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检验报告制度的实证研究--评最高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7条 被引量:21
1
作者 涂舜 陈如超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3期100-114,共15页
为了回应非法定鉴定机构的鉴定人作出的专家意见在司法实践中引起的争议,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7条将该专家意见称为检验报告,并降格为法官定罪量刑的参考,而非定案的根据。通过分析相关裁判文书发... 为了回应非法定鉴定机构的鉴定人作出的专家意见在司法实践中引起的争议,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7条将该专家意见称为检验报告,并降格为法官定罪量刑的参考,而非定案的根据。通过分析相关裁判文书发现,尽管被告方不断对检验报告提出异议,且检验人几乎不出庭,但检验报告却被法官高频率采信,检验报告的功能事实上就等同于鉴定意见。司法解释话语与实践的背离,导致并非法定证据的检验报告被法官实际当作鉴定意见使用,这种使用规避了被告方对检验机构与检验人法定资质的质疑,同时也使法官放松了对检验报告的审查力度。应该消除司法解释第87条建构的检验报告与鉴定意见的话语区隔,重构与鉴定意见相同的一套规制检验报告的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 司法解释第87条 检验报告 制度改进
下载PDF
论签名笔迹伪装性实验样本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如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7-12,共6页
目的一是如何从技术层面解决当前司法鉴定,特别是民事司法鉴定实践中当事人故意伪装书写实验样本造成的鉴定困境;二是如何将鉴定技术无法克服的难题及其证明的伪装性书写事实,在法律层面进行有意义的证据转换。方法首先根据鉴定实践,分... 目的一是如何从技术层面解决当前司法鉴定,特别是民事司法鉴定实践中当事人故意伪装书写实验样本造成的鉴定困境;二是如何将鉴定技术无法克服的难题及其证明的伪装性书写事实,在法律层面进行有意义的证据转换。方法首先根据鉴定实践,分析书写人伪装书写实验样本的主要手法;其次,基于经验探讨识别签名笔迹伪装性实验样本的系列方法;最后,寻找合法的技术性策略,提取具有较高比对价值的补充样本。结果笔迹鉴定实践证明,受主、客观条件影响,理论上的样本补充策略功能有限,在只有伪装性实验样本(也包括平时样本比对条件差)的案件中,鉴定人几乎只能作退案处理,或者作出检材字迹与样本字迹没有比对条件的鉴定意见。结论伪装性签名实验样本在同一认定中的比对价值固然下降,但却可以作为证明书写人存在伪装书写的重要证据。在一定条件下,委托人(如法院)可以根据书写人伪装书写的客观事实,对书写人作出可反驳的不利推论与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签名笔迹 伪装性实验样本 识别方法 应对措施
下载PDF
我国毒品犯罪治理的方向与措施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如超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7-110,共14页
我国毒品犯罪总体处于国家可控范围之内,但形势较为严峻。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打击的毒品犯罪案件数、抓获犯罪人数与缴获的毒品量一直呈攀高之势。多年以来,国家展开声势浩大的毒品犯罪治理,结果却是案件越打越... 我国毒品犯罪总体处于国家可控范围之内,但形势较为严峻。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打击的毒品犯罪案件数、抓获犯罪人数与缴获的毒品量一直呈攀高之势。多年以来,国家展开声势浩大的毒品犯罪治理,结果却是案件越打越多、犯罪人数愈抓愈多。毒品犯罪根源于毒品需求市场的强力拉动带来的畸高利润,同时毒品犯罪供应市场的独特结构与毒品犯罪打击的一些方向性偏差,又共同制约了国家毒品犯罪治理的整体效果。我国治理毒品犯罪无捷径可走,只有降需减供。这就需要扭转目前偏好毒品犯罪打击的评价体系,真正落实毒品预防教育,创新戒毒措施体系,提升与优化国家打击毒品犯罪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犯罪 打击效果 治理方向 制度逻辑
下载PDF
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工作的制度变迁及其完善:1979-2019—基于刑事司法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涂舜 《证据科学》 2020年第4期483-498,共16页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人民检察院基于刑事办案需要,逐渐恢复与重建了检察技术工作。纵观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颁布至今的40余年发展历程,检察机关检察技术工作的制度功能经历了系列变迁:一是从现场勘验检察与司...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人民检察院基于刑事办案需要,逐渐恢复与重建了检察技术工作。纵观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颁布至今的40余年发展历程,检察机关检察技术工作的制度功能经历了系列变迁:一是从现场勘验检察与司法鉴定的二元功能,逐一拓展到多元功能的并存局面;二是勘验检查与司法鉴定功能逐步弱化;三是检察技术工作逐渐覆盖了检察机关刑事办案的重要领域。尽管如此,当前检察技术工作的功能,依然面临检察技术资源瓶颈与制度供给不足的双重困境。因此,为了发挥检察技术工作的制度功能,实现检察技术人员的功能转型,保障检察机关的办案质量,检察系统应当合理定位检察技术工作、有效配置检察技术资源并完善检察技术工作的相关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检察院 检察技术 检察技术人员 检察技术工作功能
原文传递
一起重型精神病人所致命案的反侦查行为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向静 《刑事技术》 2017年第4期337-341,共5页
近几年来,重型精神病人所致命案逐年增多。重型精神病人大多辨别能力下降,缺乏反侦查能力,但有一些重型精神病人作案后仍表现出反侦查行为,困扰侦查工作。本文报道一起疑似纠纷所致命案,通过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物证检验结果分析,并结... 近几年来,重型精神病人所致命案逐年增多。重型精神病人大多辨别能力下降,缺乏反侦查能力,但有一些重型精神病人作案后仍表现出反侦查行为,困扰侦查工作。本文报道一起疑似纠纷所致命案,通过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物证检验结果分析,并结合调查情况、审讯情况、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及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可以明确作案人为重型精神病人,其作案动机怪异离奇。对此类命案的作案特点及反侦查行为进行分析对确定案件性质、刻画犯罪人特征、明确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精神病人 反侦查行为 命案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下载PDF
精神障碍者暴力犯罪后否认犯罪事件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向静 《刑事技术》 2018年第2期130-134,共5页
近几年来,随着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数量的增多及个体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暴力犯罪的精神障碍者在审讯中常表现出对犯罪事件的否认,严重影响侦讯工作。否认犯罪事件的行为有病理性精神症状的影响,也有自我防御机制的参与,正确分辨这种否认... 近几年来,随着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数量的增多及个体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暴力犯罪的精神障碍者在审讯中常表现出对犯罪事件的否认,严重影响侦讯工作。否认犯罪事件的行为有病理性精神症状的影响,也有自我防御机制的参与,正确分辨这种否认行为是基于真正的"遗忘"还是逃避侦查的自我保护行为,对制定后续的审讯策略,明确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3例精神分裂症者暴力犯罪后否认犯罪事件的案例,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有助于鉴别真假"遗忘"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暴力犯罪 否认犯罪事件 遗忘 伪装失忆
下载PDF
基层公安机关手机取证问题研究
7
作者 陈如超 刘圣运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4-73,共10页
当前,在刑事犯罪案件中,手机大量被作为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手机中的电子数据往往成为公安机关办案或破案的重要证据,手机取证是公安机关刑事办案的重要手段。通过对G省B市C区公安分局的实证调研发现,侦查机关的手机取证存在规范层面与... 当前,在刑事犯罪案件中,手机大量被作为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手机中的电子数据往往成为公安机关办案或破案的重要证据,手机取证是公安机关刑事办案的重要手段。通过对G省B市C区公安分局的实证调研发现,侦查机关的手机取证存在规范层面与技术层面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基层公安机关手机取证的规范结构不完善,资源结构不合理。解决手机取证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多元化的体系性改进措施:更新取证技术,建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规范网络运营商的协助取证机制,重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强化电子数据证据保管制度,构建非法电子数据排除规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机关 刑事案件 手机取证 电子数据
下载PDF
合成新型CuCr_2O_4黑色纳米粉末快速显现潜手印研究
8
作者 彭迪 张阑馨 谢家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3-18,共6页
目的建立使用新型CuCr_2O_4黑色纳米粉末快速显现现场潜手印的方法。方法使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粒径约为50 nm的CuCr_2O_4黑色粉末,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XRD)对该显现粉末进行表征,发现其为尖晶石型球状颗粒... 目的建立使用新型CuCr_2O_4黑色纳米粉末快速显现现场潜手印的方法。方法使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粒径约为50 nm的CuCr_2O_4黑色粉末,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XRD)对该显现粉末进行表征,发现其为尖晶石型球状颗粒,纯度高,粒径基本均一。经用粉末刷显法和小颗粒悬浮液法对不同性质客体上的较陈旧汗潜手印、血潜手印进行显现。结果 CuCr_2O_4黑色纳米粉末与手印物质结合紧密,显现较陈旧汗油手印、血潜手印纹线清晰、连贯。结论 CuCr_2O_4黑色纳米粉末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可有效显现渗透及非渗透性浅色客体上的汗潜、血潜手印,为现场手印的粉末显现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2O4纳米粉末 汗潜手印 血潜手印 快速显现
下载PDF
专家参与刑事司法的多元功能及其体系化 被引量:43
9
作者 陈如超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9-107,共19页
从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布至今,专家参与我国刑事司法的制度功能变得开放而多元。专家制度功能的多元化,根源于刑事司法的三重逻辑:弥合法律人与专家之间知识鸿沟的“认知逻辑”;落实公检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权... 从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布至今,专家参与我国刑事司法的制度功能变得开放而多元。专家制度功能的多元化,根源于刑事司法的三重逻辑:弥合法律人与专家之间知识鸿沟的“认知逻辑”;落实公检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权力逻辑”;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与实现控辩平等的“权利逻辑”。从结构主义与整体主义的视角看,当前,刑事专家制度存在明显的体系化缺陷,主要表现为专家制度过度权力化、专家制度功能尚未结构化、专家制度不够规范化。改进刑事专家制度,应当采取体系化路径:首先,将多元专家参与模式调整为鉴定人与专家辅助人二元专家模式;其次,彰显专家制度的“权利逻辑”,矫正过度权力化倾向;最后,构建系统化的专家制度,为专家服务刑事司法创造制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 专家制度 有专门知识的人 鉴定人 专家辅助人
原文传递
刑事专家辅助人的制度再造——基于检察机关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9
10
作者 涂舜 《证据科学》 2018年第6期756-768,共13页
检察机关依据现行刑诉法指聘"有专门知识的人"(即专家辅助人)参与法庭质证鉴定意见的案件目前尚不多见,司法实践证明,"有专门知识的人"更多以非鉴定人身份在侦控阶段辅助检察机关办案。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 检察机关依据现行刑诉法指聘"有专门知识的人"(即专家辅助人)参与法庭质证鉴定意见的案件目前尚不多见,司法实践证明,"有专门知识的人"更多以非鉴定人身份在侦控阶段辅助检察机关办案。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办案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以非鉴定人身份辅助检察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制度规范。但一旦放宽理论视野,则可以发现在侦控阶段辅助检察机关办案的其他类型的"有专门知识的人",其实与庭审阶段质证鉴定意见的专家辅助人功能等同,所以,刑事司法应该建构全程参与、功能多元的统一专家辅助人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 检察机关 专家辅助人 制度功能
原文传递
司法鉴定制度变迁四十年及其改革趋势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如超 陈鲜瑜 《证据科学》 2019年第3期333-346,共14页
从1979年至今,我国司法鉴定经历了四十余年的制度变迁历程。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塑造的刑事司法鉴定格局,至今依然保留了侦鉴混同与司法鉴定的国家垄断主义等权力性特征;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奠... 从1979年至今,我国司法鉴定经历了四十余年的制度变迁历程。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塑造的刑事司法鉴定格局,至今依然保留了侦鉴混同与司法鉴定的国家垄断主义等权力性特征;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奠定的民事司法鉴定的制度框架,则逐渐从权力型鉴定过度到司法鉴定辅助法官断案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双重功能局面。从整体而言,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特别是刑事司法鉴定制度需要根据当前诉讼制度改革的宏大背景进行相应调整。调整的趋势主要包括:不断强化司法鉴定的权利属性,以及继续弱化司法鉴定的权力色彩,实现当事人权利对公检法机关鉴定权力的有效制约;实现司法鉴定意见庭审质证的实质化;加强鉴定人权利与责任的体系化与匹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制度变迁 民事司法鉴定 刑事司法鉴定
原文传递
论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的衔接机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如超 《证据科学》 2018年第3期281-299,共19页
为了革除法院长期"自审自鉴"的积弊,实现科学鉴定客观中立服务民事司法的功能,2005年国家建构了司法行政机关管理鉴定与法院使用鉴定(意见)的二元结构。然而,司法鉴定管理主体与使用主体的二元分离,却造成司法实践中鉴定管理... 为了革除法院长期"自审自鉴"的积弊,实现科学鉴定客观中立服务民事司法的功能,2005年国家建构了司法行政机关管理鉴定与法院使用鉴定(意见)的二元结构。然而,司法鉴定管理主体与使用主体的二元分离,却造成司法实践中鉴定管理与使用关系的脱节,这既诱导法院与司法行政机关相互僭权,又未能在司法鉴定过程中成功形塑法院/法官、社会鉴定机构/鉴定人、当事人与司法行政机关之间的制度互动。针对既往法院鉴定管理权与使用权一体化的弊端以及法院与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权之争,国家固然应当分离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主体,但也应同时在鉴定管理与使用之间建立科学的衔接机制。建构衔接机制的根本路径,则是超越当前国家偏好约束社会鉴定机构/鉴定人的单一趋势,而应围绕司法鉴定的整个流程,在不同鉴定程序阶段,分别在不同主体之间塑造良性互动的制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管理 鉴定使用 分离结构 衔接机制
原文传递
电子签名笔迹的动态特征:种类、价值及其运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涂舜 《证据科学》 2019年第2期242-255,共14页
随着现代社会不同领域电子签名的广泛运用,司法实践中对电子签名笔迹的真实性检验,可能会逐渐成为当前与未来文件检验界的重要课题。但迄今为止,电子签名笔迹的笔迹特征种类及其价值大小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有别于普通签名笔迹的动态... 随着现代社会不同领域电子签名的广泛运用,司法实践中对电子签名笔迹的真实性检验,可能会逐渐成为当前与未来文件检验界的重要课题。但迄今为止,电子签名笔迹的笔迹特征种类及其价值大小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有别于普通签名笔迹的动态特征方面,理论界讨论更少。为了充分利用电子签名笔迹的笔迹信息,提高电子签名笔迹检验的准确性、可靠性,我们需要侧重分析电子签名笔迹动态特征的种类,论述该类特征在电子签名笔迹检验中的价值。最后,通过在电子签名摹仿笔迹中对动态特征的运用效果进行检验验证,本文提出了利用电子签名笔迹动态特征检验鉴定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签名笔迹 笔迹特征 动态特征 摹仿笔迹
原文传递
公安派出所违法审讯的法律控制——基于西南某市A派出所的个案延伸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如超 田晋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21-27,共7页
羁押前审讯历来都被视为产生违法审讯、乃至刑讯逼供的重要阶段。经过国家持续多年的法律治理,违法审讯的面貌已经发生改变。基于西南某市A派出所的个案研究发现,民警的日常审讯基本符合法律规定,但在刑讯逼供等极端违法审讯已逐步销声... 羁押前审讯历来都被视为产生违法审讯、乃至刑讯逼供的重要阶段。经过国家持续多年的法律治理,违法审讯的面貌已经发生改变。基于西南某市A派出所的个案研究发现,民警的日常审讯基本符合法律规定,但在刑讯逼供等极端违法审讯已逐步销声匿迹的情况下,民警的其他违法审讯,特别是审讯程序违法依然存在。国家不仅需要治理审讯方法违法,也需要正视、严加规范民警的审讯程序违法问题。通过进一步提高两种违法审讯的可识别性、可验证性及惩罚成本的同时,实现民警审讯行为的事前防控,配套改革公安机关内部的相关制度,最大程度地降低我国刑事审讯的违法性,以提升公安民警办案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派出所 刑事审讯 违法审讯 法律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