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险气象等级标准在铜陵市预报业务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熊权 朱奇 吴明业 《科技与创新》 2021年第4期170-172,共3页
主要针对QX/T 77、GB/T 20487和GB/T 367433个标准及本地化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2019年铜陵市郊区一次森林火灾发生前后的火险气象指数变化的案例分析,最终得到3个标准在铜陵市本地业务应用中的优缺点和应用经验总结。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火险气象指数 火险气象等级 气象要素瞬时值
下载PDF
铜陵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特征分析
2
作者 马林 王正华 +1 位作者 刁国庆 许晴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该文通过对铜陵市1981—2009年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了铜陵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特征,为制定各种气象灾害的防御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气象灾害 特征 铜陵市
下载PDF
铜陵市近49年气温变化特征及其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鹏飞 周晓飞 +2 位作者 张庆国 严力蛟 朱雅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6-351,共6页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各国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气温变化特征及其趋势分析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根据铜陵市气象站1960~2008年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法和累积距平法,分析了近49年来铜陵市气温变化特征及其趋势...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各国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气温变化特征及其趋势分析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根据铜陵市气象站1960~2008年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法和累积距平法,分析了近49年来铜陵市气温变化特征及其趋势。结果表明:(1)近49年来,铜陵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08℃/10a,且达到0.05显著水平,气温时间序列在2004年发生了由低温向高温突变。(2)年内气温变化存在季节性差异,除夏季外,春、秋、冬3个季节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达到0.05显著性水平,春季升温最为明显,其次为冬季和秋季。夏季气温升幅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MANN-KENDALL检验 变化趋势 铜陵市
下载PDF
铜陵市近50年气温变化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鸿飞 景元书 马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613-17616,17620,共5页
[目的]研究铜陵市气温变化规律。[方法]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气温变化时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及突变特征,对铜陵市1960~2009年的气温资料进行了探讨。[结果]铜陵市气温的年际及年代际时间尺度在时域中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局部化... [目的]研究铜陵市气温变化规律。[方法]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气温变化时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及突变特征,对铜陵市1960~2009年的气温资料进行了探讨。[结果]铜陵市气温的年际及年代际时间尺度在时域中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局部化特征;近50年来铜陵市的气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偏冷转向偏暖的过程,转折点位于1995年前后;其气温变化具有多层次的时间尺度结构,阶段性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年最低平均气温及年最高平均气温三者间的变化特点在长周期上具有相似性,在短周期变化上不尽相同。[结论]连续小波变换能将气温时间序列的频率特征在时间域上展现出来,清晰地给出各种时间尺度的强弱、分布情况及气温冷暖变化趋势和突变点,从而找出气温变化的主要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小波 突变 周期 方差
下载PDF
铜陵市酸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文静 丁爱军 +1 位作者 祁文 章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693,共7页
文章利用铜陵市2006-2010年的酸雨观测数据、降水化学分析资料和常规空气质量及气象资料,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铜陵市酸雨的分布特征、化学组成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铜陵市的酸雨污染日趋严重,降水酸... 文章利用铜陵市2006-2010年的酸雨观测数据、降水化学分析资料和常规空气质量及气象资料,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铜陵市酸雨的分布特征、化学组成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铜陵市的酸雨污染日趋严重,降水酸度在秋、冬季略高,郊区酸雨较城区严重;铜陵市的酸雨污染属于硫酸型,SO42-和NO3-是主要的阴离子,Ca2+和NH4+是主要的阳离子,各种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局地差异,郊区低于城区,Ca2+和NH4+对降水酸度影响较为显著;铜陵市酸雨污染受区域性酸雨污染和本地污染源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市 酸雨 时空分布 污染
下载PDF
铜陵市区近58年初终霜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群星 凌林 +1 位作者 朱奇 熊权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2期188-191,共4页
利用1960—2017年铜陵站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铜陵霜冻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铜陵市区近58年来平均初霜冻呈推迟趋势,平均终霜冻呈显著提早趋势,霜冻期呈显著缩短趋势且均发生了气候突变。小波分析发现,... 利用1960—2017年铜陵站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铜陵霜冻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铜陵市区近58年来平均初霜冻呈推迟趋势,平均终霜冻呈显著提早趋势,霜冻期呈显著缩短趋势且均发生了气候突变。小波分析发现,初、终霜冻和霜冻期均存在4个不同的变化周期。初霜冻推迟和终霜冻提早对农业生产整体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 气候特征 突变检验 小波分析
下载PDF
铜陵市人工增雨消霾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杰 熊权 朱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160-161,165,共3页
通过分析铜陵市降水分布特征、雾霾分布特征、人工增雨潜力和人影作业效果等相关内容,讨论铜陵市开展人影作业的可行性和实际成效。结果表明,铜陵市夏季受西太平洋副高影响,秋季受西北干冷气流控制,多夏旱和秋旱天气。雾和霾天气主要出... 通过分析铜陵市降水分布特征、雾霾分布特征、人工增雨潜力和人影作业效果等相关内容,讨论铜陵市开展人影作业的可行性和实际成效。结果表明,铜陵市夏季受西太平洋副高影响,秋季受西北干冷气流控制,多夏旱和秋旱天气。雾和霾天气主要出现在降水量较少的11月至次年4月,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铜陵市有61 d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潜力日。铜陵市近10年作业25次,人影作业后持续降水成功率为81.0%,能见度增加率为75%,增雨和消霾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分布 雾霾特征 人工增雨潜力 作业效果 安徽铜陵
下载PDF
铜陵市闪电活动分析及雷电灾害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林 王锋 《中国科技信息》 2017年第13期68-70,共3页
本文依据安徽雷电监测网系统探测的2005年8月~2010年10月铜陵市逐日地闪资料,采用Excel、Origin、Sufer等软件作为统计、分析工具,对全市闪电数据进行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铜陵市主要以负闪为主;闪电月频次变化表现为典型的单峰型特征... 本文依据安徽雷电监测网系统探测的2005年8月~2010年10月铜陵市逐日地闪资料,采用Excel、Origin、Sufer等软件作为统计、分析工具,对全市闪电数据进行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铜陵市主要以负闪为主;闪电月频次变化表现为典型的单峰型特征,主要发生在7、8月份,约占总闪频次的70.32%;13:00~21:00为闪电日高发时段,约占日总闪的65.11%,正、负闪峰值主要出现在17:00前后,即16:00~18:00为一日之中对流性天气最活跃时段;全市闪电平均强度约为46.51 KA,主要集中于30KA以下,正闪在10~30 KA区间段发生最为频繁,负闪主要集中发生在0~20 KA;空间上,铜陵市年平均地闪电密度为5.95次/Km^2/a,闪电高密集区及强度中心均主要"依山傍水"分布,峰值分别位于菜子湖、三公山、白湖、枫沙湖、大铜官山景区、市区天井湖以及凤凰山附近;全市闪电平均陡度为28.49KA/μs,主要分布在0~30 KA/μs区间范围,峰值集中于0~10 KA/μs区间。同时,结合铜陵市1998年~2014年实际雷击事故实例,简析了全市雷电灾害的基本特征,并提出相应防御措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灾害 闪电活动 铜陵市 高级工程师 灾害特征 雷电防护 马鞍山市 作用点
下载PDF
铜陵市区的烟幕分析及其预测
9
作者 姚远 钱冬梅 杜德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0-52,共3页
作者应用气象资料分析烟幕的发生规律,并应用灰色理论对烟幕进行预测。
关键词 烟幕 发生规律 预测 烟尘
下载PDF
1971—2010年铜陵市气候特征分析
10
作者 石伟光 韦玮 +1 位作者 马林 张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9期251-252,共2页
利用铜陵市1971—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初步探究了铜陵市近40年来各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关键词 气象要素 气候特征 异常气候 安徽铜陵 1971-2010年
下载PDF
铜陵市一次典型梅雨期暴雨过程的预报分析
11
作者 熊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4期16707-16710,共4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资料对2011年6月18日发生在安徽省铜陵市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东北冷槽与中纬度短波槽结合,冷空气扩散南下与副高西南侧输送来的暖湿气流在沿江交汇的形式下发生的;水汽通量...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资料对2011年6月18日发生在安徽省铜陵市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东北冷槽与中纬度短波槽结合,冷空气扩散南下与副高西南侧输送来的暖湿气流在沿江交汇的形式下发生的;水汽通量散度对暴雨降水形成与落区分布有较好的表征作用,其他物理量场也在不同程度上对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实际应用中,梅雨季节,在预报暴雨时要重点关注江淮切变线,看有无低涡、高空冷槽与之配合,强降水区域往往位于低空急流的左前方,低空西南气流与东北气流的辐合区、切变线及地面辐合线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梅雨期 预报 铜陵市
下载PDF
铜陵市连阴雨天气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
作者 王正华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第6期85-86,共2页
选用1981—2017年铜陵市气象局3—11月逐日降水量、最长连续降水日数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铜陵市连阴雨天气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7年铜陵市连阴雨天气过程年代际变化特征较明显,连阴雨出现次数呈现出明显减少的... 选用1981—2017年铜陵市气象局3—11月逐日降水量、最长连续降水日数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铜陵市连阴雨天气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7年铜陵市连阴雨天气过程年代际变化特征较明显,连阴雨出现次数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铜陵市连阴雨季节分布特征较明显,春季连阴雨发生次数最多,其次是夏季,秋季连阴雨发生次数最少;连阴雨天气持续时间越长,降水量越大,对农作物产生的危害也随之增加。春季连阴雨天气影响农作物春播和夏收粮油作物,而秋季连阴雨天气则会对农作物秋收秋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阴雨天气 农业生产 影响 铜陵市
下载PDF
铜陵站迁址气象要素差异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林群星 王中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216-218,共3页
为了解铜陵气象站迁址前后气象要素差异,以铜陵县城关镇北郊箬笠山站(旧站)1996-2007年气象要素月、年平均值为参考,对比分析旧站(2008-2011年)与新站(2012-2015年)的气温、风向风速、相对湿度、降水量等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气象要... 为了解铜陵气象站迁址前后气象要素差异,以铜陵县城关镇北郊箬笠山站(旧站)1996-2007年气象要素月、年平均值为参考,对比分析旧站(2008-2011年)与新站(2012-2015年)的气温、风向风速、相对湿度、降水量等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差异。结果表明院旧站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新站年平均气温比旧站(2008-2011年)低0.2~0.4益;新站相对湿度较旧站高7个百分点;新旧站主导风向在NE到ENE之间,新站风速大于旧站(2008-2011年)风速;新旧站月平均降水量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差别不大,呈“单峰型”分布特征。造成新旧站气象要素差异原因主要与探测环境、海拔高度、下垫面性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站迁移 气象要素 影响因素 安徽铜陵
下载PDF
浅析铜陵市雷电活动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林 王正华 +1 位作者 林群星 石伟光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6期158-159,共2页
该文对铜陵市1960-2011年人工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和LD-LL型闪电定位仪的2005-2011年探测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雷暴活动的变化特征,为铜陵地区雷电研究及科学防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雷暴日 雷电特征 铜陵市
下载PDF
铜陵市雷暴日探测方法分析
15
作者 马林 张兵 胡方慧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3期150-151,共2页
该文通过对铜陵市2002—2012年人工雷暴观测数据和LD-LL型闪电定位仪监测的地闪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探讨了利用人工观测资料和闪电定位仪监测的地闪数据共同确定雷暴日及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的方法,为铜陵市雷电防御和雷电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雷暴日 闪电定位仪 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
下载PDF
铜陵市能见度的基本特征分析
16
作者 马林 张兵 王正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2期138-139,共2页
该文利用铜陵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91—2009年相关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铜陵市大气能见度的基本特征,为铜陵市大气能见度的研究和预报奠定理论基础,并为治理城市污染和改善大气环境提供依据。
关键词 能见度 特征 铜陵市
下载PDF
铜陵大气可降水量初步研究
17
作者 朱雅毓 熊权 +1 位作者 张杰 王泽华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4期133-135,共3页
分析铜陵站2020—2022年大气可降水量的基本特征得出,铜陵大气可降水量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随季节变化较明显,夏季值较高,冬季值较低,月变化趋势呈正态分布。选取铜陵站8次暴雨过程,分析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气可降水... 分析铜陵站2020—2022年大气可降水量的基本特征得出,铜陵大气可降水量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随季节变化较明显,夏季值较高,冬季值较低,月变化趋势呈正态分布。选取铜陵站8次暴雨过程,分析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气可降水量在暴雨发生前都有明显的增幅,暴雨时处于高值区。若大气可降水量有明显回落,降水过程趋于结束;若回落缓慢或较少,降水减弱直至结束;若基本处于高值,降水将持续。暴雨过程开始前大气可降水量增幅越大,小时雨强越强;回落越慢,降水时长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站 大气可降水量 GNSS/MET 暴雨
下载PDF
Morlet小波在铜陵降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鹏飞 张庆国 +2 位作者 周晓飞 严力蛟 朱雅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3-568,共6页
基于近49a来的年均和月均降水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法对长江中下游铜陵站降水序列进行多时间尺度研究,并用Mann-Kendall法对其做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1960-2008年铜陵地区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1.214 mm/10a。就季... 基于近49a来的年均和月均降水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法对长江中下游铜陵站降水序列进行多时间尺度研究,并用Mann-Kendall法对其做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1960-2008年铜陵地区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1.214 mm/10a。就季节而言,春、夏、秋季均呈下降趋势,只有冬季呈显著上升趋势;(2)小波分析显示年降水序列和季降水序列均存在多个主要周期的变化,小尺度范围内,年季降水突变点增多;(3)目前研究区处于降水枯水期末段,预计在2010年左右研究区将进入一个新的丰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序列 小波分析 MANN-KENDALL检验 铜陵
下载PDF
铜陵地区电梯的雷电防护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林 王正华 +2 位作者 石伟光 胡方慧 许晴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221-222,共2页
近年来,随着铜陵地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电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之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铜陵地区多年雷暴资料和2007—2015年电梯雷击事故的统计分析,结合电梯标准和雷电防护相关规范,... 近年来,随着铜陵地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电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之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铜陵地区多年雷暴资料和2007—2015年电梯雷击事故的统计分析,结合电梯标准和雷电防护相关规范,对铜陵地区电梯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防雷及电梯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雷电 防护措施 安徽铜陵
下载PDF
新媒体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正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3期236-236,238,共2页
新媒体在推动气象服务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探讨了新媒体下气象信息传播的特点,接着阐述了新媒体在铜陵市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新媒体在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新媒体 气象服务 特点 现状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