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Meta分析
1
作者 毕华剑 姚莉丽 王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8,I000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纳入关于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 目的系统评价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纳入关于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试验组(川芎嗪注射液+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检索时限为从各建库起至2023年3月,对入选的文献进行数据筛选与提取,按照Cochrane手册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和Stata/MP 14.1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RCTs,患者合计18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95%CI)=1.26(1.18,1.24),P<0.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改善优于对照组[MD(95%CI)=0.34(0.17,0.51),P<0.001],用力肺活量(FVC)改善优于对照组[MD(95%CI)=0.38(0.16,0.60),P<0.001],FEV_(1)/FVC改善优于对照组[MD(95%CI)=8.06(5.27,10.85),P<0.01],血氧分压(PaO_(2))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MD(95%CI)=6.77(4.72,8.83),P<0.001],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改善优于对照组[MD(95%CI)=-7.84(-9.49,-6.20),P<0.001],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MD(95%CI)=-1.04(-1.54,-0.53),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MD(95%CI)=-2.77(-3.24,-2.30),P<0.001]。结论常规治疗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但该研究结论仍需更多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参芪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崔志红 林雪芳 +3 位作者 姚根琴 陆英 魏菊华 刘兵兵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1487-1492,I0004-I0006,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参芪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参芪补肺汤中7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对应的靶蛋白,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其转...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参芪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参芪补肺汤中7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对应的靶蛋白,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其转化成相应的基因名称;利用GeneCards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COPD的靶基因;通过Venny在线平台获取相关交集基因,利用Cytoscape 3.9.0绘制“参芪补肺汤-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将交集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 Dock 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有效成分与靶蛋白间的结合活性。结果参芪补肺汤中有217个有效成分,455个潜在作用靶点,2093个疾病靶点,其中核心交集靶点214个。GO分析共获得生物学过程1080个、细胞组成112个,分子功能183个;KEGG分析发现信号通路177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参芪补肺汤的前5位活性成分与前5位核心靶点结合能均≤-6.0 kcal/mol,显示出较强的结合力。结论参芪补肺汤通过多种药物活性成分、多个作用靶点以及多条信号通路联合治疗COPD。该结果为深入研究参芪补肺汤治疗COPD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补肺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深静脉导管感染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3
作者 李海峰 刘雯雯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7期50-52,共3页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体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加速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该病常见因素包括感染、药物、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输血,其中药物、肿瘤、自...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体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加速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该病常见因素包括感染、药物、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输血,其中药物、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AIHA研究报道居多。感染性因素所致AIHA患者一般血红蛋白下降不明显且具有自限性,可随着感染控制而好转[1]。本文报道由深静脉导管感染引起AIHA并出现极重度贫血患者1例,诊治一波三折,最终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深静脉导管 感染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致急性肝功能不全1例
4
作者 刘雯雯 李海峰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8期34-35,共2页
我院收治安宫牛黄丸致急性肝功能不全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周某,女,58岁,因“外伤致意识不清半小时”于2023年9月21日就诊。患者半小时前骑电瓶车摔倒在地,当即昏迷,由路人打120送至我院。急诊查体:昏迷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 我院收治安宫牛黄丸致急性肝功能不全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周某,女,58岁,因“外伤致意识不清半小时”于2023年9月21日就诊。患者半小时前骑电瓶车摔倒在地,当即昏迷,由路人打120送至我院。急诊查体:昏迷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约5 mm,右侧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消失。头颅+颅底+胸部CT检查:左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及脑挫伤,左侧脑室受压,中线右移;右侧颞骨骨折,颅底骨折;右锁骨骨折。经脑外科会诊后,立即紧急手术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其他病史,术后转入I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肝功能不全 药物性肝损伤
下载PDF
中成药不良反应213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萍 魏菊华 +1 位作者 曹旭芳 孔飞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1期84-85,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13例中成药ADR报告,自建数据库,按患者性别、年龄、中成药类别、给药途径、联合用药、临床表现及转归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评价。... 目的了解医院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13例中成药ADR报告,自建数据库,按患者性别、年龄、中成药类别、给药途径、联合用药、临床表现及转归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评价。结果 213例中成药ADR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段为>55岁老年人群;涉及11类35个中成药品种,以活血剂(50.70%)、补益剂(19.25%)居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主要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ADR程度主要为一般的和新的一般的。结论中成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呈明显增长趋势,但ADR的数量亦在增长,临床应重视临床ADR的监测、报告和分析工作,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中成药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不良反应 给药途径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秋华 刘兵兵 +1 位作者 曹恒斌 姚冲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6期536-539,共4页
复方丹参滴丸(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是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1-2]。于1994年上市以来在临床上常规用于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3]。复方丹参... 复方丹参滴丸(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是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1-2]。于1994年上市以来在临床上常规用于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3]。复方丹参滴丸是我国首个完成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Ⅱ期临床试验,并进入FDAⅢ期临床试验的中药制剂[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复方丹参滴丸 系统评价/META分析 AMSTAR PRISMA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反应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魏菊华 孔飞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4期90-90,共1页
患者,女,38岁,因发现右肾占位病变1d于2016年5月17日入院。查体:T 36.5℃,P 70次/min,R 18次/min,BP142/82mm Hg(1mm Hg=0.133k Pa)。患者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PET/CT检查,发现右肾上极占位病变,大小约3.6cm×3.7cm。给予泌尿... 患者,女,38岁,因发现右肾占位病变1d于2016年5月17日入院。查体:T 36.5℃,P 70次/min,R 18次/min,BP142/82mm Hg(1mm Hg=0.133k Pa)。患者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PET/CT检查,发现右肾上极占位病变,大小约3.6cm×3.7cm。给予泌尿外科护理常规、三级护理、普食;给予抗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门诊药房调剂工作中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被引量:7
8
作者 华丽霞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2期127-128,共2页
根据2003-2005年登记的我院门诊药房的配药差错事件进行归类,寻找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归纳分析药品差错的类型、原因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药品差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 门诊药房 药品差错 原因分析 调剂工作 防范措施
下载PDF
滑膜炎颗粒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49例 被引量:9
9
作者 董艳 《中国药业》 CAS 2004年第9期70-71,共2页
目的:评价滑膜炎颗粒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49例,口服滑膜炎冲剂3次/d,每次1包,7d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对照组48例,给予强的松龙封闭抽吸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7... 目的:评价滑膜炎颗粒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49例,口服滑膜炎冲剂3次/d,每次1包,7d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对照组48例,给予强的松龙封闭抽吸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76%,对照组为85.4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8.37%,对照组为37.5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滑膜炎颗粒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疗效确切,且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滑膜炎颗粒 强的松龙 疗效
下载PDF
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崔志红 林雪芳 +2 位作者 姚根琴 陆英 魏菊华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974-97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CBM、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21年12月,查找吲哚布芬(试验组)与... 目的系统评价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CBM、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21年12月,查找吲哚布芬(试验组)与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ACS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条件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合计76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RR=0.60,95%CI:0.43~0.84,P<0.01)、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RR=0.50,95%CI:0.28~0.9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RR=0.48,95%CI:0.33~0.71,P<0.01)均低于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15,95%CI:1.00~1.32,P<0.05);两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吲哚布芬治疗AC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优于阿司匹林,该结果尚需更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布芬 阿司匹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META 分析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中成药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秋华 许让贤 董艳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89-190,共2页
目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的效果通过调查研究进行论证。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长兴县中医院治疗的患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选取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的效果通过调查研究进行论证。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长兴县中医院治疗的患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选取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2组患者采用常规扩血管抗凝抗血小板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仅加用胺碘酮,对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平均24 h内心肌缺血的次数以及心绞痛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累积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在随访期间室颤发生率以及室性早搏率均低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经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对比,使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要比单纯会用胺碘酮要好。而且经过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案后,患者的部分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的次数、心绞痛的发生次数等都有所降低,相比单纯使用胺碘酮,不良反应少,而且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稳心颗粒 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样反应1例
12
作者 宋均 王萍 孔飞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8期163-163,共1页
患者,男,70岁。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因车祸致多处疼痛1 h送至我院急诊科,行颅脑、胸部CT及上下腹部增强CT,胸腹部B型超声等检查示:双侧肋骨骨折。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7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4/75 mmHg。予... 患者,男,70岁。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因车祸致多处疼痛1 h送至我院急诊科,行颅脑、胸部CT及上下腹部增强CT,胸腹部B型超声等检查示:双侧肋骨骨折。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7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4/75 mmHg。予以丹红注射液活血、奥美拉唑钠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对症治疗。患者静脉输注丹红注射液(厂家: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滴注 丹红注射液 过敏样反应 胸闷
下载PDF
门诊药房药患纠纷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9
13
作者 华丽霞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为减少门诊药房药患纠纷,改善药患关系提供借鉴。方法:分析医院2004-2005年的差错事故登记本中所登记的纠纷事件,门诊药房的工作特点及门诊药房药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和一系列的防范对策。结果:2004-2005年的差错事故发生64例,其中药... 目的:为减少门诊药房药患纠纷,改善药患关系提供借鉴。方法:分析医院2004-2005年的差错事故登记本中所登记的纠纷事件,门诊药房的工作特点及门诊药房药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和一系列的防范对策。结果:2004-2005年的差错事故发生64例,其中药房因素占39.0%,其次患者因素占14.1%。结论:药师应转变思想,重视自身的语言艺术培养,提高处理药患纠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药房 药患纠纷 药师
下载PDF
酒精中毒并发低钾血症致急性左心衰竭肺部CT异常误诊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海峰 胡国强 刘雯雯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22期42-43,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63岁,因"四肢无力伴站立困难1周"于2018年9月19日就诊。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口服药物(具体不详),血压控制不佳;"饮酒史30余年"每日饮酒500mL,未戒。急诊行头颅CT示:两侧基... 1病历摘要患者男,63岁,因"四肢无力伴站立困难1周"于2018年9月19日就诊。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口服药物(具体不详),血压控制不佳;"饮酒史30余年"每日饮酒500mL,未戒。急诊行头颅CT示:两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性脑改变;腰椎片示:腰椎退行性改变。收住我院神经内科。查体:神志清,额纹对称,两眼各向运动充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3cm,对光反应灵敏;无视野缺损,无眼裂增宽;鼻唇沟无明显变浅,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3级,左下肢4级,四肢腱反射对称,脑膜刺激征阴性,洼田饮水试验1级。初步诊断:脑梗死;高血压病;腰椎退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双上肢肌力 脑膜刺激征 瞳孔等大 对光反应 鼻唇沟 肌张力 酒精中毒
下载PDF
皮肌炎引起意识障碍误诊为脑血管病1例
15
作者 李海峰 潘长林 刘雯雯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3期50-52,共3页
皮肌炎是以累及横纹肌为主,临床上以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不甚清楚。查阅资料,鲜有皮肌炎引起意识障碍相关报道。现总结我院收治皮肌炎引起意识障碍误诊为脑血管病1例诊断过程的反思。1病历摘要患者女,73... 皮肌炎是以累及横纹肌为主,临床上以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不甚清楚。查阅资料,鲜有皮肌炎引起意识障碍相关报道。现总结我院收治皮肌炎引起意识障碍误诊为脑血管病1例诊断过程的反思。1病历摘要患者女,73岁,农民,因“呼之不应半小时”于2022年5月1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小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无四肢抽搐。急诊予吸氧、常规检查,动脉血气分析:pH 7.22,二氧化碳分压(PCO_(2))62.7 mm Hg,血氧分压(PO_(2))188 mm Hg,碱剩余(BE)-3.3 mmol/L,乳酸(Lac)0.7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意识障碍 脑血管病 鼻蝇蛆病
下载PDF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误诊为慢性肾衰竭致消化系统疾病1例
16
作者 李海峰 刘雯雯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7期54-55,共2页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是一种临床较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病变,起病呈慢性进展性,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病理特征为神经元核内存在圆形嗜酸性细胞核内包涵体[1]。其临床表现多样,可有痴呆、意识障碍、脑炎症状发作、癫痫发作...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是一种临床较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病变,起病呈慢性进展性,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病理特征为神经元核内存在圆形嗜酸性细胞核内包涵体[1]。其临床表现多样,可有痴呆、意识障碍、脑炎症状发作、癫痫发作等,发病群体从婴儿至老年不等[2]。目前,NIID引起消化系统症状早期常被误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对本科收治的NIID引起消化道症状1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消化系统疾病
下载PDF
大承气汤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大剂量舒必利中毒一则
17
作者 刘雯雯 李海峰 华丽霞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9期19-19,共1页
1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主因“口服舒必利100片,神志不清半小时”于2018年9月6日就诊我院急诊科。既往精神障碍病史7余年,无其他疾病病史,家属代诉,每日自服舒必利0.1g,奥氮平5mg,均每日1次,服药不规律,病情加重自行加药量。急诊查体:患... 1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主因“口服舒必利100片,神志不清半小时”于2018年9月6日就诊我院急诊科。既往精神障碍病史7余年,无其他疾病病史,家属代诉,每日自服舒必利0.1g,奥氮平5mg,均每日1次,服药不规律,病情加重自行加药量。急诊查体:患者呈昏迷状态,双瞳孔直径约2mm,对光反射迟钝,口唇无发绀,鼻导管下吸氧2L/min,经皮血氧饱和度96%,无口吐白沫,无四肢抽搐,口中未闻及异常气味,血压102/57mm Hg,心率108次/m in,立即予洗胃、补液、护胃等对症治疗后,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抽搐 昏迷状态 光反射迟钝 精神障碍 鼻导管 奥氮平 急诊科 瞳孔直径
下载PDF
医院中药房调配处方流程的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华丽霞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3年第4期387-388,共2页
为了优化中药房的调配流程,减少差错,减少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文章提出了改进工作流程,实行处方强行校对,中药柜斗谱编排与电子处方饮片按字母顺序排列等工作模式。实践证明优化工作流程后,减少了高峰时段患者的等侯时间,使药学人员的工... 为了优化中药房的调配流程,减少差错,减少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文章提出了改进工作流程,实行处方强行校对,中药柜斗谱编排与电子处方饮片按字母顺序排列等工作模式。实践证明优化工作流程后,减少了高峰时段患者的等侯时间,使药学人员的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了差错的产生,提高了窗口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房 工作流程 优化
原文传递
美罗培南的群体药动/药效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红波 芮建中 +1 位作者 薛领 李海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简述美罗培南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基本特点,介绍群体药动学研究基本理论,重点阐述美罗培南的群体药动/药效学研究状况。方法:查阅近年关于美罗培南群体药动/药效学文献,提取最终模型以及给药方案,分析归纳并综述。结果:美罗培南的药... 目的:简述美罗培南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基本特点,介绍群体药动学研究基本理论,重点阐述美罗培南的群体药动/药效学研究状况。方法:查阅近年关于美罗培南群体药动/药效学文献,提取最终模型以及给药方案,分析归纳并综述。结果:美罗培南的药动学特征是二房室模型,药效学考察%T>MIC。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给药方案需要调整,未来的研究将关注肾功能特殊的患者以及体液体积大的患者。结论:需要研究正常脂肪体重(NFM)与美罗培南的群体药动/药效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群体药动学 NONMEM
原文传递
PD-1抑制剂导致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迪 魏菊华 +1 位作者 郑伊妮 郑小春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64-468,共5页
抗肿瘤免疫治疗引起的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PAI)是临床较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如果发现不及时或治疗不规范可能发展为肾上腺危象,危及生命。临床药师对1例信迪利单抗导致PAI的肺癌患者实施个体化药学监护,判断不良反应关联性,并... 抗肿瘤免疫治疗引起的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PAI)是临床较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如果发现不及时或治疗不规范可能发展为肾上腺危象,危及生命。临床药师对1例信迪利单抗导致PAI的肺癌患者实施个体化药学监护,判断不良反应关联性,并总结该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处理方式及药学监护点等。患者经停药处理和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后PAI临床症状缓解,顺利出院。在临床药师随访期间发现患者再次出现PAI临床症状,经调整氢化可的松剂量后临床症状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药学监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