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道人腺病毒3型感染患儿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持续发热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詹羿 戴寒琪 徐建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21期4203-4207,共5页
目的 探讨呼吸道人腺病毒3型(HAdV-3)感染患儿细胞因子特征及持续发热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治儿童HAdV-3感染提供经验。方法 选取2022年6—10月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69例呼吸道HAdV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重靶向扩增和高... 目的 探讨呼吸道人腺病毒3型(HAdV-3)感染患儿细胞因子特征及持续发热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治儿童HAdV-3感染提供经验。方法 选取2022年6—10月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69例呼吸道HAdV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重靶向扩增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确定病毒种类,纳入50例HAdV-3感染患儿,将其依据发热时间分为持续发热组(发热时间≥7 d)与非持续发热组(发热时间<7 d)。选取4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常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HAdV-3感染患儿持续发热的危险因素。结果 HAdV-3感染患儿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NF-γ)水平分别为(10.67±4.22)×10~9/L、(7.90±3.34)×10~9/L、(44.21±33.23)mg/L、(22.04±14.69)pg/ml、(6.36±4.99)pg/ml、(13.38±12.26)pg/ml、(9.79±20.11)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2.48)×10~9/L、(3.34±1.51)×10~9/L、(1.18±1.94)mg/L、(2.12±2.22)pg/ml、(4.39±3.84)pg/ml、(2.76±1.47)pg/ml、(1.30±1.0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48,7.657,9.137,9.450,2.052,6.067,2.979,均P<0.05)。持续发热组患儿IL-6、IL-8[(26.65±15.79)pg/ml、(7.18±4.89)pg/ml]水平高于非持续发热组[(16.17±10.89)pg/ml、(5.32±5.03)pg/ml],IL-10[(10.75±11.45)pg/ml]水平低于非持续发热组[(15.44±12.6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72,2.143,2.36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为HAdV-3患儿持续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IL-6≥25.795 pg/ml时预测HAdV-3患儿持续发热的准确度为70.60%,灵敏度为53.60%,特异度为90.90%。结论 HAdV-3感染患儿外周血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CRP、IL-6、IL-8、IL-10、INF-γ均异常升高,持续发热患儿IL-6、IL-8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IL-6≥25.795 pg/ml是HAdV-3感染持续发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腺病毒3型感染 细胞因子 危险因素 持续发热 儿童
原文传递
维生素D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方国兴 胡国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284-4288,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RRI患儿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两组患儿均接受RRI常规治疗,对...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RRI患儿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两组患儿均接受RRI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滴剂,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维生素D滴剂和布拉氏酵母菌散剂,两组患儿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25-羟维生素D_3[25-(OH)D_3]、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以及随访1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gG、Ig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25-(OH)D_3、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25-(OH)D_3、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99,P=0.005)。结论在RRI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维生素D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能有效提高RRI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患儿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儿童 维生素D 布拉氏酵母菌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维生素D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方国兴 邵莉 +1 位作者 苏婵 胡国华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15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D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A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金华市妇幼保健院的120例AD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维生素D治... 目的观察维生素D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A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金华市妇幼保健院的120例AD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维生素D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测定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率(64.5%)明显高于对照组(25.9%),25-OHD正常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AD疗效明显,血清25-OHD水平明显提高,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维生素D 左西替利嗪 小儿
下载PDF
维生素D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对肥胖儿童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婵 方国兴 胡国华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5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D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对单纯肥胖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儿童体检筛查出BMI异常的单纯性肥胖儿童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8例。两组均采取运动与饮... 目的观察维生素D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对单纯肥胖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儿童体检筛查出BMI异常的单纯性肥胖儿童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8例。两组均采取运动与饮食干预,对照组口服布拉氏酵母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BMI、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浓度、TC及TG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MI、TC及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5-(OH)D_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益生菌可降低单纯肥胖儿童的BMI及血脂水平,升高血清25-(OH)D_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25-羟维生素D3 布拉氏酵母菌 儿童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苏婵 胡国华 邵莉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3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小儿厌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该院100例厌食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小儿厌食颗粒口服,观察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口服餐后用温水或牛奶送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小儿厌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该院100例厌食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小儿厌食颗粒口服,观察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口服餐后用温水或牛奶送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痊愈率50.0%和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72.0%;12、24周随访时的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小儿厌食颗粒能有效改善厌食患儿食欲,增加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厌食颗粒 小儿厌食症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忠 胡国华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0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与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 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消旋卡多曲,观察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结果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与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 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消旋卡多曲,观察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结果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呕吐、热退、腹泻消失及脱水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既可提高疗效又可缩短病程,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轮状病毒肠炎:干扰素 消旋卡多曲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治疗母乳性黄疸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楼宏亮 方国兴 +1 位作者 胡国华 王慧琴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20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治疗母乳性黄疸(BMJ)的效果。方法选择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20例BMJ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用茵栀黄口服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治疗母乳性黄疸(BMJ)的效果。方法选择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20例BMJ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用茵栀黄口服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布拉氏酵母菌,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动态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1天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和日均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治疗BMJ效果良好,方法简便,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性黄疸 布拉氏酵母菌 茵栀黄
下载PDF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慧琴 张科进 张丹山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6期195-197,共3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究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36例新生黄疸患儿资料进行调查,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早产患儿和足月患儿均以... 目的 :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究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36例新生黄疸患儿资料进行调查,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早产患儿和足月患儿均以湿热郁蒸证型为主;过期产儿的3种证型差别不大。低体重患儿中医证型以寒湿阻滞型为主;正常体重患儿与巨大儿患儿的中医证型主要为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在2天内出现者,以湿热郁蒸型为主;黄疸在2-6天内出现者,主要为湿热郁蒸型和寒湿阻滞证型;黄疸在6天以上出现者,主要为气滞血瘀证。总胆红素值〈215μmol/L的患儿,间接胆红素升高者中医证型主要为湿热郁蒸型和寒湿阻滞型,直接胆红素升高者中医证型全部为气滞血瘀型;总胆红素值在215-312μmol/L的患儿主要为湿热郁蒸型;总胆红素值〉312μmol/L时,各中医证型差异不大。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中医分型与患儿胎龄、体重、黄疸出现时间以及血清中胆红素值的关系有一定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湿热郁蒸 寒湿阻滞 气滞血瘀
下载PDF
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胡爱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389-390,共2页
关键词 近期影响 母乳喂养 母亲福利
下载PDF
肺部体征阴性的小儿支原体肺炎82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方国兴 王有成 胡国华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6期34-34,36,共2页
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发病年龄多见于5~14岁,近年发病年龄有变小趋势[1]。由于本病常缺乏肺部阳性体征,同时常发生肺外并发症,易漏诊与误诊,应引起基层医生的高度注意[2]。笔者现就金华市妇... 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发病年龄多见于5~14岁,近年发病年龄有变小趋势[1]。由于本病常缺乏肺部阳性体征,同时常发生肺外并发症,易漏诊与误诊,应引起基层医生的高度注意[2]。笔者现就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支原体肺炎82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肺部体征 临床分析 阴性 发病年龄 呼吸道疾病 肺炎支原体 肺外并发症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爱华 刘宏亮 +1 位作者 胡国华 王惠琴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5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效果。方法 98例CVA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观察组加用妥洛特罗贴剂,对照组加用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两组均...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效果。方法 98例CVA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观察组加用妥洛特罗贴剂,对照组加用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CVA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妥洛特罗贴剂 咳嗽变异性哮喘 儿童
下载PDF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20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白玉凤 《青海医药杂志》 1998年第9期25-25,共1页
自1992年—1994年共收治20例婴儿维生系K缺乏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资料20例中男16例,女4例;早产儿5例,足月儿15例;发病年龄在26天~3月间;母乳喂养者18例,混合喂养者2例;发病前上呼吸道感... 自1992年—1994年共收治20例婴儿维生系K缺乏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资料20例中男16例,女4例;早产儿5例,足月儿15例;发病年龄在26天~3月间;母乳喂养者18例,混合喂养者2例;发病前上呼吸道感染史3例,腹泻史5例,化脓性脑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维生素K缺乏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快速输液治疗50例新生儿重度脱水疗效观察
13
作者 白玉风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62-62,共1页
新生儿重度脱水时病情危重、发展快、死亡率高。为快速纠正新生儿重度脱水和休克,降低死亡率,我科对1993~1995年收治的50例重度脱水新生儿,采用快速输液治疗对纠正脱水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0例均为足... 新生儿重度脱水时病情危重、发展快、死亡率高。为快速纠正新生儿重度脱水和休克,降低死亡率,我科对1993~1995年收治的50例重度脱水新生儿,采用快速输液治疗对纠正脱水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0例均为足月儿,男29例,女21例,出生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脱水 重度 输液疗法 新生儿
下载PDF
动画场景布置和童趣游戏对提高患儿输液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唐红娟 余建军 张文娟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3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儿科病房治疗室动画场景布置和童趣游戏对提高患儿输液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该院住院输液治疗的患儿300例。取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静脉输液护理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目的观察儿科病房治疗室动画场景布置和童趣游戏对提高患儿输液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该院住院输液治疗的患儿300例。取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静脉输液护理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但在设置有动画场景的治疗室中进行,且在输液治疗前开展童趣游戏干预。比较两组输液治疗依从性和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治疗完全依从率(80.0%)高于对照组(35.3%),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2.7%)低于对照组(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病房治疗室进行动画场景布置和开展童趣游戏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输液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输液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场景 童趣游戏 患儿 输液治疗 依从性
下载PDF
胃液及外周血总胆汁酸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中的价值
15
作者 方海鹰 张琳倩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10期1718-1721,1749,共5页
目的探讨胃液及外周血总胆汁酸(TBA)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BRG)中的表达及对诊断BRG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6月金华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20例BRG患儿的临床资料,将BRG患儿设为BRG组,同期选取59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 目的探讨胃液及外周血总胆汁酸(TBA)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BRG)中的表达及对诊断BRG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6月金华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20例BRG患儿的临床资料,将BRG患儿设为BRG组,同期选取59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胃液及外周血TBA。采用Kendall's tau-b法分析胃液及外周血TBA与BRG患儿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BA诊断BRG的AUC值、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BRG组胃液及外周血TBA分别为[(13.55±4.74)μmol/L、(11.24±3.04)μmol/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8.08±1.83)μmol/L、(7.71±2.05)μmol/L,P<0.05]。不同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化生、淋巴滤泡增生、胃小凹增生、黏膜浅层血管扩张的BRG患儿胃液、外周血TB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显示,胃液及外周血TBA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化生、淋巴滤泡增生、胃小凹增生、黏膜浅层血管扩张、总胆汁反流内镜下分级呈正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胃液及外周血TBA诊断BRG的AUC值分别为0.872、0.780;灵敏度分别为90.80%、50.00%;特异度分别为69.50%、96.60%。结论胃液及外周血TBA在BRG患儿中呈异常表达趋势,观察其表达有利于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液 外周血 总胆汁酸 儿童
原文传递
穴位揿针联合百会穴艾灸治疗婴儿外感风寒型伤风鼻塞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倪毅萍 吕红仙 杨霞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目的观察穴位揿针联合百会穴艾灸治疗婴儿外感风寒型伤风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外感风寒型伤风鼻塞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揿针组、艾... 目的观察穴位揿针联合百会穴艾灸治疗婴儿外感风寒型伤风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外感风寒型伤风鼻塞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揿针组、艾灸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揿针组采用穴位揿针(印堂、双迎香、双鼻通)治疗,艾灸组采用温和灸百会穴治疗,治疗组在揿针组的基础上联合百会穴艾灸治疗。观察三组患儿临床疗效,于治疗后2 h、24 h、48 h、72 h比较三组患儿鼻塞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37/40),均高于揿针组的75.0%(30/40)及艾灸组的65.0%(26/40)(χ^(2)=4.50、9.04,均P<0.05);治疗后2h、24 h、48 h、72 h,治疗组鼻塞症状评分分别为(2.05±0.55)分、(1.80±0.64)分、(1.33±0.59)分、(0.90±0.18)分,揿针组分别为(2.43±0.59)分、(2.15±0.57)分、(1.73±0.84)分、(1.18±0.80)分,艾灸组分别为(2.50±0.59)分、(2.13±0.78)分、(1.88±0.81)分、(1.45±0.81)分,三组治疗后2 h、24 h、48 h、72 h鼻塞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5、9.27、16.17、20.22,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简明婴儿睡眠问卷情况中白天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分别为(3.41±0.31)h、(12.36±1.17)h,均长于揿针组的(2.95±1.07)h、(11.33±1.38)h及艾灸组的(2.93±0.98)h、(11.21±1.93)h,治疗组夜醒时间、夜醒次数、入睡潜伏时间分别为(18.74±2.21)min、(1.64±0.18)次、(15.43±2.03)min,均短于揿针组的(21.13±3.78)min、(2.15±0.66)次、(17.63±5.24)min及艾灸组的(20.53±2.90)min、(2.11±0.32)次、(17.22±2.88)min,治疗组患儿睡眠效率为(0.91±0.03),高于揿针组的(0.87±0.06)及艾灸组的(0.87±0.05),三组患儿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7、12.31、15.93、15.36、10.11、23.45,均P<0.05)。结论穴位揿针联合百会穴艾灸治疗婴儿外感风寒型伤风鼻塞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鼻塞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穴位 灸法 鼻塞 睡眠 疗效比较研究 婴儿
原文传递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发育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17
作者 汪芷羽(综述) 苏学文(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3年第8期544-548,共5页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是少突胶质细胞胞膜围绕在轴突外的多层脂质膜。儿童髓鞘的发育遵循相应的时间和空间规律,这种髓鞘形成的时空发育过程被认为与儿童适当的行为和功能有关。儿童时期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发育是一个多步骤极其复杂的过程,髓...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是少突胶质细胞胞膜围绕在轴突外的多层脂质膜。儿童髓鞘的发育遵循相应的时间和空间规律,这种髓鞘形成的时空发育过程被认为与儿童适当的行为和功能有关。儿童时期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发育是一个多步骤极其复杂的过程,髓鞘的完整性对塑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已发现儿童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横贯性脊髓炎、小儿视神经炎等均与髓鞘异常密切相关。因此,该文综述儿童时期髓鞘发育过程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诊治髓鞘异常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 髓鞘 少突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盛放 张静 梅金枝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37-839,共3页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1月本院165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是否并发脑炎分成未并发脑炎组74例、并发脑炎组91例,并...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1月本院165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是否并发脑炎分成未并发脑炎组74例、并发脑炎组91例,并发脑炎组中47例为普通型、44例为重症型;选择8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普通型、重症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血清IL-10、hs-CRP、TNF-α水平变化与相关性。结果未并发脑炎组、并发脑炎组患儿的血清IL-10、hs-CRP、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发脑炎组高于未并发脑炎组(P<0.05);重症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血清IL-10、hs-CRP、TNF-α高于普通型患儿(P<0.05);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血清IL-10和hs-CRP表达、TNF-α表达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9、0.398,P<0.05);且hs-CRP与TNF-α表达呈正相关(r=0.417,P<0.05)。结论血清IL-10、hs-CRP、TNF-α检测利于判定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严重程度、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脑炎 炎性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9
作者 楼宏亮 周向峰 +1 位作者 胡国华 方国兴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680-68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15mg/(kg·d),每天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行气...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15mg/(kg·d),每天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行气止痛汤口服,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7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体温、腹痛、呕吐、腹腔淋巴结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P<0.05或P<0.01).2组近期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结炎 行气止痛汤 中药 利巴韦林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方国兴 李忠 +1 位作者 苏婵 胡国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49-1652,共4页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盐酸左西替利嗪滴剂(2~6岁,5ml/次;>6岁,10ml/次;1...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盐酸左西替利嗪滴剂(2~6岁,5ml/次;>6岁,10ml/次;1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3岁,0.25g/次,1次/d;>3岁,0.25g/次,2次/d,口服)。4周为1个疗程,并设30例为健康组。结果:2组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而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IFN-γ及下调IL-4的水平,但以治疗组的作用更明显(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χ2=6.94,P<0.01)。治疗后,2组患儿各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治疗小儿AR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紊乱的IFN-γ与IL-4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 盐酸左西替利嗪 鼻炎 变应性 细胞因子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