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长兴县博物馆藏宋元窖藏银器 被引量:1
1
作者 毛波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96,共11页
2013年4月,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村民在生产建设过程中,于距地表0.45米处发现一陶缸,缸内藏有银器数十件,以首饰为主。长兴县博物馆随后将这批银器征集入馆^([1]),现整理介绍如下。一这批银器较完整者共34件,包括簪、钗、镯、耳坠、帔坠... 2013年4月,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村民在生产建设过程中,于距地表0.45米处发现一陶缸,缸内藏有银器数十件,以首饰为主。长兴县博物馆随后将这批银器征集入馆^([1]),现整理介绍如下。一这批银器较完整者共34件,包括簪、钗、镯、耳坠、帔坠、饰件、碗等,另有若干饰件等残损较甚。出土时器物表面裹满泥浆,多有不同程度的绿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藏 长兴县博物馆 饰件 浙江省长兴县 银器 浙江长兴县
原文传递
浙江长兴县出土一批石犁和石破土器 被引量:2
2
作者 夏星南 《农业考古》 1988年第2期177-179,2,共4页
近几年来,我馆在全县文物普查中,从农民手中陆续征集到商周时代的石犁、石破土器共十件,现介绍如下: 一、石犁:六件,其共同特征:体形扁薄,多用片状页岩制成。型制:平面呈两腰相等的三角形。底部平而粗糙,还保留着页岩的自然劈裂面,正面... 近几年来,我馆在全县文物普查中,从农民手中陆续征集到商周时代的石犁、石破土器共十件,现介绍如下: 一、石犁:六件,其共同特征:体形扁薄,多用片状页岩制成。型制:平面呈两腰相等的三角形。底部平而粗糙,还保留着页岩的自然劈裂面,正面平滑,中心有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器 三角形 出土 片状页岩 共同特征 商周时代 劈裂面 体形 刃部 平面
下载PDF
浙江长兴亭子头宋墓(M1)清理简报
3
作者 毛波(执笔/摄影) 王力敏(摄影) 刘军幸(线图) 《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1,共11页
一概况2001年3月,浙江长兴县雉城高山岭村亭子头森林公园建设工地发现大块青石板,长兴县博物馆派员赶赴现场,确认其为一座单室古墓葬(编号M1),四块盖板中有三块已坠人墓穴,周边环境遭严重扰乱(图一)。经批准,长兴县博物馆对M1进行了抢... 一概况2001年3月,浙江长兴县雉城高山岭村亭子头森林公园建设工地发现大块青石板,长兴县博物馆派员赶赴现场,确认其为一座单室古墓葬(编号M1),四块盖板中有三块已坠人墓穴,周边环境遭严重扰乱(图一)。经批准,长兴县博物馆对M1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况简报 长兴县博物馆 古墓葬 宋墓 浙江长兴 森林公园建设 抢救性 亭子
原文传递
浙江长兴县发现一批唐代银器 被引量:11
4
作者 夏星南 《文物》 1982年第11期38-42,共5页
1975年12月,长兴县开挖长兴港工程(原箬溪港),便民桥公社许家村大队第六生产队民工,在下箬公社下莘桥桥南东侧河堤边离地表1.5米深处发现一批银器(图一)。便民桥公社民工团领导郭大贤、吴茂根两同志闻讯后,马上赶到现场。
关键词 金银器 唐代 纹银 公社 长兴县 陕西蓝田 图案 珍珠 莲花纹 出土
原文传递
长兴县新发现的一个旧石器地点
5
作者 胡秋凉 徐新民 《东方博物》 2014年第3期37-40,共4页
本文记述了2011年3月下旬采集自长兴县林城镇方山窑村王家山遗址的100多件石制品,这些标本表面无网纹红土印痕,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晚期,晚于网纹红土地层年代。石制品以石核和石片为主,工具类型和数量均不多。该石制品的工业应属于南方... 本文记述了2011年3月下旬采集自长兴县林城镇方山窑村王家山遗址的100多件石制品,这些标本表面无网纹红土印痕,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晚期,晚于网纹红土地层年代。石制品以石核和石片为主,工具类型和数量均不多。该石制品的工业应属于南方砾石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 砾石工业 调查 长兴
原文传递
浙江长兴博物馆藏的两通明碑
6
作者 梁奕建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浙江 长兴博物馆 《梦鼎堂记》 《圣井铭并叙》 碑文
原文传递
长兴县老门调查研究
7
作者 毛波 《东方博物》 2010年第3期56-64,5,共10页
门是江南水乡圩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调查,浙江省长兴县现存有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老门20余处,相关文物4处。门包括一套完整的水闸系统,形制可分一般式、涵洞式两种,部分门上还有多处题刻。这些老门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 门是江南水乡圩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调查,浙江省长兴县现存有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老门20余处,相关文物4处。门包括一套完整的水闸系统,形制可分一般式、涵洞式两种,部分门上还有多处题刻。这些老门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太湖流域的农业、水利发展史等,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 圩田 调查 长兴
原文传递
唐代书法家胡季良考略
8
作者 毛波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3-37,共5页
胡季良,唐代中后期书法家,是一位未能仕进又有着较深文化修养、精于书艺的地方儒生,其人其书散见于诸多史籍。胡氏所书作品,现存者有唐天宁寺经幢(湖州)、唐大云寺经幢(长兴县)、唐龙兴寺(杭州)。胡氏所撰铭刻文字,流传下来的有德本寺... 胡季良,唐代中后期书法家,是一位未能仕进又有着较深文化修养、精于书艺的地方儒生,其人其书散见于诸多史籍。胡氏所书作品,现存者有唐天宁寺经幢(湖州)、唐大云寺经幢(长兴县)、唐龙兴寺(杭州)。胡氏所撰铭刻文字,流传下来的有德本寺碑阴、吴氏墓铭、方山宝幢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季良 唐代书法家 湖州
下载PDF
浙江长兴北川村宋墓清理简报
9
作者 梅亚龙(图/摄) 钱斌(图/摄) 王晓 《常州文博论丛》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2022年2月,长兴县博物馆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北川村抢救清理了一座宋代墓葬,出土了青瓷碗、陶盆、铜镜等器物。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断,墓葬年代大致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江浙地区宋代丧葬文化提供了... 2022年2月,长兴县博物馆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北川村抢救清理了一座宋代墓葬,出土了青瓷碗、陶盆、铜镜等器物。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断,墓葬年代大致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江浙地区宋代丧葬文化提供了实物例证和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兴 宋墓 青瓷 铜镜
原文传递
浙江长兴鼻子山越国贵族墓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军幸 李永嘉 +2 位作者 陈元甫 田正标 梁亦建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1,共18页
2003年12月,浙江省长兴县发现一座未遭盗掘的战国大墓。其墓圹开凿于山体表面,东西长14.8、南北宽5.1~5.7、坑深2.3米。墓葬东壁还有一条斜坡墓道。葬具有木椁,随葬器物有原始瓷器、陶器和玉石器等。在此墓北侧的山坡上发现一个长... 2003年12月,浙江省长兴县发现一座未遭盗掘的战国大墓。其墓圹开凿于山体表面,东西长14.8、南北宽5.1~5.7、坑深2.3米。墓葬东壁还有一条斜坡墓道。葬具有木椁,随葬器物有原始瓷器、陶器和玉石器等。在此墓北侧的山坡上发现一个长方形岩坑,出土大量的原始瓷或硬陶乐器,种类有甬钟、磬、镈、钩鑃、钲、(钅享)于、悬铃等,显然这是一个陪葬的乐器坑。作者认为,该墓的年代为战国早期晚段,墓主人是越国的贵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鼻子山 文物考古研究所 贵族 越国 长兴县 建设单位 现场处理
原文传递
浙江长兴发现东周青铜器 被引量:7
11
作者 夏星南 《文物》 1981年第12期89-89,共1页
铜壶 1979年10月,长兴县李家巷出土铜壶一件,由长兴县博物馆收藏。铜壶重1.2公斤,通高20.5、身高18.3、口径6.6、腹径14、圈足径8.6厘米。直口无盖,长颈斜肩,鼓腹圈足;两耳作双角兽头衔环,环外径4.5、内径2.9厘米(图二)。颈下半部饰一... 铜壶 1979年10月,长兴县李家巷出土铜壶一件,由长兴县博物馆收藏。铜壶重1.2公斤,通高20.5、身高18.3、口径6.6、腹径14、圈足径8.6厘米。直口无盖,长颈斜肩,鼓腹圈足;两耳作双角兽头衔环,环外径4.5、内径2.9厘米(图二)。颈下半部饰一圈环带纹,近肩处有二道凸弦纹,腹部饰两组相连的蛟龙纹(图一);圈足上有两道凹弦纹,弦纹间饰环带纹;衔环两面均饰重环纹。这件铜壶从形制、纹饰看,当属东周。铜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兴县 铜壶 东周 博物馆 弦纹 纹饰 收购站 出土 浙江长兴 腹径
原文传递
长兴下莘桥出土的唐代银器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5
12
作者 毛波 《东方博物》 2012年第3期9-21,1,共14页
长兴县博物馆藏有一批1975年在下莘桥出土的唐代银器,共102件,主要有银茶具和银首饰两大类。1982年曾有简报介绍,本文现予以重新介绍,并对大部分的器物作了新的定名,在此基础上,就这批银器的性质、功用、制作及茶文化背景等相关问题进... 长兴县博物馆藏有一批1975年在下莘桥出土的唐代银器,共102件,主要有银茶具和银首饰两大类。1982年曾有简报介绍,本文现予以重新介绍,并对大部分的器物作了新的定名,在此基础上,就这批银器的性质、功用、制作及茶文化背景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莘桥 银茶具 银首饰 茶文化 唐代
原文传递
长兴七女墩墓葬群清理简报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秋凉 《东方博物》 2012年第2期25-36,共12页
长兴县七女墩墓葬群,为一墩多墓墓地。2010 年 4 月,长兴县文保所对七女墩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西周至东汉时期的墓葬 8 座,有土墩墓、土坑墓、砖椁墓三种类型,共出土器物 60 余件,对于进一步考察浙北地区及太湖流域的葬俗具有重要... 长兴县七女墩墓葬群,为一墩多墓墓地。2010 年 4 月,长兴县文保所对七女墩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西周至东汉时期的墓葬 8 座,有土墩墓、土坑墓、砖椁墓三种类型,共出土器物 60 余件,对于进一步考察浙北地区及太湖流域的葬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墩墓 土坑墓 砖椁墓 一墩多墓
原文传递
长兴水口马山土坑墓发掘报告
14
作者 景纪魁(图) 梅亚龙(图) +3 位作者 戴哲涛(摄) 孟国平(文/摄) 何炜 钱斌 《东方博物》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2021年8月,在浙江长兴水口马山土坑墓M1的抢救性发掘中,出土了保存尚好的木椁,木棺无存。因后期扰动,现存随葬器物有原始瓷器4件,硬陶器7件,泥质陶器5件。其埋葬年代为战国晚期。
关键词 土坑墓 木椁 战国晚期
原文传递
长兴孔庙中的明《御制正孔子祀典说碑》《御制正孔子祀典申记碑》及《圣谕碑》
15
作者 毛波 《东方博物》 2016年第2期64-69,共6页
长兴孔庙保存有明世宗朱厚!(1522—1566在位)亲撰的《御制正孔子祀典说碑》《御制正孔子祀典申记碑》及《圣谕碑》,三碑反映了明嘉靖九年(1530)孔庙改制这一重大事件,三碑背后有着"大礼议"、明世宗礼制改革等复杂的历史背景。
关键词 长兴孔庙 《御制正孔子祀典说碑》 《御制正孔子祀典申记碑》 《圣谕碑》 嘉靖九年孔庙改制
原文传递
长兴出土的青铜戈与镞
16
作者 毛波 《东方博物》 2013年第4期62-70,共9页
长兴出土有商代至战国时期青铜戈16件,包括直内无胡戈、直内有胡戈、三角援戈三类;青铜镞18件,包括双翼镞、三翼镞、三棱镞、圆身有铤镞四类。它们型式多样、文化因素复杂,或与中原同类器近似,或有典型的吴越、楚的风格,个别戈、镞罕见... 长兴出土有商代至战国时期青铜戈16件,包括直内无胡戈、直内有胡戈、三角援戈三类;青铜镞18件,包括双翼镞、三翼镞、三棱镞、圆身有铤镞四类。它们型式多样、文化因素复杂,或与中原同类器近似,或有典型的吴越、楚的风格,个别戈、镞罕见于其他地方。这批青铜戈、镞是研究吴越地区先秦兵器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戈 青铜镞 先秦 长兴
原文传递
长兴大云寺唐代陀罗尼经幢
17
作者 杨美英 《东方博物》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长兴县博物馆藏有一件大云寺唐代石经幢,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其书者为唐代书法名家胡季良。该经幢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唐代的经幢形制、佛教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经幢 大云寺 胡季良 唐代
原文传递
长兴出土商周青铜矛研究
18
作者 毛波 《东方博物》 2014年第3期11-22,6,共13页
长兴出土有商代至战国时期的青铜矛31件,型式多样。本文分析了这批铜矛的类型和年代,并就铜矛体现的文化因素作了概括说明。文章最后对小矛的功能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单独使用的小矛还可能用作旗竿头等。
关键词 青铜矛 小矛 先秦 长兴
原文传递
长兴明清古县治城墙考略
19
作者 周凤平 《东方博物》 2016年第4期55-60,共6页
吴王阖闾之弟夫概筑长城,为长兴县古城墙之始。西晋太康三年(282)始设长城县,建城于富陂乡,经隋唐宋元,县城位置多有变迁。明代始筑今城,长兴旧城的基本轮廓奠定,沿用至今。本文主要对长兴明清及民国初期城墙进行简单考述。
关键词 古城墙 明清 长兴
原文传递
浙江长兴白阜村土墩墓发掘简报
20
作者 何炜 钱斌(文/摄/图) +2 位作者 王晓(摄) 景纪魁(图) 程晓伟 《常州文博论丛》 2022年第1期10-16,共7页
2019年7月,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画溪街道白阜村抢救性发掘了三座土墩墓,其中2019CBD3M1属于典型的石床型土墩墓,一墩一墓形式,时代约为西周中晚期。虽然土墩破坏严重,但墓葬保存完整,出土了西周时期印纹硬陶罐、原始瓷豆、原始瓷碗、... 2019年7月,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画溪街道白阜村抢救性发掘了三座土墩墓,其中2019CBD3M1属于典型的石床型土墩墓,一墩一墓形式,时代约为西周中晚期。虽然土墩破坏严重,但墓葬保存完整,出土了西周时期印纹硬陶罐、原始瓷豆、原始瓷碗、陶鼎等一批重要器物,对研究南方地区商周时期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方面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兴 土墩墓 原始瓷 印纹硬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