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鼻饲反流误吸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肖淑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6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2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且都进行气管切开鼻饲治疗,并利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6例患者予以常规鼻饲护理,...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2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且都进行气管切开鼻饲治疗,并利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6例患者予以常规鼻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鼻饲护理的前提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以及反流发生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反流发生率、误吸发生率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比对照组的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可使患者鼻饲反流误吸发生率明显降低,使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昏迷患者 护理干预 鼻饲反流误吸 作用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太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7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变化。方法 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60mg静脉滴...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变化。方法 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60mg静脉滴注,1次/d,7-14d为1个疗程,并分别于1周,2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对照组ESS评分、BI结果显示,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者P<0.05,后者P<0.01。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急性期脑梗死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急性脑梗死 ESS BI 疗效
下载PDF
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祝艳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2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接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药物治疗,分组依据为信封法,对照组使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联... 目的观察并分析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接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药物治疗,分组依据为信封法,对照组使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巴氯芬,各3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为97.1%更高。不良反应比较结果提示观察组更低(P<0.05)。对比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提示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联合使用巴氯芬以及卡马西平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故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氯芬 卡马西平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脑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宇 王赓 焦祺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2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支架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脑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并常规治疗,通过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无继续发作及有无脑梗死形成... 目的探讨脑动脉支架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脑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并常规治疗,通过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无继续发作及有无脑梗死形成评价疗效。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经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明显减少(P<0.05),有效地预防了血管闭塞,减少了脑梗死率。结论脑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效、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支架置入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华 王宏宇 崔威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3期8095-809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在病情稳定后3~7d进行康复治疗,并与在病情稳定后10~14d进行康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变化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在病情稳定后3~7d进行康复治疗,并与在病情稳定后10~14d进行康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出院时在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病情稳定后3~7d)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ADL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有重要意义,且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并发症 偏瘫/治疗 运动疗法
下载PDF
针刺结合埋线治疗亨特面瘫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永智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5期159-16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剌结合埋线治疗亨特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病房和中医科收治的亨特面瘫患者11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抗病毒、改善循环、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剌结合埋线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总... 目的观察针剌结合埋线治疗亨特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病房和中医科收治的亨特面瘫患者11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抗病毒、改善循环、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剌结合埋线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4.74%(P=0.000)。结论针刺结合埋线治疗亨特面瘫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特面瘫 针刺 埋线 疱疹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太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8期133-134,共2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96例TIA患者50例,给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为治疗组,46例予口服肠阿司匹林为对照组,均持续6个月。结果随访6个月,治疗组50例T1A发作在15d内完...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96例TIA患者50例,给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为治疗组,46例予口服肠阿司匹林为对照组,均持续6个月。结果随访6个月,治疗组50例T1A发作在15d内完全控制无复发42例,有效率84%(42/50),无效5例,3例发展为脑梗死,无出血并发症。对照组46例TIA发作完全控制25例,有效率54.35%(25/46),有12例发展为脑梗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安全有效,不易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太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8例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血管动脉...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8例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血管动脉硬化程度分组,比较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cy水平,对部分高Hcy水平患者给予维生素B12、叶酸治疗1个月后,观察Hcy水平的变化。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689,P<0.05)。结论 Hcy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及颈动脉硬化程度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劲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下载PDF
芒针与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永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4期134-136,共3页
[目的]观察芒针与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体针取解溪直刺0.5寸,丘墟透照海;筑宾、昆仑等穴,直刺0.5-1.5寸,施捻转或提插泻法,1次/d。治疗组30... [目的]观察芒针与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体针取解溪直刺0.5寸,丘墟透照海;筑宾、昆仑等穴,直刺0.5-1.5寸,施捻转或提插泻法,1次/d。治疗组30例①芒针,选28号6-12寸芒针,取风市透中渎、阳陵泉透悬钟、丘墟透足临泣,小腿弛缓肌上顺其肌肉走行进针,平补平泻,以观察到所属肌群收缩产生拮抗作用为度,留针30 min,期间行针1次,1次/d;②火针,取患侧足三里、条口、丰隆、承山、承筋、三阴交等穴以及小腿痉挛肌上多点点刺,用钨锰合金火针(0.5mm×25mm),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烧灼针尖部至白亮速进疾出,针刺深度和角度根据部位和胖瘦灵活应用,1次/2d。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踝关节功能、足内翻、步速、步幅、足印、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步速治疗组快于对照组(P〈0.01),左右足步幅差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芒针与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足内翻 芒针 火针 燔针 足印步态分析法 步速 步幅 Ashworth痉挛评定法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停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艳影 石振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509-3514,共6页
目的探讨停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9月沈阳医学院附属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ACI患者235例,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出院后嘱长期口服阿托伐他汀和阿... 目的探讨停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9月沈阳医学院附属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ACI患者235例,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出院后嘱长期口服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根据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出院后长期口服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的患者为观察组(n=102);以出院1周后长期自行停用阿托伐他汀,仅应用阿司匹林和基础疾病治疗药物的患者为对照组(n=133)。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病时及发病6、12个月时的血脂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指数以及发病12个月内的脑梗死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TC、TG、LDL-C、HDL-C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其中,发病6、12个月观察组患者TC、TG、LDL-C低于对照组,发病12个月观察组患者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MT、斑块面积、斑块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IMT、斑块面积、斑块指数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其中,发病6、12个月观察组患者IMT、斑块面积、斑块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能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老年ACI患者盲目停用阿托伐他汀可增加脑梗死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停药 颈动脉易损斑块 预后
下载PDF
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布美他尼治疗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水肿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艳影 石振东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4期83-85,共3页
目的评价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布美他尼治疗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水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研究组给... 目的评价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布美他尼治疗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水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研究组给予小剂量甘露醇,每日2次给药并联合布美他尼,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甘露醇,每日3次给药,两组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调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和8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布美他尼是治疗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水肿较为合理的方法,并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水肿 老年 联合用药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老年期常见疾病与认知障碍关系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宇 石振东 张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9期33-35,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渐加剧,老年期认知障碍(CI)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老年期CI的病因十分复杂,不仅有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还有很多神经系统以外的疾病,这应引起医患双方的重视和关注。临床上应对具有CI危险因素者早期进行积极的干预和...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渐加剧,老年期认知障碍(CI)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老年期CI的病因十分复杂,不仅有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还有很多神经系统以外的疾病,这应引起医患双方的重视和关注。临床上应对具有CI危险因素者早期进行积极的干预和预防,防止发病;对CI患者及时进行综合治疗和管理,改善预后。本文就老年期常见疾病与CI的关系及干预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老年病 危险因素 防治
下载PDF
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艳影 石振东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7期64-66,96,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老年频繁TI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老年频繁TI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4 d,并同时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等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频繁TIA安全有效,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西药联合 血黏度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艳影 石振东 晋红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短期(30d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92例TIA患者以发病30d为观察终点,30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为进展组(n=30),未进展为脑梗死者为未进展组(n=62)。分析两组间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 目的探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短期(30d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92例TIA患者以发病30d为观察终点,30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为进展组(n=30),未进展为脑梗死者为未进展组(n=62)。分析两组间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为高胆固醇血症史(45.9%vs28.1%,P<0.01)、糖尿病史(51.5%vs31.6%、P<0.01)、脑血管病家族史(68.5%vs49.2%、P<0.01)、空腹血糖升高(55.2%vs9.7%、P<0.01)、空腹胆固醇升高(59.1%vs34.5%、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73.9%vs55.8%、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家族史(OR=1.616、P<0.01),糖尿病史(OR=1.763、P<0.01)是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病家族史、糖尿病史是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TIA后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留置胃管判断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建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8期203-203,共1页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的判断方法。方法常规置入后将注射器连接于胃管末端,回抽有负压存在。然后用注射器抽取20~30 ml水后与胃管末端连接,抬高注射器使之垂直可见注射器液面自行下降,再用注射空气方法判断可听到气过水声。结果通过此...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的判断方法。方法常规置入后将注射器连接于胃管末端,回抽有负压存在。然后用注射器抽取20~30 ml水后与胃管末端连接,抬高注射器使之垂直可见注射器液面自行下降,再用注射空气方法判断可听到气过水声。结果通过此方法能听到气过水声,证明胃管在胃内。结论采取此方法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判断 留置胃管
下载PDF
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祝艳芳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21期86-87,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分为早期介入组与晚期介入组,各纳入患... 目的:研究探讨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分为早期介入组与晚期介入组,各纳入患者32例.2组患者均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FMA、神经功能缺损NIHSS、生活能力评分等.结果:治疗前,早期介入组与晚期介入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肢运功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10、20、30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肢运功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并且与晚期介入组相比,早期介入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而上肢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则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康复治疗 介入时机
下载PDF
貌似大脑半球梗死的桥脑梗死15例分析
17
作者 张华 朱建华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脑半球梗死 桥脑梗死 交叉性感觉障碍 临床征象 特异性表现 交叉性瘫痪 MRI 影像学
原文传递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张华 关毅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分析 眼球运动障碍 TOBS 临床综合征 血循环障碍 影像学特点 高血压病史
原文传递
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艳影 石振东 晋红丽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40-241,共2页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调整,疾病谱亦发生变化,脑梗死有发病率增加和低龄化的趋势。据报道,青年脑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患者的4.4%~15.9%[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探讨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及临床...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调整,疾病谱亦发生变化,脑梗死有发病率增加和低龄化的趋势。据报道,青年脑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患者的4.4%~15.9%[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探讨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对改善预后、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危险因素 预后分析 临床特点 饮食结构 生活方式 生活水 疾病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