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教育科研方法训练:操作要领与自我评价——学术期刊编辑的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蔡宗模 张海生 +1 位作者 吴朝平 杨慷慨 《大学(研究)》 2018年第7期28-37,共10页
研究生教育科研写作能力提升是改善教育研究理论品质、推进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视角,就研究生科研论文写作和投稿中存在的问题,从前提条件、操作要领、自我评价和应然选择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强化学术规范,... 研究生教育科研写作能力提升是改善教育研究理论品质、推进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视角,就研究生科研论文写作和投稿中存在的问题,从前提条件、操作要领、自我评价和应然选择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强化学术规范,提高写作水平,提升科研能力。研究认为,树立教育学科自信、了解教育学科发展现状、把握教育研究发展态势是研究生进行教育科研的前提条件。研究生要学会主动求知、持之以恒,在始终秉持纯洁的研究品格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学术规范 期刊编辑 自我评价 操作要领 科研方法 训练 写作能力
下载PDF
《重庆高教研究》战略发展:现状与前瞻 被引量:12
2
作者 兰刚 蔡宗模 +2 位作者 张海生 吴朝平 杨慷慨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第6期3-14,共12页
《重庆高教研究》主动确立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办刊思路,积极营造良好的期刊发展生态环境。自创刊以来,《重庆高教研究》积极争取体制空间的支持,全力打造高规格、专业化的编辑团队,全方位推进刊物质量建设,在学术质量、编校质量、社... 《重庆高教研究》主动确立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办刊思路,积极营造良好的期刊发展生态环境。自创刊以来,《重庆高教研究》积极争取体制空间的支持,全力打造高规格、专业化的编辑团队,全方位推进刊物质量建设,在学术质量、编校质量、社会声誉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稿源质量、刊物特色、数字化发展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重庆高教研究》应主动迎接全球化、市场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积极抓住高等教育普及化、西部大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契机,不断扩大自己的点上优势,走差异化、错位化发展道路,主动适应特色化办刊、数字化转型和集约化经营的大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高教研究》 学术质量 编校质量 学术影响力 社会声誉 发展战略
下载PDF
篇幅结构与文摘类型: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的规范表达——基于三大文摘期刊论点摘编与原文摘要的关系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海生 吴朝平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在新一轮信息革命和"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的检索指引功能日益凸显。摘要作为文章内容观点的精华和浓缩,是"读者-作者-期刊编辑-文摘期刊"进行多方主体良好互动的纽带和桥梁。通过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 在新一轮信息革命和"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的检索指引功能日益凸显。摘要作为文章内容观点的精华和浓缩,是"读者-作者-期刊编辑-文摘期刊"进行多方主体良好互动的纽带和桥梁。通过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三大文摘期刊论点摘编和原文摘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大文摘期刊论点摘编的篇幅结构与文摘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篇幅的跨度范围较大,从114字到796字不等,其中《新华文摘》论点摘编的篇幅集中分布在450~550字,主要类属于结构式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论点摘编篇幅集中分布在150~250字,主要类属于指示性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的篇幅集中分布在350~450字,主要类属于报道性文摘或报道/指示性文摘类型;相比较而言,原文摘要的篇幅则相对较短,文摘类型也主要介于指示性文摘与报道性文摘或报道/指示性文摘之间,指示性文摘也占相当比例;论点摘编与原文摘要之间的重合性较大,重合比例高达74.20%。同时,原文摘要也存在篇幅结构不合理、文摘类型选择偏失、语言表达不规范等问题。加强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的规范表达,需要作者和期刊编辑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学术期刊应从篇幅长度、结构要素、类型选择、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细化摘要的写作标准,坚持以报道性文摘或报道/指示性文摘形式为主,并逐渐向结构性文摘形式过渡;作者则应当在标准的指引下,根据论文研究类型选择适宜的文摘类型,重点突出文章的要素和创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论文摘要 文摘期刊 篇幅长度 结构要素 规范表达
下载PDF
大学学报编辑职业素养定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谷继建 蔡宗模 吴朝平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74-77,共4页
大学学报编辑所处的学术文化氛围、财政供养状态和高素质人群的独特特征,是使其成为有别于其他类型编辑的根源。着眼于学术、文化、教育、责任等职业素养的关联需求,导致了大学学报编辑除了基本的职责需要完成外,他们还以公益型为标志,... 大学学报编辑所处的学术文化氛围、财政供养状态和高素质人群的独特特征,是使其成为有别于其他类型编辑的根源。着眼于学术、文化、教育、责任等职业素养的关联需求,导致了大学学报编辑除了基本的职责需要完成外,他们还以公益型为标志,以刊物为阵地,充分促使提升自身学术素养与学者研究共鸣,实现学术争鸣、文化传承、教育发展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学报 职业素养 学术共生
下载PDF
供给侧视角下科技期刊内部质量提升的一种理路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慷慨 张海生 +1 位作者 吴朝平 蔡宗模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84-87,共4页
质量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的产生为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有效应对挑战,科技期刊需要从大量无序信息中发现最有价值、最能代表学科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水平的成果给予传播。科技期刊质量的提... 质量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的产生为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有效应对挑战,科技期刊需要从大量无序信息中发现最有价值、最能代表学科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水平的成果给予传播。科技期刊质量的提升可从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两方面入手,但关键的还是内部质量的提升,强化供给侧的变革是重要举措。人是科技期刊质量提升的绝对因素,编辑由单一型向双能型转型是基本目标,编辑学者化是理想追求,编辑管理人性化是重要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科技期刊 双能型 编辑学者化
下载PDF
产教融合下中职学校实施多元主体评价中的意义、问题及策略——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璐瑶 田北平 蔡宗模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12,共7页
产教融合是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出的核心指导理念。从字面和引申义解释产教融合背景下实施多元主体教学评价的内涵要旨。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学生角度探析产教融合背景下实施多元主体教学评价的意义。聚焦政府层面、社会层面... 产教融合是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出的核心指导理念。从字面和引申义解释产教融合背景下实施多元主体教学评价的内涵要旨。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学生角度探析产教融合背景下实施多元主体教学评价的意义。聚焦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审思产教融合背景下实施多元主体评价所出现的问题包括:政府组织参与力度不够,社会企业单位性质不均衡,学校对教学评价反馈不及时,学生主体地位易忽视。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提出产教融合下实施多元主体评价的原则包含评价多元原则、评价科学原则、评价平等原则,根据问题与原则做出改进措施有: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合作共赢,构建校内多元主体平台,鼓励教师企业实践和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评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多元主体评价 职业技术学校 工程造价
下载PDF
全球化视野下的“双一流”战略与地方院校的抉择 被引量:59
7
作者 蔡宗模 吴朝平 杨慷慨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第1期24-32,共9页
"双一流"战略将影响未来半个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广大的地方院校必须积极应对。那种认为"双一流"建设是部属院校或重点大学的任务而与地方院校无关的认识是放弃历史选择和责任的... "双一流"战略将影响未来半个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广大的地方院校必须积极应对。那种认为"双一流"建设是部属院校或重点大学的任务而与地方院校无关的认识是放弃历史选择和责任的短视行为。在全球化视野下,一方面,各高等教育机构超越了单一的民族国家阈限,可以同时在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维度上行动,这给地方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因此,"双一流"战略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不应排斥地方院校在分类发展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从政策契机来看,"双一流"战略提出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竞争机制、避免重复交叉,这为地方院校的超越发展提供了选择性和多样性可能。"蓝海战略"为其着手战略规划并做出行动抉择提供了思路:地方院校既要与全国重点大学错位,避免研究型追赶误区,也要与同类地方院校错位,避免同质化发展倾向,积极开拓本土资源和全球市场,在服务、特色和优势上下功夫。基于这类院校的特点和现状,地方院校走向卓越要经历三个阶段的修炼:夯实基础,扎根地方;彰显特色,逐鹿区域;追求卓越,走向世界。为此,建议政府:(1)力戒马太效应,力避短板效应,重视长尾效应;(2)尽快完善高校分类发展的政策规划和相应的财政支持体系;(3)作为"双一流"战略的补充,出台"一流专业"支持计划。建议地方院校:(1)要有追求卓越的决心和具体的战略规划;(2)要真正扎根本土,办出特色;(3)要力争在"点"上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双一流” 地方院校 高等教育 蓝海战略 机遇 抉择 卓越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对教育提出了什么要求——基于十九大报告的文本解读 被引量:17
8
作者 蔡宗模 张海生 +1 位作者 吴朝平 杨慷慨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8,共8页
采用文本分析方法,研究十九大报告中"高质量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通过局部、关系和整体三个层次的解读,结果表明:在局部意义上,高质量发展对教育的挑战,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教育的影响与需求;在关系意义... 采用文本分析方法,研究十九大报告中"高质量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通过局部、关系和整体三个层次的解读,结果表明:在局部意义上,高质量发展对教育的挑战,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教育的影响与需求;在关系意义上,高质量发展对教育的挑战,就是教育要首先做到本系统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高质量,做好"教育引导"和让"人民满意"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服务经济发展,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在整体意义上,高质量发展对教育的挑战,就是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主义"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它涵盖政治、文化、经济乃至教育本身的高质量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因而,在处理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等的关系上,教育应首先强化自己的主体性,加强能力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兼顾发展的适应性和超越性,在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协同互动中共同推进强国目标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 质量强国 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育服务
下载PDF
西部高等教育振兴:问题与对策——“首届西部高教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海生 蔡宗模 +1 位作者 吴朝平 杨慷慨 《重庆高教研究》 2018年第3期35-43,共9页
推进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强力抓手,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抉择,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以及高等教育发展... 推进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强力抓手,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抉择,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以及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的现实,决定了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西部高等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在"双一流""一带一路"和"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等背景下,西部高等教育应结合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让中西部由改革开放的"末梢"变成"前沿";应努力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领域,实现西部高等教育的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应深入挖掘西部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为此,西部高等教育要进行一次全新的战略设计,努力摆脱依附性发展模式,通过灵活的人才机制,构建具有创新活力的高等教育系统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大学文化氛围,从而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建设人才。后续工作应积极整合分散的研究力量,加强西部高等教育的研究合作,深入开展系统的研讨和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高等教育 “双一流”建设 “一带一路” 西部民族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我国高校分类的一种新模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万国 杨正强 蔡宗模 《重庆高教研究》 2015年第3期69-76,共8页
高校分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却是制定分类发展政策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国内外各种主要分类方法的比较与分析,吸收其合理因素,根据"先类后层"原则,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模型,并从课程计划、学位结构、学科构成、办学主体、师... 高校分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却是制定分类发展政策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国内外各种主要分类方法的比较与分析,吸收其合理因素,根据"先类后层"原则,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模型,并从课程计划、学位结构、学科构成、办学主体、师资结构、科研成果及转化、毕业生去向、服务面向八个维度进行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分类 新模型 标准 维度
下载PDF
“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价值向度与预期效果 被引量:78
11
作者 张海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7-173,共7页
在知识经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传统的高等工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和引领新经济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建设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或改造和升级一批传统工科。结合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动... 在知识经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传统的高等工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和引领新经济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建设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或改造和升级一批传统工科。结合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和国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现实基础,至少可以对"新工科"建设有以下五个价值预判:与传统高等工程教育理念相对,"新工科"是一种新型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即大工程理念;与发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新观念不同,"新工科"建设提供的是新技术,是高等教育发挥经济功能的一个面向;"新工科"是院校应用转型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新层次和新高度;"新工科"建设必须植根于中国大地本土文化,具有中国特色;从技术创新与颠覆的角度看,"新工科"既"新"又"旧"。基于对"新工科"建设的价值预判,"新工科"建设应在国家、社会、高校自身以及学生个人4个层面发挥积极作用,即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适应引领新经济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回归高校自主办学和特色发展的本真,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跨界整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 “新工科” “大工程观” 中国特色 价值判断 预期效果
下载PDF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 被引量:152
12
作者 张海生 《重庆高教研究》 2018年第1期41-55,共15页
"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但事实上,我国高校进行"新工科"的实践探索远早于&qu... "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但事实上,我国高校进行"新工科"的实践探索远早于"三部曲"的诞生。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5所具有代表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研究显示,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模式可归纳为3类:第一类是综合性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其实践模式是"复合交叉",侧重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人才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复合型;第二类是工科优势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其实践模式是"主辅贯通""本硕贯通",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多样";第三类是地方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其实践模式是"创新协同",注重国际化发展和精细化培养,强调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据此,我国高校"新工科"分类发展的思路是:具有学科综合优势的高校组,主要服务于解决全球化的共性问题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重大科技攻关和研发,应着重在传统工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实现交叉复合并在发展应用文科方面有所突破,承担绝大部分大学技术国际化的重任,教学方式以虚拟实验为主,以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综合性、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为主;具有工科优势的高校组,主要服务于跨国企业、国家重点行业企业以及关键领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应着重在传统工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延伸至工科教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承担部分大学技术国际化的责任,教学方式注重虚拟实验和现场实验相结合,且以现场实验为主,以培养复合型工程科技创新人才为主;具有区域资源优势的地方高校组,主要服务于区域新经济的现实急需,应着重在传统工科之间实现交叉复合,承担极小部分大学技术国际化的责任,教学方式以现场实验为主,以培养能够与地方企业零距离接触的应用型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产业人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分类建设 复合交叉 主辅贯通 本硕贯通 创新协同 多元多样
下载PDF
从“目标考核”到“治理绩效评估”——我国大学内部管理范式转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慷慨 蔡宗模 张海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25,共4页
目前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主要采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这种制度存在单一考核主体的管控主义倾向明显、指标体系内容与权重失衡、考核方式多重失衡、考核结果与问责机制的衔接度不够等不足。随着政府、大学自身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大学效率... 目前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主要采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这种制度存在单一考核主体的管控主义倾向明显、指标体系内容与权重失衡、考核方式多重失衡、考核结果与问责机制的衔接度不够等不足。随着政府、大学自身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大学效率的追求,大学内部管理范式亟须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绩效评估。这需要确定治理绩效评估的多重功能取向;实现评估主体的整合与多元化;建立分类均衡化的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治理绩效评估与奖惩机制的衔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考核 治理绩效评估 大学管理范式
下载PDF
论外部社会对中世纪大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海生 魏芳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38-144,共7页
优越的外部社会环境是中世纪大学得以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不同社会主体对教育话语权的争夺则为中世纪大学的自主发展提供了空间与便利。在中世纪大学与外部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出现了以行会为组织原型的中世纪大学类型,形成了大学自... 优越的外部社会环境是中世纪大学得以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不同社会主体对教育话语权的争夺则为中世纪大学的自主发展提供了空间与便利。在中世纪大学与外部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出现了以行会为组织原型的中世纪大学类型,形成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传统,开设了反映社会职业需求的学科与课程,促进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发展。二者始终保持的这种动态的良性互动关系,对处理现代大学与外部社会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社会 中世纪大学 良性互动 现代大学
下载PDF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新工科建设的基本策略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海生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7-51,共5页
现代知识生产同时向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转型发展。从时间向度看,知识生产正由模式1转向模式2和模式3,从学科情境转向应用情境和适应性情境;从空间向度看,知识生产正由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从区域空间转向全球空间。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 现代知识生产同时向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转型发展。从时间向度看,知识生产正由模式1转向模式2和模式3,从学科情境转向应用情境和适应性情境;从空间向度看,知识生产正由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从区域空间转向全球空间。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恰好与新工科建设的现实急需和未来发展形成现实耦合,即二者均注重应用情境性、跨(超)学科性和创新驱动性,强调全球思维、多元评价以及社会责任。因此,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新工科建设应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应用情境和可适应性;积极运用新兴技术,形成契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特征的智慧教学模式;立足国际标准,逐步建立成熟完备并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坚持多主体合作育人,构筑工程教育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新工科 时间向度 空间向度 应用情境
下载PDF
“新工科”的内涵、主要特征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56
16
作者 张海生 《山东高等教育》 2018年第1期36-42,共7页
与"老工科"相比,"新工科"是指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以及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面向当前急需和未来发展需要,运用新兴技术建设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形态,或者改造和升级一批传统工科,构筑具有跨界整合能力、创新... 与"老工科"相比,"新工科"是指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以及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面向当前急需和未来发展需要,运用新兴技术建设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形态,或者改造和升级一批传统工科,构筑具有跨界整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实践能力等特征的中国本土化的新型工科。"新工科"的丰富内涵决定了其至少包括跨界整合性、超前性与衍生性、创新驱动性、应用实践性以及多样性与个性化等典型特征。未来,"新工科"的发展不仅要加强理论研究,构筑具有中国本土化的新型工科理论体系,还要加强实践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改革新典范。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大工程观统筹工程教育改革、以新兴技术引领工程教育改革、以创新驱动推进工程教育改革、以协同育人助力工程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教育改革 跨界整合 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下载PDF
高考制度改革的调研分析——基于安徽3地高中生的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海生 张晶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第5期45-52,共8页
高考制度改革关乎高中生的切身利益,理应倾听高中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安徽省合肥、阜阳、安庆3地高中生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兴趣度、关注度、关联度和公平显示度4个维度的调研分析,高考制度改革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国家实施文理不分科... 高考制度改革关乎高中生的切身利益,理应倾听高中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安徽省合肥、阜阳、安庆3地高中生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兴趣度、关注度、关联度和公平显示度4个维度的调研分析,高考制度改革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国家实施文理不分科的政策应分步进行,系统推进;二是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强烈要求实行更为多元化的评价与录取方式;三是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限,实施高考科目一年两考的改革有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四是要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向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高考制度改革 一考定终身 一年两考 高考加分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阐释及其矛盾审视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海生 《教师教育学报》 2018年第5期65-73,共9页
从高等教育的功能、结构、系统、目标和高等学校职能等多个视角考察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不仅要关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要适应和引领社会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代... 从高等教育的功能、结构、系统、目标和高等学校职能等多个视角考察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不仅要关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要适应和引领社会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代化;不仅要实现教育的充分发展和均衡发展,还要体现工作、信念和权力的动态制衡。从时空上看,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有时间上的顺承关系,又有空间上的均衡关系,还有技术上的交互关系;从建设标准来看,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有通用的国际标准,又有民族的本土特色;从建设目标来看,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国家战略目标,又是教育发展愿景。但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优先建设与均衡发展、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软件引领与硬件支持、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等七大矛盾。因此,要综合审视这七大矛盾并努力寻找解决途径:要认真学习领会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主要矛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切实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促进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的协调统一;坚持以内涵式发展为主,通过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促使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充分利用;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动态调整,推动高等教育充分发展和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强国 内涵式发展 中国特色 “双一流”建设
下载PDF
跨界融合:“互联网+”背景下“新工科”的发展逻辑与建设目标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海生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7年第3期13-18,共6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行业的边界被打破,跨界融合成为业界的新常态,跨界融合成为"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跨界融合必须坚持由学科情境转向应用情境,以问题为设置情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行业的边界被打破,跨界融合成为业界的新常态,跨界融合成为"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跨界融合必须坚持由学科情境转向应用情境,以问题为设置情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同时强调全球本土逻辑。基于此,实现"新工科"建设跨界融合发展的策略和目标是加强"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跨界融合,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积极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工程教育"新型教育形态;加强新兴技术与工程教育内容的跨界融合,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充分发挥参与高校的主体作用,树立具有中国特色工科发展新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融合 “互联网+” “新工科” “互联网+工程教育” 中国特色
下载PDF
以6S理念提升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穆刚 《今传媒》 2014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本文诠释了6S理念的内涵,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将6S理念应用于编辑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探讨了这些工作方法对提升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作用;同时进一步指出,编辑团队应以6S理念建立核心价值观,打造一支优秀的编辑团队,使高校学报在支撑... 本文诠释了6S理念的内涵,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将6S理念应用于编辑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探讨了这些工作方法对提升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作用;同时进一步指出,编辑团队应以6S理念建立核心价值观,打造一支优秀的编辑团队,使高校学报在支撑高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理念 学报 学术影响力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