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村证券:中国的隐性财政负担
1
作者 孙明春 《商务周刊》 2010年第17期66-67,共2页
2008年底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措施,成功地帮助中国政府在2009年实现了8.7%的GDP增长。我们在一年前就指出:(1)4万亿并非都来自财政刺激资金,大部分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来融资;(2)地方政府实际上的刺激项目规模将远远超过4万亿的总额,
关键词 财政负担 中国政府 野村证券 2008年 2009年 经济刺激 银行贷款 项目规模
下载PDF
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风险:前景与对策
2
作者 谢平 李伏安 +13 位作者 魏加宁 阎庆民 张健华 黄益平 梅建平 钟伟 黄金老 孙明春 周道许 徐刚 瞿强 张斌 诸建芳 王海明 《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 2009年第8期18-27,共10页
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正在酝酿?主持人:当前的资产价格暴涨,是否可能传递到实体经济领域而导致CPI在三季度出现拐点?有无可能出现泡沫'三部曲':股价涨-楼价涨-物价涨?
关键词 通货膨胀风险 资产泡沫 货币政策 信贷政策 房地产价格 实体经济部门 利润指标 股票价格 产能过剩
下载PDF
经济尚未企稳,改革仍需接力
3
作者 陆挺 王立升 王竞 《中国货币市场》 2019年第5期6-11,共6页
今年一季度,虽然我国经济复苏迹象初显,但跟过去几轮宽松相似,本轮宽松仍主要是通过加速信贷投放,从而加高杠杆率的方式来撬动以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为主的增长。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看,以货币信贷扩张为基础的需求刺激政策的空间明显收... 今年一季度,虽然我国经济复苏迹象初显,但跟过去几轮宽松相似,本轮宽松仍主要是通过加速信贷投放,从而加高杠杆率的方式来撬动以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为主的增长。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看,以货币信贷扩张为基础的需求刺激政策的空间明显收窄,若要经济真正走上复苏和可持续稳定的轨道,告别过去几年的大幅波动,本轮宽松政策需要真正将结构性改革提到历史性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经济复苏 接力 宏观经济形势 刺激政策 信贷投放 基建投资 信贷扩张
下载PDF
CPI通胀前景展望
4
作者 孙明春 《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 2009年第11期17-18,共2页
8月份中国的CPI通缩从7月份的年同比-1.8%,收窄至-1.2%。在我们看来,CPI通缩可能已于7月份触底,并且10月或11月份应该会重现通胀,但我们预期直至2011年通胀都将维持温和态势。
关键词 CPI 批发价格指数 非食品价格 产能过剩 环比上涨 降价竞争 零售价格指数 货币紧缩政策 存款利率
下载PDF
2009年将是V形增长年
5
作者 孙明春 《竞争力》 2009年第3期14-14,共1页
2008年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许多经济学家大幅下调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甚至有些人预计将会低于7%。经济形势虽然低迷,但却不能盲目的悲观。在我看来,近期的经济疲软是被两个短期的因素夸大了,所以我仍然坚持... 2008年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许多经济学家大幅下调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甚至有些人预计将会低于7%。经济形势虽然低迷,但却不能盲目的悲观。在我看来,近期的经济疲软是被两个短期的因素夸大了,所以我仍然坚持8%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经济学家 经济形势 经济疲软 低迷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反弹的关键
6
作者 陆挺 《财新周刊》 2023年第7期9-9,共1页
中国经济未来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疫情放开之后,2023年1月份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未来几个月可能会面临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冲击。2023年肯定仍存在报复性消费的问题,但这种报复性消费增长大概率不会到达或超过10%。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报复性 风险和挑战 第二波 第三波 疫情 消费 冲击
原文传递
现在“发钱”效果几何
7
作者 陆挺 《中国改革》 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
全民发钱或消费券的最佳机会已经错过,若要“发钱”,应该针对特定人群。当下通过“保交房”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出清,可能是最优的政府花钱方式之一针对当下的中国经济形势,经济学家中形成了两个似乎是不容置疑的共识:降息和发钱。有学... 全民发钱或消费券的最佳机会已经错过,若要“发钱”,应该针对特定人群。当下通过“保交房”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出清,可能是最优的政府花钱方式之一针对当下的中国经济形势,经济学家中形成了两个似乎是不容置疑的共识:降息和发钱。有学者认为,只要持续大幅降息就能解决所有经济问题,也有经济学家坚信只要给全民发钱或消费券,就能刺激消费和拉动内需,最后药到病除经济满血复活。关于降息问题,我们以后另作讨论,本文先就发钱这个话题做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消费 消费券 房地产市场 降息 特定人群 拉动内需 中国经济形势 经济学家
原文传递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得失
8
作者 陆挺 《财新周刊》 2023年第46期7-7,共1页
过去几年,中国经历房地产市场的巨大调整,但与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存在很大差别。第一,两国的房地产泡沫不可一概而论,资产受损程度不同,资产受损类型不同,以及资产受损方还款意愿和能力不同。第二,两国经济发展水平迥异,中国房地... 过去几年,中国经历房地产市场的巨大调整,但与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存在很大差别。第一,两国的房地产泡沫不可一概而论,资产受损程度不同,资产受损类型不同,以及资产受损方还款意愿和能力不同。第二,两国经济发展水平迥异,中国房地产并非通过资产负债表冲击经济,中国经济复苏乏力的成因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款意愿 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泡沫 经济发展水平 资产负债表 受损程度 经济复苏乏力 理论得失
原文传递
当前经济与债务
9
作者 陆挺 《财新周刊》 2023年第37期9-9,共1页
未来几个月经济下行压力可能会更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暑假结束,疫后报复性消费反弹差不多就要结束。二是房地产行业巨幅调整会连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以及众多家庭,可能会导致螺旋式下行的趋势,目前这种趋势并... 未来几个月经济下行压力可能会更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暑假结束,疫后报复性消费反弹差不多就要结束。二是房地产行业巨幅调整会连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以及众多家庭,可能会导致螺旋式下行的趋势,目前这种趋势并没有被遏制,对未来几个月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形势会带来一定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下行压力 金融机构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房地产行业 金融形势 宏观经济形势 报复性 上下游企业
原文传递
崎岖的复苏之路
10
作者 陆挺 《财新周刊》 2023年第1期7-7,共1页
随着中国防疫政策的优化和房地产政策转向,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在即。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们认为需要适度降低对2023年经济复苏力度的预期。疫情第一波大暴发将拖累2023年一季度经济,之后余波将可能压制经济反弹的力度;2023年中国出口... 随着中国防疫政策的优化和房地产政策转向,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在即。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们认为需要适度降低对2023年经济复苏力度的预期。疫情第一波大暴发将拖累2023年一季度经济,之后余波将可能压制经济反弹的力度;2023年中国出口将大幅放缓,而报复性消费和房地产投资回升的力度也可能低于预期。我们估计2023年GDP增速可能在5%左右,低于5%的概率还相当大。稳定民间预期和加速对外开放是2023年经济重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投资 房地产政策 预期 经济复苏 报复性 对外开放
原文传递
2035年我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需要多快的GDP增速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挺 《企业观察家》 2021年第3期16-17,共2页
我国幅员广大,地区之间贫富差距明显。尽管未来15年我国整体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难度不小,但部分地区人均GDP几乎可以确定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因关乎十四五等中远期规划,会议公报举世瞩目,境内外尤其关注我... 我国幅员广大,地区之间贫富差距明显。尽管未来15年我国整体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难度不小,但部分地区人均GDP几乎可以确定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因关乎十四五等中远期规划,会议公报举世瞩目,境内外尤其关注我国执政党是否会再度给出远景增长目标。5年前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明确提出2020年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此可推算,2015~2020年期间,年均GDP增速需要达到6.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发达国家 会议公报 贫富差距 人均GDP 远期规划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十八届五中全会
原文传递
仅靠降准难以提振经济
12
作者 陆挺 《财新周刊》 2019年第2期7-7,共1页
降准对经济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并不足以扭转下行态势。要提振经济增长,还需要鼓励政府、国有企业、民企和居民部门在重要经济领域(尤其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增加支出、扩大总需求。但基建和房地产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改观,因为可以立即... 降准对经济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并不足以扭转下行态势。要提振经济增长,还需要鼓励政府、国有企业、民企和居民部门在重要经济领域(尤其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增加支出、扩大总需求。但基建和房地产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改观,因为可以立即启动的优质基础设施项目相对缺乏,非市场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太可能很快放松,并且冬季通常不是基建与房地产项目理想的开工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房地产调控政策 基础设施项目 房地产项目 正面影响 国有企业 经济领域 非市场化
原文传递
央票互换工具并非QE
13
作者 陆挺 王立升 +1 位作者 陈家瑶 王竞 《财新周刊》 2019年第5期7-7,共1页
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可以使用持有的合格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从央行换入流动性更好的央行票据。
关键词 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 央行票据 公开市场业务 交易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