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葵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纤维化指标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高素华 叶赏和 +3 位作者 胡国华 傅晓俊 唐洁 胡铃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9-1220,共2页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纤维化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DN患者84例,均接受正规胰岛素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雷公藤多苷20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纤维化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DN患者84例,均接受正规胰岛素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雷公藤多苷20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葵胶囊5片/次,3次/d口服,12 w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MG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9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P<0.01)。结论黄葵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早期PN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及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黄葵胶囊 雷公藤多苷 纤维化指标
下载PDF
华蟾素诱导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盛秀胜 徐玲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MTT法观察华蟾素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DNA电泳、流式细胞术、AnnexinV标记法检测华蟾素作用后K562细胞的凋亡状况。流式细胞术分析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MTT法观察华蟾素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DNA电泳、流式细胞术、AnnexinV标记法检测华蟾素作用后K562细胞的凋亡状况。流式细胞术分析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华蟾素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生长,且有浓度依赖关系,作用48小时的IC50值为(0.152±0.012)ug/ml。K562细胞经0.5ug/ml的华蟾素作用48小时后,DNA琼脂糖电泳可见凋亡的特征性梯形条带。0、0.0625、0.125、0.25、0.5ug/ml的华蟾素作用K562细胞48小时后的凋亡率分别为(3.78±0.09)%、(3.84±0.19)%、(39.43±1.90)%、(64.55±2.70)%、(81.05±4.23)%。华蟾素作用后K562细胞Caspase-3表达增高在0.0625±0.5u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华蟾素对红白血病细胞K562具有凋亡诱导作用,其机制与提高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华蟾素/治疗应用 凋亡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五酯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素华 郑海文 +2 位作者 鲍贤富 唐洁 胡铃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9期1720-1721,共2页
肝纤维化是由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所致的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必经的病理过程,细胞因子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1]。五酯胶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护肝药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细胞类子类 中草药
下载PDF
应用RAPD技术对我国11个地域株并殖吸虫遗传变异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刘超群 关飞 +1 位作者 陈彦 牛安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对来自中国3省9地11个地域株并殖吸虫进行遗传变异研究,明确它们的亲缘关系,为并殖吸虫的分类提供依据,尤其为湖北省并殖吸虫流行区划分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探讨采用不同虫期标本及其不同保存方法对该研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扩增... 目的对来自中国3省9地11个地域株并殖吸虫进行遗传变异研究,明确它们的亲缘关系,为并殖吸虫的分类提供依据,尤其为湖北省并殖吸虫流行区划分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探讨采用不同虫期标本及其不同保存方法对该研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11个地域株并殖吸虫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带型,计算各株并殖吸虫的遗传距离,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RAPD技术将11个地域株并殖吸虫分为3类:①江西武宁、浙江兰亭、湖北温泉和湖北赤壁;②湖北走马(a)、湖北走马(b)、湖北五峰(a)、湖北五峰(b)、湖北十堰和湖北五里;③湖北神农架。结论11个地域株并殖吸虫在基因水平上存在差异,其中有种间和种内差异。我国湖北、江西和浙江3省存在3种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和一种尚未定种的神农架并殖吸虫;湖北存在除卫氏、斯氏并殖吸虫外不明种的神农架并殖吸虫。采用不同虫期(成虫和囊蚴)标本及其不同保存方法不影响遗传变异研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并殖吸虫 遗传变异
下载PDF
高血压家族史对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慧兰 胡申红 刘超群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有高血压家族史同时血压为正常高值的30例患者(家族史阳性组)及同期血压正常高值但无高血压家族史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 目的 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有高血压家族史同时血压为正常高值的30例患者(家族史阳性组)及同期血压正常高值但无高血压家族史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TC、HDL-C、LDL-C、TG、尿酸、肌酐以及血清NO、vWF水平.结果 两组间FPG、TC、HDL-C、LDL-C、TG、尿酸、肌酐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家族史阳性组血清vWF明显高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较无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更明显,对于此类人群应注意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功能 高血压家族史 VWF NO
下载PDF
核苷(酸)类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HBV逆转录酶区基因耐药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徐玲娟 盛秀胜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了解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HBV耐药变异特点。方法:收集163份长期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获得HBV全长逆转录酶区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查该区内6个经典... 目的:了解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HBV耐药变异特点。方法:收集163份长期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获得HBV全长逆转录酶区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查该区内6个经典耐药变异位点并鉴定基因型,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药物耐药特征及与HBV基因型关系。结果:163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有64份(占39.26%)发现了已知耐药位点变异。拉米夫定(1amivudine,LAM)治疗组耐药性变异比例高于阿德福韦(adefovir dipivoxil,ADV)治疗组。单用LAM组和单用ADV组发现已知耐药位点变异比例分别为39.40%和12.90%。19例LAM和ADV序贯治疗的患者中出现5例(占26.32%)多药耐药变异特征,而LAM与ADV联合治疗的16例患者中未发现后续ADV耐药变异。耐药变异与HBV基因型相关性分析显示,存在RT基因耐药位点变异的单用LAM组、单用ADV组、LAM和ADV序贯治疗组和LAM治疗后加用ADV组间的HBV基因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长期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耐药变异复杂,对LAM耐药的患者,改用ADV比加用ADV更易导致多重耐药变异。核苷(酸)类药物耐药变异与HBV基因型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耐药性变异 核苷(酸)类药物
下载PDF
Th22细胞因子协同促进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抗沙眼衣原体感染体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玲娟 赵秀敏 +1 位作者 朱丹阳 许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2-746,共5页
目的体外研究Th22细胞因子(IL-22、TNF-α)在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抵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Th22细胞,ELISA检测Th22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及其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MOECs)表达Th1趋化因子、抗菌肽的影响;Tra... 目的体外研究Th22细胞因子(IL-22、TNF-α)在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抵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Th22细胞,ELISA检测Th22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及其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MOECs)表达Th1趋化因子、抗菌肽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MOECs上清对Th1细胞的趋化能力;分别用免疫荧光法、PCR及7-乙氧基试卤灵(7-ethoxyresrufin,7-ER)法检测Th22上清对输卵管上皮细胞抑制Chlamydia trichomatis(Ct)能力、促进胰岛再生源蛋白3g(regenerating islet-derived protein-3g,Reg3g)Reg3g表达及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Th22细胞以分泌IL-22、TNF-α为主。Th22上清可诱导MOECs表达Th1细胞趋化因子CXCL9/10/11及抗菌肽mBD-2表达,活化MOECs对Th1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并抑制Ct生长。同时,Th22上清可促进MOECs Reg3g表达及增强其活性。结论 Th22细胞因子能增强MOECs介导的天然免疫功能,促进其损伤修复,在Ct及其它性传播疾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IL-22 TNF-α 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 TH22细胞
下载PDF
GEM3000血气仪测定动脉血钾、钠、葡萄糖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蔡红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7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GEM3000血气仪测定钾、钠、葡萄糖项目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80例动脉血在GEM3000血气仪上进行血气分析,同时单独抽取不抗凝血液(测定时用血清)和动脉血剩余血液(测定时用血浆)用Bayer644电解质测定仪测定钾、钠,用CX4生化仪测... 目的探讨GEM3000血气仪测定钾、钠、葡萄糖项目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80例动脉血在GEM3000血气仪上进行血气分析,同时单独抽取不抗凝血液(测定时用血清)和动脉血剩余血液(测定时用血浆)用Bayer644电解质测定仪测定钾、钠,用CX4生化仪测定葡萄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血气分析抗凝血液与不抗凝血血清的结果比较:前者钾显著降低,钠与葡萄糖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如对测定结果进行适当的校正,其误差可控制在允许的变异范围内。结论只要按本文介绍的方法采血及进行动脉血钾测定值的校正,GEM3000血气仪测定钾、钠、葡萄糖项目可以减少抗凝剂肝素钠带来的影响,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动脉血 葡萄糖
下载PDF
血乳酸测定对急性失血性休克预后的评估
9
作者 蔡红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334-334,共1页
创伤是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总死亡人数的10%。由于创伤给患者造成了劳动力丧失、死亡和伤残,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尽管创伤治疗水平在提高,但不可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占创伤相关死亡的30%-40%,通过早期处理不可控出血可... 创伤是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总死亡人数的10%。由于创伤给患者造成了劳动力丧失、死亡和伤残,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尽管创伤治疗水平在提高,但不可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占创伤相关死亡的30%-40%,通过早期处理不可控出血可能是降低院内死亡率的主要方法。我们对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LA)测定,将结果与预后作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血性休克 血乳酸测定 预后 主要死亡原因 创伤治疗 评估 院内死亡率 死亡人数
下载PDF
血乳酸测定对急性失血性休克预后的评估
10
作者 蔡红芳 《浙江检验医学》 2008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乳酸 血气分析
下载PDF
1例感染布鲁杆菌患者骨髓中见戒指细胞的报道 被引量:1
11
作者 庞珍珍 刘超群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3年第4期298-299,共2页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为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多样。本病所累及的组织器官广泛,其中以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的病变最为显著。其症状与多种疾病相似,易发生误诊...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为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多样。本病所累及的组织器官广泛,其中以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的病变最为显著。其症状与多种疾病相似,易发生误诊。目前对本病血液系统的变化,特别是骨髓象特点尚缺乏系统分析。现对一例布鲁杆菌病患者的血常规、骨髓象及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噬细胞系统 骨髓象特点 布鲁杆菌病 患者 戒指 感染 临床症状 布鲁氏菌病
原文传递
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治疗中发生YMDD变异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盛秀胜 徐玲娟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的发生与血清HBVDNA水平、HBeAg、ALT的关系。方法以2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HBeAg、ALT等指标;经过12个月随访,...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的发生与血清HBVDNA水平、HBeAg、ALT的关系。方法以2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HBeAg、ALT等指标;经过12个月随访,期间每3个月检测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和YMDD变异等。结果在接受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后,2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63例发生YMDD变异(21.36%),YMDD变异组治疗前血清HBVDNA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YMDD变异组[(7.16±0.34):(6.20±0.63)log10拷贝/mL,P〈0.01],YMDD变异组患者的HBeAg阳性率与未发生YMDD变异组患者的HBeAg阳性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1.90%:40.95%,P〈0.01);YMDD变异组患者治疗前ALT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YMDD变异组患者[(174.9±108.1):(96.1±54.4)IU/L,P〈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的发生与血清HBVDNA水平、HBeAg、ALT等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BVDNA、HBeAg、ALT等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YMDD变异 拉米夫定 病毒水平 ALT HBEAG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在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徐瑞龙 朱以军 +6 位作者 卜黎红 许健波 潘芸 单小云 郑昭瓃 吴俊庆 王惠姣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共5页
目的 建立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真菌快速药敏试验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流式细胞术检测真菌药敏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应用该法检测230株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并将其检测结果与m27-a2... 目的 建立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真菌快速药敏试验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流式细胞术检测真菌药敏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应用该法检测230株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并将其检测结果与m27-a2的标准化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流式细胞术所检测的mic值与m27-a2标准化方法的检测mic结果一致率为85.0%~100%.结论 流式细胞术与标准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rapid detection method of flow cytometry for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methods the experiment conditions of flow cytometry were optimized and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1cs) of 230 strains of candida spp to flucytosin,fluconazol,itraconazole,amphotericin b were detected.the mic results obtained by flow cytometry were compared with m27-a2 reference assay.results the agreement of mic results between flow cytometry and m27-a2method was 85.0% - 100%.conclusion flow cytometry can be used as a rapid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真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耐药性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宗劲 吕火烊 +1 位作者 胡庆丰 王学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170-3171,3174,共3页
目的探讨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药敏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及病人临床资料。结果共分离出15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其中11例病人为医院感染;15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中对替加环素(15/15... 目的探讨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药敏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及病人临床资料。结果共分离出15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其中11例病人为医院感染;15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中对替加环素(15/15)、亚胺培南(13/1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15)、左旋氧氟沙星(10/15)较敏感,对氨苄西林(5/15)、头孢唑啉(5/15)、氨曲南(6/15)、环丙沙星(6/15)敏感性较低,其中有5株为多重耐药株;治疗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所致的感染,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为主,严重感染病人使用复合制剂或联合用药,其中11例病人治愈。结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引起的感染较为少见,多数为医院感染且患者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以有效控制该菌引起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药敏试验 临床信息 抗生素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燕燕 吴俊庆 +1 位作者 刘超群 黄莹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21期2903-2904,共2页
目的比较五种方法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准确性。方法对10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分别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三种不同产地的五分类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五种方法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结果100例血标本检测结果:显微... 目的比较五种方法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准确性。方法对10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分别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三种不同产地的五分类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五种方法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结果100例血标本检测结果:显微镜计数法为(0.249±0.112)×10^9/L;BC-5500、XE-2100和AC-T5diff血细胞分析仪所测结果分别为(0.253±0.105)×10^9/L、(0.252±0.103)×10^9/L和(0.256±0.104)×10^9/L;流式细胞仪所测结果为(0.259±0.101)×10^9/L,五种方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5,P〉0.10)。结论五种方法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较准确,五分类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但仪器设备及试剂较昂贵;显微镜直接计数方法操作较烦琐,重复性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细胞 血细胞自动分析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