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塞地区长10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友洲 何奉朋 张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8,共4页
通过对安塞油田G52井长10段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原油的分子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并且进行了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10段原油饱和烃中以低碳数正构烷烃分布为主,呈单峰态分布,主峰碳为nC21,无明显奇偶优势,规则甾烷... 通过对安塞油田G52井长10段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原油的分子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并且进行了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10段原油饱和烃中以低碳数正构烷烃分布为主,呈单峰态分布,主峰碳为nC21,无明显奇偶优势,规则甾烷中ααα20RC27,C28,C29呈"L"型分布,ββ构型甾烷丰度较高.萜烷系列中三环萜烷的丰度中等,五环三萜类中Ts,C29Ts以及18a(H)-重排藿烷的丰度明显偏高,伽马蜡烷指数较低,而常规的升藿烷系列化合物丰度不高,明显受成熟度的影响.由此表明长10段原油主要来源于淡水或微咸水的弱氧化-还原环境,是以低等水生生物或藻类输入为主的湖相烃源岩,而且已经达到高成熟阶段.G52井长10段与长6—长9段原油和研究区烃源岩生标分布以及相关参数对比表明,长10段原油与长9段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具有相似性,初步认为长10段原油主要来自长9段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长10段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下载PDF
石油烃在土柱中的纵向迁移行为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朱雷 张枝焕 +2 位作者 王新伟 何奉朋 汪淑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25-1032,共8页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石油烃在土壤剖面中的纵向迁移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淋滤后多环芳烃(PAHs)主要富集在土柱表层,w(PAHs)随深度增加而明显降低,但不同土柱w(PAHs)降幅不同.饱和烃类化合物组成特征表明,土柱不同深度下饱和...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石油烃在土壤剖面中的纵向迁移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淋滤后多环芳烃(PAHs)主要富集在土柱表层,w(PAHs)随深度增加而明显降低,但不同土柱w(PAHs)降幅不同.饱和烃类化合物组成特征表明,土柱不同深度下饱和烃化合物的组成特征与原土样有明显不同,表明这些化合物在土壤剖面上发生了迁移,但不同化合物(正构烷烃、甾萜类和烷基环己烷)纵向迁移的深度不同,说明饱和烃中不同组分化合物的迁移能力不同.石油烃组成及质量分数随深度变化特征表明,影响石油烃在土壤中纵向迁移的因素主要有土壤总有机碳(TOC)的质量分数和原油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淋滤 土柱 迁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6油藏成藏条件和充注模式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广林 王亚玲 +4 位作者 马爽 韩天佑 陈璐 楚美娟 时志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2-1161,共10页
姬塬地区长6油层在区域上含油性差异大,西部和东部发育大规模岩性油藏,中部出水井较多。通过对三个地区的烃源岩、储层特征、输导体系、遮挡条件、成藏动力、成藏期次和充注程度研究,明确了成藏条件和成藏机理的差异性。西部烃源岩生烃... 姬塬地区长6油层在区域上含油性差异大,西部和东部发育大规模岩性油藏,中部出水井较多。通过对三个地区的烃源岩、储层特征、输导体系、遮挡条件、成藏动力、成藏期次和充注程度研究,明确了成藏条件和成藏机理的差异性。西部烃源岩生烃强度大,裂缝网络发育,过剩压力大,充注程度高,成藏条件优越;东部烃源岩厚度薄,但裂缝发育,储层物性好,源储压差大,石油侧向运移,充注程度较高,成藏条件较好;中部烃源岩厚度薄,裂缝不发育,遮挡条件差,过剩压力低,充注程度低,成藏条件差。成藏条件和成藏机理的差异导致充注模式不同,西部为饱和充注型,东部为欠饱和充注型,中部为欠充注型。研究成果为姬塬地区长6油层石油勘探开发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油层 姬塬地区 成藏条件 成藏机理 充注类型
下载PDF
多环芳烃在土壤剖面中迁移行为的土柱淋滤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何奉朋 张枝焕 汪淑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8-996,共9页
京津地区典型土壤剖面分析表明,土壤中PAHs含量和组成均随深度增大而呈现明显的变化.为了揭示PAHs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特征与控制因素,开展了室内土柱模拟实验,考察了PAHs的迁移特点及影响因素,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采用3种土壤... 京津地区典型土壤剖面分析表明,土壤中PAHs含量和组成均随深度增大而呈现明显的变化.为了揭示PAHs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特征与控制因素,开展了室内土柱模拟实验,考察了PAHs的迁移特点及影响因素,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采用3种土壤质地和TOC不同的土样装填土柱,以去离子水作为淋滤液对预先加入土柱表层的污染物(包括不同环数PAHs、d-Flu)进行淋滤,当达到淋滤量后分析土柱中PAHs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实验条件下,淋滤后土壤剖面不同层次土壤中PAHs含量均高于原土样中的,且PAHs主要富集在土柱表层,随深度增加其含量明显降低,但不同土柱中降幅不同;不同环数PAHs分布特征存在差异,与原土柱相比,除d-Flu和Flu等低环数芳烃的含量在剖面不同深度均有明显增大外,部分高环数PAHs相对含量在土柱的不同深度也明显增加,说明高环数PAHs也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但相对于3环PAHs,高环数PAHs在土壤中迁移能力较低.此外,土壤剖面PAHs的富集程度明显受土壤中TOC影响,PAHs总量或单体PAH含量在土柱中迁移的深度随着TOC含量降低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淋滤 土柱 迁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