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探查术与剖腹探查术在外科急腹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段立纪 杨云江 徐财文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80例诊断不明的急腹症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行腹腔镜探查和剖腹探查术,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40全部获得诊断,漏诊2例,同时完成治疗28例,无需手术治疗4例,中转开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80例诊断不明的急腹症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行腹腔镜探查和剖腹探查术,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40全部获得诊断,漏诊2例,同时完成治疗28例,无需手术治疗4例,中转开腹8例,两组在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上有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技术用于急腹症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且具有诊断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仍有局限性,必要时剖腹探查是避免漏诊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探查术 急腹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基层医院乳腺癌20例早诊断与综治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章琳 彭华彬 孙海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5期2847-2848,共2页
选取乳腺癌患者20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均实施综合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后的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90%,5年生存率为80%。25.00%的乳腺癌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5例患者再次接受综... 选取乳腺癌患者20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均实施综合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后的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90%,5年生存率为80%。25.00%的乳腺癌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5例患者再次接受综合治疗,其1年生存率为60.00%(3例)。患者并发症少,生存质量提高。乳腺癌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意义重大,利于乳腺癌患者治疗疗效的提高以及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早期诊断 综合治疗
下载PDF
老年患者LC术后医院感染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露明 张海燕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479-480,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以152例行LC手术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以152例行LC手术后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d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疼...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以152例行LC手术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以152例行LC手术后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d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疼痛程度差异,记录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并分析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前后护理人员行为水平、自我评价水平的差异。结果术后3d时,两组SAS、SDS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后,护理人员NPGA评分、CSE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老年患者LC术后感染风险控制作用显著,也能缓解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并改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于提升我国护理服务质量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集束化护理 老年 术后感染 护理人员行为水平
下载PDF
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施材 赖大年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50-153,共4页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胰实质和胰管不可逆的慢性炎症,可引起胰腺炎性肿块、胰管炎症或受压狭窄及假囊肿形成,其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上腹痛伴不同程度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或丧失。手术治疗的...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胰实质和胰管不可逆的慢性炎症,可引起胰腺炎性肿块、胰管炎症或受压狭窄及假囊肿形成,其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上腹痛伴不同程度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或丧失。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筛选胃癌血清标志物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春 徐亮 +3 位作者 韩海彬 杨建碧 罗兵 彭超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及其配套蛋白质芯片筛选胃癌生物学标志物,初步探讨建立的诊断模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Ciphergen公司研制的蛋白指纹图谱仪和蛋白质芯片检测40例胃癌患者、20例胃溃疡患者... 目的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及其配套蛋白质芯片筛选胃癌生物学标志物,初步探讨建立的诊断模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Ciphergen公司研制的蛋白指纹图谱仪和蛋白质芯片检测40例胃癌患者、20例胃溃疡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蛋白质的相对含量,用SPSS 11.5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筛选标志物,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在正常人中未发现差异蛋白质峰表达;胃溃疡患者中仅1例有差异蛋白质峰表达,质荷比分别为5910和4095;在胃癌中共发现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质峰表达,质荷比分别为:3300、5329、4095、5910和8691。筛选质荷比为4095、5910和8691建立诊断模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97.5%。结论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及筛选生物学标志物方面有很大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蛋白质组学 血清标志物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 诊断
下载PDF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章琳 彭华彬 +1 位作者 孙海光 汤治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8期202-205,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长安医院和中山市博爱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入院的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开腹根治性手术30例,...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长安医院和中山市博爱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入院的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开腹根治性手术30例,成功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对术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切除肿瘤时,两组应激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管紧张素Ⅱ等应激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等指标较术前和对照组术后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建立 唐历 王伟佳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6期1653-1655,165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胸苷激酶1(TK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同期选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健康者作为...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胸苷激酶1(TK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同期选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手术前后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复发情况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上述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术前,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试者;术后1周,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前,且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NM分期乳腺癌患者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低于Ⅱa期和Ⅱb期,Ⅱa期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低于Ⅱb期患者,Ⅰ期和Ⅱa期患者血清TK1、CA125水平均低于Ⅱb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68例乳腺癌患者中,复发18例,复发率26.47%,未复发50例,比较复发和未复发患者随访末期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结果显示,乳腺癌复发患者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的检测在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预后 胸苷激酶1 糖类抗原125
下载PDF
自动痔疮套扎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内痔为主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彭华彬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比较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内痔为主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6—2016-06间东莞市长安医院收治的80例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将采用RPH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用PPH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比较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内痔为主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6—2016-06间东莞市长安医院收治的80例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将采用RPH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用PPH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40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1)2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及疼痛、尿潴留、肛缘水肿、急便感、随访1 a肛门溢液的发生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率及随访1 a痔核脱垂、便血及急便感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和PPH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RPH操作简单,且远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痔疮套扎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痔疮 有效率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华彬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4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00%vs.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临床疗效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早期鼻饲泛影葡胺对粘连性肠梗阻诊治价值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章琳 徐财文 +7 位作者 麦达昌 杨云江 孙海光 乐敬 张周义 刘华仁 麦卫国 周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8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泛影葡胺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95例临床及X线检查确诊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被为分研究组与对照组。48例经胃管注入76%复方泛影葡胺80ml为研究组,同时设无需胃管注入造影剂为空白对照组47例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泛影葡胺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95例临床及X线检查确诊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被为分研究组与对照组。48例经胃管注入76%复方泛影葡胺80ml为研究组,同时设无需胃管注入造影剂为空白对照组47例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中40例造影剂在6~24h内到达结肠而给予保守治疗,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16±2.5h,1~5d(平均2.8d)后症状消失;另8例见造影剂未进入结肠且症状体征加重选择及时剖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手术治疗16例,7例出现绞窄性肠梗阻。中转手术率及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率两组比较(16.67%vs34.04%;2.08%vs14.8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泛影葡胺应用于胃肠道造影对明确粘连性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及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早期鼻饲泛影葡胺有助于肠梗阻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影葡胺 粘连性肠梗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政强 王春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8月长安医院收治的127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64)和开腹手术组(n=63);开腹手术组患者采用开腹胃癌根治...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8月长安医院收治的127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64)和开腹手术组(n=63);开腹手术组患者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腹腔镜手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红素加氧酶-1(HO-1)、β-内啡肽(β-EP)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短,术后肛门排气早,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NO、ET-1、HO-1及β-E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清NO、ET-1、HO-1及β-E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清HO-1、β-E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清NO、ET-1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血清NO、ET-1、HO-1及β-EP水平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2组患者术前PT、FIB、APTT、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患者术后第3天PT显著短于术前,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开腹手术组患者术后第3天APTT、IN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第3天PT、APTT短于术前,INR显著小于术前,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3天,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血浆FIB水平高于开腹手术组,PT、APTT短于开腹手术组,INR小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4/64)、19.05%(12/63),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组(χ^2=4.434,P<0.05)。结论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少等优势,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大,应注意预防凝血功能异常所致术后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路径化护理探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露明 张海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路径化护理措施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行路径化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各恢复指标、护理满... 目的探讨路径化护理措施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行路径化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各恢复指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结果实施路径化护理措施后,观察组通气时间、半流质进食时间、下床时间等术后各恢复指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心理、角色、躯体以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均出现肺部感染、肠梗阻、腹腔出血以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路径化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直肠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罗小怀 杜一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21-23,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37)行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n=37)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比较2组术中指标(...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37)行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n=37)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比较2组术中指标(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相关指标(术后VAS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随访10个月,2组结石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术中出血量及补液量更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并发症更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开腹手术
下载PDF
术前营养支持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杜一鸿 刘云莉 李明杰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1期3258-3260,3264,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合理开展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28例,根据患者术前有无行营养支持治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合理开展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28例,根据患者术前有无行营养支持治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8 d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NRS2002)评估2组患者营养状况,同时检测2组患者IgA、IgG、IgM、CD_4^+/CD_8^+等免疫学指标。记录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8 d时,干预组患者NRS2002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d时,2组IgA、IgG、IgM、CD_4^+/CD_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术前营养支持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中药灌肠治疗痔疮术后便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镇波 郑伟雄 周雁苹 《北方药学》 2020年第1期171-172,共2页
目的:评价中药灌肠治疗痔疮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70例痔疮术后便秘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麻仁滋脾丸口服,观察组35例进行中药灌肠治疗。将两组的便秘评分、肛周水肿程... 目的:评价中药灌肠治疗痔疮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70例痔疮术后便秘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麻仁滋脾丸口服,观察组35例进行中药灌肠治疗。将两组的便秘评分、肛周水肿程度、临床疗效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便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肛周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痔疮术后便秘采用中药灌肠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临床症状及肛周水肿程度的改善,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手术 中药 灌肠 便秘
下载PDF
肝癌切除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政强 韩锋博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957-960,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长安医院收治的12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行肝癌切除术,观...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长安医院收治的12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行肝癌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肝癌切除术联合TACE。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进行比较;治疗后2个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评估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AFP、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血清AFP、VE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AFP、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4.29%(24/70)、85.71%(60/70),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7.86%(10/56)、69.64%(39/56),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62、4.773,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 a总生存率分别为48.57%(34/70)、35.71%(20/56),观察组患者术后2 a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05,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联合TACE可以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癌切除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露明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6期1039-1040,1042,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以下称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6.4-2017.8期间收治的70例下肢静脉曲张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成效... 目的观察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以下称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6.4-2017.8期间收治的70例下肢静脉曲张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成效。结果乙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甲组73.3%(P<0.01);乙组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者围手术期予以优质护理干预,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下肢静脉曲张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效果观察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术对胃癌的疗效及治疗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小怀 杜一鸿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基础上实施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患者6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作为对照组,31例先行新辅助化疗,然后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作为观察组。观察新...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基础上实施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患者6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作为对照组,31例先行新辅助化疗,然后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作为观察组。观察新辅助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生存期。结果观察组的疾病反应率为61.29%,疾病控制率为90.32%,Ⅱ级和Ⅲ级不良反应主要以神经毒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生存期和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实施新辅助化疗疾病控制率达90.32%,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新辅助化疗基础上实施胃癌根治术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延长术后生存期,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手术 胃癌 疗效 费用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保守治疗的关键点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历 刘施材 +1 位作者 王政强 赖大年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早期治疗流程和保守治疗关键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长安医院普外科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6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排除临床资料不全及入院后3 d内自动出院者。结果 61例入组分析,其中男4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早期治疗流程和保守治疗关键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长安医院普外科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6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排除临床资料不全及入院后3 d内自动出院者。结果 61例入组分析,其中男41例,女20例;年龄18~78岁(平均43岁)。治疗中死亡3例,发病2周因胰周积液形成脓肿中转手术引流2例,结石梗阻引起黄疸加重行胆道引流术3例,胰腺周围假性囊肿形成16例(其中6例于发病后3~6个月行囊肿内引流手术),其余37例经4~6周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的关键点为:快速液体复苏,纠正低血容量休克;尽早用通便灌肠法(中药汤)减少肠内容物、降低肠道内压力进而降低腹内压;芒硝及中药药渣外敷腹部以减轻腹腔、胰周组织水肿;积极预防肺部感染、肺不张,腹腔、胰腺周围感染,以及后期二重真菌感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非手术治疗 关键点
下载PDF
自固定补片不同铺置方法在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一鸿 刘云莉 刘明杰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44-34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修补材料和铺置方法对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确诊并行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180例,依据术中固定补片类型分为:聚丙烯组60例,采用常规聚丙烯补片修补;自固定组120... 目的探讨不同修补材料和铺置方法对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确诊并行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180例,依据术中固定补片类型分为:聚丙烯组60例,采用常规聚丙烯补片修补;自固定组120例,予自固定补片修补,根据据铺置方法又分为改良组(n=60例)和常规组(n=60例),分别采用改良和常规方法铺置补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自制《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满意度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随访12个月,记录并比较所有患者手术指标(铺片、手术、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疼痛及满意度。结果改良组和常规组患者铺片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以及术后1、7、15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聚丙烯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聚丙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铺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术后各期VAS评分、术后并发症率和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自固定补片可有效缩短中操作时间,减小创伤,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治疗费用,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并不增加并发症和复发风险;术中通过改良补片铺置方法可进一步使补片展开更加快捷并减少患者术中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补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