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曾瓴
-
机构
铜仁市职业技术学校
-
出处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B08期36-38,共3页
-
文摘
初中生初次接触的美语即是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有计划的口语训练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亦能有效促进读、写、听能力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其次,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采用交际练习方法,这一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关键词
英语
口语教学
语言情境
交际练习
初中
-
Keywords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simulate language situation
us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class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新《课程标准》理念优化课堂教学
- 2
-
-
作者
梁成艾
曾瓴
-
机构
铜仁市职业技术学校
-
出处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B08期37-40,共4页
-
文摘
英语课程的学习,不但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磨砺学生的意志,拓展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渗透《新课程标准》理念,优化教学结构。
-
关键词
渗透
新理念
优化
课堂教学
-
Keywords
permeate
new concept
optimiz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抓“三保” 促和谐——基于对铜仁市桐木坪乡的调查
- 3
-
-
作者
杨昌文
孙一飞
-
机构
中共桐木坪乡委员会
铜仁市职业技术学校
-
出处
《知行铜仁》
2009年第6期78-80,共3页
-
文摘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抓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
关键词
经济社会
和谐
稳定
发展
-
Keywords
the rural
harmonious
stable
econom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铜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
- 4
-
-
作者
萧朴忠
-
机构
铜仁市职业技术学校
-
出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2-25,共4页
-
文摘
确认铜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确认苗疆,就是确认十三布政,就是确认蚩尤文化,就是确认南长城。通过确认可以得到铜仁的历史直通史前史,直通华夏民族炎、黄、蚩尤三大始祖,直通华夏的母文化,直通人类的文化基因库,这就还原了铜仁历史的本来面目,复兴铜仁的史前价值和史前地位,这对铜仁在当代的崛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
-
关键词
苗疆
十三布政
南长城
史前蚩尤文化
文化基因库
-
Keywords
Miao boundary
13 Buzheng
South Great Wall
Chiyou culture in previous history
cultural gene stock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梵净山的佛教缘起及当代思索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陈慕鸿
萧朴忠
-
机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铜仁市职业技术学校
-
出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5,23,共6页
-
文摘
华夏文明有史记载的五千年,梵净山所处区域一直是天子不理、圣贤不教的世外桃源,直至明代时才引起中央王朝的关注和高度重视。梵净山所处区域,即贵州省铜仁地区,查史可知,在商为鬼方,在周为靡莫,在秦为黔中,在汉为武陵,在明为贵州。这里的原始居民和历代躲战祸和天灾而迁居的姓氏,一直被中央王朝和华夏本土歧视为蛮夷。这里的蛮夷文化特征和生态地域特征,正是佛教在这里弘法的社会背景。今天,梵净山地域又逢西部大开发,我们借梵净山这座自然万有的圣山,创造一个佛化的梵净山,就是要树立一个可供观照的和谐世界,使世界确立常住的理念,让佛化梵净山常住于人们的心灵,以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然后去净化人类社会,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
-
关键词
蛮夷文化
生态地域
社会背景
佛化梵净山
永久和平
-
Keywords
barbarian culture
ecological area
social background
Buddhist Fanjingshan
permanent peace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梵净山的佛教缘起及当代思索
- 6
-
-
作者
陈慕鸿
萧朴忠
-
机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铜仁市职业技术学校
-
出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6-30,共5页
-
文摘
华夏文明有史记载的五千年,梵净山所处区域一直是天子不理、圣贤不教的世外桃源,直至明代时才引起中央王朝的关注和高度重视。梵净山所处区域,即贵州省铜仁地区,查史可知,在商为鬼方,在周为靡莫,在秦为黔中,在汉为武陵,在明为贵州。这里的原始居民和历代躲战祸和天灾而迁居的姓氏,一直被中央王朝和华夏本土歧视为蛮夷。这里的蛮夷文化特征和生态地域特征,正是佛教在这里弘法的社会背景。今天,梵净山地域又逢西部大开发机遇,我们借梵净山这座自然万有的圣山,创造一个佛化的梵净山,就是要树立一个可供观照的和谐世界,使世界确立常住的理念,让佛化梵净山常驻人们的心灵,以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
-
关键词
蛮夷
文化
生态
社会
佛化
-
Keywords
barbarians
culture
ecology
society
the Buddha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华夏意识
- 7
-
-
作者
萧朴忠
-
机构
铜仁市职业技术学校
-
出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2-34,共3页
-
文摘
华夏意识是人类意识中的常住意识,是能够常住的宇宙意识,华夏意识资源是一座很富有的"金矿"。开发好这座"金矿",会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宁。
-
关键词
人类意识
常住意识
宇宙意识
意识资源
意识之魂
-
Keywords
human consciousness
constant consciousness
universe consciousness
consciousness resources
soul of the consciousness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