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办刊方向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海荣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7-78,共2页
以民族的、地域性的文化为依托,以当代学术精神为背景,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创新意义的编辑队伍是办好地方高校学报的根本。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学报 办刊方向 创新精神 编辑
下载PDF
师德教育中教师主体性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斯日古楞 包乌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77-79,共3页
教师有无主体性和体现其主体性的程度是决定他们整个思想品德面貌和行为水平的必要前提,同时它又必将成为师德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传统师德教育中习惯于把教师只当作受教育的对象,由于更多地强调其客体性,从而对他们主体作用的... 教师有无主体性和体现其主体性的程度是决定他们整个思想品德面貌和行为水平的必要前提,同时它又必将成为师德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传统师德教育中习惯于把教师只当作受教育的对象,由于更多地强调其客体性,从而对他们主体作用的关注和体现相对少了。这一认识误区,使教师处于一种接受型或被动式教育模式当中,只有简单、机械地接受现有师德教育的表面要求,结果难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挖掘其巨大的发展潜能。针对该现实,本文以教师在师德教育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为主要依据,在明确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培养和体现教师主体性特殊意义的同时,又阐述了如何在师德教育中培养和体现教师主体性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教育 教师 主体性 探究 主体意识 主体能力
下载PDF
对师德教育中心理问题的探究
3
作者 斯日古楞 关其格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6-49,共4页
教育实践中,当人们讨论师德教育时往往把心理问题,甚至把某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当作道德问题来看待,把道德现象与心理现象混为一谈,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混乱,对学生正面教育产生严重影响,这不仅不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也不... 教育实践中,当人们讨论师德教育时往往把心理问题,甚至把某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当作道德问题来看待,把道德现象与心理现象混为一谈,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混乱,对学生正面教育产生严重影响,这不仅不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师德教育的有效实施。本文试图阐明师德教育过程中道德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寻找二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以便使教师更好地发挥其整体素质的综合作用,最终达到提高师德教育实际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教育 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 个性心理 社会交往
下载PDF
师德教育中教师自主发展构想
4
作者 斯日古楞 斯仁那德米德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2-74,共3页
师德教育的实施不应以牺牲教师根本利益为代价,相反,它必须关注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并与教师自身发展同行。然而传统师德教育由于片面强调"蜡烛"精神和"人梯"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师自我感受与体验,将其引入较... 师德教育的实施不应以牺牲教师根本利益为代价,相反,它必须关注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并与教师自身发展同行。然而传统师德教育由于片面强调"蜡烛"精神和"人梯"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师自我感受与体验,将其引入较为典型的"接受型"教育模式,使教师缺乏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能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最终影响了师德教育的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教育 教师 自主发展 构想
下载PDF
师德教育中教师主体性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斯日古楞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10,共5页
教师有无主体性和体现其主体性的程度是决定他们整个思想品德面貌和行为水平的必要前提,同时它又必将成为师德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传统师德教育中习惯于把教师只当作受教育的对象,由于更多地强调其客体性,从而对他们主体作用的... 教师有无主体性和体现其主体性的程度是决定他们整个思想品德面貌和行为水平的必要前提,同时它又必将成为师德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传统师德教育中习惯于把教师只当作受教育的对象,由于更多地强调其客体性,从而对他们主体作用的关注和体现相对少了。这一认识误区,使教师处于一种接受型或被动式教育模式当中,只有简单、机械地接受现有师德教育的袭面要求,结果难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挖掘其巨大的发展潜能。针对该现实,本文以教师在师德教育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为主要依据,在明确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培养和体现教师主体性特殊意义的同时,又阐述了如何在师德教育中培养和体现教师主体性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教育 教师 主体性 探究 主体意识 主体能力
原文传递
启发式教学的实践误区
6
作者 斯日古楞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8-19,13,共3页
启发式教学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并使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达到主动思考和学习的目的。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违背启发式基本精神的、流于形式和事倍功半的做法值得关注。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教学实践 误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