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时机对Bell's面瘫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范家桂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2期1758-1759,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在Bell's面瘫治疗过程中的最佳时机。方法:根据158例Bell's面瘫患者接受针灸治疗时期的不同,将其分为急性期组、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3组,观察3组患者在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急性期组的痊愈加显效率为... 目的:探讨针灸在Bell's面瘫治疗过程中的最佳时机。方法:根据158例Bell's面瘫患者接受针灸治疗时期的不同,将其分为急性期组、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3组,观察3组患者在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急性期组的痊愈加显效率为90.54%,明显优于静止期组的82.54%和恢复期组的61.91%(P<0.05),前者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后两者(P<0.05)。结论:Bell's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s面瘫 针灸 疗效 治疗时机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寒湿型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宫玮瓅 范家桂 《临床研究》 2021年第1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温针灸治疗寒湿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1月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112例寒湿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温针灸治疗寒湿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1月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112例寒湿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针罐组和温针灸组,每组各56例,疗程均为16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价量表(JOA)评分变化,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温针组患者的VAS降低程度优于针罐组,温针组JOA评分高于针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记录。结论温针灸法和针罐法对于寒湿型非特异性腰痛均有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温针灸法对于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寒湿型 温针灸 针罐法 临床疗效 腰椎功能
下载PDF
针刺结合艾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分析
3
作者 王杨 宫玮 范家桂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3期46-50,共5页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艾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40例和观察组(针刺+艾灸)43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Northwick Park颈痛量...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艾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40例和观察组(针刺+艾灸)43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PQ、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艾灸治疗颈椎病,可显著缓解患者颈痛,降低复发率,且具有疗效、安全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颈椎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针刺加TDP治疗带状疮疹50例
4
作者 雷晓琳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1-131,共1页
针刺加TDP治疗带状疮疹50例,总有效率达95%。提示本法可迅速控制病情蔓延,并可避免和治疗本病的后遗神经痛。
关键词 带状疱疹 针灸疗法 TDP 阿是穴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
5
作者 居银菊 《江西中医药》 1996年第S1期78-78,共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居银菊(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镇江212002)关键词阑尾炎,中西医结合疗法阑尾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肠痈”范围。其病因病机:(1)由于阑尾的管腔狭小,粘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组织,一些腔内腔外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居银菊(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镇江212002)关键词阑尾炎,中西医结合疗法阑尾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肠痈”范围。其病因病机:(1)由于阑尾的管腔狭小,粘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组织,一些腔内腔外的改变,如异物、粪石、寄生虫和阑尾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段的压痛反应规律 被引量:42
6
作者 吴齐飞 吴继敏 +4 位作者 白兴华 王志华 蔡惠玉 宫玮瓅 田书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5-777,共3页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督脉背段的压痛反应规律,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针灸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GERD患者76例为观察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人体力学压痛测定仪”测定压痛阈值的方法观察GERD患者和健康人在督脉背段...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督脉背段的压痛反应规律,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针灸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GERD患者76例为观察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人体力学压痛测定仪”测定压痛阈值的方法观察GERD患者和健康人在督脉背段的压痛情况,检测范围为第1胸椎至第12胸椎(T,~T12)棘突下,包括督脉经穴和经上非穴。发现观察组在T。~T7节段棘突间隙(即神道、灵台、至阳三穴)的压痛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GERD患者在T5~T,节段棘突间隙存在显著压痛,可作为GERD辅助诊断的重要参考,并为针灸治疗GERD选穴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督脉 背段 压痛 经络诊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