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江北区COVID-19患者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分析
1
作者 郑隽 傅铁军 许静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2-948,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江北区4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4日至3月21日在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江北区4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4日至3月21日在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诊治的21例COVID-19确诊患者(核酸检测阳性)和21例疑似患者(临床症状、胸部CT高度怀疑)资料,对其基本信息、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查、CT结果、出院后随访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及比较。结果:42例病例中,湖北返回人员9人(21.4%),有确诊人员接触史19人(45.2%),无确诊人员接触史14人(33.3%),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2例患者平均年龄(44.48±16.49)岁;男性59.5%,女性40.5%。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乏力,其中5例无症状。确诊患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ocyte count,LYM)、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 count,NEU)、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ocyte percentage,LYM%)、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EU%)水平低于疑似患者,确诊组WBC下降<3.5×10^9个/L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疑似组(19.0%),疑似组NEU≥6.3×10^9个/L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确诊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中,41例有CT影像学改变(97.62%)。出院后随访发现,3例确诊患者出现核酸复阳,疑似患者无核酸检测阳性;2例确诊患者出现胸痛症状;共26例(61.9%)患者CT提示肺部病灶基本吸收,2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2组患者流行病学史比较有显著差异,故对有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的人群,建议及早筛查病毒核酸、血清IgG/IgM抗体及胸部影像学检查。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甚至还存在无症状患者。与疑似患者相比,确诊患者有外周血WBC、LYM%及LYM、NEU%和NEU的下降可作为确诊的依据。出院后随访发现确诊患者有核酸复阳和胸痛等症状,建议确诊和疑似患者出院后均应加强核酸复查和可能后遗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特征 随访
下载PDF
卒中识别方法健康教育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唐艳 王健 +1 位作者 杨娟 李长清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比较社区居民接受突发预警(Suddens)和面、臂、言语、时间(the Face Arm Speech Time,FAST)卒中教育的效果,并在接受教育前、接受教育后及3个月后对卒中警示症状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FAST用于国内卒中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采... 目的比较社区居民接受突发预警(Suddens)和面、臂、言语、时间(the Face Arm Speech Time,FAST)卒中教育的效果,并在接受教育前、接受教育后及3个月后对卒中警示症状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FAST用于国内卒中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来自重庆市渝中区的208例社区居民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Suddens和FAST卒中教育。结果 Suddens教育组和FAST教育组各104例居民,接受卒中教育后即刻及3个月后,对卒中警示症状的知晓率均明显提高(P均<0.001)。与接受教育后即刻比较,FAST卒中教育组3个月后的卒中警示症状知晓水平均无明显下降,能正确报告全部3个FAST症状的比例为76.9%;而接受Suddens卒中教育组3个月后的卒中警示症状知晓水平均明显下降,能正确报告全部5个Suddens症状的比例仅为42.3%,较接收教育后即刻显著下降(P=0.000)。结论 FAST较Suddens更容易记忆,适用于国内的公众卒中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教育 卒中警示症状 记忆
下载PDF
以肝硬化为首发症状的Wilson病1例报道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6期2493-2494,共2页
Wilson病即肝豆状核变性,本病由Wilson于1912年首先报道,是一组以原发性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人群患病率为0.5/100 000-3.0/100 000,多有家族遗传史,且男性多于女性。
关键词 WILSON病 肝硬化 首发症状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血虚肝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敏 《系统医学》 2022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讨对血虚肝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倍他司汀药物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血虚肝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疗法+倍... 目的 探讨对血虚肝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倍他司汀药物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血虚肝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疗法+倍他司汀药物治疗)和研究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疗法+倍他司汀药物+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总发生率、椎基底动脉[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常规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常规组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LVA为(23.15±2.46)cm/s、RVA为(22.13±2.69)cm/s、BA为(25.77±2.57)cm/s,常规组患者LVA为(23.32±2.31)cm/s、RVA为(22.49±2.45)cm/s、BA为(26.05±2.32)cm/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0、0.648、0.530,P>0.05);治疗后,研究组LVA为(26.69±0.22)cm/s、RVA为(26.13±0.35)cm/s、BA为(28.46±0.35)cm/s,常规组LVA为(24.63±0.25)cm/s、RVA为(24.43±0.51)cm/s、BA为(27.35±0.25)cm/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63、18.022、16.922,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倍他司汀药物有效应用,可明显增强患者治疗效果,并且不会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增加,有效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促进血虚肝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整体治疗水平、预后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虚肝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养血清脑颗粒 倍他司汀 疗效 不良反应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2例风湿性多肌痛患者诊疗体会
5
作者 陈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S01期93-94,共2页
风湿性多肌痛(PMR)临床上易被忽视,是一种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以颈部、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肉疼痛、晨僵、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伴或不伴发热等全身反应为表现的综合征。在临床上,由于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疾病,反复在合并疾病科住院治... 风湿性多肌痛(PMR)临床上易被忽视,是一种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以颈部、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肉疼痛、晨僵、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伴或不伴发热等全身反应为表现的综合征。在临床上,由于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疾病,反复在合并疾病科住院治疗,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或延误诊断。以下2例患者,例1因“血糖升高”收治内分泌科,例2因为“纳差乏力”收治消化科,神经内科会诊,考虑为PMR,给予小剂量强的松口服后患者症状明显恢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多肌痛 红细胞沉降率 肌肉疼痛
下载PDF
叙事护理结合翻转课堂在脑卒中患者宣教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欣 唐艳 熊敏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7期107-109,共3页
探讨新型宣教模式即5步式叙事护理结合翻转课堂在脑卒中患者宣教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50例。分别采用传统方式及新型宣教模式进行患教,比较2组患者对不同宣教... 探讨新型宣教模式即5步式叙事护理结合翻转课堂在脑卒中患者宣教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50例。分别采用传统方式及新型宣教模式进行患教,比较2组患者对不同宣教方式的评价以及对自我效能的评价。结果:不同宣教方式组在对宣教方式满意度、方便可行性、提高参与意识、掌握脑卒中防治知识、自我效能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步式叙事护理结合翻转课堂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健康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宣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翻转课堂 脑卒中 健康宣教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MODS的影响因素、特征及对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曾艳 谢柯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第3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影响因素、疾病特征及功能障碍器官个数对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4~2015年收治的3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人口学因素、疾病病情对MODS发生率的影...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影响因素、疾病特征及功能障碍器官个数对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4~2015年收治的3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人口学因素、疾病病情对MODS发生率的影响,分析出血性脑卒中伴发MODS患者中脏器损害情况对其病死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χ~2=44.02,P=0.00)、合并疾病情况(χ~2=140.94,P=0.00)和具体疾病种类(χ~2=23.24,P=0.00)的脑卒中患者伴发MODS的差异显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本病情中病灶性质(χ~2=16.35,P=0.00)、既往脑卒中史(χ~2=83.62,P=0.00)、病情发现时间(χ~2=94.13,P=0.00)的患者并发MODS的差异明显;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MODS的器官依次为肺(占51.96%)、心脏(占26.47%)、胃肠道(占12.75%)、肾脏(占3.92%);功能障碍器官个数不同的MODS患者的病死率有明显差异(χ~2=8.22,P=0.04)。结论高龄、合并心功能障碍、病情发现较晚的脑出血复发患者更易伴发MODS,损害的脏器主要为心肺,器官损害个数较多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病死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器官功能障碍 病死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