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评估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盆腔组织和器官恢复情况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崔璨 李娜 +1 位作者 赵玉娇 沈文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观察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盆腔组织和器官MRI的变化及盆底恢复情况,探讨MRI对产后盆底缺陷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初产妇50例,行盆底静态MRI(横断面、冠状面FSE-T2WI)及动态MRI(true-FISP)检查。静、动态MRI... 目的观察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盆腔组织和器官MRI的变化及盆底恢复情况,探讨MRI对产后盆底缺陷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初产妇50例,行盆底静态MRI(横断面、冠状面FSE-T2WI)及动态MRI(true-FISP)检查。静、动态MRI影像完成肛提肌损伤情况、肛提肌各影像指标的测量(H线、M线、提肛板角、双侧髂尾角、肛提肌裂隙面积)、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的评估。对存在肛提肌损伤和(或)盆腔器官脱垂的产妇进行随访并于3个月后再次行盆底静、动态MRI检查,比较两次检查产妇肛提肌损伤和器官脱垂变化情况,同时比较肛提肌各影像测量指标及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的差异。结果32.0%(16/50)产妇存在肛提肌损伤,46.0%(23/50)产妇存在盆腔器官脱垂。两次检查产妇肛提肌损伤情况、肛提肌各影像测量指标(H线、M线、提肛板角、双侧髂尾角、肛提肌裂隙、盆膈裂孔面积)及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初产妇肛提肌损伤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于3个月的随访中未见明显恢复。MRI检查可有效检测并量化产后盆腔组织和器官损伤程度及损伤部位,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肛提肌 初产妇 经阴道分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