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传播若干“两难”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子平 陈继清 《新闻实践》 2010年第12期34-35,共2页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两难"问题。如:对有的新闻,不报道,可能会造成对受众知情权的损害;报道了,又可能侵害了社会公众的隐私权或产生新闻报道的负效应。又如:新闻报道时不连线现场,可能会让受众感觉缺少现场感,从而质...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两难"问题。如:对有的新闻,不报道,可能会造成对受众知情权的损害;报道了,又可能侵害了社会公众的隐私权或产生新闻报道的负效应。又如:新闻报道时不连线现场,可能会让受众感觉缺少现场感,从而质疑新闻的真实性;一连线现场,又可能破坏了新闻传播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再如:新闻报道时只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加评论,可能会让受众感到新闻品种的单调和缺少引导;既报道新闻事实又加以评论,又可能造成"妄加评论",造成新的单调和引导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过程 两难 受众知情权 新闻报道 新闻事实 现场感 社会公众 新闻品种
下载PDF
试论“走转改”新闻报道的深度、温度和营养度
2
作者 单光辉 《新闻传播》 2013年第8期79-79,共1页
金华晚报"走转改·文化探访"系列报道,走访了金华六个县市的六个基层村庄、景区等,记者入住农家、入户问卷、分头重点采访,逐个摸清了这些村庄的的文化生态。秉承深入再深入,温暖再温暖,放慢再放慢的理念,做有深度、温度... 金华晚报"走转改·文化探访"系列报道,走访了金华六个县市的六个基层村庄、景区等,记者入住农家、入户问卷、分头重点采访,逐个摸清了这些村庄的的文化生态。秉承深入再深入,温暖再温暖,放慢再放慢的理念,做有深度、温度和营养度的新闻的原则,采写了一系列实践"走转改"精神的好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 温度 营养度
下载PDF
以“昨夜今晨”新闻打造晚报核心竞争力——以《金华晚报》“昨夜今晨”专栏为例
3
作者 胡灵敏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74,共2页
《金华晚报》坚持13年精心打造"昨夜今晨"专栏,以深度和时效赢得核心竞争力,运用新媒体扩大核心竞争力,坚守品质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地市民家喻户晓、深受喜爱的专栏。
关键词 时效 竞争力 金华晚报
原文传递
地方媒体如何参与重大灾难性报道——以《金华晚报》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灵敏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近年来,在汶川、舟曲、玉树等重大灾难性事件中,不少地方新闻媒体派出记者,为抗灾救援工作做出了贡献,也涌现出不少好作品。但在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中,地方新闻媒体千里迢迢奔赴灾区现场却受到了质疑。那么,地方新闻媒体究竟该不该... 近年来,在汶川、舟曲、玉树等重大灾难性事件中,不少地方新闻媒体派出记者,为抗灾救援工作做出了贡献,也涌现出不少好作品。但在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中,地方新闻媒体千里迢迢奔赴灾区现场却受到了质疑。那么,地方新闻媒体究竟该不该参与重大灾难性报道?如何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性报道 《金华晚报》 地方媒体 地方新闻媒体 灾难性事件 救援工作 四川雅安 记者
原文传递
从“儿童走失事件”报道看地方晚报突发事件中的报网互动 被引量:1
5
作者 范贞洪 胡灵敏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96,共2页
面对突发事件,纸媒应主动拥抱新媒体,与网民共振,才能取得双赢效果。从浦江三名儿童失联事件的报道中,可以发现,有效的报网互动,不仅可以弥补传统纸媒时效性缺憾,而且也提升了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和传播影响力。
关键词 浦江 儿童 失联 突发事件 报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