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与PET-CT检查在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能对比及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向怀 李柯 +1 位作者 曹夕娜 李兰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9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在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诊断中应用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金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疑似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所... 目的:探讨在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诊断中应用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金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疑似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与PET-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螺旋CT检查与PET-CT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及淋巴结的检出情况,对典型病例的相关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0例肺部病变患者经病理诊断显示,恶性105例,包括肺鳞癌41例,肺腺癌39例,小细胞肺癌25例;良性5例,其中肺血管瘤2例,烟曲霉菌感染3例。螺旋CT诊断为恶性75例,良性35例,其中仅有71例为真实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PET-CT诊断为恶性93例,良性17例,其中仅有92例为真实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PET-CT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检查的淋巴结总检出率显著高于螺旋CT检查(P<0.01),其中,PET-CT检查<0.5 cm、0.5~<1.0 cm的淋巴结检出率高于螺旋CT(P<0.05),≥1.0 cm淋巴结检出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诊断中应用螺旋CT与PETCT检查可知,PET-CT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更高,且对淋巴结的检出情况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淋巴结转移 螺旋CT PET-CT 诊断效能
下载PDF
MRI联合MSCT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像学表现
2
作者 张向怀 赵青 +1 位作者 李娟红 李兰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7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采用MRI联合MSCT对其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及典型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金昌市人民医院南院区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MSCT检查,并以手术病理...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采用MRI联合MSCT对其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及典型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金昌市人民医院南院区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MSCT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于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效能,并对典型病例进行简要分析。结果:8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金标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T1~2期有26例,T3期有52例,T4期有2例;经MRI检查,T1~2期有17例,T3期有61例,T4期有2例;经MSCT检查,T1~2期有10例,T3期有62例,T4期有8例;经MRI联合MSCT检查,T1~2期有24例,T3期有54例,T4期有2例。采用MRI联合MSCT检查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较高,整体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MRI联合MSCT检查其术前分期整体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为患者的疾病分期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前分期 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学表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效果研究
3
作者 赵红花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8期258-260,共3页
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05月~2023年05月的心内科病例,将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对象,以随机数字抽签法分组,分为临床组与参照组,各35例。临床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行基础护理... 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05月~2023年05月的心内科病例,将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对象,以随机数字抽签法分组,分为临床组与参照组,各35例。临床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对比组间心功能恢复情况、生活水平、病情发作情况。结果:开展前,组间CK、CO、LVEDD、LEVF等指标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后,临床组CK、CO、LVEDD、LEVF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展前,组间社会交往、躯体状况、精神情况、生理表现经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后,临床组社会交往、躯体状况、精神情况、生理表现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展前,组间病情发作情况经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后,临床组病情发作情况均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冠心病心绞痛 护理
下载PDF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病情的影响
4
作者 赵红花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9期112-114,共3页
探讨分析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6月~2023年06月的内分泌科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标,按照双盲法分为沟通组与参比组,各30例。沟通组行护患沟通模式,参比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组... 探讨分析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6月~2023年06月的内分泌科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标,按照双盲法分为沟通组与参比组,各30例。沟通组行护患沟通模式,参比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组间血糖变化情况、情绪变化、患病生活情况。结果:实验前,两组餐前指尖血糖、饭后指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沟通组餐前指尖血糖、饭后指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参比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沟通组焦虑、抑郁情绪均明显低于参比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前,两组生活表现、心理变化、人际交往、躯体状况等患病生活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沟通组生活表现、心理变化、人际交往、躯体状况等患病生活情况均明显优于参比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沟通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护理的效果,促进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沟通 老年糖尿病护理 改善患者病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