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条件下AO工艺结合微生物强化技术处理生活污水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娜 刘来胜 +1 位作者 杨平 张泽中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9期98-104,共7页
针对当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冬季运行效果低、大部分设备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维护麻烦、污水处理过程中碳源不足等问题,以北方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河湖水土样为种源,进行筛选和优化耐冷微生物菌群试验。通过富集培养、分离、... 针对当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冬季运行效果低、大部分设备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维护麻烦、污水处理过程中碳源不足等问题,以北方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河湖水土样为种源,进行筛选和优化耐冷微生物菌群试验。通过富集培养、分离、初筛、复筛等过程,培育出的复合菌群在10℃低温条件下对总氮的去除率能够达到72%。在水温为12~16℃、pH值为7.0~8.0、溶解氧为2~3 mg/L外界试验条件下,采用2套高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好氧生化池试验装置,分别投加微生物菌剂和接种活性污泥,考察2种方法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2套设备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基本相同,但投加微生物菌剂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投加活性污泥,且具有污泥减量化优势,适合在管理人员短缺、经济落后的西北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碳氮比 微生物强化 AO 系统 污泥减量化
下载PDF
三聚甲醛强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聚甲醛废水的生物强化
2
作者 叶姜瑜 李大荣 +2 位作者 陆榆丰 李媛 窦建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83,共6页
从某煤化工企业聚甲醛污水厂调节池底泥中分离出一株对三聚甲醛(s-Trioxane,TOX)有代谢作用的细菌,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该菌最适生长和降解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为7,最佳温度为30℃... 从某煤化工企业聚甲醛污水厂调节池底泥中分离出一株对三聚甲醛(s-Trioxane,TOX)有代谢作用的细菌,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该菌最适生长和降解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为7,最佳温度为30℃,耐受NaCl和TOX质量浓度分别为3 g/L和1 200 mg/L。将该菌与麦芽糖假丝酵母(Candida maltosa)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sa putida)等甲醛降解菌共同组成复合菌剂,对聚甲醛污水进行协同处理,最终出水的效果优劣顺序为:D组(TOX降解菌+甲醛降解菌)>C组(甲醛降解菌)> B组(TOX降解菌)>A组(对照组)。其中D组出水COD、甲醛和TOX的降解率分别为92.80%、96.52%和95.88%,均远优于其他组合。证明降解菌组合对甲醛和TOX降解的有效性,可作为聚甲醛污水处理的复合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废水 三聚甲醛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生物强化
下载PDF
喀斯特地貌中碳酸酐酶微生物鉴定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易哲 叶姜瑜 +2 位作者 李大荣 窦建军 石玉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113-119,共7页
碳酸酐酶(CA)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原核生物中,可以迅速催化CO2和HCO_3^-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而喀斯特地貌独特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合微生物碳酸酐酶的表达。选取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的重庆金佛山景区的土壤样本,分离出高产碳酸酐酶菌,选取酶... 碳酸酐酶(CA)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原核生物中,可以迅速催化CO2和HCO_3^-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而喀斯特地貌独特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合微生物碳酸酐酶的表达。选取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的重庆金佛山景区的土壤样本,分离出高产碳酸酐酶菌,选取酶活性最高的一株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测定生长曲线确定稳定期,最后对其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种属,同时探究了循环水系统的主要环境因子(温度、pH值、金属离子、阴离子)对其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出酶活高达2.12 U/mg的菌株C8,其为革兰氏阳性菌,呈短杆状,于18 h达到生长稳定期,C8的16S rRNA序列分析的鉴定结果为Bacillus sp.;Bacillus sp.菌CA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中性弱碱性环境有利于CA活性相对稳定,金属阳离子Ca^(2+)、Mg^(2+)、Zn^(2+)、Fe^(2+)以及阴离SO_4^(2-)、Cl^-在一定范围内可使B.RA51菌CA活性保持相对稳定。此研究为高产微生物碳酸酐酶应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碳酸酐酶 循环冷却水
下载PDF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现状研究——以渝北区某养猪场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大荣 叶姜瑜 +2 位作者 杨平 张海军 薛盛强 《环境影响评价》 2018年第4期80-84,共5页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是未来趋势,但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粪污处理和排放问题。畜禽养殖废水具有氮、磷和有机物高的特征,需要从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介绍了畜禽养殖废水常用的处理模式及处理工艺...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是未来趋势,但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粪污处理和排放问题。畜禽养殖废水具有氮、磷和有机物高的特征,需要从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介绍了畜禽养殖废水常用的处理模式及处理工艺,分别就目前广泛应用的厌氧技术、好氧技术及厌氧-好氧组合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简单介绍了重庆市渝北区某养猪场废水处理工程,以期在农业面临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推进阶段为畜禽养殖业废水的治理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源头控制 末端治理 厌氧-好氧组合技术
下载PDF
煤制聚甲醛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大荣 叶姜瑜 +1 位作者 陆榆丰 燕艳 《环境影响评价》 2017年第1期61-64,共4页
针对煤制聚甲醛废水好氧段甲醛、TOX和COD去除率低的现状,筛选并复配组合型微生物强化菌剂RJ,应用于宁夏某煤化工聚甲醛污水厂好氧段进行生物强化中试试验。试验表明,系统在经历负荷冲击期后运行稳定,活性泥生长状态良好,系统最终出水... 针对煤制聚甲醛废水好氧段甲醛、TOX和COD去除率低的现状,筛选并复配组合型微生物强化菌剂RJ,应用于宁夏某煤化工聚甲醛污水厂好氧段进行生物强化中试试验。试验表明,系统在经历负荷冲击期后运行稳定,活性泥生长状态良好,系统最终出水甲醛浓度均低于4 mg/L,甲醛去除率高达97.8%,三聚甲醛(TOX)去除率达94.2%,COD去除率达92.6%,都远高于该污水厂氧化段的现有去除率,可实现甲醛、TOX和COD的高效去除,为该强化菌剂的实际后续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复合菌剂 生物强化
下载PDF
聚甲醛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及微生物种群动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叶姜瑜 彭德 +4 位作者 陆榆丰 李大荣 窦建军 李媛 王宗萍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81-1687,共7页
聚甲醛工业废水含有甲醛、三聚甲醛和酚类等有害物,而且盐分和COD也较高,很难实现生物处理至达标排放.在聚甲醛污水厂建立中试系统并接种活性污泥,同时投加了经筛选的三聚甲醛降解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和甲醛降解菌Candida malt... 聚甲醛工业废水含有甲醛、三聚甲醛和酚类等有害物,而且盐分和COD也较高,很难实现生物处理至达标排放.在聚甲醛污水厂建立中试系统并接种活性污泥,同时投加了经筛选的三聚甲醛降解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和甲醛降解菌Candida maltosa、Pseudomonsa putida组成的复合菌剂,进行了聚甲醛、甲醛等有毒物质的选择性生物强化,通过温度梯度凝胶电泳(PCR-TGGE)技术对污水反应器进行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并与污水厂同期出水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投加复合菌剂的强化生物系统中,最终出水的甲醛、三聚甲醛(Trioxane,TOX)和COD降解率分别在97.8%、94.2%和92.6%以上,且系统表现出更高稳定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PCR-TGGE图谱表明,非生物强化系统中未检测到B.methylotrophicus,而该菌在生物强化系统中的活性一直得以维持,其对有毒物质的持续降解解除了其它微生物群落的抑制因子,污泥活性有效增强,说明该菌及复合菌剂确实对TOX及甲醛等毒性物质可有效降解,选择性生物强化可成为工业污水处理的可靠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废水 三聚甲醛 生物降解 生物强化 PCR-TGGE
原文传递
煤制甲醇循环水系统中块状污垢的分析和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明芝 叶姜瑜 +2 位作者 李大荣 于瑶 王端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22,共5页
煤制甲醇厂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因轻微泄漏出现泡沫和微小块状污垢,取样后通过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和化学显色分析表明,该污垢主要为细菌纤维素,并采用微生物学分离手段获得1株优势菌。经16S rDNA基因序列及BIOLOG碳源利用分析表明,... 煤制甲醇厂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因轻微泄漏出现泡沫和微小块状污垢,取样后通过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和化学显色分析表明,该污垢主要为细菌纤维素,并采用微生物学分离手段获得1株优势菌。经16S rDNA基因序列及BIOLOG碳源利用分析表明,该菌为木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甲醇浓度和pH值对该菌产纤维素能力影响较大,甲醇浓度为15~25 mL/L时产纤维素最强,pH值为8~9时纤维素产量仅为pH值5.0时的50%。当与其他甲醇降解菌共同生长时,由于竞争性排除、生态位争夺等作用,该菌产纤维素能力下降超过37.9%。该发现为生物法控制煤制甲醇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纤维素污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甲醇 污垢 细菌纤维素 冷却水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