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APP免疫反应细胞在成年大鼠胃肠胰系统的分布与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占淳 黄岩 +1 位作者 石爱荣 证翠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8-412,T015,共6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双标记法研究了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免疫反应细胞在正常大鼠胃肠胰系统的分布、定位和形态特征,并观察了IAPP与胰岛素在胰腺的共存。结果表明,大鼠胰腺和胃肠道各段均见有IAPP免疫反应细胞。...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双标记法研究了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免疫反应细胞在正常大鼠胃肠胰系统的分布、定位和形态特征,并观察了IAPP与胰岛素在胰腺的共存。结果表明,大鼠胰腺和胃肠道各段均见有IAPP免疫反应细胞。在胰腺,IAPP与胰岛素共存于胰岛的B细胞内,也共存在散在于外分泌部的胰岛素免疫反应细胞内。胃肠道粘膜内IAPP免疫反应细胞主要存在于上皮和固有膜。它们的数量以胃和十二指肠较多,结肠较少。本研究首次发现IAPP免疫反应细胞在空肠、回肠和结肠内均有分布。这为进一步探讨IAPP在调节糖代谢和协调胰岛素分泌及通过刺激胃议素调节胰腺外分泌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淀粉样 多肽 胰岛素 胃肠胰系统 免疫细胞
下载PDF
小鼠肾脏发育中的细胞凋亡 被引量:5
2
作者 郭敏 杜靖 +1 位作者 穆长征 邵佑之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8-270,T010,T011,共5页
目的 研究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规律及形态学特点。 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技术和TUNEL法分别对不同胚龄、生后日龄小鼠肾脏细胞凋亡进行了观察。 结果 皮质凋亡细胞多出现在生肾区S小体之间和肾小体内 ,凋亡高峰期在胚龄 14... 目的 研究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规律及形态学特点。 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技术和TUNEL法分别对不同胚龄、生后日龄小鼠肾脏细胞凋亡进行了观察。 结果 皮质凋亡细胞多出现在生肾区S小体之间和肾小体内 ,凋亡高峰期在胚龄 14~ 18d之间。髓质凋亡细胞出现在肾小管上皮内 ,凋亡高峰期在生后 7d左右。超微结构观察可见皮质和髓质凋亡细胞主要表现为核固缩 ,染色质凝集 ,细胞皱缩。皮质和髓质凋亡细胞结局为 ,被邻近细胞吞噬 ,或脱落到肾小管腔内。 结论 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确有细胞凋亡 ;皮质中细胞凋亡与生肾区的出现和肾小体发育完善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发育 细胞凋亡 TUNEL法 透镜电镜 小鼠
下载PDF
小鼠肾小体的形态发生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灵均 郭敏 陈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 探讨小鼠肾小体形态的发生规律。 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技术并结合体视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生前和生后小鼠肾脏中各发育阶段的肾小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立体计量学的测量。 结果 可见肾小体发育的 4个阶段 ,胚龄 14d时 ,Ⅰ、... 目的 探讨小鼠肾小体形态的发生规律。 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技术并结合体视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生前和生后小鼠肾脏中各发育阶段的肾小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立体计量学的测量。 结果 可见肾小体发育的 4个阶段 ,胚龄 14d时 ,Ⅰ、Ⅱ期肾小体出现 ,生后 7d消失。胚龄 16d时 ,Ⅲ、Ⅳ期肾小体出现 ,其体积从胚龄 16d到生后 4 0d增大约 70倍 ,数目从胚龄 16d到生后 7d增加约 2 0倍 ,生后 7d后基本恒定。 结论 小鼠肾小体于胚龄 14d发生 ,生后 7d前增殖明显 ,生后 7d后不再增殖 ,肾小体的发育以单个体积迅速增大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体 发育 体视学 图像分析 小鼠
下载PDF
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形态的三维重建 被引量:4
4
作者 穆长征 席焕久 +2 位作者 包翠芬 刘霞 崔士英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143,I010,共4页
目的研究同一细胞内不同形态线粒体的数量、大小和超微结构。方法用三维重建和体视学测量的方法,研究成年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类型。结果肝细胞线粒体按形态可分为5个基本类型:Ⅰ型(球形、椭球形和盘状)线粒体约占线粒体总数的... 目的研究同一细胞内不同形态线粒体的数量、大小和超微结构。方法用三维重建和体视学测量的方法,研究成年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类型。结果肝细胞线粒体按形态可分为5个基本类型:Ⅰ型(球形、椭球形和盘状)线粒体约占线粒体总数的21.4%;Ⅱ型(杆状)约占32.4%;Ⅲ型(不规则形)约占23.8%,Ⅳ型(分支形)约占19.6%,Ⅴ型(出芽形)仅占2.8%。Ⅰ~Ⅴ型线粒体的平均体积分别为0.11、0.21、0.32、0.51和0.64μm3。体现学分析显示,各型线粒体的体积密度有差异(P<0.05或P<0.01),Ⅱ型线粒体体积密度最大,然后是Ⅲ、Ⅳ和Ⅰ型,Ⅴ型线粒体体积密度最小。Ⅰ、Ⅱ和Ⅴ型线粒体嵴膜密度均高于Ⅲ或Ⅳ型(P<0.05)。结论肝细胞内不同形态的线粒体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不仅体积差异很大,其超微结构亦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线粒体 三维重建 体积密度 膜密度
下载PDF
小鼠肾发育中层黏连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郭敏 张萍 席焕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8-691,共4页
目的观察层黏连蛋白(LN)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层黏连蛋白与细胞极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素亲和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测定不同胚龄和日龄小鼠肾层黏连蛋白的表达。结果层黏连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随着胚龄增... 目的观察层黏连蛋白(LN)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层黏连蛋白与细胞极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素亲和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测定不同胚龄和日龄小鼠肾层黏连蛋白的表达。结果层黏连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随着胚龄增大和肾成熟程度而增加。在生后肾组织中的单个细胞、多个细胞无腔形成和多个细胞有腔形成时均有表达。在肾发育过程中层黏连蛋白表达于输尿管芽周围、肾小体基膜、肾小管基膜、肾小囊基膜和肾间质,且肾小管基膜着色早于肾小体基膜。结论在肾发生和成熟过程中,层黏连蛋白参与细胞极性的形成,层黏连蛋白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时空顺序,对基膜的发生、成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黏连蛋白 发育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2、4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美菊 郭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2(AQP-2)和水通道蛋白-4(AQP-4)在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位置,探讨其与肾脏发生发育的关系及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和体视学半定量检测AQP-2、AQP-4的表达。结果AQP-2在胚龄17d的胎鼠可以明确检测到,...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2(AQP-2)和水通道蛋白-4(AQP-4)在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位置,探讨其与肾脏发生发育的关系及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和体视学半定量检测AQP-2、AQP-4的表达。结果AQP-2在胚龄17d的胎鼠可以明确检测到,其表达部位为集合管主细胞的管腔膜和胞浆内。体视学测量发现,从胚龄17d开始表达到生后1d的小鼠其管腔膜的面密度值逐渐增加,此后面密度值基本上没有变化。AQP-4在胚龄14d的胎鼠可见到微弱的表达,随着胚龄的增长其表达逐渐增加,到生后1d达到最大水平,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并且在每一个时期的表达量都远远小于AQP-2的表达量。AQP-4的表达部位为集合管的侧基底细胞膜。结论推测AQP-2对小鼠出生后肾脏水平衡的调节作用比较重要,而AQP-4对出生前水平衡的调节作用比较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发育 水通道蛋白-2 水通道蛋白-4 免疫组织化学 体视学 小鼠
下载PDF
发育期小鼠肾小体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敏 王旭 席焕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肾小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法)和光、电镜技术,对发育不同阶段肾小体的细胞增殖和凋亡进行观察。结果PCNA免疫组织化... 目的研究小鼠肾小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法)和光、电镜技术,对发育不同阶段肾小体的细胞增殖和凋亡进行观察。结果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Ⅰ和Ⅱ期肾小体内几乎所有细胞PCNA呈强阳性反应,Ⅲ、Ⅳ期肾小体PCNA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Ⅴ期肾小体PCNA阳性细胞少见。TUNEL阳性细胞多出现在出生前,主要在Ⅲ、Ⅳ期肾小体表达。电镜观察:早期肾小体所有细胞核分裂象机率均高,Ⅲ期肾小体中的内皮细胞、足细胞核分裂象机率高,Ⅳ期肾小体中只见到内皮细胞核分裂象,Ⅴ期细胞核分裂象少见。电镜下所见的细胞凋亡多在Ⅲ、Ⅳ期肾小体,其中以内皮细胞、肾小囊壁层细胞凋亡居多。结论细胞增殖与凋亡行为在小鼠肾小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普遍存在,协同参与了调控肾小体正常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体 发育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末端标记法 电子显微镜 小鼠
下载PDF
小鼠肾小体的生长曲线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灵均 郭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肾脏发生发育过程中肾小体体积的增长规律。方法:光镜下应用体视学方法对生前和生后小鼠肾脏中各发育阶段的肾小体体积进行测量。结果:胚龄14 d时,逗号小体和S小体出现,生后7 d消失。胚龄16 d时,Ⅲ、Ⅳ期肾小体出现,其体... 目的:探讨小鼠肾脏发生发育过程中肾小体体积的增长规律。方法:光镜下应用体视学方法对生前和生后小鼠肾脏中各发育阶段的肾小体体积进行测量。结果:胚龄14 d时,逗号小体和S小体出现,生后7 d消失。胚龄16 d时,Ⅲ、Ⅳ期肾小体出现,其体积从胚龄16 d到生后40 d大约增大70倍。结论:小鼠肾小体于胚龄14 d发生,从生后7 d到生后40 d体积增长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体 生长曲线 肾脏 体视学 发育
下载PDF
小鼠出生后肾脏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与凋亡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晓明 臧东钰 郭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6-449,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出生后肾脏发育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特征,探讨出生后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规律及其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分别检测小鼠出生后1~70d肾脏中P... 目的:观察小鼠出生后肾脏发育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特征,探讨出生后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规律及其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分别检测小鼠出生后1~70d肾脏中PCNA阳性的细胞和凋亡细胞。结果:小鼠出生后1~70d,皮质中的肾小体、肾小管、髓放线以及髓质中的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早期增殖活跃,随着肾脏发育成熟而表达逐渐减弱。同时,也存在着细胞凋亡现象,且凋亡高峰一般出现在增殖高峰之后。结论:细胞增殖与凋亡在小鼠生后肾脏发育的整个过程中普遍存在,生后1~7d细胞增殖旺盛,增殖高峰之后出现凋亡高峰,生后28~70d两者活动均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肾脏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小鼠肾血管球滤过膜发育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灵均 郭敏 陈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研究发育中小鼠血管球滤过膜的变化。方法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胚胎和新生小鼠血管球滤过膜的超微结构。结果在肾小体的发育过程中,足细胞形状明显变薄,足突数量逐渐增多,其形状逐渐窄小,足突间裂孔和裂孔膜出现;足细胞下、内皮细胞下... 目的研究发育中小鼠血管球滤过膜的变化。方法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胚胎和新生小鼠血管球滤过膜的超微结构。结果在肾小体的发育过程中,足细胞形状明显变薄,足突数量逐渐增多,其形状逐渐窄小,足突间裂孔和裂孔膜出现;足细胞下、内皮细胞下先后出现基膜,而后两种基膜融合形成一层较厚的基膜。随着毛细血管袢的不断增生,在足细胞下方出现新合成的环状或袋状的基膜片段;内皮细胞形状也明显变薄,出现大量内皮孔。结论在小鼠肾小体的发育过程中,足细胞和内皮细胞逐渐分化成熟,基膜最早来源于足细胞,随后内皮也参与合成基膜,发育晚期基膜的合成和更新主要由足细胞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 滤过膜 发育 超微结构 透射电镜 小鼠
下载PDF
小鼠肾小体发育中的细胞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敏 李晓明 +1 位作者 王旭 席焕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肾小体发生和发育过程中各种细胞的形态变化。方法:应用组织培养、后肾移植和光、电镜技术对发育不同阶段的肾小体进行观察。结果:胚龄13 d后肾尚未出现肾小体时,经培养5 d,或移植到受鼠5 d后出现了成熟的肾小体的结构。... 目的:探讨小鼠肾小体发生和发育过程中各种细胞的形态变化。方法:应用组织培养、后肾移植和光、电镜技术对发育不同阶段的肾小体进行观察。结果:胚龄13 d后肾尚未出现肾小体时,经培养5 d,或移植到受鼠5 d后出现了成熟的肾小体的结构。电镜下观察表明:上皮基膜先于内皮基膜出现,随后两层膜融合。早期内皮细胞无核部分是连续的,无小孔结构。在发育过程中,小孔结构增多。早期足细胞有两种类型,明型和暗型,细胞基部伸出小突起并穿过基膜与内皮细胞紧贴。结论:血管球来源于内源性后肾细胞。发育过程中足细胞与内皮有结构上的接触,上皮基膜先于内皮基膜出现,足细胞有两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肾小体 细胞形态学 生长发育 小孔结构 内皮细胞 上皮基膜
下载PDF
小鼠肾脏发育中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敏 杜靖 李艳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6-486,共1页
关键词 小鼠 肾脏 凋亡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低甲和高甲大鼠肾单位远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占淳 邵佑之 +1 位作者 刘桂云 赵丽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5-319,T017,共6页
用甲状腺机能低下(低甲)和甲状腺机能亢进(高甲)动物模型,对大鼠肾皮质远端肾单位进行了电镜下细胞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低甲时远端肾单位的远端小管曲部细胞、远端小管直部细胞和集合小管主细胞的截面积(A)、侧基底面细胞质膜面密... 用甲状腺机能低下(低甲)和甲状腺机能亢进(高甲)动物模型,对大鼠肾皮质远端肾单位进行了电镜下细胞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低甲时远端肾单位的远端小管曲部细胞、远端小管直部细胞和集合小管主细胞的截面积(A)、侧基底面细胞质膜面密度(Sv)和周界长度[B(A)]、线粒体体密度(Vv)、及远端小管直部细胞和集合小管主细胞的游离面细胞质膜面密度和周界长度、集合小管直部细胞游离面微绒毛长度均明显下降。高甲时集合小管闰细胞的截面积和线粒体体密度增加。由此可见,甲状腺激素是影响远端肾单位细胞膜和线粒体形态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减 甲亢 形态计量学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梅 穆长征 陶仕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3期1068-1069,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将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80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造影阴性组、轻度狭窄组和中、重度狭窄组,分别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将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80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造影阴性组、轻度狭窄组和中、重度狭窄组,分别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BG)。结果轻度狭窄组及中、重度狭窄组的TG、LDL-C、HDL-C及BG水平与冠脉造影阴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轻度狭窄组与中、重度狭窄组的TG,LDL-C,HDL-C水平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与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关系密切,TG,LDL-C及HDL-C水平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血脂 糖尿病
下载PDF
小鼠肾小体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敏 王旭 席焕久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小鼠不同发育阶段肾小体中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法)及bcl-2和bax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发育不同阶段小鼠肾...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小鼠不同发育阶段肾小体中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法)及bcl-2和bax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发育不同阶段小鼠肾小体的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进行观察。结果在小鼠肾小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均有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凋亡阳性细胞多出现在Ⅲ、Ⅳ期肾小体内,而此时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结论细胞凋亡高峰主要出现在Ⅲ、Ⅳ期肾小体,bcl-2/bax比值的降低可能是这一现象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BAX 肾小体 发育 细胞凋亡 小鼠
下载PDF
小鼠肾脏髓襻细段发育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敏 刘玉玲 +1 位作者 孟丽 邵佑之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讨小鼠肾脏髓襻细段发生发育及逐渐成熟过程。方法 :应用光镜半薄切片和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小鼠肾脏髓襻细段发育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和结论 :细段出现于胚胎后期 ,生后逐渐发育完善。上皮由立方细胞逐渐发育成扁平细胞过... 目的 :探讨小鼠肾脏髓襻细段发生发育及逐渐成熟过程。方法 :应用光镜半薄切片和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小鼠肾脏髓襻细段发育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和结论 :细段出现于胚胎后期 ,生后逐渐发育完善。上皮由立方细胞逐渐发育成扁平细胞过程中 ,细胞凋亡起着很大作用。细胞凋亡高峰时间发生在生后七天左右。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生后细段完善主要位于长襻肾单位的细段。结论 :细段在胚胎晚期出现 ,生后发育。在这一过程中 ,特别是在细胞构筑过程中细胞凋亡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髓襻 细段 发育 细胞凋亡 超微结构 小鼠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小鼠生后肾脏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晓明 郭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7-579,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出生后肾脏发育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特征,探讨出生后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的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出生后1、3、7、14、21、28和70d肾脏PCNA的表达.结果:小鼠出生后1~70d,皮质中的... 目的:观察小鼠出生后肾脏发育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特征,探讨出生后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的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出生后1、3、7、14、21、28和70d肾脏PCNA的表达.结果:小鼠出生后1~70d,皮质中的生肾区、肾小体、肾小管、髓放线以及髓质中的肾小管和集合管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早期PCNA阳性表达丰富,随着肾脏发育逐渐成熟而表达减弱直至消失.在70d成年小鼠肾脏中,没有检测到PCNA阳性细胞.结论:出生后小鼠肾脏皮质中的生肾区、肾小体、肾小管、髓放线以及髓质中小管的细胞增殖规律是由高逐渐降低的,直至成年完全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肾脏 细胞增殖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晓梅 穆长征 陶仕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066-1067,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放射摄影术 冠状血管造影术 老年人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注射液Ⅰ号对大鼠肾脏保存/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毕旭东 崔乃强 +1 位作者 赵晶 赵连根 《中医研究》 2002年第4期16-19,共4页
观察活血化瘀注射液I号 (HHI I)对同系大鼠肾移植中肾脏保存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供肾热缺血 5分钟、乳酸林格液中冷保存 3小时后进行同种大鼠间肾移植 ,随机分为HHI I组和对照组。HHI I组在开放血流前 30分钟大鼠颈静脉给予HHI I... 观察活血化瘀注射液I号 (HHI I)对同系大鼠肾移植中肾脏保存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供肾热缺血 5分钟、乳酸林格液中冷保存 3小时后进行同种大鼠间肾移植 ,随机分为HHI I组和对照组。HHI I组在开放血流前 30分钟大鼠颈静脉给予HHI I 1ml/ 10 0g体重、电子蠕动泵缓慢注入 ;常规组在相同的时间、以相同的速度、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血流开放后 5分钟和移植后 2 4小时血和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以及血肌酐 (Cre)含量、血浆内皮素 1(ET 1)水平、移植后 2 4小时肾脏血流(RBF)的变化以及肾脏组织学的光镜改变。结果 :HHI I组肾脏移植术后 2 4小时血Cre、血和肾脏组织的MDA及ET 1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 ,同时血和肾脏组织SOD的活力却明显高于对照组 ,RBF亦显著高于再灌组。此外 ,HHI I组的病理改变程度也比对照组轻。结论 :HHI I可保护移植肾、减少血流开放后的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注射液Ⅰ号 疾病模型 动物 肾脏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大鼠肾小体发育的生长曲线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小峰 郭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肾小体发育中体积生长曲线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连续切片技术,光镜观察并结合体视学分析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肾小体的体积进行测量,定量研究肾小体体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胚龄16 d 时逗号小体及 S 小体出现,胚龄18... 目的:探讨大鼠肾小体发育中体积生长曲线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连续切片技术,光镜观察并结合体视学分析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肾小体的体积进行测量,定量研究肾小体体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胚龄16 d 时逗号小体及 S 小体出现,胚龄18 d,出现了Ⅲ期和Ⅳ期肾小体,生后7 d,逗号小体及 S 小体消失,肾小体的体积从胚龄18 d 到生后40 d 大约增大86倍。结论:大鼠肾小体于胚龄16 d 发生,生后40 d 达到成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体 发育 体视学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