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E理念下“三合一”教学在康复专硕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欣 周达岸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45-49,共5页
为提高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探索更适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效教学的模式,以研究生为中心,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最大程度地提高研究生的临床综合工作能力为目标。采用案例+视频+讲义的“三合一”教... 为提高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探索更适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效教学的模式,以研究生为中心,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最大程度地提高研究生的临床综合工作能力为目标。采用案例+视频+讲义的“三合一”教学模式,选取3类(18个)疾病案例,通过制定诊疗流程、撰写同步讲义及制定实践考核体系,贯穿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课前、课中及课后,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逻辑建立及实践技能的扎实掌握。文章通过对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式及学情的分析,以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为导向,进行创新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评价体系的改革实践,提出一种注重康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及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同类相似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三合一”模式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硕士研究生 教学改革 规范化培训 高等教育
下载PDF
冲击波治疗作用的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欣 周达岸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5-49,共5页
体外冲击波治疗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应用于德国,是利用高能冲击波治疗泌尿系统结石。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的广泛应用,冲击波被陆续发现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抗炎、增强组织再生等作用。由于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无... 体外冲击波治疗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应用于德国,是利用高能冲击波治疗泌尿系统结石。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的广泛应用,冲击波被陆续发现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抗炎、增强组织再生等作用。由于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无创性和较高的安全性,冲击波治疗逐渐引起专家们的关注与重视,并以其作为干预措施进行大量基础实验研究。该文通过了解近年来关于冲击波治疗的基础研究现状,综述其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作用 基础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大鼠骨骼肌挫伤修复过程中p38MAPK通路、炎症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屿萌 廖苾芝 周达岸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4340-4344,共5页
目的研究冲击波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观察冲击波对骨骼肌钝挫伤治疗效果及调控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12)、损伤组(n=24)和治疗组(n=24),后两组采用重物装置... 目的研究冲击波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观察冲击波对骨骼肌钝挫伤治疗效果及调控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12)、损伤组(n=24)和治疗组(n=24),后两组采用重物装置砸击腓肠肌造成急性钝挫伤。治疗组大鼠于损伤24 h后给予冲击波,每间隔4 d进行1次治疗,于1 d、3 d、7 d、14 d时取大鼠腓肠肌中段肌腹进行检测。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肌纤维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的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炎症因子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损伤组肌纤维排列紊乱,炎症细胞大面积浸润;治疗组肌纤维逐渐排列较规则,炎症细胞减少。各个时间点,损伤组较正常组p38MAPK、p-p38MAPK、Myogenin表达量增加(P<0.01),同一时间点下,治疗组较损伤组p38MAPK、p-p38MAPK、Myogenin表达量升高(P<0.05)。损伤组各个时间点较正常组TNF-α、IL-1β明显升高(P<0.01),但治疗组除了1 d高于损伤组,3 d、7 d、14 d均低于损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冲击波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同时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治疗骨骼肌钝挫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钝挫伤 冲击波治疗 P38MAPK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通过调控IGF-1和p-AKT水平促进大鼠骨骼肌损伤的修复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欣 曹宇 周达岸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0-305,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通过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水平促进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6只雄性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自制重物打击装置进行骨骼肌钝挫...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通过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水平促进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6只雄性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自制重物打击装置进行骨骼肌钝挫伤造模。正常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大鼠造模后不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大鼠于造模后24 h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定体外冲击波刺激能流密度0.14 mJ/mm^(2),频率10 Hz,冲击500次,间隔4 d后再次体外冲击波治疗。分别于造模后1、3、5、7 d,对各组大鼠腓肠肌进行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肌纤维排列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和分析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成肌分化抗原(MyoD)1、IGF-1、p-AKTs47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HE染色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肌细胞排列间隙增大,治疗组可见较多新生单核或多核肌管;相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骨骼肌再生修复作用均优于模型组;②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的Myostatin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较模型组的表达均有明显下降(P<0.05),至7 d时治疗组与正常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免疫印迹检测,模型组在第1天和第3天时的MyoD1表达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正常组(P<0.01),治疗组各时间点的表达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的IGF-1和p-AKTs473的表达均高于同时间点的正常组(P<0.05),且治疗组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可能通过调控IGF-1及p-AKT水平促进骨骼肌损伤的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损伤 体外冲击波治疗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