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人为什么要批评雅戈尔?
1
作者 姜汝祥 《商界(评论)》 2008年第8期24-24,共1页
雅戈尔的服装主业已经无足轻重,而金融与地产业的巨大机会它能否掘金成功呢?这有点像学外语,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学一门外语?道理很简单,学好多门外语,本质是能力问题,不是机会问题!
关键词 美国 雅戈尔 服装行业 产品质量 经营策略
下载PDF
“少人化”管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汝祥 《商界(评论)》 2010年第2期55-56,共2页
什么是真正的浪费?丰田的回答是:“最大的浪费,是对员工智慧的浪费。”
关键词 管理 人化 浪费
下载PDF
日本企业如何学王阳明?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汝祥 《商界(评论)》 2010年第6期152-152,共1页
“一生俯首拜阳明”——日本第一名将东乡平八郎在腰牌上刻下这样的字样。事实上,日本企业对王阳明的崇拜和学习,已经是极为普遍。
关键词 日本企业 王阳明 企业管理 稻盛和夫
下载PDF
没有紧迫,就没有真正的执行!
4
作者 姜汝祥 《中国报道》 2009年第4期106-106,共1页
在目前的经济“寒冬”中,我一直有个遗憾,那就是在这样的“寒冬”,居然找不到一本书作为过冬的理论支撑。这些天,当我一口气读完这本《紧迫感》,一种畅快感油然而生。很多困惑我很长时间的郁闷,一扫而空。
关键词 《紧迫感》 书刊 内容介绍 发行工作
下载PDF
我们离“伟大”有多远?
5
作者 姜汝祥 IC(图) 《21世纪商业评论》 2005年第9期60-62,共3页
中国企业二十年成功的地方在于懂得市场,懂得了为市场而竞争,但我们的问题是:第一,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客户价值,中国的客户仍然处于感性时代;第二,中国的企业缺乏做"大组织"的基因,员工的独立人格与职业化,也就是执行启蒙,或者... 中国企业二十年成功的地方在于懂得市场,懂得了为市场而竞争,但我们的问题是:第一,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客户价值,中国的客户仍然处于感性时代;第二,中国的企业缺乏做"大组织"的基因,员工的独立人格与职业化,也就是执行启蒙,或者叫商业人格启蒙。所以,这一代企业从整体上处于蜕变时期,他们的痛苦源于过去的成功经验基本上在未来用不上,而大环境并没有提供支持他们变革的理论与市场环境,中国优秀企业仍然沉浸在抓住机会的成功模式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企业 市场环境 客户价值 人格启蒙 成功经验 独立人格 成功模式 优秀企业 职业化 大环境
下载PDF
张艺谋比企业家更懂管理
6
作者 姜汝祥 《法人》 2008年第9期85-85,共1页
张艺谋执导的奥运会开幕式表明。
关键词 企业家 张艺谋 管理 安全带 李宁 钢丝
下载PDF
鱼钩、长矛与抓狂的总裁
7
作者 姜汝祥 《商界(评论)》 2010年第5期94-95,共2页
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这就是战略。有多少总裁在做员工的事,我们的企业家要学会不上鱼钩的当,而真正把时间放在长矛事件上。
关键词 鱼钩 总裁 长矛 企业家 时间 地点
下载PDF
海尔市场链的信仰神话
8
作者 姜汝祥 《商界(评论)》 2008年第12期26-26,共1页
市场链违背了企业存在的实质——外部市场内部化,这也注定了海尔的市链管理是一个不可能成功的神话。
关键词 市场链 海尔 神话 信仰 沃顿商学院
下载PDF
中国没有真正的并购
9
作者 姜汝祥 《英才》 2003年第1期94-95,共2页
战略联盟是企业战略里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企业有四种成长方式:第一,有机的增长(所谓有机就是通过业务的成长使企业壮大);第二,并购;第三,资本市场;第四,就是战略联盟。从著名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这四种方式是并列的,... 战略联盟是企业战略里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企业有四种成长方式:第一,有机的增长(所谓有机就是通过业务的成长使企业壮大);第二,并购;第三,资本市场;第四,就是战略联盟。从著名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这四种方式是并列的,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以上四种方式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战略 并购 战略联盟 中国 跨国公司 资本市场 业务 成长 方式 实际
下载PDF
我是谁,我应该是谁?
10
作者 姜汝祥 《商界(评论)》 2007年第2期156-157,共2页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失败,失败并不可怕,跌倒了,站起来就是了。人生最大的悲剧在于:不知道我现在是谁?我应该是谁?不知道自己现在是谁,现在就废了;不知道自己应当是谁,未来也废了。
关键词 失败 悲剧 人生 应当
下载PDF
个人奴性与规则神性
11
作者 姜汝祥 《商界(评论)》 2007年第1期158-159,共2页
观念的落后往往比外在的技术落后更可怕。
关键词 神性 奴性 个人 技术落后
下载PDF
文化习惯是创新的最大敌人
12
作者 姜汝祥 《商界(评论)》 2012年第1期24-24,共1页
中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现在面临群体性困境,比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出口利润降低。这时中国企业只有一条路,就是把复制与模仿的大旗降下,升起一面新的旗帜。这面旗帜的名字叫创新,这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关口。在谈论任何转型或突破... 中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现在面临群体性困境,比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出口利润降低。这时中国企业只有一条路,就是把复制与模仿的大旗降下,升起一面新的旗帜。这面旗帜的名字叫创新,这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关口。在谈论任何转型或突破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文化上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企业改革,中国企业会很容易地选择了从土地承包,到企业承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企业家 服务业 服务行业 服务部门
下载PDF
没有紧迫感,就不能应对危机
13
作者 姜汝祥 《IT时代周刊》 2009年第9期71-71,共1页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如何度过经济的寒冬?《紧迫感》一书给出了答案,即企业在遇到危机时要做到目标明确、思维清晰。
关键词 危机 经济形势 企业
下载PDF
2006是中国企业的基本法年
14
作者 姜汝祥 《商界(评论)》 2006年第9期99-99,共1页
在经历了执行、细节、狼性的“内功”启蒙之后.我觉得目前中国企业最需要的.可能是底线规则之上的执行、细节、狼性,而不是无条件的执行、细节、狼性。 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家不是不愿.而是不熟或不会。道理很简单,中国文化本质... 在经历了执行、细节、狼性的“内功”启蒙之后.我觉得目前中国企业最需要的.可能是底线规则之上的执行、细节、狼性,而不是无条件的执行、细节、狼性。 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家不是不愿.而是不熟或不会。道理很简单,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治文化.我们大都对如何“人治人”的方法烂熟于胸.而对“法治人”总觉得隔一层,不过瘾。但事情的发展并不以我们个人的好恶为转移,事情的发展是以时代趋势与市场经济的规律为准绳的,一旦“法治化”构成我们必须过的坎。那么。过不去的.就将成为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企业家 人治文化 文化本质
下载PDF
中国企业需要新管理哲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汝祥 《商学院》 2010年第1期57-58,共2页
京瓷堪称利他竞争力的成功示范,处在分水岭上的中国企业需要新管理哲学。在历史并不长久的国内企业,联想、青啤、万科等企业都开始在价值观上更关注员工、消费者、社区、社会等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开始了通往利他竞争力的新尝试。
关键词 企业需要 中国企业 管理哲学 传统观念 计划经济 分水岭
原文传递
CSR的认知误区
16
作者 刘永选 《IT经理世界》 2009年第17期92-92,共1页
CSR首先是一个能力问题,放弃社会责任是一种商业能力的堕落。企业社会责任(CSR)是什么?企业应该如何创造社会价值?要回答并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对此问题正确地界定。所谓CSR,就是以企业为中心,以经营活动的所有利益相... CSR首先是一个能力问题,放弃社会责任是一种商业能力的堕落。企业社会责任(CSR)是什么?企业应该如何创造社会价值?要回答并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对此问题正确地界定。所谓CSR,就是以企业为中心,以经营活动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为外围的价值创造。而一切争论的焦点则是这个半径的大小,从只包含企业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R 认知误区 企业社会责任 商业能力 社会价值 利益相关者 经营活动
原文传递
“虚假紧迫感”
17
作者 姜汝祥 《中国企业家》 2009年第5期120-120,共1页
在目前的经济寒冬中,我-直有个遗憾,居然找不到一本书作为过冬的理论支撑。当我一口气读完《紧迫感》,一种畅快油然而生,很多困惑我很长时间的郁闷一扫而空,于是我向锡恩服务过的上万企业家推荐这本书,当然也想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键词 企业家 企业管理 经营策略 紧迫感
原文传递
没有紧迫,就没有真正的执行!
18
作者 姜汝祥 《浦东开发》 2009年第5期63-63,共1页
在目前的经济寒冬中,我一直有个遗憾,那就是在这样的寒冬,居然找不到一本书作为过冬的理论支撑。这些天,当我一口气读完这本《紧迫感》,一种畅快油然而生,很多困惑我很长时间的郁闷,一扫而空。
关键词 危机感 寒冬期 企业 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塑造以人为本的“你一我”模式
19
作者 刘永炬 《现代商业银行》 2012年第3期21-21,共1页
以人为本,这是无数企业管理者倡导的管理理念。但是,这却不见得是什么好的现象。关键是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人中,有多少真正懂得什么是以人为本?不知道什么是以人为本,做再多都是徒劳。而且如果到处都是关于以人为本的误解,那么也... 以人为本,这是无数企业管理者倡导的管理理念。但是,这却不见得是什么好的现象。关键是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人中,有多少真正懂得什么是以人为本?不知道什么是以人为本,做再多都是徒劳。而且如果到处都是关于以人为本的误解,那么也就不存在以人为本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理念 企业管理者 管理理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