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巴腊肉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变化
1
作者 左瑶 朱联旭 +5 位作者 路宏朝 任宏强 王令 王珊珊 吴国飞 张涛 《肉类研究》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镇巴腊肉加工过程不同阶段的微生物种群组成进行鉴定和分析,同时对细菌表型及相关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镇巴腊肉生产加工过程中,真菌丰度大于细菌丰度,并随着发酵时间及加工工艺变化,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的演替...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镇巴腊肉加工过程不同阶段的微生物种群组成进行鉴定和分析,同时对细菌表型及相关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镇巴腊肉生产加工过程中,真菌丰度大于细菌丰度,并随着发酵时间及加工工艺变化,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的演替;镇巴腊肉中丰度最高的细菌为厚壁菌门(Firm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细菌属随着加工步骤推进由原料肉样品中的大肠-志贺氏菌属演替为腌制时期和熏制时期的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和乳杆菌属(Latilactobacillus);丰度最高的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真菌属由镰刀菌属(Fusarium)和被孢霉属演替为镰刀菌属(Mortierella)和德巴利氏酵母属(Debaryomyces);基于菌落演替变化及细菌表型和功能预测,发现镇巴腊肉在加工过程中有害微生物不断减少,利于发酵的微生物逐渐增加,促进镇巴腊肉风味物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巴腊肉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演替
下载PDF
腊肉中重金属和苯并[a]芘分析及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联旭 李崇勇 +5 位作者 吴国飞 黄文 姚平波 马孝文 李戈莲 雍小玲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3年第1期61-67,共7页
腊肉作为典型的风味食品,不仅可满足消费者对传统食品的需求,还被部分偏远地区居民作为主要的肉类来源而大量食用,但其生产过程(尤其是熏制过程)会导致其中重金属和苯并[a]芘等风险物含量上升,诱发健康风险。本研究采集来自某地不同地... 腊肉作为典型的风味食品,不仅可满足消费者对传统食品的需求,还被部分偏远地区居民作为主要的肉类来源而大量食用,但其生产过程(尤其是熏制过程)会导致其中重金属和苯并[a]芘等风险物含量上升,诱发健康风险。本研究采集来自某地不同地点、海拔高度和存储年份的居民自制腊肉样品以及当地企业生产的腊肉样品,系统分析了其铬(Cr)、铅(Pb)、汞(Hg)、砷(As)和镉(Cd)5种重金属和苯并[a]芘的含量,进一步研究了上述风险物在不同腊肉断面的分布规律,以及熏制及烧洗过程对腊肉食用部分风险物含量的影响,并根据腊肉中风险物含量水平,评估了食用腊肉相关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该地腊肉中重金属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但居民自产腊肉中苯并[a]芘含量较高。断面分析结果显示,随熏制过程进入腊肉的重金属主要富集于表层区域,经过烧洗等清洁过程可以有效去除,但传统高温明火处理会显著增加苯并[a]芘含量,因此需要提倡其他清洁方式以同时降低重金属和苯并[a]芘含量。基于现有数据进行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食用腊肉不会因为重金属和苯并[a]芘导致严重健康风险,但偏远地区,尤其是高海拔地区居民将腊肉作为主要肉制品来源长期大量食用时,重金属和苯并[a]芘持续联合暴露下诱发的健康风险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肉 重金属 苯并[A]芘 膳食暴露风险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镇巴腊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朱联旭 李崇勇 +7 位作者 孟怡璠 王蓓蓓 吴国飞 李春梅 姚平波 马孝文 马维源 陈奕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832-4839,共8页
目的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分析镇巴腊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方法 分别取贮藏1、6、12、24个月的现代工艺生产腊肉样品及贮藏6、12、24个月的传统工艺生产腊肉... 目的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分析镇巴腊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方法 分别取贮藏1、6、12、24个月的现代工艺生产腊肉样品及贮藏6、12、24个月的传统工艺生产腊肉样品,采用GC-IMS对腊肉样品在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直观可视的三维图、二维图谱、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法分析腊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变化规律。结果 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腊肉样品含有43种共有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酯类、酮类、醛类化合物,且每个贮藏阶段都有特征标记物产生;指纹图谱及PCA分析均看出现代工艺加工的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从贮藏12个月到24个月期间种类一致,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表明腊肉品质在该过程逐渐趋于稳定,而传统工艺腊肉贮藏过程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变化显著,腊肉品质不稳定。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镇巴腊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的指纹图谱,可视化呈现了不同贮藏阶段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为镇巴腊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的变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腊肉 挥发性风味 贮藏 指纹图谱
下载PDF
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蓓蓓 朱联旭 +1 位作者 李崇勇 刘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177-179,223,共4页
[目的]通过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分析了影响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方法]依据GB 5009.111—2016第二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HPLC法检验并优化前处理条件。[结果]采用5倍稀释浓度提取1 h和3 mL/min的净化速度,... [目的]通过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分析了影响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方法]依据GB 5009.111—2016第二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HPLC法检验并优化前处理条件。[结果]采用5倍稀释浓度提取1 h和3 mL/min的净化速度,能力验证样品中DON含量为571μg/kg,RSD为0.25%。[结论]通过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实施的NIFDC-PT-228《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能力验证,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统计Z比分值为0.70,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细化完善了国标测定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操作,为广大检验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能力验证 玉米粉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镇巴腊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联旭 雍小玲 张琳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7期58-60,共3页
镇巴腊肉产业是汉中地理标志产品“镇巴腊肉”的代表性产业,积极规范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县委县政府要求,作者从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建议等全方位进行了深入调研,旨在掌握基本情况,为镇巴县产业发展做出... 镇巴腊肉产业是汉中地理标志产品“镇巴腊肉”的代表性产业,积极规范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县委县政府要求,作者从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建议等全方位进行了深入调研,旨在掌握基本情况,为镇巴县产业发展做出正确研判,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巴腊肉 产业 发展 调研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检验洁净室紫外线灭菌效果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军 朱联旭 李春梅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第9期175-176,共2页
目的:考察洁净室紫外灯的灭菌效果,以更有效地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水平。方法:利用洁净室紫外灯对不同类型的菌株分别照射10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及60 min。结果:不同的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不同。照射30 min时,大肠埃希... 目的:考察洁净室紫外灯的灭菌效果,以更有效地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水平。方法:利用洁净室紫外灯对不同类型的菌株分别照射10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及60 min。结果:不同的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不同。照射30 min时,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G-杆菌基本被杀灭。照射40 min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被杀灭。照射60 min时,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被杀灭[1]。结论:紫外灯灭菌时间不同效果各不相同,洁净室采用紫外灯灭菌时,照射时间应大于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室 紫外灯 灭菌效果 照射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