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以人文关怀体现文艺报道的“三贴近”
- 1
-
-
作者
杨霞云
-
机构
钱江晚报文艺部
-
出处
《新闻实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共2页
-
文摘
今年2月12日,钱江晚报的"人文"版以三个整版的篇幅做了一组<对"三农"问题的人文叙事--16人的乡愁报告>;
3月8日,一条以<对"三农"问题的艺术叙事--钱江晚报与杭州艺术家联手打造大型先锋实验舞蹈〈与外乡人一起跳舞〉>为标题的新闻,再度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
-
关键词
贴近实际
文艺
“三贴近”
人文关怀
钱江晚报
-
分类号
G216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关注民生,文艺报道大有可为
- 2
-
-
作者
张瑜
-
机构
钱江晚报文艺部
-
出处
《新闻实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8,共2页
-
文摘
来到<钱江晚报>时间不长,却很幸运地参与了文艺部策划的一系列"三贴近"报道,让我从另一个层面上感受到,原来风花雪月的文艺报道,也可以做得如此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
关键词
“三贴近”
文艺
外地民工
关注民生
-
分类号
G219.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美国报纸讣闻报道引发的一点探讨
- 3
-
-
作者
屠悦
-
机构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钱江晚报文艺部
-
出处
《新闻传播》
2009年第12期103-103,共1页
-
文摘
讣闻报道作为美国一种常见的报道体裁.深受读者喜爱,同时也是一种运作相对比较成熟的报道形式,在报纸版面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事实上,早在19世纪初美国报纸就已经形成了讣闻报道的传统.目前大多数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综合性报纸一般每天都会有一到两个报道已故人物的版面.而且往往安排在A叠或B叠这样较重要的新闻版中刊出,如《纽约时报》的讣闻版就放在最为重要的A叠20版左右。
-
关键词
报纸版面
美国
《纽约时报》
综合性报纸
19世纪初
报道体裁
报道形式
新闻版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科学报道,一项种豆得瓜的事业
- 4
-
-
作者
章咪佳
-
机构
钱江晚报文艺部
-
出处
《传媒评论》
2019年第8期31-36,共6页
-
文摘
再过几个月,2020后将要出生了。有一个70后朋友跟我说:“以后2020后看我们1970后,就有点像我们看1920后。”正好都是50年间隔。科学、技术的跳跃,常是这样的,经历时并不一定有明显的感知,但是在时间的纵深中,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让人惊悚。科学报道,对普通读者来讲,在当下看起来不一定对生活有用。为什么在一个信息洪流的时代,我还要坚持在一个地方媒体的平台上,做基础科研的报道?我想,这是一项种豆得瓜的事业。
-
关键词
科学报道
事业
普通读者
地方媒体
基础科研
信息
-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去现场,交朋友,变专家
- 5
-
-
作者
陈宇浩
-
机构
钱江晚报文艺部
-
出处
《传媒评论》
2020年第5期30-32,共3页
-
文摘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记者?" 14年前,在报社招新的面试会上,一位老总冷不丁朝我扔出了这个问题。虽然心里一顿吐槽"怎么有这样又大又空的问题",但沉吟几秒,还是拍着胸脯回答:"时间会给我答案。"时至今日回想,这个答案有没有找到,能不能掷地有声地回答出来,其实都已经不重要。记者这个职业,就像水,不同的个体,就像不一样的容器,倒进去,你就是这个"形状"的记者,拥有你独一无二的辨识度。对于我来说,第一天上班到现在,一直都奋斗在娱乐线,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娱记。不太客气的人,还会来一句"噢,狗仔啊"。但即便是大家眼中"整天跟明星打交道""看起来潇洒得不行"的娱乐记者,要拿捏好这个"形状",其实也需要不少小窍门。根据我自己的从业经验,提炼出来就是——去现场,交朋友,变专家。
-
关键词
记者
交朋友
辨识度
小窍门
-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