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种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唐康
黄胜
-
机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65-167,共3页
-
文摘
目的分析比较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144例(144只眼)慢性泪囊炎随机分为3组。A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48例;B组(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48例;C组(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48例。术后检查泪道通畅及吻合口情况。结果术后随诊1个月至5年,其中术后1个月、1年、5年泪道堵塞发生率,A组:分别为6.25%(3/48)、14.58%(7/48)、22.92%(11/48);B组:分别为0(0/48)、2.08%(1/48)、16.67%(8/48);C组:分别为10.42%(5/48)、16.67%(8/48)、25%(12/48)(P<0.01)。结论 B组术中吻合口位置较低,骨窗相对较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术后发生再阻塞的可能性小。
-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手术
并发症
-
Keywords
CHronic dacryocystifis
Dacryocystorhinostomy
Complications
-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结膜恶性黑色素瘤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 2
-
-
作者
黄胜
任永丰
-
机构
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6-218,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眼科经病理确诊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17例患者中10例(仅累及球结膜、穹隆结膜、睑结膜者7例,同时累及3者的3例)行局部病变切除手术;病变累及眼睑皮肤、睑缘及角膜者7例,其中2例行眶内容物摘除术,2例合并肺转移及颅内转移者未手术,3例放弃手术治疗。随访1~6a,平均36个月,对随访及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相对较差,痊愈2例(11.76%),局部复发8例(47.05%),死亡7例(41.17%)。结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与肿瘤厚度、解剖部位、累及范围、首次治疗方案等有关,早期诊断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结膜
眼内容物摘除术
-
Keywords
chromoma
conjunctiva
eye exenteration
-
分类号
R777.3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6
- 3
-
-
作者
黄胜
-
机构
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38-640,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手术特点、手术时机、手术安全性、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6例(41眼)(眼压≥40 mmHg)高眼压下PACG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组),38例(43眼)(眼压<40 mmHg)行小梁切除术(对照组),并对两组术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明显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手术成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调整巩膜瓣缝线,眼球按摩和滤过泡针刺分离术联合5-Fu球结膜下注射等技术应用,两组成功率均获得提高,术后6月复诊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有视功能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下行手术治疗,不仅可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而且还能取得与正常眼压下行青光眼手术治疗同样的疗效,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小梁切除术是完全有效的,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
关键词
青光眼
持续高眼压
手术
疗效
-
Keywords
optic nerve injury
glaucoma
consistent high in traocular pressure
operation
curative effect
-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挫伤性前房积血28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 4
-
-
作者
饶芒前
王晓亚
张玲
-
机构
贵州省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38-840,共3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自 1995年 1月至 2 0 0 4年 2月收治的 2 83例挫伤性前房积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级和Ⅱ级挫伤性前房积血 ,无再出血及继发性青光眼者预后较好。Ⅲ级挫伤性前房积血 ,尤其是有再出血及继发性青光眼者预后较差。结论 正确把握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手术时机 ,选择好恰当的手术方法 ,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
关键词
挫伤
前房积血
治疗
-
分类号
R779.12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改良小梁切除与传统小梁切除的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7
- 5
-
-
作者
黄胜
-
机构
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76-678,共3页
-
文摘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中改良巩膜瓣、睫状突定量小梁切除、不同缝合方式在术中术后的优缺点及远期效果。方法120例(156眼)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为4组:A组(传统术式组)30例(42眼);B组(可拆褥式缝线组)30例(40眼);C组(L形巩膜瓣小梁切除组)30例(34眼);D组(小切口睫状突定量小梁切除术组)30例(40眼),B,C,D组为改良术式组。比较各组术后浅前房、眼压和滤过泡情况。结果浅前房发生率:A组26.19%(11/42),B组7.50%(3/40),C组2.94%(1/34),D组2.50%(1/40),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诊眼压:A组(14.65±4.30)mmHg,B组(13.87±3.60)mmHg,C组(15.58±3.20)mmHg,D组(14.50±3.15)mmHg,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功能性滤过泡A组76.19%(32/42),B组92.50%(37/40),C组97.05%(33/34),D组95.00%(38/40),传统小梁切除组与改良小梁切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巩膜瓣可拆褥式缝线、L形巩膜瓣小梁切除、小切口睫状突定量小梁切除可大大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并能理想地控制眼压,提高术后视功能。
-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巩膜瓣
并发症
-
Keywords
trabeculectomy
glaucoma
complication
-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饶芒前
王晓亚
廖晓芳
-
机构
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419-2420,共2页
-
文摘
目的:浅析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83例96眼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行角膜缘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轴长度为26.32~32.46(平均28.58)mm,其中<28mm的31眼,28~30mm的42眼,>30mm的23眼。植入PMMA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眼轴长度<28mm的31眼中≥0.5者30眼(97%);眼轴长度28~30mm的42眼中≥0.5者36眼(86%);>30mm的23眼中≥0.5者13眼(57%)。后囊膜破裂2眼,其中1眼后囊膜破孔较大,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后,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但术后2mo发生视网膜脱离。其它并发症为角膜水肿、黄斑囊样水肿以及后囊膜混浊等。结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但眼轴长度>30mm者术后视力恢复欠佳。
-
关键词
高度近视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
-
Keywords
high myopia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
分类号
R779.66
[医药卫生—眼科]
R778.11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慢性泪囊炎不同术式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6
- 7
-
-
作者
黄胜
张玲
周福林
饶芒前
王小亚
-
机构
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3-625,共3页
-
基金
贵州省铜仁地区科研基金课题(铜仁科研:200506)
-
文摘
目的分析比较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鼻腔造口术、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143例(143眼)慢性泪囊炎,随机分为3组。A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48例;B组(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48例;C组(泪囊鼻腔造口术)47例。术后检查泪道通畅及吻合口情况。结果术后随诊1月~5年,其中术后1月、1年、5年泪道堵塞发生率,A组:6.25%(3/48)、14.58%(7/48)、22.92%(11/48);B组:0(0/48)、2.08%(1/48)、16.67%(8/48);C组:12.77%(6/47)、17.02%(8/47)、27.66%(13/47)。(P<0.01)。结论B组术中吻合口位置较低,骨窗相对较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术后发生再阻塞的可能性小。
-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手术
并发症
-
Keywords
chronic dacryocystitis
operation
-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小梁切除术后滤口、滤道、滤泡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黄胜
张玲
王小娅
饶芒前
-
机构
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2-534,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小粱切除术后滤口、滤道、滤过泡功能状况及其重建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6例(239眼)青光眼小粱切除术后随诊1、3、5年,用裂隙灯显微镜、前房角镜检查周边虹膜切除孔,小梁切除口及结膜滤过泡,判断房水滤道阻滞状况,将滤道阻滞分为3类。Ⅰ:内部阻滞—房角入口虹膜粘连阻塞。Ⅱ:中部阻滞型—角巩膜小梁切除口闭塞。Ⅲ:外部阻滞型—单纯的球结膜下纤维增生性改变。结果196例(239眼)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有63眼眼压升高,均显示有滤道阻滞性改变。其中内部阻滞型9眼(14.29%),中部阻滞型11眼(17.46%),外部阻滞型43眼(68.25%),分别施行滤泡重建与再手术治疗。手术后随诊1年,平均眼压(15.56±3.60)mmHg,明显低于术前(32.43±5.8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主要与手术滤过通道阻滞有关,及时正确对滤口、滤道、滤泡重建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并发症
处理
-
Keywords
glaucoma
trabeculectomy
complication
management
-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眼球摘除138例病因、病理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 9
-
-
作者
黄胜
任永丰
王小亚
张琪风
-
机构
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43-744,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造成眼球摘除相关因素。方法回顾138例(140眼)眼球摘除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球摘除病因以眼球破裂伤55眼(39.28%)占首位,角膜溃疡穿孔32眼(22.85%)占第2位,眼球萎缩22眼(15.71%)占第3位。结论眼外伤是导致眼球摘除的主要原因,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早期治疗各种眼病是降低眼球摘除率的关键。
-
关键词
眼球摘除术
眼外伤
病理
临床分析
-
分类号
R779.64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13眼霉菌性眼内炎眼球摘除病因、病理及临床分析
- 10
-
-
作者
杨思宇
黄胜
-
机构
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贵州省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2期162-162,共1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造成霉菌性眼内炎眼球摘除术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眼科住院13眼霉菌性眼内炎眼球摘除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球摘除病因以外愿性霉菌性眼内炎眼球摘除9眼(69.23%),内愿性霉菌性眼内炎眼球摘除4眼(30.76%)。结论:外愿性霉菌性眼内炎无视功能是导致眼球摘除的主要原因,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早期治疗各种霉菌性眼内炙是降低眼球摘除率的关键。
-
关键词
眼球摘除术
霉菌性眼内炎
病理临床分析
-
分类号
R779.4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原发性青光眼基础临床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 11
-
-
作者
黄胜
-
机构
贵州省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9-204,共6页
-
文摘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不可逆性盲最主要的原因。青光眼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基础与临床研究、致病基因筛选及视功能测定、视神经损伤与保护等问题尚处于探讨阶段。因此,有必要回顾国内近年来青光眼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情况,分析青光眼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青光眼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青光眼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文中就近年来原发性青光眼的流行病学状况、基础研究、视功能检测、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流行病学
治疗方法
回顾性研究
进展
-
分类号
R775.2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涎腺异位于眼眶一例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黄胜
李一万
何伟
任永丰
-
机构
贵州省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贵州省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92-1292,共1页
-
文摘
患者女,13岁。于2009年6月入院。3年前发现右眼外眦结膜下新生物生长,近半年生长较快,来我院要求治疗。检查: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双眼视力1.0,右眼外眦结膜下有新生物生长,局部隆起,边界清,质软,无压痛,
-
关键词
眼眶
涎腺
2009年
全身情况
双眼视力
新生物
结膜下
生长
-
分类号
R777.5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自发性前房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黄胜
何伟
任永丰
-
机构
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2-823,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自发性前房出血手术特点、手术时机、手术安全性、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例(13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自发性前房出血行小梁切除术,对术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积血、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率进行评估。结果13例(13只眼)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明显严重并发症,术前有视功能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自发性前房出血行行小梁切除术手术治疗,不仅可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也是安全有效的,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自发性前房出血
小梁切除术
疗效
-
Keywords
Angle-closure glaucoma
Spontaneous hyphema
Trabeculectomy
Effect
-
分类号
R775.2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三联手术治疗伴虹膜新生血管的晚期青光眼临床疗效
被引量:3
- 14
-
-
作者
黄胜
何伟
任永丰
-
机构
贵州省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年第12期937-940,共4页
-
文摘
目的评价三联手术治疗伴虹膜新生血管的晚期青光眼手术特点、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36例(41眼)晚期青光眼合并虹膜新生血管采用虹膜热凝+虹膜切开+小梁切除术,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虹膜新生血管、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率。结果36例(41眼)手术成功40眼(97.56%),术前有视力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39眼虹膜血管新生消退,术后前房积血发生率7.31%,2—5d内吸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晚期青光眼合并虹膜新生血管实施局部虹膜热凝+虹膜切开+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晚期青光眼合并新生血管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
关键词
青光眼
虹膜新生血管
虹膜热凝
虹膜切开
小梁切除术
-
Keywords
Glaucoma
Iris neovascularization
Iris heat coagulation
Iridotomy
Tabeculectomy.
-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肌锥腔无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饶芒前
黄胜
徐丽
冉艳芳
卢承仙
-
机构
贵州省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2年第3期228-230,共3页
-
文摘
单纯眼球摘除或眼内容摘除术后,常引起上睑板沟凹陷、下睑缘下沉,义眼陷没、呆滞不能转动,甚至下睑外翻、下穹隆消失,义眼经常滑脱等畸形。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座其组织相容性好,对周围组织无刺激、无排斥、重量轻、血管纤维组织易长人义眼座微孔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目前眶内植入的较好材料,主要用于眼球摘除或眼内容摘除术后预防和矫正眼眶畸形。
-
关键词
肌锥腔
义眼座
植入术
-
分类号
R779.64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分段小切口虹膜根部断离复位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 16
-
-
作者
黄胜
-
机构
贵州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分段小切口在虹膜根部断离后的复位成形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分段小切口法修复外伤性虹膜根部断离63例(63眼).结果 所有的虹膜根部断离均得到修复,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瞳孔基本恢复圆形或椭圆形,复视症状消失.结论 分段小切口修复虹膜根部断离是一种微创、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
关键词
虹膜根部断离
外伤性
虹膜修复术
解剖复位
-
Keywords
iridodiastasis,traumatic
iris plasty
reposition
-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