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Ⅱ式在非超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王斌锋 王文 马苗苗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在非超低位直肠癌中应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Ⅱ式(NOSES-Ⅱ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铜川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肿瘤下缘距离肛缘5~13 cm的直肠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行NOSES-Ⅱ式;对照组24例... 目的探讨在非超低位直肠癌中应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Ⅱ式(NOSES-Ⅱ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铜川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肿瘤下缘距离肛缘5~13 cm的直肠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行NOSES-Ⅱ式;对照组24例,行腹腔镜辅助切口取标本手术(LACR)。对4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45±33)min,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3.15±0.46)分,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3.5±1.3)d,住院时间(8.1±3.8)d,淋巴结检出数目(12.8±1.9)枚。术后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2例。满2年随访,无肿瘤复发及转移,1例脑出血死亡。对照组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205±31)min,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4.15±0.29)分,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5.0±1.9)d,住院时间(13.9±2.6)d,淋巴结检出数目(13.3±1.1)枚。术后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1例。满2年随访,1例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结论在非超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中,NOSES-Ⅱ式同腹腔镜辅助切口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 直肠肿瘤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下载PDF
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苗苗 王斌锋 +1 位作者 杨永红 刘晓会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剂量红霉素10 mg/(kg·d),连用5 d,对照组给予输注等量的5%葡萄糖注射液。比...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剂量红霉素10 mg/(kg·d),连用5 d,对照组给予输注等量的5%葡萄糖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肺部啰音消失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吐奶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吐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肺部啰音消失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小儿毛细与气管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红霉素 临床效果 小儿
下载PDF
TACE联合TIPS治疗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拴元 周密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5期2182-2185,共4页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在治疗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于铜川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在治疗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于铜川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TIPS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TACE联合TIPS治疗。比较2组患者肿瘤治疗有效性,术前、术后15 d及术后30 d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12、18个月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肿瘤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5 d,2组患者ALT及AST水平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30 d复查显示,2组患者ALT及AST均低于术后15 d(P<0.05),同时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5 d和术后30 d,2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0 d 2组患者AFP-L3及AFP水平均低于术后15 d(P<0.05);术后15 d和术后30 d,研究组AFP-L3及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8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TIPS治疗对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其肝功能和标志性指标水平,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术后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癌 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门静脉高压 肝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拴元 党涛平 刘旭晨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探讨预防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对策,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按照患者术中术后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57例),对两组患者个... 目的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探讨预防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对策,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按照患者术中术后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57例),对两组患者个体治疗、病情治疗、治疗护理治疗等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系统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8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率为28.75%,术中并发症7例,术后并发症1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白蛋白、合并糖尿病、胃癌分期、肿瘤病灶直径、手术者资历、责任护士资历、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联合脏器切除、输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合并糖尿病、术前白蛋白水平<30 g/L、联合脏器切除、术者年资≤3年、责任护士年资≤3年、输血量≥800 mL为腹腔镜胃癌根治围术期并发症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率高,严重影响患者手术质量,术前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病情采取必要的措施纠正患者身体偏差,对手术医师和护理人员实施不间断培训,提升围术期治疗护理水平,降低并发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围术期并发症 相关因素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下载PDF
腹腔镜切除经肛门吻合术与腹腔镜Miles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斌锋 丁明 +2 位作者 郭小军 马苗苗 王建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8期636-638,共3页
探讨腹腔镜切除经肛门吻合术与腹腔镜Miles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距齿状线3-4cm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4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行腹腔镜切除经肛门吻合术;对照组21例,行腹腔镜Miles手术。对4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 探讨腹腔镜切除经肛门吻合术与腹腔镜Miles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距齿状线3-4cm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4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行腹腔镜切除经肛门吻合术;对照组21例,行腹腔镜Miles手术。对4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3.5±27.3)min,术中出血量(92.5±16.5)mL,术后引流量(126.2±11.4)mL,住院时间(11.2±3.4)d;对照组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85.2±34.7)min,术中出血量(151.4±31.9)mL,术后引流量(221.3±18.9)mL,住院时间(14.3±2.6)d,研究组均少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结检出数目(11.3±3.4)个,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满1年随访,患者术后1年排便基本满意。随访2年,3例肿瘤复发及转移死亡,1例心肌梗死死亡。对照组淋巴结检出数目(11.4±3.2)个,术后造瘘口狭窄1例,造瘘口旁瘘1例,会阴切口裂开1例。满1年随访,造瘘口排便基本满意。随访2年,4例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腹腔镜切除经肛门吻合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疗效同腹腔镜Miles手术差异无显著性,但具有保肛、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切除经肛门吻合术 MILES手术
下载PDF
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抗全胃切除术后反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斌锋 王建华 +1 位作者 马苗苗 王西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9期731-732,735,共3页
探讨食管空肠Roux-e n-Y吻合对抗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EJ A)反流的价值。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5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和对照组(27例,行食管空肠传统袢式吻合)。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消化道症状;上消... 探讨食管空肠Roux-e n-Y吻合对抗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EJ A)反流的价值。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5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和对照组(27例,行食管空肠传统袢式吻合)。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消化道症状;上消化道造影观察两组食管、空肠上段(EJA与空肠-空肠吻合口之间的肠段)排空情况;胃镜及病理检查食管、EJA炎症。术后研究组消化道症状较对照组轻;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示研究组食管、空肠上段排空较对照组时间短;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示研究组食管、EJA炎症较对照组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能明显降低术后EJA、食管反流,减轻消化道症状,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 食管-空肠吻合口反流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密旺 杨拴元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548-1550,共3页
胆结石是临床上最常见胆道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主要特点为病情复杂和并发症多[1].胆总管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约占全国胆结石症患者的5%~29%[2],胆管结石常见的类型通常包含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以及肝内胆管结石等.该病的临床症状一... 胆结石是临床上最常见胆道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主要特点为病情复杂和并发症多[1].胆总管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约占全国胆结石症患者的5%~29%[2],胆管结石常见的类型通常包含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以及肝内胆管结石等.该病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程度不同的胆绞痛,主要原因是结石在胆管内不断的游走、压迫,使胆囊、胆总管平滑肌不断的扩展和神经性痉挛造成的疼痛感[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系统疾病 胆总管 胆囊结石 临床效果研究 胆绞痛 胆结石症 疼痛感
下载PDF
腹腔镜在腹部损伤诊治中的应用137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斌锋 马苗苗 +6 位作者 丁明 张勇 崔宾 尚鹏 赵鹏 郭小军 王建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3期183-183,共1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2015年273例腹部损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37例,男103例,女34例;年龄3~72岁,平均年龄38.62岁;21例开放性损伤,余116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交通事故致伤83例,刀刺伤19例,钝器伤15例,高处坠落伤17例,其他...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2015年273例腹部损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37例,男103例,女34例;年龄3~72岁,平均年龄38.62岁;21例开放性损伤,余116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交通事故致伤83例,刀刺伤19例,钝器伤15例,高处坠落伤17例,其他因素致伤3例;腹穿137例,89例抽出不凝血;术前30例B超检查、97例CT检查提示有腹腔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高处坠落伤 腹腔积液 钝器伤 腹穿 腔镜 开腹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 腹内脏器损伤
下载PDF
头皮针在新生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马苗苗 王斌锋 +1 位作者 刘晓会 杨永红 《安徽医学》 2016年第8期1029-1030,共2页
目的探讨头皮针(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新生儿腰椎穿刺术(简称"腰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铜川市人民医院需行腰穿的住院新生儿65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使用5.5... 目的探讨头皮针(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新生儿腰椎穿刺术(简称"腰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铜川市人民医院需行腰穿的住院新生儿65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使用5.5号头皮针进行腰穿,对照组使用传统腰穿针进行,观察两组的1次进针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及副损伤等指标。结果 1次进针成功率观察组(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P<0.05);穿刺失败率观察组(6.06%)显著低于对照组(2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副损伤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在新生儿腰穿中一次进针成功率高,失败率低,方便控制,副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 新生儿 腰椎穿刺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诊治腹部损伤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小军 王斌锋 +3 位作者 刘旭晨 王建华 魏延超 马苗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12期987-989,共3页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腹部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408例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4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204例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201例(98.53%)腹腔...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腹部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408例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4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204例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201例(98.53%)腹腔镜下确诊,157例(76.96%)行腹腔镜手术治疗,44例(21.57%)中转开腹手术,3例(1.47%)未做治疗性手术;7例(3.43%)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1.47%)漏诊二次开腹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对照组204例全部明确诊断,200例(98.04%)行治疗性手术,4例(1.96%)未行治疗性手术;16例(7.84%)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0.98%)二次开腹手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部损伤诊治中,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疗效相当,但手术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腹腔镜 开腹手术
下载PDF
改良型DSA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超 王斌锋 +5 位作者 崔宾 魏延超 马苗苗 马悦 王群栓 赵文锦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12期975-976,共2页
探讨改良型DSA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对建立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铜川市人民医院不能经口进饮食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28例,包含幽门成形术后、胃大部切除术后、重症急性胰腺炎等。在改良型DSA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全部病例均30... 探讨改良型DSA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对建立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铜川市人民医院不能经口进饮食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28例,包含幽门成形术后、胃大部切除术后、重症急性胰腺炎等。在改良型DSA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全部病例均30 min内放置成功,位置满意,无并发症出现。应用改良型DSA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仅需鼻咽部表面麻醉,导丝经胃管内置入胃,最大限度减少鼻咽部损伤、误吸等可能,成功率高、快速、便捷、安全,患者无明显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数字减影造影 空肠营养管置入术
下载PDF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苗苗 刘晓会 +1 位作者 杨永红 王斌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5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和对照组(96例)。两组均给予无差异性饮食指导、补液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和对照组(96例)。两组均给予无差异性饮食指导、补液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金双歧 小儿腹泻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群心理状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巫姜 延常姣 +5 位作者 杨玉庆 叶骉飞 牛进 孟小玉 王磊 李南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508-1514,共7页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在很大程度受到限制,其心理变化值得关注。本研究旨在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同期健康人群进行对比研究,为疫情期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在很大程度受到限制,其心理变化值得关注。本研究旨在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同期健康人群进行对比研究,为疫情期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01-10-2020-01-13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86)和第二附属医院(n=42)就诊的12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以网络问卷随机答卷的121名社会健康成年女性为对照组(B组)。采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完成问卷调查(2020-01-20-2020-02-20)。结果自评量表的因子阳性检出,A组最多的是焦虑(21.09%)和抑郁(17.18%);B组最多的是焦虑(14.88%)和敌对(15.7%)。因子得分分析显示,A组的抑郁(t=2.898,P=0.004)、焦虑(t=3.649,P<0.001)和敌对(t=3.824,P<0.001)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抑郁(t=5.049,P<0.001)和焦虑(t=4.115,P<0.001)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SAS及SDS分析显示,A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明显高于B组健康人群(t=11.492,P<0.001;t=10.871,P<0.001)。在各亚组中,<45岁的中青年患者的抑郁(t=2.061,P=0.044)、焦虑(t=2.183,P=0.039)和敌对(t=2.028,P=0.048)均较>45岁的中老年更明显,未受高等教育的患者较受到高等教育者的抑郁(t=2.759,P=0.007)、焦虑(t=2.348,P=0.018)和恐惧(t=2.182,P=0.043)更加明显;暂未行手术治疗患者较已经完成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抑郁(t=2.064,P=0.043)、焦虑(t=2.581,P=0.017)和恐惧(t=2.086,P=0.041)更明显。城市或乡镇生活环境仅在焦虑(t=2.273,P=0.032)因子上显示出差异。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乳腺癌患者人群出现了焦虑和抑郁症状,应得到社会和医务人员的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乳腺癌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生长抑素联合生植物油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斌锋 丁明 +2 位作者 尚鹏 王建华 马苗苗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7期466-469,共4页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联合生植物油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铜川市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3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2例,对照组182例。两组均给予以基础疗法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矫正水...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联合生植物油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铜川市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3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2例,对照组182例。两组均给予以基础疗法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感染和中毒,应用镇静剂、解痉剂等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加重,则改为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均加用生长抑素联合生植物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治疗率、胃肠减压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0.22%vs68.68%,x2=8.58,P〈0.05),手术治疗率明显降低(29.67%vs40.11%,x2=4.37,P〈0.05),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224±171)ml/dvs(543±186)ml/d,t=-21.28,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6.14±2.04)d vs(10.26±3.12)d,t=-4.78,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在基础疗法之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生植物油治疗肠梗阻显效率高,疗效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生植物油 肠梗阻
原文传递
双疝针法在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廖霄斌 李树 罗丽琼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6期708-710,共3页
目的探讨双疝针法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307例资料,依手术方法分为双疝针组及常规组。双疝针组患儿行双疝针法单孔腹... 目的探讨双疝针法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307例资料,依手术方法分为双疝针组及常规组。双疝针组患儿行双疝针法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58例;常规组行常规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49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均较少(<10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双疝针组(8.07±2.51)min明显短于常规组(18.12±7.9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双疝针组1.89%(3/158)较常规组2.68%(4/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疝复发率:双疝针组0.63%(1/158)较常规组1.34%(2/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双疝针手术相对于常规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疝囊高位结扎术 儿童 腹股沟 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