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T联合CBL教学法在内科学住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陆苗苗 周红丽 李航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索多学科诊疗(multi 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内科学住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3-9月于内科轮转的2020级内科学住培医师30名作为试验组,采用MDT联合CBL教学法,2021... 目的探索多学科诊疗(multi 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内科学住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3-9月于内科轮转的2020级内科学住培医师30名作为试验组,采用MDT联合CBL教学法,2021年3-9月于内科轮转的2019级内科学住培医师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CBL教学法。比较2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考试成绩、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学生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基础理论成绩方面的比较[(83.98±3.04)分vs.(83.01±3.0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基本技能成绩[(84.31±2.72)分vs.(91.25±3.40)分]、临床思维能力[(81.37±2.76)分vs.(91.15±3.90)分]和满意度(56.67%vs.93.33%)方面,试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联合CBL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内科学住培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教学模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思维能力 内科学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放疗疗效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金磊 张孟姝 +1 位作者 张祥林 张文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5340-5341,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宫颈癌放疗疗效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化疗的宫颈癌患者3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在该院接受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非宫颈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进行MRI、DWI检查,并将检...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宫颈癌放疗疗效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化疗的宫颈癌患者3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在该院接受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非宫颈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进行MRI、DWI检查,并将检查图像进行处理后,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两组ADC值,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疗效患者的ADC差异。结果 DWI检查发现,对照组可见清晰3层结构,平均ADC值为[(1.60±0.26)×10^(-3)]mm^2/s;观察组病灶处呈现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86±0.17)×10^(-3)]mm^2/s,观察组平均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腺癌与鳞癌患者(P>0.05);低分化肿瘤患者ADC值显著低于中、高分化肿瘤患者(P<0.05);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放疗结束后,依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16例;放疗前CR与PR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CR与PR患者ADC值均高于放疗前,且CR组高于PR组(P<0.05)。结论 DWI可以准确地反映宫颈癌的组织特点,ADC值可以客观评价宫颈癌恶性程度和放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放疗
下载PDF
体重下降和放疗剂量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高琪 张文陆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616-1619,1623,共5页
目的:观察体重下降和放疗剂量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体重下降程度、放疗剂量、急性放射性皮炎级别以及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时间,分析患者体... 目的:观察体重下降和放疗剂量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体重下降程度、放疗剂量、急性放射性皮炎级别以及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时间,分析患者体重下降百分比和放疗剂量与急性放射性皮炎级别的相关性以及患者体重下降百分比与放疗剂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生1级、2级及3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时间依次为(2.95±0.72)周、(5.01±0.87)周和(5.86±0.38)周。3级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体重下降百分比高于1级和2级,且2级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体重下降百分比高于1级(P<0.05)。发生3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照射剂量高于1级和2级,且发生2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照射剂量高于1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体重下降百分比及照射剂量与急性放射性皮炎级别呈正相关,患者体重下降百分比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患者体重下降百分比和皮肤受照剂量越大,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的急性放射性皮炎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体重下降 放疗剂量 急性放射性皮炎
下载PDF
头部U型面膜联合胸部体膜双重固定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文陆 杨旭 +7 位作者 王晓鹏 施咏竹 李雪薇 李岩 李航 冯盼盼 宋旭东 崔慧霞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分析头部U型面膜联合胸部体膜双重固定(双重固定组)对食管癌患者调强放疗中的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食管癌放疗患者调强放疗中的摆位精度。根据患者放疗过程中体位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双重固定组40...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分析头部U型面膜联合胸部体膜双重固定(双重固定组)对食管癌患者调强放疗中的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食管癌放疗患者调强放疗中的摆位精度。根据患者放疗过程中体位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双重固定组40例,胸部体膜固定组24例,分析两组患者在第1次、6次、11次、16次、21次治疗前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获得两组患者在左右(RL)、胸背(AP)、头脚(SI)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差异。结果40例双重固定组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200次,胸部体膜固定组24例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120次;双重固定组与胸部体膜固定组在RL、AP、SI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03±0.172)cm和(0.332±0.182)cm;(0.199±0.145)cm和(0.318±0.197)cm;(0.206±0.198)cm和(0.423±0.219)cm。两组在RL、AP、SI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L方向的摆位误差统计学意义(t=-6.301、-6.212,P<0.05),AP方向的摆位误差统计学意义(t=-6.249、-5.800,P<0.05),SI方向的摆位误差统计学意义(t=-9.137、-8.908,P<0.05)。对双重固定组的40例患者按照每周一次CBCT检测,即第1次、6次、11次、16次、21次治疗前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对其摆位误差进行比较,在RL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25±0.218)cm、(0.213±0.176)cm、(0.203±0.080)cm、(0.128±0.165)cm、(0.250±0.175)cm,在AP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78±0.142)cm、(0.190±0.126)cm、(0.133±0.053)cm、(0.283±0.178)cm、(0.210±0.130)cm,在SI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308±0.254)cm、(0.163±0.189)cm、(0.158±0.157)cm、(0.198±0.179)cm、(0.203±0.176)cm,在头脚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第1周的摆位误差最大,第2周以后的摆位误差均小于第1周的摆位误差。结论与单一胸部体膜固定相比,在食管癌调强放疗时应用头部U型面膜联合胸部体膜双重固定可以降低患者在左右方向、胸背方向、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头部U型面膜+胸部体膜双重固定非常稳定的增加了患者在头脚方向的摆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锥形束CT
下载PDF
116例胸腺瘤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锋 邹丽娟 +1 位作者 李雪薇 张卓 《医学与哲学(B)》 2018年第11期42-46,共5页
分析影响胸腺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为胸腺瘤患者术后治疗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6例胸腺瘤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63例,中位年龄54岁,55例患者术后行放疗。分析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 分析影响胸腺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为胸腺瘤患者术后治疗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6例胸腺瘤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63例,中位年龄54岁,55例患者术后行放疗。分析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率的预后相关因素;并筛选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切缘情况、是否伴发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WHO组织学分型与Masaoka分期与患者的总生存预后相关,切缘情况、术后放疗、WHO组织学分型与Masaoka分期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切缘情况及Masaoka分期是影响患者总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放疗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总生存 无进展生存 术后放疗 重症肌无力
下载PDF
MGBA抗原特异性CD8^+CTL细胞与CIK细胞杀瘤活性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崔慧霞 李妍 +4 位作者 孟迪 史绪生 张佩 姜又红 张文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5-759,共5页
目的比较乳腺珠蛋白A(MGBA)抗原特异性CD8^+CTL细胞与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提纯单个核细胞,体外分离、诱导培养成树突状细胞(DC)、CTL和CIK细胞,用免疫磁珠法从CTL细胞中分选CD8^+CTL细胞;用表达乳... 目的比较乳腺珠蛋白A(MGBA)抗原特异性CD8^+CTL细胞与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提纯单个核细胞,体外分离、诱导培养成树突状细胞(DC)、CTL和CIK细胞,用免疫磁珠法从CTL细胞中分选CD8^+CTL细胞;用表达乳腺珠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MGBA)转染DC细胞后,经刺激制备MGBA抗原特异性CD8+CTL与CI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杀伤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 CD8^+CTL和CIK对表达MGBA抗原的乳腺癌MDA-MB-415细胞杀伤率分别是63.07%和48.35%(P <0.05);对不表达MGBA抗原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杀伤率是14.62%和29.29%(P<0.05)。结论抗原特异性CD8+CTL对表达该抗原的乳腺癌杀伤效果高于CIK细胞,而对不表达该抗原的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低于CIK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CD8+CTL CIK 乳腺珠蛋白A(MGBA)
下载PDF
TREM-1和COX-2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蕊 崔慧霞 +2 位作者 杨旭 王晓鹏 张文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0-724,共5页
目的检测TREM-1、COX-2在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8例直肠癌组织和50例癌旁组织的TREM-1和COX-2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患者定期随访,分析两因... 目的检测TREM-1、COX-2在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8例直肠癌组织和50例癌旁组织的TREM-1和COX-2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患者定期随访,分析两因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直肠癌组织中TREM-1、COX-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TREM-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COX-2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两因子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无关。两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0,P<0.001)。TREM-1、COX-2阳性表达组总生存期(OS)均较阴性组缩短(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REM-1的表达、病理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物大小对预后有影响。结论 TREM-1、COX-2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两者可能促进直肠癌的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且二者的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 环氧化酶-2(COX-2)
下载PDF
Sandwich教学法在乳腺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丽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9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究将Sandwich教学法应用于乳腺癌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其带教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7月进行乳腺癌护理带教教学的76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学员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包含38名学员;对照组学员采... 目的探究将Sandwich教学法应用于乳腺癌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其带教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7月进行乳腺癌护理带教教学的76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学员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包含38名学员;对照组学员采用常规课堂教学模式,而实验组学员则应用Sandwich教学法。所有学员接受6个月教学后,通过考核方式评价两组学员的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操作评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员的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教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andwich教学法应用于乳腺癌护理教学工作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护理带教的效果,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程度,改善现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案 SANDWICH 教学法 妇科教学 价值分析 乳腺癌 护理教学
下载PDF
基于CT的影像组学特征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彦 姜立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CT的影像组学特征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9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45例)和验证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收集患者治疗前CT图像,勾画感兴趣区域(ROI)并提... 目的:探究基于CT的影像组学特征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9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45例)和验证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收集患者治疗前CT图像,勾画感兴趣区域(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应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运算符(LASSO)筛选最佳组学特征,分析影像组学特征与SBRT疗效的关系。结果: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最佳影像特征分别为4、12和18个,训练组影像组学标签为-0.853±0.276,验证组影像组学标签为-0.781±0.248。基于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CT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模型预测SBRT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分别为0.768、0.802和0.806,灵敏度分别为75.33%、80.02%和80.00%,特异度分别为68.71%、81.48%和81.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像组学标签、IDO和CEA水平是影响SBRT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于不同时相CT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模型均可作为评估NSCLC放射治疗效果的有效检查手段,对影像组学标签和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追踪分析有利于放射治疗效果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感兴趣区域 评估价值
下载PDF
“三早教育”在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青山 刘媛媛 王小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5期79-81,共3页
临床医学教育是由多学科组成,研究肿瘤的临床肿瘤学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早教育”对医学生健全性格的形成、良好学风的培养、严格规范的树立、科学方法的掌握、高尚情操的陶冶具有重要作用。“三早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是... 临床医学教育是由多学科组成,研究肿瘤的临床肿瘤学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早教育”对医学生健全性格的形成、良好学风的培养、严格规范的树立、科学方法的掌握、高尚情操的陶冶具有重要作用。“三早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临床肿瘤学”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考核评价不科学、师资队伍薄弱问题。开展将“三早教育”与“临床肿瘤学”课程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尝试,能够为各医学学科的发展提出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早教育 临床肿瘤学 职业素质 人文精神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浅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慧霞 张会君 +1 位作者 郝春艳 张文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9期52-54,共3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护士承担更复杂的护理角色,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为此,我校积极申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于2014年获得招生资...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护士承担更复杂的护理角色,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为此,我校积极申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于2014年获得招生资格。经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从从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方向与培养流程、核心能力培养(包括临床护理能力、科研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护理教育能力等)、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促进与兄弟院校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共同学习、进步,共同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教育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2PM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慧霞 张文陆 董云青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2PM教学(即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师带徒式教学模式和微格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大三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60人,实验组采用2PM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2PM教学(即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师带徒式教学模式和微格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大三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60人,实验组采用2PM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核心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在教学满意度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在核心能力方面,除了语言表达能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如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床边护理能力、团队协作、评判性思维、自主学习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PM教学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教育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 师带徒式教学模式 微格教学
下载PDF
AKT/mTOR信号分子在小鼠海马发育中的表达
13
作者 杜恒鑫 陈菲雁 +2 位作者 李心雨 王玉雪 张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分子在小鼠胚胎发育晚期和生后早期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在E18、P1、P7、P14、P21和P28时间点取昆明小鼠海马组织,利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海马细胞数量...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分子在小鼠胚胎发育晚期和生后早期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在E18、P1、P7、P14、P21和P28时间点取昆明小鼠海马组织,利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海马细胞数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各时间点海马中AKT和mTOR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DAPI染色显示,E18~P21,海马齿状回(DG)颗粒细胞层和阿蒙角(CA)锥体细胞层细胞先逐渐增多,P7最多,之后逐渐减少(P<0.01);P28与P21相比,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E18~P7,海马DG和CA的AKT和mTOR阳性细胞逐渐密集,光密度逐渐增大;P7阳性细胞最密集,光密度最大;P14~P21,阳性细胞逐渐稀疏,光密度减小(P<0.05)。P28与P21相比,DG的AKT阳性细胞更稀疏,光密度减小(P<0.05),CA的AKT阳性细胞、DG和CA的mTOR阳性细胞的密集程度无明显改变,光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18~P21,AKT和mTOR的表达均表现为先逐渐增高,P7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P<0.01);P28与P21相比,AKT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mTOR表达减少(P<0.01)。结论:AKT和mTOR蛋白在小鼠胚胎发育晚期和生后早期的海马中呈高表达。AKT/mTOR信号通路可能与海马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海马 发育 小鼠
下载PDF
护理人员精神疾病污名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14
作者 崔慧霞 王维维 +2 位作者 徐笑笑 董红 张文陆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92-96,共5页
目的引进、汉化适用于护理人员的精神疾病污名评估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量表进行翻译,经专家评议对量表进行文化调试及内容效度测定,形成中文版量表。便利抽取锦州市、大连市6所医院的595名护士进行调... 目的引进、汉化适用于护理人员的精神疾病污名评估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量表进行翻译,经专家评议对量表进行文化调试及内容效度测定,形成中文版量表。便利抽取锦州市、大连市6所医院的595名护士进行调查,对中文版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中文版护理人员精神疾病污名评估量表包含3个维度,分别为暴力与危险(8个条目)、能力缺陷(5个条目)、不负责任与缺乏能力(7个条目)。内容效度指数总量表(S-CVI)为0.975,各条目(I-CVI)为0.830~1.000;总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56,各维度系数分别为0.827、0.798、0.710;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84,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747、0.837、0.783。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卡方自由度(χ^(2)/df)2.592,适配度指数(goodness of fit index,GFI)0.886、调整的适配度指数(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r,AGFI)0.853、规准适配指数(normedfit index,NFI)0.874、增值适配指数(tuckerlewis indes,TLI)0.905、比较适配指数(comparative fifit index,CFI)0.918、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0.066,结果均达到适配标准。结论护理人员精神疾病污名评估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价我国护理人员对精神疾病污名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精神疾病 污名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miR-140靶向抑制PD-L1逆转胃癌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胃癌细胞免疫微环境中生存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爱香 杨青山 +1 位作者 陆林 柳明杰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4,49,共9页
为探讨上调miR-140表达的胃癌间充质干细胞(gastric cancer mesenchymal stem cell,GC-MSC)对胃癌细胞免疫微环境中生存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以贴壁细胞培养法分别从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分离GC-MSC及胃间充质干细胞(gastric mesenchymal... 为探讨上调miR-140表达的胃癌间充质干细胞(gastric cancer mesenchymal stem cell,GC-MSC)对胃癌细胞免疫微环境中生存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以贴壁细胞培养法分别从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分离GC-MSC及胃间充质干细胞(gastric mesenchymal stem cell,GMSC)。qRT-PCR检测GC-MSC及GMSC中miR-140的差异表达;通过miR-140模拟物(miR-140 mimics)上调GC-MSC中miR-140的表达,CCK8法及FACS检测GC-MSC诱导的HGC-27细胞生存及凋亡情况,ELISA检测miR-140 mimics转染GC-MSC干预HGC-27细胞诱导PBMC分泌炎性因子的变化;以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140 mimics/GC-MSC干预下胃癌HGC-27细胞PD-L1及PD-1表达水平的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0与PD-L1直接靶向调控关系。结果显示,miR-140在GC-MSC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GMSC(P<0.001);上调miR-140(表达量提高至约9倍,转染效率>85%)后GC-MSC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存活率,促进其凋亡(均P<0.05);上调miR-140表达能够使GC-MSC诱导的胃癌细胞在免疫微环境中的生存受到抑制(均P<0.05);上调GC-MSC中miR-140表达对胃癌细胞诱导下PBMC分泌细胞因子发挥促进作用(均P<0.05)。上调miR-140表达的GC-MSC能显著下调HGC-27细胞PD-L1及PD-1的表达(均P<0.001),且miR-140与PD-L1存在靶向互作关系(P<0.001)。由此,上调miR-140表达靶向抑制PD-L1逆转GC-MSC诱导的胃癌细胞生存促进及凋亡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间充质干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