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急性胰腺炎28例内科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谢红光 杨兰香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2期26-27,29,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金溪县中医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内科综合治疗如液体复苏、抑制胰腺分泌、抑制酶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金溪县中医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内科综合治疗如液体复苏、抑制胰腺分泌、抑制酶活性、预防感染、镇痛及中医中药等方法的疗效。结果28例患者中痊愈13例(46.5%)、明显好转10例(35.7%)、好转和中转手术各2例(占14.2%),死亡1例(3.6%),总有效率89.2%。结论在SAP治疗中,采取"个体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SAP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综合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医病机及后期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谢红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1期94-94,共1页
目的介绍胰腺炎的中医病机,进一步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后期临床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3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期治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内科临床综合治疗,... 目的介绍胰腺炎的中医病机,进一步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后期临床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3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期治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内科临床综合治疗,对照组仅单纯渐进口服营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10天后治疗组血淀粉酶保持正常20例(占100%),电解质紊乱1例(5%),腹胀1例(占5%),轻微并发症1例(占5%).手术干预0例(占0%),对照组血淀粉酶轻微上升4例(占20%),电解质紊乱15例(75%),腹胀12例(占60%),轻微并发症6例(占30%).手术干预2例(占10%).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内科临床综合治疗,仍然是非常重要,让胰腺休息充分,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能有效地减少慢性胰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病胰腺炎 后期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治疗虚寒型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克强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7期2554-2555,共2页
目的对敛酸生肌溃疡散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及复方铝酸铋治疗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将67例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复方铝酸铋;研究组34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 目的对敛酸生肌溃疡散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及复方铝酸铋治疗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将67例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复方铝酸铋;研究组34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敛酸生肌溃疡散药物。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治疗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敛酸生肌溃疡散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及复方铝酸铋药物,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并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寒型消化性溃疡 敛酸生肌溃疡散 奥美拉唑 复方铝酸铋
下载PDF
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文玉 吴劲松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5期2917-2920,共4页
目的讨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金溪县中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住院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48例)在常规... 目的讨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金溪县中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住院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4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护理。比较2组胃肠道反应程度、频率。结果从症状程度来看,2组护理第5天及第7天恶心、呕吐程度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食欲好于护理前(P<0.05),且试验组上述时点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从频率来看,试验组恶心、呕吐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可改善胃肠道肿瘤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中医护理学 针刺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
下载PDF
替加色罗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红光 杨兰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5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替加色罗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替加色罗治疗。... 目的探讨替加色罗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替加色罗治疗。实验组40例,行替加色罗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治疗后随访10-15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烧灼感积分,反酸积分,胸骨后疼痛积分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治疗后患者的上述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替加色罗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疗效,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色罗 埃索美拉唑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下载PDF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江玲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17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胃食道反流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方剂半夏泻心汤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胃食道反流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方剂半夏泻心汤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减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驥0.05。结论中药治疗胃食道反流性疾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道反流性疾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7
作者 王克强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6年第2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接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6例,依据患者首治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给予柳...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接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6例,依据患者首治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砒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4%,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未影响正常治疗,给予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美沙拉嗪与柳氮磺砒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美沙拉嗪疗效更加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 柳氮磺砒啶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
下载PDF
英夫利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1例
8
作者 张华东 宋勍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5年第12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英夫利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6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英夫利昔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实验室检... 目的:观察英夫利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6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英夫利昔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3.5%vs 71.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沉和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也低于同组治疗前,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昔可显著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昔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