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腔支气管插管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梁友君 林丽珠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89-290,共2页
目的:总结双腔支气管插管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分析169例胸外科手术采用双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的麻醉方法。结果:有11例使用双腔管通气失败,改为低流量双肺通气下完成手术,余158例均在双腔管单肺通气下完成手术。使用成... 目的:总结双腔支气管插管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分析169例胸外科手术采用双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的麻醉方法。结果:有11例使用双腔管通气失败,改为低流量双肺通气下完成手术,余158例均在双腔管单肺通气下完成手术。使用成功率为93.50%。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准确定位和合理的单肺通气管理是该麻醉方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插管 麻醉 单肺通气
下载PDF
不同复合麻醉方式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庞德春 邓梅玉 黄小清 《微创医学》 2009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复合麻醉方式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和麻醉并发症。方法选择腹腔镜妇科手术117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用腰-硬联合麻醉,Ⅱ组用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Ⅲ组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分别在... 目的观察不同复合麻醉方式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和麻醉并发症。方法选择腹腔镜妇科手术117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用腰-硬联合麻醉,Ⅱ组用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Ⅲ组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分别在麻醉前及气腹后5min、20min、45min、放气腹后10min,记录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和麻醉并发症,观察CO2气腹对三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及麻醉并发症的影响。结果Ⅰ组气腹后对循环干扰较大,出现SpO2轻度下降,Pet-CO2显著升高,Ⅱ组、Ⅲ组气腹后对呼吸循环干扰小,其中以Ⅱ组干扰最小,PetCO2Ⅲ组较Ⅱ组高;Ⅲ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能显著降低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使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并发症少,是妇科腹腔镜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选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麻醉 腹腔镜 妇科手术
下载PDF
洗涤式自体血回输技术在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劳贤邦 王其素 +1 位作者 黄庆娟 钟黎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494-1495,1500,共3页
目的探讨洗涤式自体血回输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和护理对策。方法骨科手术患者63例,施行手术时应用京精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血液,经处理后形成浓缩红细胞回输给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及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洗涤式自体血回输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和护理对策。方法骨科手术患者63例,施行手术时应用京精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血液,经处理后形成浓缩红细胞回输给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及随访。结果 63例患者,术中回输血量500-1 800 ml,平均650 ml;所有患者均无输血反应,无过敏、溶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和尿常规结果正常。均不需输入异体血。结论骨科手术中应用洗涤式自体血回输效果好、安全,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 骨科手术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友君 范海鸥 林丽珠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二尖瓣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二尖瓣置换手术158例,行气管内麻醉并进行有效的麻醉管理。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体外循环转流时间26~97 min。手术结束时MAP 60~80 mmHg,HR 100次/min,Hb 65~105 ...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二尖瓣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二尖瓣置换手术158例,行气管内麻醉并进行有效的麻醉管理。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体外循环转流时间26~97 min。手术结束时MAP 60~80 mmHg,HR 100次/min,Hb 65~105 g/L,HCT23.3%~30.5%,血气分析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术中麻醉和体外循环平稳,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麻醉 体外循环 二尖瓣置换手术
下载PDF
急性等容稀释联合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在RH(D)阴性稀有血型患者外科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庞德春 廖振南 +3 位作者 周习慧 徐锐 杜林 褚立君 《右江医学》 2013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ANH)联合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在RH(D)阴性稀有血型患者行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外科手术RH(D)阴性稀有血型患者20例,全身麻醉后行急性等容稀释联合术中血液回收。观察患者术前(T0)、血液稀释后(T1...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ANH)联合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在RH(D)阴性稀有血型患者行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外科手术RH(D)阴性稀有血型患者20例,全身麻醉后行急性等容稀释联合术中血液回收。观察患者术前(T0)、血液稀释后(T1)、输自体血前(T2)、输回收血后(T3)、输术前采集的全血后(T4)5个时点的HBG、HCT、PLT、APTT、PT和FIB的变化并进行比较。记录ANH时采血量、回收洗涤红细胞量。结果全部手术患者ANH时采血量平均为(590.00±137.27)ml,术中回收洗涤红细胞量平均(562.50±179.09)ml,输异体血0ml;不同时点的HBG、HCT、PLT、APTT、P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PT在T1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2与T0、T3与T2、T4与T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在正常对照值范围内。HBG、HCT、PLT和FIB在T1与T0、T2与T0、T3与T2、T4与T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急性等容稀释联合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可节约血液资源,避免输异体血,解决RH(D)阴性血源稀缺难题,可安全用于RH(D)阴性稀有血型外科手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稀释 血液回收 自体输血 RH(D)阴性稀有血型 外科手术
下载PDF
28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友君 范海鸥 +2 位作者 林丽珠 邓梅玉 禇立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75-476,共2页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病程长,病情重,手术麻醉危险性明显增加,本文旨在通过对28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36~61岁;体重35~56kg。X线胸片心胸比(...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病程长,病情重,手术麻醉危险性明显增加,本文旨在通过对28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36~61岁;体重35~56kg。X线胸片心胸比(C/T)0.56~0.9,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EF)3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重症 麻醉
下载PDF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118例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庞德春 陈铎鑫 +2 位作者 邓梅玉 李蓓 谢寒冰 《右江医学》 2009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总结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118例,对麻醉的选择、术中监测、麻醉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的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手术用ID:4.0~5.5mm小直径... 目的总结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118例,对麻醉的选择、术中监测、麻醉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的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手术用ID:4.0~5.5mm小直径气管导管行气管内插管机控呼吸,芬太尼、利多卡因-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麻醉手术顺利,术后无麻醉及手术后并发症。结论合理的麻醉方法选择,严密的术中监测,积极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是此类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息肉摘除手术 支撑喉镜 麻醉
下载PDF
三种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庞德春 廖振南 范海鸥 《微创医学》 2009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病人行中心静脉穿刺术的最佳径路。方法351例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17例,分别采用不同的穿刺径路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A组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B组行右中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C组行右锁骨...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病人行中心静脉穿刺术的最佳径路。方法351例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17例,分别采用不同的穿刺径路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A组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B组行右中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C组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3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到位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气胸、血肿和血栓形成)。结果与B组相比,C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较大,P<0.05;与A组相比,B组与C组发生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几率较大,P<0.05;B组与C组的导管到位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右锁骨下径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少,是这类手术理想的穿刺置管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神经外科手术 穿刺径路
下载PDF
控制性降压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庞德春 廖振南 +1 位作者 张松 张济源 《右江医学》 2008年第6期674-675,共2页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分A、B两组,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A组30例为降压组,B组30例为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酚妥拉明复合应用异氟醚吸人麻醉进行...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分A、B两组,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A组30例为降压组,B组30例为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酚妥拉明复合应用异氟醚吸人麻醉进行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6.67~7.89kPa之间。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与B组比较,A组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明显减少(P〈0.05或〈0.01),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在降压期间无明显变化(P〉0.05),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无脑缺血缺氧发生。结论控制性降压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应用,使术野清晰,减少术中出血和输血,术后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降压 神经外科显微手术
下载PDF
七氟醚麻醉在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海鸥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12期2035-2036,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采用七氟醚和全凭静脉麻醉两种不同方式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的情况,分析吸入七氟醚麻醉对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本次纳入观察的168例患者中83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手段,其余患者施予七氟醚麻醉,分析不同麻醉手...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采用七氟醚和全凭静脉麻醉两种不同方式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的情况,分析吸入七氟醚麻醉对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本次纳入观察的168例患者中83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手段,其余患者施予七氟醚麻醉,分析不同麻醉手段后患者的心肌和术后机体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体外循环、麻醉、手术时间分别为(70.02±19.23)、(48.31±15.39)、(134.49±18.19)min,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以29.41%复跳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5.95%的复跳率(P<0.05);观察组患者多巴胺和硝普钠总量、以及尿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1.1±7.5)mg、(14.6±5.3)mg、(1211±313)mL、(8.6±5.1)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作为一种吸入麻醉药的七氟醚,对施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心肌功能的维护明显优于全凭静脉麻醉方式,且对患者手术后机体的恢复效果较为理想,在临床手术麻醉时可采纳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全凭静脉麻醉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胸腔镜手术对原发性手汗症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秀科 李东涛 +2 位作者 张福维 梁友君 林宏彩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方式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患者共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麻...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方式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患者共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麻醉方式为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通气;对照组采取单腔气管插管肺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手术结束72 h的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前麻醉诱导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结束72 h两组患者的IL-6和CRP均显著低于麻醉前,且观察组的IL-6和CR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方式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患者中疗效显著,并可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 胸腔镜手术 原发性手汗症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33例外科治疗分析
12
作者 何振波 张福维 +4 位作者 李东涛 黄林 黄积平 梁友君 黄国雄 《广西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901-902,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外侧裂区肿瘤显微手术43例的麻醉处理
13
作者 庞德春 廖振南 范海鸥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556-1557,共2页
关键词 脑肿瘤 外侧裂区肿瘤 显微手术 麻醉 脑保护
下载PDF
脑膜瘤手术的麻醉处理
14
作者 庞德春 廖振南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546-547,共2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效果。方法:纳入脑膜瘤择期手术患者48例,ASAⅠ级-Ⅱ级。患者入手术室后输注平衡液适当扩容,第1小时内输液1000ml,以后输液速度减慢,匀速维持,麻醉方法选择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吸入0... 目的:探讨脑膜瘤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效果。方法:纳入脑膜瘤择期手术患者48例,ASAⅠ级-Ⅱ级。患者入手术室后输注平衡液适当扩容,第1小时内输液1000ml,以后输液速度减慢,匀速维持,麻醉方法选择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吸入0.5-2.5%安氟醚,同时静脉滴注0.8%利多卡因,进行脑保护,滴速10-15滴/分,间断静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术中施行控制性降压,选用0.5%硝酸甘油和酚妥拉明等量混合液微泵输注,使平均动脉压控制在50-60mmHg。术中行桡动脉直接测压,监测中心静脉压、心电图、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尿量、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结果:本组48例脑膜瘤切除成功,手术时间为3小时至5小时,术中行控制性降压时间为50至120分钟,术中出血300-1200ml,术中补液以平衡液为主,输用胶体706代血浆500-1500ml,术中输血量400ml16例,800ml1例,31例患者未输血。术毕全部带气管导管回病房ICU监护。本组全部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本组脑膜瘤手术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适度过度通气,适当扩容,重点是术中施行控制性降压,降低颅内压,以减少术中出血,进行有创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监测,反映脑氧供需平衡状况,可有效地预防脑缺血、缺氧,有助于脑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手术 麻醉处理 脑保护
下载PDF
36例神经内镜手术的麻醉处理
15
作者 谭宗池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428-429,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内镜手术 麻醉处理 颅内疾病 经内镜治疗 神经外科 创伤处理 治疗质量 麻醉管理 深部位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兴 廖志武 范海鸥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17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腰一硬联合麻醉(CSEA)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TURP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CSEA组和EA组,每组60例。麻醉过程中监测循环及呼吸相关参数,观察麻醉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 目的探讨腰一硬联合麻醉(CSEA)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TURP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CSEA组和EA组,每组60例。麻醉过程中监测循环及呼吸相关参数,观察麻醉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麻醉前、手术开始及结束时脉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在组内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术中恶心呕吐、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EA组有6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CSEA组无一例发生(P〈0.01)。结论CSEA、EA应用于TURP均能取得安全满意的麻醉效果,CSEA能更好地防止闭孔反射的发生,更能满足TURP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麻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闭厚辉 闫芳然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拟行肝癌切除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硬膜外注射右美托咪定0.50μ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拟行肝癌切除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硬膜外注射右美托咪定0.50μ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观察两组患者入室时(T1)、硬膜外穿刺即刻(T2)、诱导前(T3)、插管后(T4)、开腹后(T5)、肝门阻断即刻(T6)和拔管即刻(T7)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比较两组患者苏醒镇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补救镇痛药用量、麻醉药用量。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和住院天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MAP、CVP均有随时间变化趋势(P<0.05),对照组MAP、CVP高于观察组(P<0.05),随着观察时间延长,两组心率均比较平稳(P>0.05),但对照组心率快于观察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静评分增高,VAS评分降低,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并且苏醒期躁动、呛咳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均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患者硬膜外应用右美托咪定后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静、镇痛效果更好,术后复苏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硬膜外穿刺 肝癌切除术 麻醉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安全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翁翠华 范海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分析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对108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和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对108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和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安全性及麻醉效果等。结果:组间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明显更短,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90.7%VS 100%),其中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更好,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4.8%VS 3.7%),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更加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髋部骨折 高龄 安全性
下载PDF
高龄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丽 《微创医学》 2017年第3期432-433,共2页
目的观察高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高龄患者86例随机分成全身麻醉组(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各43例,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与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B组麻醉效果优... 目的观察高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高龄患者86例随机分成全身麻醉组(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各43例,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与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选择科学的麻醉药物,麻醉效果好,全麻药物用量少,可有效减少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安全可靠,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是高龄患者临床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麻醉方法 比较
下载PDF
地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肥胖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后仲 闫芳然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第4期308-311,316,共5页
目的探讨地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肥胖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择期行腔镜下腹部手术的老年肥胖患者60例。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地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肥胖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择期行腔镜下腹部手术的老年肥胖患者60例。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观察组则采用地氟烷吸入麻醉,记录各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情况,术前2~3 d及术后1 d和7 d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测验评分(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评定功能(Mo CA),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术前、术后1 d和3 d血清S100β蛋白及炎症因子IL-1β和IL-6水平,比较各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谵妄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 MMSE评分均较术前和术后7 d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7 d Mo CA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术后1 d MMSE和Mo C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与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1 d和术后3 d S100β蛋白浓度明显增高,同时对照组患者术后1 d S100β蛋白浓度明显较观察组升高。两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3 d炎症因子IL-1β、IL-6浓度明显较术前增高,且术后1 d的炎症因子浓度高于术后3 d。对照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3 d炎症因子IL-1β、IL-6浓度均较观察组明显增高。两组患者POCD、恶心呕吐、呛咳、躁动和苏醒延迟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丙泊酚较地氟烷对老年肥胖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大,但POCD的发生风险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烷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肥胖 老年患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