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肿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营 李衡 刘星 《妇儿健康导刊》 2022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肿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156例生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肿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156例生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汇总两组护理风险事件(静脉炎、静脉栓塞、皮肤局部坏死、血流感染)、护理满意度(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安全护理、服务态度、有效沟通),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五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肿瘤 常规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切缘阴性宫颈锥切术后影响宫颈上皮内肿瘤残留/复发的因素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扬 殷新明 袁霞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8期36-40,共5页
目的为明确影响切缘阴性的宫颈锥切术后患者宫颈上皮内肿瘤残留/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四院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在诊治的250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包括临床检查、... 目的为明确影响切缘阴性的宫颈锥切术后患者宫颈上皮内肿瘤残留/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四院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在诊治的250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包括临床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必要时行阴道镜活检。用Kaplan-Meer方法分析平均复发时间,而用对数检验和Cox回归模型确定残留/复发CIN的预测因子。结果在87名切缘阴性的患者中确认了8例残留/复发的病例(9.2%)。在单因素分析中,后续的细胞学检查异常(P<0.001),锥切方法(P=0.017),HPV阳性(P<0.001),HPV感染后持续感染(P<0.001),相同基因型HPV持续感染(P<0.001),HPV锥切术后18个月阳性(P<0.001),是残留/复发的预测因素。多因素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术后HPV的持续感染(P=0.035)、锥切术后18个月HPV阳性(P=0.017),随访细胞学检查异常(P<0.001)会增加残留/复发CIN的风险。结论在随访期间,持续HPV感染或细胞学异常的患者存在残留/复发CIN的高风险,应进行密切监测。HPV感染者在术后18个月之内转为阴性的复发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锥切 人乳头状瘤病毒 术后残留/复发
下载PDF
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轶群 应小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在大子宫切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120例因妇科良性疾...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在大子宫切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120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大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TLH组60例,LAVH组6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重量、术中中转开腹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120. 3±26. 3) min,明显短于TLH组(141. 2±35. 1) min(t=3. 694,P=0. 000); TLH组术后疼痛VAS评分(3. 1±1. 0)分,明显低于LAVH组(4. 0±1. 8)分(t=-3. 216,P=0. 002)。TLH组和LAVH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5. 0%和0,无统计学差异(P=0. 244);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6. 3±88. 8)、(132. 7±112. 7) ml,无统计学差异(t=-1. 422,P=0. 158);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 0±0. 5)、(1. 9±0. 4) d,无统计学差异(t=1. 474,P=0. 143);术后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 0%(9/60)和12. 9%(8/60),无统计学差异(χ~2=0. 069,P=0. 793)。TLH组48例随访6~12个月,平均6. 5月,术前症状全部消失,7例(14. 6%)新发压力性尿失禁。LAVH组45例随访6~12个月,平均6. 6月,术前症状全部消失,4例(8. 9%)新发压力性尿失禁。2组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 279,P=0. 597)。结论腹腔镜大子宫切除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TLH术后24 h疼痛轻,LAVH手术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大子宫
下载PDF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作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陈娟 李卫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4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予克霉唑阴道栓+口服氟康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酸菌...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予克霉唑阴道栓+口服氟康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体征评分、阴道分泌物炎性指标水平和复发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和阴道分泌物炎性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总复发率为1.4%,对照组分别为82.2%、13.7%;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7%,对照组为17.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和克霉唑阴道栓、氟康唑联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临床效果显著,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阴道分泌物炎性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阴道胶囊 复发性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常规治疗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健康教育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燕萍 凌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7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健康教育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穴...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健康教育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健康教育。2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痛经相关知识知晓水平、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2组在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0.01),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显著升高(P均<0.01),且观察组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均<0.01)。2组在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的原发性痛经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得分均较同组干预前显著升高(P均<0.01);观察组的上述得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明显减轻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症状,提高其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和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穴位贴敷 健康教育 生存质量
下载PDF
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在全子宫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孙融 阮永兰 王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目的分析Teach back法健康教育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Teach back法健康教育;观察... 目的分析Teach back法健康教育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Teach back法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健康知识掌握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VAS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别为95.74%、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87%、8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ch back法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全子宫切除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术 Teach back法 健康教育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一种便于活动时管道固定的多功能改良型病员裤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静萱 阮永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10期189-190,共2页
近年来,快速康复理念发展迅速,术后引流装置的运用和早期下床活动已作为快速康复理念中的干预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推荐。现有技术中,腹腔引流与导尿术是腹部外科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临床上因为各类引流管固定的问题,患者无法... 近年来,快速康复理念发展迅速,术后引流装置的运用和早期下床活动已作为快速康复理念中的干预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推荐。现有技术中,腹腔引流与导尿术是腹部外科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临床上因为各类引流管固定的问题,患者无法穿着正常的短裤及裤子,在生活中常常受到他人奇怪目光注视,心理受挫,有些患者为了遮挡而将腹腔引流袋系在裤腰上,易致引流液反流,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因而此类患者拒绝外出,但长时间待在封闭空间内又会影响其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改良型 管道固定 病员裤 设计
下载PDF
不同卵巢组织中HOXA-10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范小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29期28-29,共2页
目的比较HOXA-10在单纯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为临床特殊合并症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不同性质卵巢组织中HOXA-10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OXA-10在正... 目的比较HOXA-10在单纯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为临床特殊合并症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不同性质卵巢组织中HOXA-10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OXA-10在正常妇女、单纯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中表达逐渐升高。结论HOXA-10高表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的联系,临床分期越晚,阳性表达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A-10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
下载PDF
不同婴儿喂养方式对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余本敏 阮永兰 王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4期14-1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与比对采用不同婴儿喂养方式的产妇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探索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与产妇生活质量的科学喂养类型。方法运用一般资料问卷和SF-36健康测量量表收集1747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健康测量量表分值与不同婴儿喂养方... 目的通过分析与比对采用不同婴儿喂养方式的产妇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探索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与产妇生活质量的科学喂养类型。方法运用一般资料问卷和SF-36健康测量量表收集1747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健康测量量表分值与不同婴儿喂养方式(非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时间小于1个月、母乳喂养1~5个月和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之间的关系。结果产妇生活质量与母乳喂养时间呈正相关性。通过比较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组和非母乳喂养组可发现,前者生理功能(92.83±12.10)和总体健康(75.89±16.41)两个维度的得分明显高于后者(90.03±14.72;70.20±19.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组的总体健康(92.83±12.10)和精神健康(69.31±15.30)两个维度的得分也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小于1个月组的对应分值(70.46±18.89;65.73±15.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对混杂变量进行调整后,与非母乳喂养组以及母乳喂养小于1个月组相比,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组的总体健康[75.58(1.09)]和精神健康[69.14(0.94)]两个维度分值仍然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产妇的生活质量也与社会支持、婴儿健康状况以及产妇心理等因素相关。结论母乳喂养及其持续时间与产妇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应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引导和鼓励具备母乳喂养条件的产妇坚持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产妇 生活质量 SF-36
下载PDF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组织中TNF-α、IL-6、HMGB1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殷新明 朱小兰 +3 位作者 温坚 朱莉 谈微微 刘颂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72-1475,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分泌物及宫颈组织中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该院就诊的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患者,术后定期采集宫颈创面分泌物及周围组织,定量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目的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分泌物及宫颈组织中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该院就诊的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患者,术后定期采集宫颈创面分泌物及周围组织,定量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以术前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宫颈锥形切除术后行全子宫切除的标本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及表达。结果宫颈组织及分泌物中TNF-α、IL-6、HMGB1的表达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逐渐升高,术后1~2周达到高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下降。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1周行全子宫切除的标本病理显示,炎性细胞浸润及炎症反应最严重;其TNF-α、IL-6及HMGB1表达较术后4周明显升高。结论宫颈锥形切除术后1~2周时宫颈创面炎症最为严重,应避免在此阶段行全子宫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 子宫切除术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术后感染
下载PDF
子宫颈锥形切除后再行全子宫切除对术后感染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殷新明 刘颂平 +3 位作者 朱小兰 温坚 朱莉 谈微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188-5191,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全子宫切除的间隔时间对术后感染等因素的影响,以评估全子宫切除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11月-2015年12月155例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患者,其中A组:子宫颈锥切术后48h至2周行全子宫切... 目的 探讨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全子宫切除的间隔时间对术后感染等因素的影响,以评估全子宫切除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11月-2015年12月155例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患者,其中A组:子宫颈锥切术后48h至2周行全子宫切除;B组:子宫颈锥切术后第4、5周行全子宫切除组;C组:子宫颈锥切术后第6周及6周后行全子宫切除,回顾分析子宫颈锥切术后行全子宫切除的时间间隔对手术可行性、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155例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感染36例,感染率23.22%,其中A组34例感染,占42.5%,36例患者术后感染中严重尿路感染2例、肠道感染3例、阴道残端感染出血二次缝合5例,全部出现在A组腹腔镜手术中;A组腹腔镜手术术后感染,与开腹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第1-2周行全子宫切除时,术中术后并发症最高、术后感染最多,尽量避免在此阶段行全子宫切除,可待锥切4周后炎症反应消退再手术,如必须在此阶段切除子宫,尽量选择开腹全子宫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锥形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术后感染 时间间隔
原文传递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变异型分化抗原簇44(1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殷新明 许文林 +1 位作者 朱小兰 刘月琴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2122-2125,共4页
目的分析变异型分化抗原簇44(17)(CD44v1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向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与CIN及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NⅠ、CINⅡ、CINⅢ级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v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 目的分析变异型分化抗原簇44(17)(CD44v1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向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与CIN及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NⅠ、CINⅡ、CINⅢ级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v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CD44v17siRNA干扰宫颈癌HeLa、SiHa细胞RNA后,检测CD44v17、MMP9和Ki67的表达;以CD44v17基因慢病毒颗粒作用于荷瘤裸鼠,分析CD44v17siRNA对裸鼠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 CD44v17的表达水平在CINⅠ、CINⅡ、CINⅢ级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逐渐升高;以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CD44v17、MMP9、Ki67表达水平在CINⅠ级组织无明显上升(P>0.05),在CINⅡ、CINⅢ级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明显上升(P<0.05);将CD44v17siRNA转染宫颈癌细胞后,MMP9、Ki67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CD44v17基因慢病毒颗粒作用于荷瘤裸鼠后,肿瘤体积、质量均明显降低(P<0.01),荷瘤裸鼠的成瘤能力降低。结论 CD44v17在CIN向宫颈癌发展的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望作为判定CIN是否具有恶变潜能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变异型分化抗原簇44(17) 基质金属蛋白酶9 KI67
下载PDF
变异型分化抗原簇44(17)对宫颈癌HeLa细胞、SiHa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殷新明 刘月琴 +1 位作者 温坚 许文林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0期3486-3490,共5页
目的探讨变异型分化抗原簇44(17)(CD44v17)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SiHa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方法用lipofectamine 2000将CD44v17siRNA、pc DNA3.1-CD44v17质粒及其阴性对照组转染HeLa细胞、SiHa细胞,通过CCK-8、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术、免疫... 目的探讨变异型分化抗原簇44(17)(CD44v17)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SiHa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方法用lipofectamine 2000将CD44v17siRNA、pc DNA3.1-CD44v17质粒及其阴性对照组转染HeLa细胞、SiHa细胞,通过CCK-8、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细胞周期测定方法等观察CD44v17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及SiHa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等能力的影响。结果 CCK-8法证实CD44v17促进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划痕实验显示CD44v17可增强宫颈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验证了CD44v17具有抑制宫颈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细胞周期测定显示干扰CD44v17 RNA后,S期细胞比例降低,G1期细胞增高,细胞阻滞于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CD44v17能抑制宫颈癌细胞凋亡,促进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增强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它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变异型分化抗原簇44(17) He La细胞 Si Ha细胞 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