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庆油田分公司工程建设领域源头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朱晓军 马双林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1年第2期45-47,共3页
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国有大型企业,长庆油田分公司坚持围绕工程设计、队伍引进、物资采购、项目建设等工程建设领域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以管理创新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
关键词 长庆油田分公司 工程设计 源头治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国有大型企业 物资采购 项目建设 管理创新
下载PDF
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贾玉琴 郑明科 +1 位作者 杨海恩 周广卿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2,共8页
为了提高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在长庆油田低渗透非均质性油藏的应用效果,在先导试验的基础上,在室内开展了不同粒径聚合物微球微观测试和模拟岩心流动试验,优选了低、中、高含水阶段的微球粒径,模拟优化了不同含水阶段聚合物微球深部... 为了提高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在长庆油田低渗透非均质性油藏的应用效果,在先导试验的基础上,在室内开展了不同粒径聚合物微球微观测试和模拟岩心流动试验,优选了低、中、高含水阶段的微球粒径,模拟优化了不同含水阶段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注入工艺参数及段塞组合。该技术在安塞、西峰、靖安、姬塬等油田43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油井产量自然递减率平均降低3.0百分点以上,含水上升率平均降低2.2百分点,累计增油16 000t以上,累计降水21 400m^3。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对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解决了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存在的油井多向性见水、含水上升快和单井产能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聚合物微球 深部调驱 段塞组合 注入时机 长庆油田
下载PDF
DAS井地联合勘探实例分析——以长庆油田环县三维井地联采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彦鹏 刘学刚 +4 位作者 王大兴 吴俊军 王艳华 陈策 李飞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DAS)技术因其耐高温高压和高密度全井段采集等技术优势使得井地联合勘探技术更加高效,在井驱参数提取及井旁成像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该技术面临记录数据的信噪比偏低、单分量数据波场分离困难、地面激... 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DAS)技术因其耐高温高压和高密度全井段采集等技术优势使得井地联合勘探技术更加高效,在井驱参数提取及井旁成像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该技术面临记录数据的信噪比偏低、单分量数据波场分离困难、地面激发点稀疏造成照明不均匀和成像质量欠佳等技术难题。为此,系统分析了长庆油田珠60井的套管外DAS-VSP井地联采数据的采集质量及对处理结果的影响、DAS单分量波场特征及反射波分离、井驱参数提取、井地联合多次波分析、3D-VSP成像的技术优势和不足等,形成了高效初至拾取及井驱参数提取、单分量保真波场分离、扩展面元VSP CDP成像等一系列技术成果,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将高密度优势转化为高信噪比,进一步提高波场分离保真度,并在处理中尽可能克服激发点稀疏的影响,以实现3D-VSP的精确成像,最终实现井地联合成像,这些结果对于今后的DAS井地联合勘探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 井地联采 井地联合处理 VSP 波场分离 扩展面元
下载PDF
长庆油田高桥区块碳酸盐岩储层酸岩反应基础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吕小明 丁里 +4 位作者 石华强 尹晓宏 刘晓瑞 徐永高 伊向艺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06-108,8,共3页
测定了长庆油田高桥区块碳酸岩储层的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对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速度常数K随着酸液黏度升高而降低,反应级数m也随着酸液黏度升高而降低;普通酸的反应活化能方程为J=8.6×10-5 EXP(-2122.0... 测定了长庆油田高桥区块碳酸岩储层的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对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速度常数K随着酸液黏度升高而降低,反应级数m也随着酸液黏度升高而降低;普通酸的反应活化能方程为J=8.6×10-5 EXP(-2122.01/RT)C1.0389,而稠化酸的为J=1.51×10-5EXP(-1201.59/RT)C0.7861;随着转速升高普通酸H+传质系数上升更快;对酸岩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体积分数为20%的普通酸的反应速率是15%时2.1倍,而体积分数为20%稠化酸的反应速率是15%时的1.6倍;110℃条件下普通酸是稠化酸反应速率的2.5倍,普通酸110℃是70℃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的3.8倍,稠化酸110℃是70℃下的反应速率的2.4倍;普通酸800r/min是100r/min下的反应速率的5.7倍,稠化酸800r/min是100r/min下的反应速率的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酸岩反应 反应动力学 高桥地区
下载PDF
长庆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配套工艺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文瑞 金仲臣 雷群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54,共4页
针对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低静压、低产量、低液面、套管破损、油井结垢等问题 ,通过多年研究与实践 ,现已形成了系列配套技术 ,包括 :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 ,优化射孔技术 ,压裂改造技术 ,定向井杆柱优化设计与计算机诊断... 针对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低静压、低产量、低液面、套管破损、油井结垢等问题 ,通过多年研究与实践 ,现已形成了系列配套技术 ,包括 :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 ,优化射孔技术 ,压裂改造技术 ,定向井杆柱优化设计与计算机诊断技术 ,油层保护技术 ,套损井综合治理技术 ,井口加药降粘、单管集油、管道破乳技术与集中加热、大罐沉降脱水技术 ,注水井增注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 ,有效地提高了长庆油田的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配套工艺技术 低渗透油田开发
下载PDF
长庆油田采出水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4
6
作者 崔斌 赵跃进 +2 位作者 赵锐 白建华 陈小锋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09年第4期59-61,共3页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对于油田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长庆油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近两年来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进行了剖析,为油田采出水的出路指明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采出水 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下载PDF
长庆油田低渗油藏水平井堵水及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涛 《化工管理》 2021年第17期160-161,共2页
在长庆油田中低渗油藏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截止到2018年长庆油田所具备的水平井已经达到2400口以上,但是在这其中有着一些水平井因为含水量较多,导致损耗很多的资源。因此,通过研究低渗油藏水平井,就能够为提高开发效果提供帮助。文章... 在长庆油田中低渗油藏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截止到2018年长庆油田所具备的水平井已经达到2400口以上,但是在这其中有着一些水平井因为含水量较多,导致损耗很多的资源。因此,通过研究低渗油藏水平井,就能够为提高开发效果提供帮助。文章就分析水平井的出水机理,然后研究找水工艺,最后说明高含水堵水技术和优化堵水技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低渗 油藏 水平井 堵水技术
下载PDF
IPv6和区块链驱动的油田数据共享模型研究
8
作者 田雨 王祥波 +2 位作者 吕旭东 路宽一 薛鹏飞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9期89-92,共4页
在油田产业中,跨越部门“数据孤岛”,实现部门间信息融合,是各部门互惠互利、和谐共生发展面临的一项迫切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石油产业数据共享机制,将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区块链技术为油田产业数据的共... 在油田产业中,跨越部门“数据孤岛”,实现部门间信息融合,是各部门互惠互利、和谐共生发展面临的一项迫切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石油产业数据共享机制,将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区块链技术为油田产业数据的共享提供了可信保障。IPv6为油田产业的数据传输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和更稳定的连接。探讨了IPv6技术、区块链技术在实现油田业务数据共享中的潜力,并搭建IPv6和区块链驱动的油田产业数据共享模型,使得组织管理者可以提高效率、透明度和安全性,从而改善决策,赋能石油产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IPV6 油田数据共享 数字化赋能
下载PDF
长庆油田C致密油层采出水水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单巧利 张巧生 +2 位作者 王彦斌 陈立 葛仙娥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52-55,I0003,共5页
长庆油田C致密油层为近年来新开发油层,为充分了解该层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油田采出水的水质特点,通过多次现场取样、实验室分析检测,结合Scalechem化学分析软件对水质结垢趋势的模拟,明确长庆油田C致密油层采出水的水质类型、离子含量、... 长庆油田C致密油层为近年来新开发油层,为充分了解该层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油田采出水的水质特点,通过多次现场取样、实验室分析检测,结合Scalechem化学分析软件对水质结垢趋势的模拟,明确长庆油田C致密油层采出水的水质类型、离子含量、结垢趋势及最大理论结垢量。同时分析运行温度、压力、pH值等工艺参数对采出水结垢趋势的影响,为后续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工艺的确定与优化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油田采出水 水质特性 结垢趋势
下载PDF
长庆油田标准化设计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雷亮 《石油工程建设》 2013年第5期29-32,8,共4页
长庆油田标准化设计技术是以工艺技术定型为基础,利用了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了科技发展和实践经验。文章介绍了长庆油田标准化设计的基本方法,重点分析了油气田地面工艺技术优化定型、数字化管理和一体化集成装置等关键技术。... 长庆油田标准化设计技术是以工艺技术定型为基础,利用了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了科技发展和实践经验。文章介绍了长庆油田标准化设计的基本方法,重点分析了油气田地面工艺技术优化定型、数字化管理和一体化集成装置等关键技术。实践表明,标准化设计技术的应用,不但创立了长庆油田独有的地面建设"四化"管理模式,而且有效提升了油气田管理效率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标准化 设计 技术 效果
下载PDF
长庆气田净化厂CO_(2)捕集与液化技术优选
11
作者 熊小伟 王智 +2 位作者 胡建国 范君来 崔雪琳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9期117-121,共5页
减少CO_(2)排放是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气田净化厂捕集到的CO_(2)可以用于CO_(2)驱油等领域。针对长庆气田净化厂需要开展尾气捕集回收CO_(2)的实际情况,本文探讨了净化厂捕集CO_(2)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正压焚烧加氢氧化钠碱洗尾气处理... 减少CO_(2)排放是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气田净化厂捕集到的CO_(2)可以用于CO_(2)驱油等领域。针对长庆气田净化厂需要开展尾气捕集回收CO_(2)的实际情况,本文探讨了净化厂捕集CO_(2)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正压焚烧加氢氧化钠碱洗尾气处理工艺及胺液捕集+丙烷制冷的CO_(2)捕集、液化工艺,同时得到长庆气田各个净化厂的CO_(2)回收率及回收能耗,对下步开展CO_(2)回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CO_(2)液化 净化厂尾气回收 流程模拟
下载PDF
陆上油田长关油气井隐患治理工艺
12
作者 吴九虎 李媛 +5 位作者 韩彦忠 豆龙龙 韩艳敏 方刚 张改红 陈明 《全面腐蚀控制》 2024年第6期123-125,145,共4页
伴随着油田的稳步发展,长关井开始大量的显现。长关井的出现不仅不同程度地加重了井控方面的问题,同时还带来较大的安全环保隐患,对其治理迫在眉睫。长关井安全泄压技术的运用将有效避免传统开孔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更为安全有效的... 伴随着油田的稳步发展,长关井开始大量的显现。长关井的出现不仅不同程度地加重了井控方面的问题,同时还带来较大的安全环保隐患,对其治理迫在眉睫。长关井安全泄压技术的运用将有效避免传统开孔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更为安全有效的方式下完成对长关井的治理。此技术利用长关井口套管短接作为密封面,借用井口修复器具有的独特密封作用,顺利实现了不动火安全泄压。长关井安全泄压技术的问世不仅极大程度地解决了井控方面的问题,更为促进油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关油气井 安全泄压 隐患治理
下载PDF
油田集输管道泄漏次声波在线监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苗文成 孙秉才 +2 位作者 许斌 高磊 杨旭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3年第3期31-36,共6页
在一个呈“V”型,大高程差间歇输油管道开展泄漏次声波监测现场试验研究,模拟同一位置、不同孔径下的泄漏特征,提出了信号白化降噪与自适应滤波相结合的数据处理算法,有效剔除了背景噪声的干扰,突出了泄漏信号下降沿特征,提高了泄漏识... 在一个呈“V”型,大高程差间歇输油管道开展泄漏次声波监测现场试验研究,模拟同一位置、不同孔径下的泄漏特征,提出了信号白化降噪与自适应滤波相结合的数据处理算法,有效剔除了背景噪声的干扰,突出了泄漏信号下降沿特征,提高了泄漏识别定位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检出最小3 mm孔径的泄漏,且定位误差均在100 m以内,可为油田集输管道泄漏监测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管道 次声波 在线监测 现场实验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精细注水产量劈分方法及应用——以安塞油田化108区块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亚飞 乐平 +3 位作者 席家辉 刘万涛 王庆利 张梨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70-75,共6页
多层油藏的精细注水开发效果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油水井产量劈分数据的准确性。科学合理的产量劈分计算方法是搞清油水井各小层产量贡献的基础,有利于制定合适的精细注水开发调整方案,改善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基于安塞油田化108区块,... 多层油藏的精细注水开发效果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油水井产量劈分数据的准确性。科学合理的产量劈分计算方法是搞清油水井各小层产量贡献的基础,有利于制定合适的精细注水开发调整方案,改善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基于安塞油田化108区块,对比了KH法、KHK法和突变法三种产量劈分方法在低渗透油藏精细注水产量劈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了影响产量劈分系数的因素及变化规律;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比验证,优选出适合类似化108区块的低渗透油藏产量劈分方法。结果表明,针对化108区块含水饱和度较大的区域油井,可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产量劈分方法,其中突变理论劈分方法更能体现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劈分精度高且考虑因素全面。此结论对于多层合采油藏注水开发后期的有效增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劈分 储量特征 开发特征 地质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与白云岩研究最新成果:第17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成果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红 张莉 +4 位作者 陈舒 付和平 韩超 马亚增 苏大鹏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86,共12页
简述了第17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大会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白云岩、深层碳酸盐岩尤其是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新成果。统计含55个口头报告和15个展板;涉及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吐哈和渤海湾等盆地白云岩成因与成储;深层、万米... 简述了第17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大会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白云岩、深层碳酸盐岩尤其是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新成果。统计含55个口头报告和15个展板;涉及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吐哈和渤海湾等盆地白云岩成因与成储;深层、万米超深层白云岩规模储集层形成、表征和保存机制;生物岩和碳酸盐岩形成过程的定量评价等。值得推荐10000 m超深层白云岩优质储集层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坚持提出万米超深层白云岩勘探建议,成为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指导生产实践的代表性成果,是2022年国际沉积学大会及近年国际白云岩成因基础研究成果应用薄弱环节补充;有关四川盆地深层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和成因机制的研究来自不同院校项目成果的总结。提出了深层白云岩成因成储、万米超深层白云岩优质储集层评价与勘探理论;尤其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U-Pb定年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实现了地质时期白云化作用特征和成因机制的定性定量分析;生物岩的讨论颇具特色;这些内容分别代表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矿物岩石学—新技术和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成果,总体创新深度、研究手段、系统理论和在油气勘探部署中的应用特征显著,是本次学术会议亮点。不足之处:仅见1篇海洋岛礁白云岩论文出现在展板中,预期18届克拉玛依会议将进一步深化上述领域的研究,海洋岛屿白云岩研究专题将备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白云岩新成果 古地理学与沉积学 万米深层白云岩 岛屿白云岩 成因机制
下载PDF
微波强化煤层气井压裂开采的物性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小刚 秦杨 +5 位作者 刘紫微 朱静怡 杨兆中 谢诗意 金心岫 高晨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7,共8页
为探究微波加热对煤岩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微波作用下煤岩的升温及致裂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煤岩含水率对微波加热效果有直接影响,且岩体内温度的升高速度具有各向异性,导致煤岩各部位受热不均,从而产生热应力;... 为探究微波加热对煤岩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微波作用下煤岩的升温及致裂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煤岩含水率对微波加热效果有直接影响,且岩体内温度的升高速度具有各向异性,导致煤岩各部位受热不均,从而产生热应力;微波功率越大,煤岩破碎越严重,微波作用于压裂后的煤岩,可使人工裂缝进一步扩展;压裂液中的添加剂也具有改善煤岩介电性能的功效,滑溜水压裂液增产效果显著,有望代替KCl活性水对煤层进行高效增产技术改造。在施工初期采用水力压裂技术,使压裂液尽可能充填到裂缝深处,可增强煤层介电性能;在施工后期选用微波加热技术,可强化煤层气开采效果。该研究对煤层气的重复压裂工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微波加热 煤岩 压裂 热应力 介电性能
下载PDF
纳米颗粒改变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层润湿性评价
17
作者 高哲 杨国平 +5 位作者 彭磊 乐露 付国民 石磊 付江龙 贺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1,共9页
为了改变凝析气藏近井储层润湿性,有效解除凝析气反凝析伤害,采用X射线衍射、低温N 2吸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等方法,对氟化SiO 2纳米颗粒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评价了不同矿物含量碳酸盐岩岩心对氟化SiO 2纳米颗粒的吸附程度;通过开展... 为了改变凝析气藏近井储层润湿性,有效解除凝析气反凝析伤害,采用X射线衍射、低温N 2吸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等方法,对氟化SiO 2纳米颗粒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评价了不同矿物含量碳酸盐岩岩心对氟化SiO 2纳米颗粒的吸附程度;通过开展接触角测定、自发渗吸、岩心驱替单相和两相渗流实验,研究了纳米颗粒吸附前后岩石润湿性、自发渗吸效率、单相渗流压差、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以及凝析油采收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氟化SiO 2纳米颗粒形状近似均匀球体,平均颗粒粒径为30.34 nm,平均孔径为20.00 nm;氟化SiO 2纳米颗粒在碳酸盐岩表面的吸附量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在低渗透岩心中,吸附量和润湿接触角的变化幅度还随方解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纳米颗粒吸附后岩石的油气两相共渗区变宽,等渗点向左上方移动,最大油气相对渗透率均大幅增加,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明显降低;氟化SiO 2纳米颗粒能在约10 min内吸附在岩石表面,将强亲油、强亲水的液体润湿型岩石转变为中间(气体)润湿型,降低孔隙中毛管压力和凝析油渗流阻力,提高气、油两相的相对渗透率,达到解堵提产增效的效果。该研究结果具有极大的现场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纳米颗粒 含氟基团 反凝析 润湿性 接触角
下载PDF
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18
作者 王高峰 廖广志 +5 位作者 胡占群 马占荣 郑达 张龙 范伟 郭西锋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27,共8页
社会各界对规模化全流程CCUS-EOR项目经济性及其他相关重要问题认识不足,不利于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项目实施。中国CCUS/CCS项目累积注入二氧化碳量超过1000万t,积累了丰富项目运营经验;基于我国驱油类CCUS产业链技术现状和成熟度分... 社会各界对规模化全流程CCUS-EOR项目经济性及其他相关重要问题认识不足,不利于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项目实施。中国CCUS/CCS项目累积注入二氧化碳量超过1000万t,积累了丰富项目运营经验;基于我国驱油类CCUS产业链技术现状和成熟度分析,认为在鄂尔多斯盆地有序开展规模化全流程CCUS项目技术可行,结合区域油藏地质特点,提出边学习经验、边工程建设、边运行项目、边认识规律、边调整方案的复杂油藏CCUS滚动建设模式;选择陕西榆林—安塞—定边地区煤化工碳源与代表性油藏,开展了基于管道输送的300万吨级CCUS项目方案设计和投资概算;用改进的全流程CCUS项目经济评价模型,分析基准收益率、财税金融政策、碳交易价格、产量不确定性等可控变量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对比若干规模化CCUS项目的临界效益井口碳价,提出统一产业链各环节经济评价基准收益率有助于三跨型CCUS项目合作,实施绿色低息贷款可降低CCUS-EOR项目临界效益油价,采取“后CCUS项目交易、埋存量下限交易、埋存减量绿色补偿”可解决CCUS项目碳交易争议,严格CO_(2)驱油试验选区可进一步改善项目经济性,以上核心产业政策建议有助于推进鄂尔多斯盆地CCUS技术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规模化 全流程 CCUS-EOR 经济性分析 产业政策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油管涂层在油田注水工况中的适应性研究与示范应用
19
作者 朱丽娟 刘金玲 +3 位作者 拜小凤 惠学智 冯春 何磊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3年第6期44-49,共6页
为了确定石墨烯改性油管涂层的基本性能和服役适应性,对涂层外观、厚度和耐磨性等进行了检测,在高温高压油气介质环境中进行了耐蚀性能试验,并在长庆、辽河等油田开展了石墨烯改性涂层油管的现场示范应用与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 为了确定石墨烯改性油管涂层的基本性能和服役适应性,对涂层外观、厚度和耐磨性等进行了检测,在高温高压油气介质环境中进行了耐蚀性能试验,并在长庆、辽河等油田开展了石墨烯改性涂层油管的现场示范应用与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石墨烯改性油管涂层表面光滑、无漏点,且呈镜面效果,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和耐磨性能;在高温高压酸性油气介质、碱性介质和模拟注水工况中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石墨烯改性涂层油管在长庆油田、辽河油田注水井中使用2 a后,涂层表面状态良好,未发生鼓泡、开裂、剥落和结垢等现象;涂层厚度无明显变化,无漏点、附着力未降级,应用效果良好。石墨烯改性涂层的推广应用可提升油气井管柱在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等苛刻钻采环境工况下的服役寿命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涂层 腐蚀 油管 注水井 失效
下载PDF
产水气井碳酸钙阻垢剂分子模拟研究
20
作者 刘友权 晏孝杰 +4 位作者 周理 刘建仪 周厚安 勾炜 张博建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14-18,29,共6页
为了解决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磨溪气田龙王庙组地层水矿化度高、结垢离子多导致油管经常发生碳酸钙结垢堵塞的问题,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阻垢剂与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相互作用过程,分析阻垢剂阻止碳酸钙垢的机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模拟了... 为了解决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磨溪气田龙王庙组地层水矿化度高、结垢离子多导致油管经常发生碳酸钙结垢堵塞的问题,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阻垢剂与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相互作用过程,分析阻垢剂阻止碳酸钙垢的机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模拟了水溶液中三聚磷酸钠和羧甲基葡聚糖阻垢剂阻止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垢的过程,明确了阻垢剂与结垢离子的作用方式、阻止机理。分子模拟结果表明:碳酸钙垢的生成主要以钙离子或碳酸根离子为中心,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相互吸引,当结垢阴阳离子距离达到0.25 nm后就会生成碳酸钙分子,碳酸钙分子不断聚集形成晶体,温度越高越容易结垢;阻垢剂的阻垢机理是阻垢剂的阴离子对钙离子吸引力更大,从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在距离为0.25 nm的结合概率降低可以得到证明,溶液中阻垢剂阴离子之间相互排斥,垢分子与离子相对分散,碳酸钙无法聚集形成晶体;三聚磷酸钠阻垢剂的阻垢效果比羧甲基葡聚糖(CMD)阻垢剂更好,温度越高垢分子的生成概率越低,三聚磷酸钠最大概率密度比羧甲基葡聚糖(CMD)阻垢剂的小0.415倍;三聚磷酸钠阻垢剂阴离子负价高,相互排斥,造成溶液中所有阴阳离子更分散,垢分子难以聚集形成碳酸钙晶体;采用该分子模拟方法可以筛选适合的阻垢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阻垢剂 碳酸钙垢 预防结垢 阻垢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