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教育内容、组织管理对于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效具有调节性作用,教育话语、课堂环境、方式方法、网络空间则起到了辅助性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效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影响因素识别 干预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