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课程实施中农村教师“日常反抗”的正向功能 被引量:2
1
作者 葛春 费秀芬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9-112,共4页
"日常反抗"是"弱者"自我保护和抗争的"武器",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在控制所施加的持续性地、隐密性的抵制与不合作。在课程改革中,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行为普遍存在,它主要表现为:在认识上将&... "日常反抗"是"弱者"自我保护和抗争的"武器",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在控制所施加的持续性地、隐密性的抵制与不合作。在课程改革中,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行为普遍存在,它主要表现为:在认识上将"课程改革"事件化;在话语争夺上充当地方教育、家长的"代理人";在行动中"新瓶装旧酒"。虽然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具有增加改革成本等负向功能,但是它也有着"安全阀"、"纠偏仪"以及"警醒决策者"和"保存旧传统"的正向功能。辩证地看待日常反抗的正向功能,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从农村教师的立场来认识新课程改革,同时促使研究者和决策者思考如何尽可能地挖掘日常反抗的正向功能,进而探索更加符合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师内在需要的教育变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实施 农村教师 正向功能
下载PDF
新课程实施中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基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14
2
作者 葛春 费秀芬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46,共4页
"日常反抗"是一种"弱者"自我保护和抗争的"武器",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在控制所做出的持续性、隐密性的抵制与不合作。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行为普遍存在,导致这种现象... "日常反抗"是一种"弱者"自我保护和抗争的"武器",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在控制所做出的持续性、隐密性的抵制与不合作。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行为普遍存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新乡土社会"环境的影响、课程改革自身设计中的缺陷与实施上的偏差以及农村教师个人情感、自身特点、群体文化与课程改革存在内在的冲突等。对于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行为,研究者们应当理性地看待,既要正视它的消极影响,也要看到它的正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实施 农村教师 日常反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